嗨玩手游网

这东西真能抵御火吗?说说布面甲为何在明清流行

拜现在大量的辫子戏所赐,布面甲成为了清军的标志性,甚至有人把《平藩得胜图》的明军都当成了清军。所以有人有这样的疑问:布面甲那种像大棉袄一样的盔甲,有什么优点?为何会在明清那么流行?

▲平藩得胜图局部

之前,网络上有传言说,这种盔甲出现是为了防火器,即利用棉布纤维的防弹特性,在棉袄中塞入铁片,来增加防御性。但是根据目前的布面铁甲实物来看,这种推论并不合理。

因为布面铁甲防御性能靠的是钉在布面上的甲片,而不是棉布纤维。而不带铁片的纯布面甲,或棉甲是没有多少防御能力的。从努尔哈赤的现存盔甲结构来看,布面甲内部基本是用方形甲片钉在布上的。不同布面甲布材质也有区别,有的是绸布有的是棉布等等。而布面上的钉就是用来固定甲片的。

▲沐晟墓盔甲复原

那么,布面甲相对于其他铠甲,尤其是中国传统的札甲,有啥优势呢?首先是,布面甲的甲片,要比札甲的大得多。甲片大了,就以为甲片数量少了,工时也就少了,成本也就下来了。比如《宋史》卷197《兵志》记载的全装甲,,一副盔甲要用甲叶1825片。而像满城汉墓出土的铁铠的甲片有2859片,淄博齐王墓铁铠2244片,西安北郊汉墓2857片(含胄片)。

▲清代龙纹甲

这么多盔甲编起来谁都会觉得累,而且还费时间。而故宫收藏的皇太极的盔甲,其中面积最大的上下身甲,也不过是内敷铁叶186片(上身)和380片(下身)。而且,一个札甲甲片要打六七个孔,以便编织串连,而布面甲的甲片打三个钉就可以了。相比之下,布面甲的生产,自然节省了不少时间。

▲布面甲实物(图片来自网络)

除此以外,布面甲相对札甲重量更轻,因为札甲甲片小,而且甲片之间需要用皮绳编织,所以防护面积较大的札甲,基本四五十斤左右。即使南宋那种削减防护面积、适应弩手的盔甲也有37宋斤(南宋一斤约合620克)。而布面甲多重呢?锦州市博物馆就收藏过一件清代盔甲,头盔残重1.875千克,衣服残重13.025千克,总重量14.9千克,也就三十斤上下。这还是护住手臂、腋下、躯干的那种大面积甲。

▲努尔哈赤盔甲内部

我们也可以再说回皇太极的盔甲。这件盔甲由上衣、下裳、左右袖、左右护腋、前遮缝、左遮缝组成,甲胄共重约12.25kg(25斤)。这种防护面积下,布面甲所能达到这个重量,在札甲时代也是很难想象的。

▲板甲衣

而且在维护上,布面甲也比札甲好维护。札甲甲片要是破损了,周围一大堆甲片都要重新编制,而布面甲的维护就类似衣服打补丁了。所以,布面甲不光中国使用,朝鲜也有。欧洲也出现类似的板甲衣。之后,随着火器的进一步发展,布面甲从实战甲变成了礼仪甲,一些老照片里感觉软绵绵的布面甲,实际上就是那种没有甲片的礼仪甲。

▲锦州市博物馆收藏的清代布面甲(照片来自锦州晚报)

▲皇太极的盔甲(故宫博物院珍藏)

本文系冷兵器研究所原创稿件。主编原廓、作者双尾猫,任何媒体或者公众号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怎么区分布甲、棉甲、布面甲

嗯哼( ̄∀ ̄),这是个好问题,不然以后拍个清朝戏还有人说清朝的布面甲是棉甲就好玩了。

先说棉布起源

布面甲诞生于宋末元初,在宋朝末期之前因为棉制品的纺织技术还未成熟,棉布的成本贵过丝绸。

棉花种植最早在公元前5-4千年的印度河流域文明。大约9世纪,摩尔人将棉花种植传到了西班牙。我国至少在2000年以前在广西、云南、新疆等地区用棉纤维作纺织原料

目前中原地区所见到的最早的棉纺织品遗物,是在一座南宋古墓中发现的一条棉线毯。也就是从这时期起,棉布逐渐替代丝绸,成为我国人要的服饰材料。

棉甲

然而宋朝没能将棉甲作为盔甲普及,反而在蒙元帝国手中发扬光大。棉的大规模种植和使用让棉甲的普及成为可能,其廉价、易得的特性很快成为士兵的防御甲胄。和布面甲不同,棉甲就是两层厚布中间填充了过水、压制的棉花。说白了就像棉被湿水挤去多余的水后压制成甲。

现存的李氏朝鲜末期棉甲,这种棉甲翻译过来意为“棉背甲”,其出现时间较晚,是19世纪时期朝鲜遭到法国入侵的“丙寅洋扰”之后发明的。在后来根据“辛未洋扰”时的美军记录来看,这种朝鲜棉背甲的确可以防弹(这个点很存疑),但是极易着火。这件棉背甲便是美军俘获的战利品

韩国现代复原的棉背甲

“辛未洋扰”

“辛未洋扰”时期的朝鲜装备:1.朝鲜刀2.朝鲜短稍角弓3.棉背甲4.朝鲜版的铁炮5.1磅炮(可能吧)6.佛郎机炮

美洲由盛产棉花,在欧洲人来之前就有棉甲了,通过在填充棉花泡入盐水中制作而成,在都是使用实木、黑曜石为主的印第安武器面前,殖民者表示穿了都说好。

然而棉甲只是填充棉花所以不算布面甲,不过为布面甲的出现奠定基础。

布甲

这个容易和棉甲弄混,布甲由一层层布匹缝制而成和棉甲填充棉花不一样。缝制布甲的布匹往往可以达40、50层,不过性能和棉甲一样可以防御钝器和箭支的伤害,在锐器方面不行。成本方面不如棉甲廉价。(在棉花之前中国便常常使用麻或者“缣帛”来制作布甲。而在全世界广大地区区,亚麻和羊毛,甚至马毛填充制作的布甲。准确来说应该统称织物甲)

骑士穿的内层武装衣10~20层

底层士兵穿在外面的布甲往往40层起

绢甲(布甲)

很多人把容易把隋唐时期的绢甲和棉甲、搞混,这个可以理解毕竟它们都是织物甲,不过通过制作方法你就知道它们的不同了。

百度上说“绢甲是以皂绢为材料制作而成的用于礼仪场合的甲胄,它保留了铠甲的的基本构造,但不具备防御能力。多见于唐代天王造像。”

隋朝宫廷武士佣,穿的两档式绢甲

UP认为是不对的,我认为绢甲和西方的布甲是一样的,具有一定的防御力,应该把它归类为布甲,毕竟宫廷守卫需要甲胄来保证突发状况而不是保留了铠甲的的基本构造的衣服。

布面甲

进入正题了,布面甲就是外面一层为棉布,将采摘的棉花打湿,反复拍打,做成很薄的棉片,把多张这样的棉片在缀成很厚很实的棉布,两层棉布之间是正方形铁甲片通过特定顺序排列,内外用铜钉固定。这就是布面甲了。

铜铆钉是布面甲最直观的特征

嗯,这一期讲了这么区分布甲、棉甲、布面甲。

下一期再区分布面甲的不同国家的款式,敬请期待哟

作者:强哥450

更多资讯
游戏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