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二次战争的八里桥战役中,僧格林沁统帅的蒙古马队被英法联军击溃,导致北京失守,上演了火烧圆明园的悲剧。
僧格林沁麾下的满蒙军队,是清军的王牌,被咸丰帝称为大清的“长城”,战斗力十分强悍,虽然武器落后,但面对英法联军时,仍然有一战之力,在之前的第二次大沽口战役中,就曾重创联军,取得了不俗的战果。然而这支劲旅在八里桥战役中却遭到惨败,在付出巨大伤亡代价的同时,仅换来联军阵亡十几人的可笑结局。之所以如此,除了双方军队在装备、体制、训练等方面的差距外,英法联军的一种武器,在战斗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如果没有这种武器,英法联军不会赢得如此轻松,这种武器就是康格里夫火箭。
八里桥战役开始后,僧格林沁指挥清军分三路向联军发起攻击,其中近一万人的察哈尔蒙古马队是他的决定性突击力量,这支马队悍不畏死,顶着英法联军猛烈的枪炮射击,不顾伤亡,迅猛冲击。然而就在他们逐渐接近联军的空心方阵时,几百枚火箭铺天盖地而来,这些火箭的战斗部不仅有弹片四射的霰弹,还有燃烧弹和烟雾弹,战场上顿时硝烟弥漫,火光四起,清军马匹的热兵器战场适应性训练不足,在爆炸和烈焰中受惊后突然回蹿,冲乱了己方的阵型,在巨大的爆炸声和浓烈的火光烟雾中,清军陷入了混乱,队伍失去了联络和指挥,僧格林沁根本控制不了局面,在溃兵的裹挟下,败逃而去。
康格里夫火箭是现代火箭炮的雏形,诞生于十九世纪初,在当时,英国的军工科技世界领先,然而康格里夫火箭技术,却不是英国原创,而是先从印度人手里缴获,然后改进仿制的。
世界上最早的火箭是中国北宋时期的“火药箭”。北宋工匠用硬纸卷成纸筒,装入火药,然后绑在箭杆上,从火药筒一侧小孔中引出引线,点燃后再用弓弩发射出去,当火药筒被引燃后,喷出的火药气体推动箭矢朝前飞去。
到明朝时,出现了多联装集火发射的火箭巢,其中一次发射20支的被称为“火龙箭”,一次发射32支的称为“一窝蜂”,威力最大的是一次发射100支的“百虎齐奔箭”。当明军使用这些火箭攻击对手时,会产生十分骇人的效果,史书上形容为“总线一燃,万矢齐发。势若雷霆之击,莫有敢当其锋者”。
后来,中国的这种火箭技术传到了南亚,印度土邦军队基于这种技术生产出了多管集束火箭,但是火药筒被改成了金属的,还加装了一根六米长的平衡导向杆,用于稳定飞行方向,这种火箭射程达到2.5公里左右,使用时,比中国火箭可靠性更高,受气候影响更小。
十八世纪末,英军开始征服南亚,1799年,英军在与迈索尔土邦作战时,遭到对方集束火箭的猛烈射击,伤亡惨重。英军对这种射程远、威力凶猛的兵器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们在缴获这种武器后,将其作为战利品带回国内,并交给军工专家研究。1805年,英国伍尔威治兵工厂皇家炮兵实验室的炮兵上校威廉康格里夫爵士,对印度的迈索尔火箭进行了改进。新型火箭拥有金属筒状箭身,根据战斗部的不同,分别采用锥形或卵形整流罩,以颗粒黑火药作为推进剂,从而诞生了世界上第一种野战火箭炮,被命名为康格里夫火箭。该火箭重15公斤,弹长1米,口径100毫米,火箭弹后部装了一根4.5米长的平衡导向杆,最大射程接近5公里。火箭的战斗部装药也很丰富,有实心弹、燃烧弹、霰弹、信号弹、烟雾弹等等。
当时,英国面临着拿破仑的法军登陆本土的威胁,面对强大的法军,英军处于下风,为了打击法国登陆舰队,英国人把康格里夫火箭首先装备了海军,开始是装在主力舰上,后来又安装在了专门用于发射火箭的舢板上,类似于现代的火力支援舰。
康格里夫火箭一经装备,就显示了巨大威力,当时法国在距离英国最近的布伦港集结了大量物资和军队,准备在大雾的掩护下从这里出发,对英国实施登陆。拿破仑踌躇满志地声称:“只要下三天雾,我就可以成为伦敦、英国议会和英格兰银行的主人。”可是他没想到,这里却遭到英国舰队康格里夫火箭的突然打击,大量舰船和物资被摧毁,损失惨重。
发生于1807年的哥本哈根战役中,康格里夫火箭更是大显神威,在康格里夫爵士亲自指挥下,25000多枚火箭如冰雹般射来,丹麦首都几乎被夷为平地。
由于康格里夫火箭威力巨大,英国陆军也开始装备,在陆军骑兵和炮兵部队中,组建了独立的火箭炮连。1812年,装备了康格里夫火箭的英国陆军仅用一次齐射就把法军打得“像蚂蚁堆一样打得星散”。
康格里夫爵士对自己的杰作十分得意,他声称,康格里夫火箭“虽然没有炮身,却有火炮的灵魂。”
在十九世纪初,身管火炮技术还没有得到充分发展,康格里夫火箭因其射程远、射速快、威力大、机动灵活等特点而大行其道,欧洲列强都把火箭当成了战场上的决定性装备,各国纷纷研制火箭,连儒勒凡尔纳的小说《迎着三色旗》中也出现了威力惊人的火箭炮“罗什闪电”。
康格里夫火箭不仅在欧洲程威风,也杀回了火箭的老家中国,让清朝军队大吃苦头。除了在八里桥对僧格林沁的蒙古马队造成重大杀伤外,早在十几年前的第一次战争中,英国海军已经用这种火箭攻击了清军的炮台和舰船。除了舰载火箭外,英国陆军也投入了152门32磅火箭炮,由陆军上尉诺尔斯指挥。在三元里战斗中,为了解救被当地团练围困的英军,诺尔斯下令用火箭炮攻击,造成了中国百姓的严重伤亡。
1841年1月,英军“复仇神”号蒸汽船用康格里夫火箭击中了一艘清军战船,引燃了船上的火药库,引发了巨大爆炸。
不久,英国“皇后”号蒸汽船和三艘舢板用康格里夫火箭攻击了虎门亚娘鞋炮台,引燃了大火,为了威胁清朝,英国人还给钦差大臣琦善送了两枚火箭。
在当时的一部文人笔记《英夷入粤纪略》中,对康格里夫火箭做了详细描述:“英逆火箭,是其长技,能射数百丈,以坚木为尾,长八九尺,或丈许,受药之筒,长二尺,大三寸,以薄铜或马口铁为之,筒下旁环六孔以引火,箭尾之木,以铁罗丝紧贯于筒中,筒上又贯锐木尺许。木末或用铁如枪筒,内三之二受起火之药,三之一受爆竹横药,箭到药燃,筒轰迸裂,火即散飞,延烧营帐房屋。”
在这部笔记中,作者认为英国人的长技不是大炮而是火箭,可见在广东的作战中,康格里夫火箭给当地军民造成的震撼。
在浙江和江苏的战斗中,英军也大量使用康格里夫火箭,造成多名清军将领伤亡,坚守宁波大宝山的清军参将朱贵,就是被火箭击中阵亡的,他手下的五百名将士,也大多丧生于火箭袭击中。当时有多位目击者在他们撰写的笔记中记录了英军火箭的威力,其中《京口偾城录》描述道:“火箭如飞星,或落地作花爆响” 《壬寅闻见纪略》中则说: “火箭齐发,飞腾如雨,处处延烧”
康格里夫火箭的威力让当时的中国人大为震惊,一些有识之士迅速做出反应,制定应对之策,成书于1842年的《海国图志》中,已经提出了防御火箭攻击的方法,作者魏源认为,应该“于土垣内横挖浅田,铺砖贮水,我兵可以往来,飞炮火箭入水即熄。”就是在防御工势内挖掘浅壕,并在其中注水,火箭袭来后,落入水中就会熄灭。但是这种办法只能针对携带燃烧战斗部的火箭,如果是爆炸霰弹,水并不能阻止其爆炸。
虽然对康格里夫火箭的使用效果非常满意,但英国人仍持续改进其技术。1844年,英国的化学家威廉姆·霍尔在康格里夫火箭的基础上,开发出了可以自旋稳定的新型火箭。这种火箭尾部安装了三块倾斜的稳定螺旋板,火箭尾部喷射出来的火药气体使火箭在飞行中自旋从而达到稳定,这个新设计不仅大大提高了火箭的稳定性和命中率,还去掉了长长的平衡导向杆,使火箭的形体大为缩小,更易于运输和储存,作战机动性也更强了。
中国是火箭的故乡,在明朝时,中国拥有世界上最先进的火箭武器,可是后来,这种技术的发展就停滞了。在第一次战争中,清军统帅奕经有一名幕僚叫贝青乔,他在所著的《咄咄吟》中揭露了一个惊人的真相,就是在明朝时,中国已经有类似于康格里夫火箭的技术了。
据贝青乔说,由于英军康格里夫火箭的肆虐,奕经下令依据明朝传下来的技术制造同样的火箭来对抗英军。这种火箭名为“飞火铜枪”,“形如花筒,长一尺二寸,围四寸,中容火药四两,上有枪刃,下有木竿,点放时宛如流星。”
从这个描述来看,“飞火铜枪”也带有平衡导向杆,确实与康格里夫火箭相似。贡献这种技术的是安义镇总兵段永福,他当时扼守虎门天字炮台,后来是奕经的助手,他是依照明代火器典籍《火龙经》制成“飞火铜枪”的。《火龙经》成书于十五世纪初,这说明,在康格里夫出现以前的四百年,明朝已经拥有这种技术了。
左宗棠收复新疆时,也曾从明代炮台挖出“开花弹”百余枚,他叹道:“三百年前已有此物,到如今竟然失传,以至于被列强欺凌。”
“飞火铜枪”和“开花弹”说明,明朝的火器技术,确实在某些方面曾领先世界,后来如果不停滞,很可能发展出独具中国特色的热兵器体系,形成西方以身管火器为主战兵器,而中国以火箭武器与他们对抗的格局。
图片来自网络公开渠道,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立即删除
火箭最初是中国人的发明,但英国人在19世纪初的海战中也玩得有声有色,他们的火箭和宋、明时期的中国火箭有很大的不同,已经变成了另一种武器,其差别之大就像高俅和梅西的球技一样。
中国最早的火箭出现三国时代,它的制作方法是在箭头上附着可燃物,以达到烧毁敌人粮草辎重、攻城设备的效果,这种火箭的动力来源还是弓箭手的肌肉和弓箭本身的机械动能,是冷兵器时代的火箭。真正意义上的热兵器火箭出现在北宋末年(也有人认为是北宋初年),制作方法就把火药筒绑在箭尾上,像点燃炮竹一样把它放出去。当时还没有发明出引火线,因此发射时需要用烧红的铁锥点燃火药筒,是高危兵种,北宋首都开封被金军围攻时守军就大量使用了火箭。
到明朝时期中国的火箭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已经有了多级火箭,把多个火药筒串联在一起增加威力,“火龙出水”就是最典型的明朝多级火箭。明朝军队还给火箭增加了风翅,用于稳定火箭的飞行。为了增加火箭威力,增加攻击效果,明军还经常把几个甚至几十个火箭装在一个筒子里,把这些火箭的燃线制成总线,“总线一燃,众矢齐发”。明朝的火箭和宋朝火箭最大的区别还是箭头,它的战斗部已经变成了箭头部分的“火炸药”,“神火飞鸦”等火箭的威力相当可观,有“攻城破阵甚妙”的评价。
英军的火箭是康格里夫山寨印度火箭的产物,和中国火箭最大的不同是它普遍使用金属外壳(薄铁皮卷成的圆柱体),在箭体末端装有一根用于保持飞行状态稳定的平衡杆。 康格里夫火箭有三种类型:纵火火箭、破片火箭和霰弹火箭,在细微之处有差异。其中纵火火箭的战斗部前端为圆锥形,长度要比同口径的后两类火箭大一些,可以方便安装更多用于爆炸(燃烧)的火药。纵火火箭战斗部的引信装在弹体内部,末端与推进部里装置的发射药相连。
纵火火箭集中目标后,它就会自动燃烧;就算打空了落在地上或者船上,只要没被发现,发射药烧到引信末端位置也可以引燃战斗部中的火药,是纵火烧船、烧敌人的利器。
英军的破片火箭的战斗部其实是半球形、填装炸药的空心铁弹,它的战斗部引信是从推进部末端引出沿着内外壳体之间的空隙直接连到空心铁弹内的,引信在发射时就点燃,引信燃尽后,铁弹内部的炸药就会被点燃并爆炸,把大量弹片抛洒出去。霰弹火箭的外形与破片火箭类似,区别是它的战斗部顶端有大量霰弹和起爆药,引信与推进部相连,当推进部中的发射药燃尽后会通过这个引信点燃起爆药,杀伤的主要工具是霰弹而非弹片。
英国人的康格里夫因为有技术上的改进,不光在欧洲大杀四方,还在新大陆和中国取得了良好战果。战场不是商场,可不是“某某中国”一样耍流氓就能躺赢,别说版权就是专利权在你手里也不好使。
本文系冷兵器研究所原创稿件、冷兵器研究所系头条号签约作者。主编原廓、作者李从嘉,任何媒体或者公众号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在许多人眼中,现代火箭炮的鼻祖,是二战期间由苏联发明的“喀秋莎”火箭炮。然而,早在19世纪初,当时的英国就曾经组建过大规模的“火箭炮部队”,比苏军应用“喀秋莎”火箭炮早了近一个半世纪。英军所使用的“火箭炮部队”所使用的火箭,就是曾经名噪一时的康格里夫火箭。
当代军迷所复制火箭
火箭的规格与种类
这种火箭是由英国的威廉·康格里夫爵士发明的。有一些资料认为,该火箭是古代火箭的衍生品。这主要是因为火箭主要使用黑火药作为推进剂和战斗部。然而,与古代火箭相比,英国的这种火箭已经有了极大的进步。首先,火箭的弹体是由铁皮制成的,而且头部还有锥形整流罩,这些都是现代火箭炮的象征。其次这种火箭的战斗部也多种多样,除了实心弹和爆炸榴弹外,还有燃烧弹、信号弹和照明弹等多种战斗部,这也是古代火箭所无法比拟的。
现代人模拟当时的火箭发射
经过改进的火箭,已经与现代火箭弹相差无几
根据资料记载,火箭长40.5英寸,直径3.5英寸,战斗部从5磅到32磅不等。不过,英国陆军大多采用6磅和9磅两种战斗部。除此以外,火箭后面有一根16英尺长的导向杆,以起到稳定火箭的作用。而到了十九世纪中期,英国人威廉·霍尔发明了一种自旋稳定器,并用来对火箭进行改进。火箭的射程可达1.8公里,改进型射程可达3.5公里,火箭还有专门的发射架,这一点已经与现代火箭炮非常相似了。
英国陆军组建的火箭炮部队
作为欧洲早期的实用火箭武器,康格里夫火箭与当时的火炮相比,有着射速快,射程远,轻便灵活等特点,因此在英队中得到了广泛的使用。英国海军将其安装到风帆战舰或者专用舢板上,很有二战时期美军火力支援舰的架势。而英国陆军则组建了独立的火箭炮部队,这些火箭炮部队隶属骑兵部队,机动性很强,可以随时支援战场的各个节点,起到一支奇兵的效果。
英国皇家海军发射火箭时的场景
而在实战过程中,这种火箭也没有令英军失望。1806年,英军首先在布伦使用火箭攻击了法国舰队。虽然本应该瞄准港口内舰船的火箭全部都打到了码头上,但仍起到了不错的效果。紧接着在1807年的哥本哈根战役中,英国皇家海军向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发射了约25000枚火箭,虽然当时的火箭几乎没什么准头,但架不住数量庞大,这几万枚火箭几乎将该城市毁灭。到1812年莱比锡战役时,瑞典军中的英国火箭炮部队,仅用一次猛烈的射击,就把一队法军打得溃散。甚至在美国第二次独立战争中都出现过大量火箭,以至于美国国歌《星光灿烂的旗帜》中都有这样的描写:“火箭闪烁红光,炸弹轰轰作响(And the rocket's red glare, the bombs bursting in air)。”歌词里的“rocket”一词,指的就是康格里夫火箭。
后来,随着身管火炮技术的急速发展,以及工业革命的爆发,这种火箭迅速过时。虽然它看起来十分原始和简陋,但它的出现却起到了一个承上启下的效果,为现代火箭的诞生打下了一定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