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玩手游网

怀化问“稻”——稻景篇

视频加载中...

怀化问“稻”

——稻景篇

怀化日报社全媒体特别报道组 肖军 黄莎

千丘田的稻谷熟了,侗乡人的心儿醉了。

今天,芷江侗族自治县牛牯坪乡千丘田300多亩梯田稻浪滚滚,一片金黄。伴随着阵阵芦笙,拉开了中国农民丰收节·侗乡芷江“玉腰米”基地开镰的帷幕。身着侗乡服饰的村民吹起芦笙,擂响大鼓,唱起耶歌,与游客庆祝节日,分享丰收的喜悦。

(芷江侗族自治县牛牯坪乡千丘田梯田)

唢呐表演、收割比赛、田间捉鱼.......活动精彩纷呈,游客如醉如痴。

“千丘田里千重浪,稻田美景醉游人。”牛牯坪村党总支部书记周福长笑逐颜开地说,秋种油菜,春种水稻,春闻花香夏消暑,秋观梯田冬赏雪,千丘田成了网红打卡地。

金秋时节,行走在五溪大地广袤的田野上,处处是五彩斑斓的景致,处处洋溢着欢庆丰收的喜悦。各地游客纷至沓来观赏稻田美景、品尝农特产品,汇聚起一幅壮丽的秋色画卷,掀起以稻为主的农耕文化旅游热潮。

怀化旅游“金三角”:

举稻为旗造月亮

9月1日,一批来自长沙的游客慕名来到怀化“金三角”旅游区。进安江农校纪念园,听袁隆平院士“一粒种子·改变世界”的故事;逛洪江古商城,感受千年商道文化气息;到黔阳古城,在古民居中“围炉煮茶”享受慢时光。游客李杰感叹:“怀化旅游金三角别具风味,好看好吃好玩。”

怀化,中国古色、绿色、红色完美融合的旅游资源富集地。这里的旅游资源遍地“珍珠”,满天繁星。全市拥有大小景点300多处,其中国家4景区、省级旅游示范区、湖南省特色文旅小镇数量均位居全省前列。

然而,令人尴尬的是,怀化在全国甚至全省旅游版图上缺乏辨别度、关注度和存在感,尤其缺乏让人眼前一亮、为之一振的重磅旅游产品。

在旅游资源富集的背景下,如何找准高质量发展之路?

以文塑旅,以旅彰文。去年8月,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怀化市委、市政府决定,充分发挥“杂交水稻发源地”这个世界唯一品牌的核心引领作用,把“一粒种子·改变世界”作为怀化旅游最大引爆点,打响“怀化,一个怀景怀乡怀味的地方”旅游宣传口号,建设“安江农耕文化旅游区--洪江古商城---黔阳古城”旅游“金三角”,打造全国一流旅游度假目的地。

“举稻为旗造月亮。”怀化市委书记许忠建表示,怀化以种子为核心,将散落的“珍珠”串联成链,形成众星捧月的发展态势,努力实现从“犹抱琵琶半遮面”到“一朝成名天下闻”的精彩蝶变。

思路决定出路,眼光引领行动。怀化旅游“金三角”建设快马加鞭。

今年4月7日,怀化市举行旅游“金三角”重大文旅项目开工仪式,20个重大文旅项目开工、18个文旅项目签约,总投资45.19亿元,全面掀起怀化旅游“金三角”高质量发展项目建设新高潮。

(4月7日,怀化市举行旅游“金三角”重大文旅项目开工仪式)

8月31日,记者走进安江农校纪念园对面的游客服务中心项目现场,施工人员正抓紧进行扫尾工作。

“项目主体建设已完成,工人们正加班加点开展装饰装修工作,安江农校游客服务中心经理陈龙介绍,该项目包括服务区、休息区、文旅特色展销区,届时将为游客提供“一站式”服务。

“坚决扛起杂交水稻发源地的责任担当,建成世界农耕文化品牌的‘全球坐标’。”洪江市委书记郑小胡说,安江正在实施安江农校杂交水水稻纪念园创4A景区、杂交水稻国家公园、袁隆平院士纪念馆、高庙遗址文化保护等项目建设,加速推进安江农耕文化旅游区建设。

随着旅游“金三角”建设的提速,其带来的品牌影响力、吸引力初显。据统计,今年1至8月,前来怀化旅游金三角的游客比去年同期增长50%。

溆浦县山背村:

花瑶梯田醉游人

走进溆浦县葛竹坪镇山背村,如同走进一幅水彩画:首先映入眼帘的是蓬勃的绿色,重峦叠嶂,望不到边,拐了不知多少道弯,突然一转,闯入一片金色海洋。那是一垄垄梯田稻浪起伏,随着山势直上云端,犹如登天的台阶,让人生出拾级而上的冲动。

与灵动的梯田景观相衬的,是厚重的花瑶文化。山背村的居民大多为花瑶,祖祖辈辈生活在这里,积淀了多姿多彩的“文化样式”。

登上山背花瑶梯田景区高处观景台,俯瞰稻浪千重,处处皆景,到处都有游客拍照打卡。

山背花瑶梯田景区,是湖南雪峰山生态文化旅游有限责任公司重点打造的农耕文化体验区。为推进生态与文化的深度融合,在当地党委、政府的支持下,推出一系列措施,丰富山背花瑶梯田的旅游内涵。

对花瑶文化习俗、农业生态环境等“家底”开展摸底排查;组建梯田文化保护传承队伍;建立花瑶挑花传习所;根据花瑶婚俗推出舞台剧;创建拍摄文化基地;打造“春夏秋冬”景观带。

尝美食、赏美景、享美事......如今的山背花瑶梯田,正呈现出崭新气象。在这里,春如层层银带,夏滚道道绿波,秋叠座座金塔,冬似群龙戏水。在这里,能够体验到丰富的花瑶文化与古代农耕文明,插秧节、秋收节等民俗活动精彩纷呈,让游客乐而忘返。

“只有身临其境才能感受到山背梯田的壮观,体验到花瑶民族的风情”。来自陕西西安的游客蒋丽说,山背花瑶梯田果然名不虚传,不但能欣赏层层叠叠、风光旖旎的梯田,还能体验花瑶刺绣,感受少数民族文化,真是不虚此行。

(金秋时节,游客前来欣赏山背梯田)

水稻就是风景线,梯田就是金饭碗。

“扛着犁耙种田地,唱着山歌搞旅游”的“两栖农民”,是山背村民的自我认知。在村里,古色古香的民居、农家旅馆、私家车随处可见。

种出好风景,创造好生活。山背村创新实现了流转梯田有租金、入股梯田有股金、梯田务工挣现金、梯田维护得奖金、梯田旅游发薪金的“一田生五金”旅游产业振兴之路。

梯田文化和花瑶文化交相辉映,引来游客如织。今年1至8月,山背花瑶梯田景区共接待游客31.4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2000余万元。

辰溪县田湾村:

稻香鱼欢游客至

传承稻作文化,促进农文旅融合,怀化各地因地制宜进行了有效探索,五溪大地的田野里长出了一处处美丽风景。

中秋时节,辰溪县田湾镇田湾村的中稻已经成熟,远远望去,就像大地铺上了一张张金色的地毯。山风吹来,稻香弥漫,让人心旷神怡。

金色稻浪美如画,稻花鱼儿禾下游。每年这个季节,该村稻田中放养的稻花鱼,经山泉水和稻穗花的孕育,已然长肥,到了最佳上市时节,田野呈现一派丰收忙碌的景象。

闻着稻花香,田边听故事。田湾人口耳相传的是:山上流下来的山泉水进入溪沟,先民在放溪水进田间时,不经意间把鱼苗放进了田畴。不承想,等到秋天收获时,田里额外多了一尾尾肥美的鱼儿。从此形成了流传千年绿色天然共生稻田,人们给养在稻田的鲤鱼取了一个美丽的名字——稻花鱼。

(游客在稻田里体验抓鱼的乐趣)

全面乡村振兴的号角吹响,流传千年的稻花鱼有了“新任务”。

“生态种养,一水两用,一田多收。全村1300多亩稻田全部养上了稻花鱼。”站在田埂边,田湾村党支部书记石绍建向记者介绍,不仅如此,推行农旅融合,小小稻花鱼做出了大文章。

“抓鱼去喽。”随着导游的一声吆喝,一群游客欢快地走向稻田。

撸起袖子,挽起裤脚,游客们下到田中,用手轻轻分开禾蔸抓鱼,欢声笑语不断地从稻田中传来。抓到鱼的游客,不时高举双手,捧着手中的“战利品”,向田埂上的人展示。

下田能抓鱼,田边可赏景。田湾村拉长产业链条,建起稻花鱼生态公园。在机耕道上绿色长廊的尽头,一座高大的稻花鱼造型惟妙惟肖,引来不少游客拍照。

“一年一度的稻花鱼文化节,前来观赏的游客络绎不绝。”石绍建介绍,稻花鱼产业还带动了本地餐饮业的发展。

中午时分,记者来到集镇上,只见大大小小的餐馆打出的招牌菜中,稻花鱼名列其首,游客们开心地品尝香喷喷的稻花鱼。

“稻鱼共作”让稻田变公园、村庄换新颜。穿行田湾村,一幢幢红瓦白墙的新民居掩映在绿树丛中。

以稻为旗,建设旅游“金三角”;农旅融合,一处处稻田成为一处处稻景。怀化打造农耕文化旅游品牌大幕已拉开,后面的大戏将更加精彩!

更多资讯
游戏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