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盾(温州大学人文学院教授)
学弟杨晓霭、刘玉珺给我来信,说关于《清平乐》之“乐”的读音问题,在各种媒体上讨论很热烈,沸沸扬扬,问我的看法。我知道她们的意思:她们对现有的论证不太满意。她们心里有一些很“厉害”的疑惑:《清平乐》原来不是一个曲调名吗?为什么谈来谈去,只是从词调角度、音韵角度谈这个问题呢?任半塘先生在《教坊记笺订》《唐声诗》《唐戏弄》等书中都论述到《清平乐》,为什么不去参考一下任先生的工作呢?
她们的怀疑是有道理的。我的想法大致相同,即认为应该弃末反本,利用唐代资料谈唐代问题。第一,既然《清平乐》原是一个曲调名,那么,就应该阅读关于《清平乐》的早期音乐记录;第二,既然目的是确认唐代人关于《清平乐》的实际读音,那么,就不要纠缠“乐”字在理论上的读音;第三,唐代很多曲调以“乐”为名,仅《唐会要》所记天宝十三载太乐署供奉曲,即有《永昌乐》《永代乐》《庆云乐》《长寿乐》《破阵乐》《大定乐》《英雄乐》《山香乐》《年年乐》《兴明乐》《万岁乐》《大同乐》《安平乐》《太平乐》《圣明乐》《九成乐》《天授乐》《倾杯乐》《封山乐》《明凤乐》《大酺乐》《迎天乐》《冬乐》《武成升平乐》《太和万寿乐》《天统九胜乐》《太监女采乐》《真女采乐》《迎天欢心乐》《同昌还城乐》等名。既然如此,就不要把《清平乐》之“乐”的读音问题,变成一个孤立的“井底”问题。
一
为此,我主张首先看看任先生的《教坊记笺订》。《清平乐》一名,最早就出自这部《教坊记》。
《教坊记》的作者是玄宗开元年间的著作佐郎、左金吾卫仓曹参军崔令钦。书中记录了278个曲调名,都产生在玄宗时代或以前。其中有这样一些曲调,是《清平乐》的关联曲调:
第1曲至第23曲:《献天花》《和风柳》《美唐风》《透碧空》《巫山女》《度春江》《众仙乐》《大定乐》《龙飞乐》《庆云乐》《绕殿乐》《泛舟乐》《抛球乐》《清平乐》《放鹰乐》《夜半乐》《破阵乐》《还京乐》《天下乐》《同心乐》《贺圣朝》《奉圣乐》《千秋乐》。
第203曲至212曲:《兰陵王》《小秦王》《花王发》《大明乐》《望远行》《思友人》《唐四姐》《放鹘乐》《镇西乐》《金殿乐》。
这里第14曲就是《清平乐》。读过《教坊记》的人都知道:此书对曲调名的排列是有讲究的——总是把同类曲调或名称相关的曲调放在一起。比如第28曲(《凤楼春》)至32曲(《满园春》),共5曲,都以“春”为名;第93曲(《卧沙堆》)至98曲(《送行人》),共6曲,都以戍边为调名本意;第213曲(《南歌子》)至277曲(《玩花子》),共65曲,都以“子”为名,亦即小曲子。任先生注意到了这一点,所以在校勘第205曲《花王发》的时候说:诸本往往把此曲写作“花黄发”;但它“与《兰陵王》《小秦王》二名同以‘王’字类列,知‘王’是而‘黄’非”。这就意味着,《清平乐》同《众仙乐》《大定乐》《龙飞乐》《庆云乐》《绕殿乐》《泛舟乐》《抛球乐》《放鹰乐》《夜半乐》《破阵乐》《还京乐》《天下乐》《同心乐》《奉圣乐》《千秋乐》等曲是同一类曲调,这些曲调名中的“乐”字,应该有同样的涵义和读音。
大家知道,“乐”字今有三个书面读音。从《经典释文》和《广韵》看,唐代也是这样。以上这些曲调名中“乐”字的共同涵义,显然指向表声音的“乐”。那么,可不可以说这个“乐”就是“音乐”呢?严格说来不行。因为古今“音乐”概念并不相同。我曾经写过一篇题为《中国音乐学史上的“乐”“音”“声”三分》的论文,论证古代人的音乐等级观念,即说现在人所谓“音乐”,在古代被划分为“乐”“音”“声”三类。按照《礼记•乐记》的说法,“乐”指祭祀音乐或雅正之乐,“音”指宫廷俗乐或成章曲的音乐,“声”指民间音乐或不成曲调的音响。按照《四库全书总目》的说法,《经部•乐》为“乐”之部,其特点是“辨雅乐,明律吕”;《集部•词曲》为“音”之部,其性质是“乐府之余音,风人之末派”;《子部•艺术》为“声”之部,其内容是“讴歌末技,弦管繁声”。总之,古人所谓“乐”,不等于音乐;“乐”是特殊的音乐,即具有雅乐属性、律吕属性的音乐。值得注意的是:《清平乐》类的曲调正好都属于这种音乐。比如《教坊记笺订》指出:《众仙乐》是“正平”调曲,属道曲;《大定乐》《龙飞乐》《庆云乐》是“小石”调曲,《大定乐》在《羯鼓录》中属太簇商;《泛舟乐》《清平乐》是“大石”调曲;《放鹰乐》属太簇商;《破阵乐》“乃唐代第一乐曲”;《夜半乐》《还京乐》都是平调曲,歌颂玄宗夜半还京诛韦后的事迹;《天下乐》也是“正平”调曲;《千秋乐》专为玄宗生日千秋节而作。由此看来,这一批曲调名中的“乐”字,是和它们的雅乐身份相对应的;按盛唐教坊乐人的习惯,也按下文引《经典释文》的说法,都读作入声字“岳”。
以上所说“雅乐”,是在较宽泛的意义上应用“雅”“俗”相对观念的,即把进入宫廷并在宫廷音乐机构中被艺术改造过的音乐称作“雅”。从这个角度看,《新唐书•礼乐志》所说的“雅俗二部”(后来从“俗部”衍出“俗乐调”一名),其实是雅乐内部的区分。相比之下,前一种区分更值得关注。比如在《教坊记》中,既有部分曲调名注明宫调,但也有大量曲调未见宫调——上面列举的《献天花》《和风柳》《美唐风》《巫山女》《度春江》《兰陵王》《小秦王》《花王发》《大明乐》《望远行》《思友人》《唐四姐》等曲,便未见宫调标记。这可以反证我们的判断——证明《清平乐》的“乐”字,的确是音乐身份的标记。相同的情况也见于《教坊记》第137曲《倾杯乐》(杜佑《理道要诀》说它是中吕商曲)、第158曲《黄钟乐》(由宫调得名)、第163曲《太平乐》(《唐会要》说它是林钟商曲)、第180曲《大酺乐》(《乐苑》说它是商调曲)。这些曲调名中的“乐”,也应该读为“岳”。
以上说的是判断“乐”读“岳”的两个办法:(一)是否列入《清平乐》曲类,被当时人看作有雅乐属性、律吕属性的“乐曲”;(二)有没有律吕标记或宫调标记——是不是脱离了徒歌。学弟伍三土告诉我:其实还有第三个办法,即看曲调名的结构。凡是去掉“乐”字仍然通顺的,或者典籍里有把“乐”字改称“曲”“歌”等例子的,“乐”便读为“岳”。比如《清平乐》有关联调名《清平曲》,《倾杯乐》可简称为《倾杯》《古倾杯》,《大酺乐》也可以简称为《大酺》,《齐天乐》别名《圣寿齐天歌》,《英雄乐》另有全称《英雄乐曲》,等等——这些曲调名中的“乐”字,便应该读“岳”,而不能解释为“快乐”。如此看来,《教坊记》第211曲《镇西乐》、第212曲《金殿乐》,也应该理解为“镇西之乐”和“金殿之乐”,读“乐”为“岳”。其理由是:第一,《教坊记》有小曲《镇西子》(第242曲),说明与之相对的《镇西乐》配器乐,是真正的乐曲。《金殿乐》也是这样:在《高丽史•乐志》所列“唐乐”小曲中,有一支注“慢”字的《金殿乐》,说明《金殿乐》包含急曲、慢曲,具有大曲身份。第二,《镇西乐》符合刚才说的结构标准。《乐府诗集•横吹曲辞》载有南朝陈暄所作《洛阳道》,其中有句云“《镇西》歌艳曲,临淄逢丽神”,说明唐前已有《镇西》之曲。另外,在《乐府诗集•近代曲辞》(这是唐代曲子辞的专卷)中载有两首《镇西》,说明《镇西》也是唐代的流行歌曲。还有,宋代词集中有《镇西》《小镇西》《小镇西犯》等词牌,说明《镇西》之曲流传到宋代,变成了词调。
二
经过以上考证,我几乎能够确定:《教坊记》中所有以“乐”为名的曲调,其“乐”字都读“岳”。也就是说,教坊诸曲名称中的“乐”字是“乐曲”的标记。这是可以理解的,如前文所说,“乐”这个词有伦理意义,古代人不会轻易使用它。那么,有没有“乐”字读“洛”的曲调名呢?也有,这就是两读。比如以下一首诗:
颜真卿《水堂送诸文士戏赠潘丞联句》:“居人未可散,上客须留著。莫唱阿亸回,应云夜半乐(真卿奉潘丞)。”
颜真卿和潘述、陆羽、权器、皎然、李崿等人一起做文字游戏,写同韵诗,颜真卿写下这一首。诗中提到著名笛曲《阿亸回》和《教坊记》第16曲《夜半乐》,但把《夜半乐》的调名本意改掉了——把“夜半举兵之乐”的原义改成“夜半很快乐”。可见《夜半乐》之“乐”字可以有两读:严肃的时候读“岳”,不必严肃的时候读“洛”。
以上这种例子,其实不稀见。有的时候,诗人们会故意使用双关手法,造成“岳”“洛”二音的混淆。例如以下两首歌咏《倾杯乐》的唐诗:
鲍溶《范真传侍御累有寄因奉酬十首其四》:“玉管倾杯乐,春园斗草情。野花无限意,处处逐人行。”
欧阳詹《韦晤宅听歌》:“服制虹霓鬓似云,萧郎屋里上清人。等闲逐酒倾杯乐,飞尽虹梁一夜尘。”
《倾杯乐》是《教坊记》第137曲,北齐时用于送酒,初唐时奏入琵琶中吕商调,盛唐之时用于舞马伴奏,是唐代名曲。任先生在《唐声诗》下编《三台》《舞马辞》等曲名下对它作了讨论。《倾杯乐》之“乐”,无疑可以读为“岳”。但这两首诗却采用双关手法,使诗中“倾杯乐”兼有《倾杯》之乐、倾杯而乐两个涵义。也就是说,“乐”字在这里有“岳”“洛”两读。
事实上,唐代有些曲调,在命名之初就包含了多个意思,使用比较暧昧的读音。比如《抛球乐》就是这样。我在《唐代酒令艺术》一书中讨论过这个曲调。它是《教坊记》第13曲,因用于抛打歌舞而得名。歌舞时抛掷香球或杯盏以施行酒令,即白居易诗所谓“香球趁拍回环匼,花盏抛巡取次飞”。刘禹锡曾作有《抛毬乐》词,云“幸有抛球乐,一杯君莫辞”。宋代刘弇《三用前韵酬达夫》诗则有“梁父吟输醉乡客,抛毬乐称曲家流”的诗句,无名氏《水龙吟》词也说“彩云月转,朱丝网徐在,语笑抛球乐”。这些诗句中的“抛球乐”,是不是有作为曲调名、作为行为词两个身份呢?是有的。综合各种资料看,“抛球乐”一直有两个涵义、两种读音:《抛球》之乐音岳,抛球之乐音洛。
《抛球乐》这种读音暧昧的例子,其实是唐五代人艺术趣味的表现。同样的表现是喜欢利用一字多音现象来行酒令。比如据五代人何光远所著《鉴戒录》记载,前蜀御史太夫冯涓与宰相王锴小酌,巡故字令。王锴举令,令格为“一字三呼,两物相似”,发令曰:“乐乐乐,冷淘似馎饦。”冯涓答令:“己已巳,驴粪似马屎。”这件事说明:唐五代时“乐”字的确有三读,即分别读作“岳”、“洛”、“硗”。当时人了解这一点,并且把它纳入了游戏。
三
了解了以上情况,进而来考察《永遇乐》一名的读法,就是一件比较容易的事情了。尽管《永遇乐》是宋代的词调,年代、身份颇不同于上面说的《倾杯乐》和《抛球乐》,但它同样得到文人多方面的关注。首先是音乐角度的关注:其名始见于宋代柳永的《乐章集》,注歇指调;又见于晁补之的词集——《消息》一词名下有注云“自过腔,即越调《永遇乐》”。由此可见,它是一支商调乐曲。宋理宗时,它在宫廷演奏。事见周密《武林旧事•天基圣节排当乐次》的记载,说:“乐奏夹钟宫……第五盏,觱篥起《永遇乐慢》。”由此益可见,《永遇乐》是合乐之曲。柳永《永遇乐》词云“三殿称觞,九仪就列,韶頀锵金奏;藩侯瞻望彤庭,亲携僚吏,竞歌元首”云云,也显示了《永遇乐》的雅乐性格。由此看来,《永遇乐》之“乐”,应该读为“岳”。但在另一方面,它也得到时人从娱乐角度的关注。比如史浩《永遇乐•夏至》词有云“日永绣工,减却一线,节临短至。幸有杯盘,随分快乐”云云,乃把“永遇乐”三字拆放到词句中,把“乐”解释为“快乐”。又如无名氏《贺新郎•庆生日子纳妇九月十六》末句云“永遇乐,食天禄”,乃把“永遇乐”理解为一个有实义的文句,意为永久遭遇欢乐。类似的理解又见于元代王哲的两首《永遇乐》词,即分别咏“今有真乐神仙,到斯永遇”和“长生久视蓬岛,遇遭永乐”。据此,《永遇乐》之“乐”应该读为“洛”。也就是说,如果孤立地看待这几个南宋的词例,把《永遇乐》之“乐”确定为“洛”音,是有道理的;但如果联系唐以来人的做法,我们就知道,这个“洛”音是游戏的产物。在严肃的时候,《永遇乐》之“乐”字仍然应该读作“岳”。
根据以上情况来看韩国、日本所传唐宋乐曲名,可以得出比较中肯的看法。这看法就是:对于我们所讨论的问题,日韩资料可以有但只有作为辅证的作用。从积极方面看,韩国、日本所传唐宋乐曲,在相当大的程度上保留了中国传统。比如在写于公元842年的日本古乐谱《五弦谱》中,载有《夜半乐》《九明乐》等20支乐曲,其中《崇明乐》《秦王破阵乐》《饮酒乐》《圣明乐》连续书写;在编成于康保三年(966)的《博雅笛谱》中,则载录了《庆云乐》《还城乐》等73支以“乐”为名的乐曲,其中平调7曲、大食调13曲、乞食调4曲、道调1曲、双调1曲、黄钟调17曲、水调4曲、盘涉调24曲、沙陀调2曲,也往往连续书写。这说明,把同属性的曲调列在一起,这不仅是《教坊记》的习惯,而且是当时很多乐人的习惯;这习惯在日本也得到了保留。但从消极方面看,日本资料说明,我们只能在相对的意义上谈一个字的读音。在不同时代、不同地区、不同场合,读音很容易变化。举一个例子:日本古乐书《乐家录》卷二八有一篇《乐曲训法》,专门讨论曲调名在日本的讹变,说:“凡乐曲之名不必从其字而读焉。”意思是,乐曲之名常有误写,要通过校勘来确认原来的读音。又说:“于每条之下,准于源顺之《倭名类聚钞》,以《万叶集》之字例记其名法。”意思是,要以《倭名类聚钞》所记名为正名,以《万叶集》之字为正字。它所举的例子有:《迦陵频》又名《迦娄宾》,《河曲子》又名《歌曲子》,《诏应乐》又名《韶应乐》,《裹头乐》又名《裸头乐》,《庆云乐》又名《景云乐》,《想夫恋》又名《相附连》,《小老子》又名《小娘子》,《老君子》又名《郎君子》,《柳华苑》又名《柳花盐》,《应天乐》又名《应殿乐》,《越殿乐》又名《越天乐》,等等。这里列举的曲名差异,乃反映了传承过程中的音变。
总而言之,我认为,按照盛唐教坊乐人的习惯,《清平乐》之“乐”字应该读为“岳”。唐宋时期见于太乐署、教坊等宫廷音乐机构的乐曲,包括《永遇乐》,其曲名中的“乐”字,正式读法也是“岳”。但这件事不绝对。古代人正音、正字的条件和观念都和现在人不同,不必以今例古——不必武断说某某乐名只有一种读法。关于这一点,我们可以看看古人的音注。比如唐陆德明《经典释文》卷一三为《学记》《乐记》注音,注“乐其友而信其道”之“乐”字云“音岳,又音洛,又五孝反”,意思是此处“乐”字有三种读法,读“岳”较常见,但读哪种都合理;注“使其声足乐而不流”之“乐”字云“音岳,又音洛”,意思是此处“乐”字在古人习惯中有两种理解,首先读岳,其次读洛;又注“独乐其志”之“乐”字云“皇音洛,庾音岳”,意思是此字南朝皇侃读“洛”,庾蔚之读“岳”。我检索了一下,《经典释文》所记“音岳,又音洛”的条目,有三十多条。这说明,在正音这件事上,古人是比现在人宽容的;或者反过来说,同古人相比,现在人有过于强烈的定于一尊的意识。
顺便说一下,在《唐声诗》下编“七言四句”这一卷,有关于《清平调》的专篇,收录相关资料逾5000字。这些资料主要关于《清平调》得名由来、创作本事和后世的评价。凡打算从词调角度了解《清平乐》的读者,或打算了解《清平调》得名由来、创作本事的读者,可以参看。因为它比现在人的解说是可靠得多的。
(本文首刊于《古典文学知识》2020年第4期,原题《我看<清平乐>的读音》,澎湃新闻经作者授权发布,作者对原文有改动,现标题为编者所拟。)
责任编辑:钟源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新闻报料:4009-20-4009
假如西汉学者刘向,读到后世的《列女传》,他受到的惊吓可能跟最爱君看《午夜凶铃》时差不多,以为自己在看恐怖小说,还是从没见过的全新版本。
这些《列女传》的故事到底有多野?
《新唐书·列女传》记载,宰相房玄龄有一次病重,担心自己命不久矣,对妻子卢氏说,老婆,你死后不要为我守寡,好好伺候未来的丈夫。卢氏一听大哭,进入帐中,挖下一只眼珠,鲜血淋漓地跑出来,向房玄龄表明自己绝对不会另嫁他人。
后来,房玄龄病好了,夫妻二人感情和睦,相敬如宾。
▲现在更为人熟知的,是房玄龄怕老婆的故事。
《宋史·列女传》有这么一个故事,开封女子朱氏,一个首都户口的姑娘,嫁给了一个整天饮酒的市井无赖。家中贫穷,朱氏只能卖巾贩履,独自供养丈夫,可这哥们是个扶不起的阿斗,最后犯了法被流放武昌。
朱氏的父母要让女儿改嫁,朱氏宁死不从,在丈夫临行前上吊而死,一时为人称道。
《明史·列女传》有一个汪烈妇,丈夫死后想要殉夫,家人都防范她自杀,后来她听说茉莉花有毒可以杀人(史书这么写的),就让人每天送茉莉花到她房里。等到一个月后的半夜,她饮下毒药自尽,死时年仅23岁。
还有一个张氏,死了丈夫要自缢,被家人救下来,她又拿起斧头砍自己左臂,还是被家人救下。冬天到了,天寒地冻,张氏见家人开始松懈,跑去河里,撞开冰层,投水而死。
这些自残的女子,无非是为了追求两个字——贞节。
有学者认为,这类正史中的所谓《列女传》都是“以节烈为标准,从贞烈着眼,从守节载笔,著录的贞节烈妇,其名为列女传,实为烈女传”。
西汉的刘向,当然不可能知道后世这些《列女传》取材这么暴力,这么扭曲人性。
若是刘向知道了,也许还要破口大骂(此处省略100句脏话),然后说一句,你们这玩意儿,也叫《列女传》?
01.什么是《列女传》?在很多人的刻板印象中,古代史书中的女性,受到封建礼教和贞节观念的束缚,地位低下,绝大部分女子在历史叙事中毫无存在感。
不仅是在东方,西方也是如此,有人就以“History”(历史)一词调侃道,历史是“男人的故事”(His story)。不过,这句话明显带有讽刺的意味,在西方,“历史”一词源自古希腊语,亦是古希腊史学家希罗多德的同名著作——“Historia”,原义为“调查、探究”,这个锅男人不背。
说回咱大中华。事实上,中国古代女子因男尊女卑的封建礼教而被正史忽视,也是一个逐步发展的过程,起初并非如此。
受先秦遗风影响,西汉司马迁《史记》中,收录了不少杰出女性的事迹,她们并没有受到儒家纲常伦理的约束。
汉高祖刘邦的妻子吕后,辅佐丈夫定天下,以太后的身份执掌朝政。司马迁在《史记》中不忘称赞她是一位优秀的女政治家,并单独成一卷“本纪”,其中写道:“高后女主称制,政不出房户,天下晏然,刑罚罕用,罪人是希,民务稼穑,衣食滋殖。”
秦末以来民不聊生的局面,在吕后执政时期成为历史。
▲吕后画像。
《史记》中写了汉文帝时期,民间少女淳于缇萦上书救父,请求废除肉刑,之前他老爸还后悔自己家里没有男孩;写了蜀中巨富的千金卓文君刚守寡不久,被大才子司马相如所奏琴曲打动,不顾世俗眼光与他私奔;写了汉武帝的母亲王娡,先嫁给普通农户金王孙,生有一女,之后才进宫,被太子刘启(汉景帝)看上。
司马迁在记载这些女性的生平时,从来不以贞节为重,甚至毫不避讳皇室秘闻,哪怕是太后改嫁之事也照写不误。
到了西汉末年,有一位学者为女子立传,写出了我国史籍中最早专门记述妇女事迹的著作,那便是——刘向的《列女传》。
刘向虽是一位儒家经学家,但他写《列女传》的目的是弘扬正能量,更多是教化意义,而不是为了压迫女性,这与当时赵飞燕姐妹得汉成帝宠爱有关。
赵飞燕与唐代的杨贵妃齐名,与其并称为“环肥燕瘦”,但这位绝代艳后名声极差,得宠后彻底放飞自我,祸乱后宫。刘向看不下去了,特意写这本书来教育她,介绍一下历史上有哪些杰出女性。
清代史学家章学诚对此评价道:“后世史家所谓列女,则节烈之谓也,而刘向所叙,乃罗列之谓也。”
隋唐以后的史学家愣是把《列女传》写成了《烈女传》,将贞节作为第一标准,这是有违刘向初衷的。
▲晋·顾恺之《列女传图》。
02.贞节是什么?可以吃吗?西汉刘向《列女传》分成七篇:母仪、贤明、仁智、贞顺、节义、辩通、孽嬖,共记叙了一百余名妇女。
这七类女子各有千秋,她们或是德才兼备的才女,或是倾国倾城的美女,或是普普通通的劳动妇女,甚至可能是“淫妒荧惑、背节弃义”的蛇蝎女子。
但无论美丑、好坏,只要她们在历史中留下自己的足迹,就应该被后世收录。尽管刘向受儒家思想桎梏,也不反对贞顺、节义之类的封建礼教,可在他看来,母仪、贤明、仁智,这些才是最重要的标准,他要写的是“列女”,而非“烈女”。
这部《列女传》1.0版本中,有很多我们耳熟能详的故事。
“母仪”篇中的孟母,独自抚养儿子孟轲(即孟子)长大。
小孟轲调皮捣蛋,随母亲住在别人家的坟墓附近时,就和小伙伴们学着扮演丧葬过程,可让他妈愁坏了。孟母为了教育孩子,带他搬到市场附近居住,小孟轲又学着商人做买卖,染上了市侩之气。最后,孟母只好把家搬到了书院旁边,这下孟轲终于静下心来,跟着书生们学习经书礼仪。
孟母如释重负,说:“这才是孩子居住的地方。”
这就是“孟母三迁”的典故,人们从中读出的是孟母的贤德,也没见人拿孟母的贞节编故事。
▲孟母三迁雕像。
另外,在“贤明”篇中,周宣王的妻子姜后听说宣王因贪恋她的美色误了上朝,于是向天子请罪,激励周宣王勤于政事,成就中兴之名。
“辩通”篇中,齐国即墨的孤逐女相貌丑陋,之所以叫“孤逐女”,是因貌丑被“三逐于乡,五逐于里”,没人肯收留。生活中处处碰壁的她事业心却很重,敢上书齐襄王,告诫他该如何选择宰相,得到召见后与齐王一连谈了几日国事。齐王不是外貌协会,发现她是个人才,顺便给她安排相亲。
刘向的《列女传》包罗万象,正应了《红楼梦》中那句“女人是水做的”,他笔下的女子似水般柔情多变,充满了生命的活力,而不像后来的《列女传》通篇都是一个“死”字。
在刘向《列女传》之后,南朝宋的范晔在编《后汉书》时首次将皇室之外的女性单篇设传。自此开始,二十四史加上一部《清史稿》,正史中设《列女传》的共有十三史。
《后汉书·列女传》还没有变味儿,范晔依旧坚持刘向的多元化标准,只要是有故事的女同学,都有机会入选。
范晔对女子的贞节也不在意,他说:“但搜次才行尤高秀者,不必专在一操而已。”他怀着一种对美的追求,而不是变态地强调贞操,所选录的女子大多才华横溢、德行出众。
《后汉书》列女中比较传奇的有蔡琰(即蔡文姬)。
蔡文姬一生三嫁,如果以隋唐以后《列女传》盲目推崇贞节的标准来看,是不可能入选的,范晔却看中她“博学有才辨,又妙于音律”的才华。
这位才女的人生十分不幸。蔡文姬早年有一段婚姻,嫁给了河东世家出身的卫仲道,后来因丈夫早逝,不得已回家守寡。东汉末年,蔡文姬的父亲大儒蔡邕被卷入了董卓之乱,下狱处死,随着天下大乱,她又在战火之中被匈奴左贤王掳走。
在匈奴部落时期,蔡文姬为匈奴人生下了两个孩子,十二年间孤苦无依,唯有塞外胡笳相伴。直到曹操统一北方后,想起与蔡邕当年的交情,才派人到匈奴那儿把蔡文姬赎回来,并安排她改嫁给董祀。
范晔是蔡文姬的小迷弟,在讲述一代才女的悲情人生后,连连打call:“端操有踪,幽闲有容。区明风烈,昭我管彤。”堪称追星正确姿势。
到隋唐时期,史学家却对蔡文姬展开了批判,《列女传》也开始了向“烈女传”的第一次转变。
▲清·李坚《文姬思汉图》。
03.隋唐:打倒蔡文姬!唐代史学家刘知几是一个大咖,熟悉史学史的朋友一定听说过他的著作《史通》。
但刘知几是个直男癌,特别瞧不起《后汉书》中的《列女传》,他说:“蔚宗(范晔字)汉书,传标《列女》,徐淑不齿,而蔡琰见书,欲使彤管所载,将安准的?”
在刘知几眼中,蔡文姬这样的三嫁之妇不守妇道,不应该列入正史。相反,另一位东汉女诗人徐淑,就算才华不及蔡琰,也应该排在她前头,至少人家坚守贞节。
徐淑也有诗文传世,但刘知几点赞的,主要是徐淑在丈夫去世,家人逼她改嫁之时,“毁形不嫁,哀恸伤生”,用毁容与悲痛捍卫了贞节。
在刘知几这类卫道士看来,“列女传”应该是“烈女传”,要用来表彰这些遵守三纲五常的贞妇烈女。
可怕的是,这种思想,渐渐成为了唐代官修史书的主流。
▲唐·周昉《 簪花仕女图》。
在唐朝编纂的《晋书》、《隋书》中,《列女传》贞节孝义的人数明显增加,远超其他类型的女性,其所占比重过半,杀身殉夫的惨烈程度,也是刘向、范晔的《列女传》中未曾有过的。
《晋书》有这么一个故事。前凉的张天锡有两个美貌小妾,张天锡对她们宠爱有加。后来张天锡得了重病,问了她们一句:“何以报我?”
两个小妾平时受宠,都愿意自杀殉夫,承诺:“尊若不讳,妾请效死,供洒扫地下,誓无他志。”之后自刎而死。她们自杀后,张天锡的病却好了,只好用妇人之礼节将她们安葬。
《晋书》记录为了守身而自杀、自残的人物明显增多,又再三强调贞节,但也没有忘记那些有才华的女子,辛宪英、谢道韫等千古闻名的才女,在《晋书》中仍有一席之地。
然而,在《隋书·列女传》中,贞节和孝义成了不可或缺的标准,才学类的女子渐渐淡出视野,甚至只字不提。编纂者不仅要强调男尊女卑,还要灌输“女子无才便是德”的理念,加强对女性的精神控制。
因此,后世史学家说:“魏、隋而降,史家乃多取患难颠沛、杀身殉义之事。”
从此,正史写《列女传》,怎么惨怎么来,就突出一个“烈”字。
唐律还将礼教中的“既嫁从夫”变为强制规定:如果丈夫瞒着妻子逃亡,不加处罚,而且不到一定年限(一般为三年),妻子不能离婚改嫁。相反,妻子要严格遵守纲常礼教,如果背叛丈夫,除加以处罚外,令听其夫安排,任他休弃,完全沦为男子的附庸。
要知道,唐朝可是诞生了武则天的时代,但这显然不是宋朝史官要划的重点。
▲武则天画像。
04.宋元:“贞节”标准的最终确立
新旧《唐书》,分别编纂于五代与北宋,其《列女传》继承了前代压抑女性的思想。
《旧唐书》比较厚道,只说乱世中世道变坏了,撰写《列女传》是为了扭转不正之风:“末代风靡,贞行寂寥,聊播椒兰,以贻闺壶。”
《新唐书》的编纂者欧阳修、宋祁却上升到了巩固纲常伦理的层面,声称要恢复“父父、子子、夫夫、妇妇”的正确秩序。他们在序言中道出,列女入选的标准除了贞节,就是孝、义、慈。书中女子守护贞节的“烈性”进一步上升,令人发指。
《唐书》列女除了前文提及的房玄龄妻“剔一目”的故事,还有郑廉妻李氏。
李氏嫁给郑廉为妻不到一年就守寡,从此常年穿布衣、吃素食,却经常梦到有男子向她求婚。李氏以为是自己容貌未衰,太靓女了,于是整日以秽物污面,不再梳洗打扮,据说从此再也没有梦见其他男人。
《新唐书·列女传》中的孝女也大多歇斯底里。
瀛洲(崇明岛)女子李妙法,在安史之乱中与父母分离,后来听闻父亲去世,欲回家吊唁。她当时已嫁人,还有一个儿子,因此受到阻拦,于是割下一个表明决心。回家乡后,李妙法父亲已经入土,她又以刀刺心,表示一定要见父亲遗容,宗族人只好打开坟墓,开棺后,她用自己的舌头和头发清理父亲尸体表面的尘土。
这位孝女最终在父母坟前搭建小屋,种植松柏,守护终老。
道学的兴盛,为这一时期《列女传》的贞烈标准提供了思想支撑,封建卫道士们以“存天理,灭人欲”、“饿死事小,失节事大”等理论对民众进行。
到了元代,《宋史》编纂者也以遵守三纲五常的女性为标准,《列女传》中以死守贞的人物不胜枚举,不仅朝廷对她们进行嘉奖,建祠堂、写碑文、立牌坊,普通民众也自发地对贞节妇女的行为表示崇拜。
至此,正史中的列女几乎演变成了“烈女”。
在此背景之下,无论是文学才华,还是人生际遇都与蔡文姬相似的李清照未能入选《列女传》,也是意料之外,情理之中了。
李清照晚景凄凉,经历过国家动荡、漂泊异乡之后,她身边几乎没有亲人。当她看到一个孙姓朋友家有个聪明伶俐的10岁女儿,就对女孩说:“我老了,愿将平生所学相授。”
小女孩却脱口而出:“才藻非女子事也。”一句话,童言无忌,却怎一个“愁”字了得。
李清照满腹才华,拥有自由的精神与独立的人格,但这样的她,在那个时代却显得格格不入,最正常的她,反而成了异类。
之后,李清照还被“黑”了几百年。卫道士正是从贞节一事对她进行批判,天天拿人家那段扑朔迷离的再婚风波说事。
▲李清照画像。
05.明清:贞节观念最豪横的时代
从列女入传的标准来看,“自杀殉夫”、“誓死不二嫁”、“守节尽孝道”等几类贞烈妇女是《明史》的最爱,其他类型的妇女在《明史》中已几乎绝迹。
明清的贞节观念已然“登峰造极”,认为“女子名节在一身,稍有微瑕,万善不能相掩。”女性一旦在贞节方面出了问题,就将陷入万劫不复的深渊,备受这一歧视性道德准则的摧残。
《明史·列女传》共收录列女260余人,其中烈女的人数,超过了前代《列女传》的总和,结局称得上美满的女子,用手指头就能数得过来。
这可一点儿都不冤,并非清朝有意黑明朝。据历史学家董家遵统计,明代被官方登记在册的守节人数达到27141人,是先秦到元代总和的45倍,明代女子遭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压迫。
那个时代太疯狂。
《明史·列女传》中,列女为了守贞保节,有些手段让人不寒而栗,时人却以此为荣。
陈襄妻倪氏,年纪轻轻守寡,家里一贫如洗,她做女红奉养婆婆。听到别人要给她说媒,倪氏用煮沸的汤淋到自己脸上,直至左眼爆出,又用煤灰涂在脸上,吓得媒人撒腿就跑。倪氏照顾丈夫一家长达二十年,等到婆婆七十多岁去世时,她哀恸不已,绝食而死。
另一个烈女,何璇妻李氏,也是年轻貌美守寡。其父逼其改嫁,李氏用簪子刺入耳中,“手自拳之至没,复拔出,血溅如注”,脑补一下画面很恐怖的。等到大夫赶到时,她已经一命呜呼。
《明史·列女传》的另一个倾向是未婚守节少女的人数激增。
有一个“项贞女”,幼时许配给了吴江一户姓周的人家,人未嫁,周郎却挂了。项氏竟然一心殉夫,她等到家里人熟睡,用素丝束发,再将衣物捆绑成结,之后悬梁自尽,并留下遗书:“上告父母,儿不得奉一日驭,今为周郎死矣。”
由于受到封建礼教戕害,项氏甘愿为素未谋面的周郎而死,也是为了所谓的“贞节”,这完全是一种病态的心理。
翻开史书,是鲁迅先生说的,歪歪斜斜的每页上都是两个字——“吃人”。烈女视死如归,在如今看来,只能让人同情。
清朝有过之而无不及。
《清史稿》中记载了559名女性,有294人以自杀的方式结束自己的生命,其中不乏贞女、烈女。她们为夫守贞,实则是遭受社会暴力,这完全是时代的悲剧,有什么好歌颂的?
▲清宫女子服饰。图源/图虫创意
“网红”教授罗翔说:“如果自由不加以限制,一定会导致强者对弱者的剥削。”无边界的自由会带来不公平,同样的,绝对的强权下注定存在不平等。
在中国古代史的叙述中,受到相似对待的,远远不止是受到封建礼教迫害的女性。
司马迁写《史记·货殖列传》,重视社会经济,专门记载历史上的豪商巨贾。“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这句话振聋发聩。可到了后世,史书因为“士农工商”社会阶层划分的思想倾向,却对商人愈发鄙视。
就这样,明清封建帝制忽视了资本主义萌芽,错过了大航海时代与工业革命。
▲图源/图虫创意。
《列女传》本就应该记载历史上的各类传奇女子,让她们同男性一样跻身正史之列,而不是去鼓吹受迫害的贞洁烈女。隋唐以后,《列女传》的内容却不断扭曲,直到贞节成为第一标准,列女都变成了同一张面孔,这是封建礼教强加于史书的结果。
幸而,这些糟粕早已成为历史的尘埃,禁锢人性的贞节牌坊也被打碎。现在更不应该有人用这些过时的观念,去迫害每一个自由平等的灵魂。
无论男女老幼,我们每个人最宝贵的东西,是我们的生命,是我们的将来。
参考文献:
[汉] 刘向:《列女传》,江苏古籍出版社,2003年
邓小南等:《中国妇女史读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
髙世瑜:《唐代妇女》,三秦出版社,2011年
石方:《中国性文化史》,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3年
章义和:《贞节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
张涛:《被肯定的否定———从<清史稿·列女传>中的妇女自杀现象看清代妇女境遇》,《清史研究》2001年03期
郭阿男:《论正史列女入传标准的演变》,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硕士论文
陈娟:《二十四史列女传研究》,福建师范大学2013年硕士论文
大家在辅导孩子写作业的时候,是不是经常会感觉到孩子写字的笔画似乎哪里不对,但是自己又说不出来是哪里有问题?
比如大写的“十”,他会先写“竖”再写“横”,但是我总觉得是先写“横”呢?
又如“火”字,他是先写“人”字,再补上“点”和“撇”……是真晕了。
那么,今天小编就奉上《国家规定汉字笔画笔顺》,是不是和咱们当年的有不同呢?家长们赶紧为孩子收藏吧!
"忄":先写点和点,最后写竖。
"匕":先写撇,后写竖弯钩。
"万":先写横,再写横折钩,后写撇。
"母":字的最后三笔是点、横、点。
"及":先写撇,再写横折折撇,后写捺。
"乃":先写横折折撇,再写撇。这个字和"及"字形相近,但笔顺完全不同。
"火":先写上面两笔,即点和撇,再写人字。
"登":的右上角先写两撇,再写捺。
"减":先写左边的点和提,再右边的"咸"字"。
"爽":先写横,再从左到右写四个"×",最后写"人"。
"讯":右半部分的笔顺是:横斜钩(不是横折弯钩)、横、竖(不是撇)。
"凸":第一笔先写左边的竖,接着写短横和竖,然后写横折折折,最后写下边的长横。
"凹":第一笔先写左边的竖,接着写横竖折折,然后写竖和横折,最后写下边的长横。
"出":先写竖折,然后写短竖,再写中间从上到下的长竖,最后是竖折和短竖。
"贯":上边是先写竖折,再写横折,第三笔写里面的竖,最后写长横。
"重":上面的撇和横写后,紧接着写日,再写竖,最后写下面两横(上短下长)。
"脊":字上边的笔顺是先写左边的点和提,再写右边的撇和点,最后写中间的人。
"义":先写点,再写撇和捺。点在上边或左上边的要先写,如"门、斗"等;点在右边或字里面的要后写,如"玉、瓦"等。
"匚":形字,先写"匚"上面的横,然后写"匚"里面的部分,最后才写"匚"最后的折,例如"匹、区、臣、匠、匣、匿"等。
"敝":的左边先写上部的点、撇,接着写左下角的竖、横折钩,然后写中间的长竖,最后写里面的撇、点。这些字还有"弊、蹩、憋、鳖"等。
"噩":字的横、竖写后,接着写上边的左右两个"口",再写中间的横和横下的两个"口",最后写一长横。这样写符合从上到下、先中间后两边的规则,与"王"字的笔顺不同。
笔画笔顺易错字集锦
一、横
1 末笔为二。
冉(再、苒)--笔顺:竖、横折钩、中竖、末笔写二。里(理、童)--笔顺:先写甲,后写二。
重(踵、董)--笔顺:撇、横、写曰,中竖、再写二。垂(捶、棰、锤)--笔顺:先写千、后写艹,再写二。
【注意】并排三、四横者不按此规律:堇jǐn(谨、槿)--末二笔为竖、横。隹zhuī(谁、难)--末二笔为竖、横。
2 土、士分开。
土--寺(侍、诗、痔、等)周、袁、幸。
士--吉(洁、桔、结、秸)志、壳、声、喜、嘉、壹、壶、壮。
3 天、夭分开。
天--吞、蚕、忝tiǎn(添、舔)、奏(凑)。
夭--乔(侨、桥、骄、娇)岙、袄、妖。
4 王、壬分开。
王--呈(程、逞)。
壬--任(凭)廷、淫。
5 首笔是横不是撇。
丰(蚌、艳、契)、耒lěi(耕、耘、耙)。
邦(帮、梆、绑)的第四笔是撇。
刊的第三笔是竖。
6 横“山”的中横向左向右出头不出头。
中横向右不出头--寻、帚、刍(邹)当、雪、扫、妇、侵。
横“山”有竖穿过时中横向右要出头--聿yù(建)秉、捷、唐、康、争、兼。
中横向左都出头--疟、虐(谑)末笔笔顺:横、竖折、中横。
7 讯的右旁和丑笔顺不同。
讯的右旁(汛、讯、迅)--笔顺:横折弯钩、横、竖。(末二笔为十)。
丑(扭、纽、钮)--笔顺:横折、竖、横、横(末二笔为二)。
8 毋、贯笔顺。
毋(wú)笔顺:竖折、横折钩,[先]撇、[后]横(两边出头)。
贯的上部部件--笔顺:竖折、横折、[先]竖、[后]横(两边出头)。
9 衰的笔顺。
中间部件:竖、横折、[中间]长横(两边出头)、短横(堵口)。
10 皮的前三笔笔顺。
横钩、撇、竖。
二、竖
1 竖与撇之分。
临、监、坚、竖、紧:第二笔是竖,不是撇。
旧:第一笔是竖。归:第二笔是撇。
2“ 周”与“同”第一笔不同。
同、冈、网、罔:第一笔是竖。
周、用:第一笔是撇。
3“ 月”第一笔有变化。
育、肯、胃、有、肩:月在下,首笔为竖。
肚、肌、肠、期、朗:月在左右,首笔为撇。
4 强调后写竖。
假、暇、遐(霞)--中间部件前三笔笔顺:横折、横、竖。
报、服--右旁前两笔笔顺:横折钩、竖。
5 出头与不出头。
出头--由(黄寅)、黾(渑、绳、蝇)奄(俺、淹、掩)。
不出头--龟(阄)。出头--异、弄、弃、弁、弈、算、弊。不出头--畀bì(痹、箅、鼻)。
出头--圣(怪、坚)。不出头--泾、径、经、劲、茎、颈。
6 号、考、污--末笔向上不出头。
末两笔笔顺:横、竖折折钩。
“考”字下部不能如阿拉伯数字“5”。
7 收的左旁。
叫、纠的左旁--竖提与竖不交叉。
不能写如阿拉伯数字“4”。
8 做左偏旁时向右不出头。
身(射、躬、躲)--第六笔横、第七笔撇,都向右不出头。
舟(舰、般、航)--第五笔横,向右不出头。
【注意】
耳(取、职、联)--做左偏旁时末笔改提,可出头。
9 非字的笔顺与笔画。
非(罪、韭)笔顺:[左]竖(不是撇),三小横(最后一小横不为提),[右]竖、三小横。
三、撇
1.应该撇通下来
免(兔、挽、勉)、奂(唤、换、涣)、象(像)
鬼(傀、愧)、卑(婢、碑)
--第六笔都是一撇通下来。
2.不是一笔通下来
麦七画、美九画、敖(傲、熬、遨)十画、象十二画。
3.不要多一撇
畏(喂、偎、煨)、展(辗、碾)、代、武、贰。
4.先撇与后撇
先撇:九、及。
后撇:刀、力、乃、万(笔顺:横、横折钩、撇)、方(笔顺:点、横、横折钩、撇)。
5.撇向左出头与不出头
出头--化(华、花、讹)右旁笔顺:[先]撇,[后]竖弯钩,两笔之间相交叉。
不出头--匕bǐ(比、北、此、死、旨、尼、老)、仑(论、伦、论、轮)笔顺:[先]撇、[后]竖弯钩,两笔不相交叉。比左旁笔顺:横、竖提。北左旁笔顺:竖、横、提。此左旁笔顺:[中]竖、横、[左]、提。
6.末笔为人
火笔顺:点、[右上]小撇、[中]撇、捺。
臾笔顺:[左上]小撇、竖、短横、[右]横折、短横、[托底]横,最后写人。
爽笔顺:横、[左]撇、点、撇、点、[右]撇、点、撇、点、最后写人。
脊上部笔顺:[左]点、提、[右]小撇、点、[中]写人。
【注意】
兆笔顺:撇、点、提、竖弯钩、撇、点,与脊的上部笔顺不同。
四、点
1.有点无点
有点--市shì(柿、铈、闹)。
无点--沛的右旁(沛、肺、芾),中间竖向上出头。沛七画。尧(浇、挠、绕、烧),右上无点。步(涉),左下无点。染右上不是丸。琴下无点。纸下无点(低下有点)。
2.先点与后点
先点点--义、为(笔顺:点、撇、横折钩、[内]点)。
后点点--叉、发、拔、成(凡从戈者均末笔为点)。
3.点点的顺序
母笔顺:竖折、横折钩(两笔收尾处相交叉)、点、横、点。(不要写完横再点两点)。
凡从母者:拇、姆、毒、每、诲、悔、霉均如此。
舟(船、航)、后三笔笔顺:点、横、点。
丹(彤)的末两笔笔顺:先点、后横。
州的笔顺:点、撇、点、竖、点、竖。鬯chàng的笔顺:撇、斜点、[上]点、[左]点、[右]点、[下]点、竖折、竖、撇、竖弯钩。
五、折(提、钩)
1.横折与竖折
片--末笔为横折,共四画。
牙--第二笔为竖折,共四画。
乐--第二笔为竖折,共五画。
舛chuǎn(桀、舜、舞)、降,末三笔为:横、竖折、竖(末笔向上出头)。
既--右旁为横、竖折、撇(向上不出头),竖弯钩。
2.从区者末笔为竖折
区、匹、臣、匡、匠、医、匪笔顺:[先]横、[再写]里边被包围的部件,[最后]竖折一笔写完。
3.左偏旁末笔横改提
土(培场)、王(玩球)、止(歧武)、血(衅衄)、耳(取、联)、子(孙、孩)、马(驰、驶)、鸟(鸵)。
4.车字笔画、笔顺的变化
车做独体字时笔顺--横、竖折、横、竖。
车做左偏旁时(轻、较、转)笔顺--横、竖折、[先]竖、[最后]提。
5.注意竖提
切(窃、砌、沏)左旁不是土。
瓦(瓯、瓷、瓶)笔顺:横、竖提、横折弯钩、点。
6.发与拔的右旁不同
发(泼、拨)第一笔是竖折。拔的右旁(祓、绂)第一笔是横。
7.有钩与无钩
有钩--七、儿、几(冗、亢、机、秃、虎)
无钩--朵、殳(没、投、沿、铅)
有钩--东、杀、条、杂、亲、余(末笔均为点,不为捺)。
无钩--不、木、未、末、禾、耒、来、束。
8.木字钩与捺的变化
木字做独体字时,竖无钩,末笔为捺。
作左偏旁时:无钩、捺改为点、如枯、杆、树。
作右偏旁时:无钩,捺不变,如体、沐、林。
在上部或下部时:无钩,捺不变,如杏、李、杰;桌、案、荣、采。但遇到有并行的捺时,为了避让,而将捺改点如:漆、茶、荼。
9.“小”字钩的变化
在字的上部时无钩--尘、尖、少(抄、纱、省、劣、雀)。
在字的下部时有钩--尔(你)、叔(菽、淑)、京(凉、就)、忝、示(宗、票、奈、捺)。
【注意】
“尔”字例外--玺、您,在字上部时也有钩。
六、其他
1.几种顺序都有
先中间,后两边--丞、承、率、燕、兜、燮、夔。
从左到右--辔、盥、鬻、嬴、赢、羸、彘。
【注意】
肃的笔顺:横折、横(向右出头)、横,[中]竖,再写[左]撇、[右]竖,最后[里边]小撇、点。
齑的笔顺:先写文,[左]撇、[右]竖,最后[中]写韭。
2.堵口与不堵口
己jǐ--记、纪、起、忌、岂(凯、铠)、改、妃。
已yǐ--巳sì--包、苞、导、异、巷、祀、圯、汜、巽、熙。
犯的右旁--范、苑、宛(碗)厄(扼)、卮、危、卷(倦)。
3.区别几个有戈的字
戊wù、戍shù、戌xū、成、咸、戚--笔顺都是先写厂,再写内部部件,最后:斜钩、撇、点。
戎róng、戒jiè(诫、械)--相同部分笔顺:长横、短横、在短横上加撇,(“戒”再多一竖),最后,斜钩、撇、点。
4.仑与仓要分开
仑--伦、沦、抢、论轮。
仓--伧、沧、抢、枪、苍。
5.癸与祭的字头要分开
癸--揆、睽。登(澄、橙、瞪、凳)。
祭--察、蔡。
6.学与党的字头要分开
学、鲎、觉。党、堂、常、棠、尝。兴、举、誉。佥(检、验、签)。光、当、肖。
7.字的末尾笔画不同
呙(涡、蜗、莴、窝)--末两笔:撇、点。
离(漓、螭、璃、禽)--末两笔:撇折、点。
禹(属、踽)、禺、隅、愚、寓--末三笔为竖、提、点。
8.冒字上部部件特殊
冒(帽、瑁、冕、勖)上部部件第三笔、第四笔不触及到左、右两边,有时可写成秃宝盖下加二。不要写成曰yuē或日rì。
9.辰字起笔先写厂
辰(振、唇、辱、晨)笔顺:横、撇、横、横、竖提、撇、捺。
10.敝字的笔顺
敝(撇、弊、憋、蹩、鳖、蔽)的左旁笔顺:点、撇、[左]竖、横折钩、[中]竖(向上出头)、[里边]撇、点。敝十一画。
11.女字的笔画、笔顺
独体字女笔顺:撇点、撇、横(横与撇只接触,不交叉,横向右略长。)
女字做左偏旁时,笔顺同上,不同的是横与撇接触后,不向右略长,构成一定角度即可。横不改为提。
12.兖字中间不是口
兖、衮(滚、磙)笔顺:六下是厶,不是口。
13.三个特殊字形的笔顺
凹āo:竖、横折折、竖、横折、横,共五画。
凸tū:[上]竖、[中]横、[下]竖、横折折折、横,共五画。
噩è:横、竖、[左]口、[右]口、横、[左]口、[右]口、横,共十六画。
14.部分字的笔画、笔顺
了:横钩、竖钩,两画。
之:点、横撇、捺,三画。
廿niàn(二十的意思),革字头,笔顺:先横、竖、竖、横,共四画。
卅sà(三十的意思),带字头,笔顺:先横、再撇、竖、竖,共四画。
15.部分部首的笔画,笔顺
艹(草字头):横、竖、竖,三画。
讠(言字旁):点、横折提,两画。
辶(走之儿):点、横折折撇、捺,三画。
阝(双耳刀):横撇弯钩、竖,两画。
忄(竖心旁):[先]点、点,[后]竖,三画。
犭(反犬旁):[先]撇、[再]弯钩、[最后]撇
三张表总结
有点晕?不要紧,赶快来看看下面这些易错字表吧!
笔画易错字表
笔顺易错字表
最后,附上笔顺规则表,遇到不会的字,按表肯定不会错!
部编版教材一年级上册,孩子们学习的第一篇课文题目就是《秋天》,这是一篇写景散文,课文抓住了天气、树叶、天空、大雁等事物特点,描写了一幅秋高气爽、黄叶飘落、北雁南飞的景象。
关于《秋天》这一课的学习,有三个问题在这里做以解答和交流。资深教师杜du建议大家要了解,才能把语文学明白。
一、“一”为什么在课文中会有三种不同的读音呢?它是多音字吗?
这个问题很重要,一些爱思考的学生会问老师,“一”是不是多音字,它有几个读音?怎么分辨?看完下面,就会发现答案。
首先在部编版教材里,为了让孩子们更好地学习普通话。杜du老师觉得教材在标注拼音的时候做了灵活处理,直接标了变调后的读音。这是以往教材没有的想到的,那么课文中“一片片”“一会儿”标注的是二声,“一群”标注的是四声。
教材这样做是为了让孩子们在大量的语言环境中,体会“一”的不同读音。那么老师在讲的时候适当提醒,但不用讲授变调规则,只需要注意读音正确就可以了。
不建议老师们讲变调的规则,也不要过度拓展。学生能了解有这种现象,并且能借助注音在课文中读准这个词语就可以。
另外,大家要明确“一”不是多音字。只是在普通话的语言中有它的变调规则。
顺便也强调一下“一"的变调规则是什么?
汉字"一”在单独使用的时候,在词句的末尾或作为序数第一的时候,读一声;一般情况下,在四声前读二声;在一声、二声、三声字的前面“一”念四声。
二、“一会儿”的“儿”为什么没有注音呢?
在《秋天》这篇课文中,“一会儿”的“儿”在这里要读儿化音。
那么部编版教材在儿化音的注音处理上是这样做的。就是读儿化音的字上面不注音,而在儿化音前面的这个字的音节上后面加了一个r。
老师在教学生读儿化音的时候,要强调读的时候自然儿化,不要把它读成两个音节就可以了。
还要给学生对比一下,强调在语文书45页的儿歌《月儿弯弯》中这个“儿”不是儿化音,所以要分着读,“月儿弯弯”读起来要一字一顿。
其实儿化音在教学过程中,让孩子们经过一定时间的学习,在大量积累的过程中逐渐地去体会儿化音的使用范围就可以了。(千万不要和孩子去讲规则)
三、为什么一年级的学生要学习偏旁呢?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首先大家要明确偏旁和部首这两个是不同的概念。
偏旁是可以让学生去分析合体字的字形,比如把春字头列为偏旁,我们就会遇到“奉、泰、奏、秦”这些字;或者“木”字旁,我们学习“林、杜、树、相、村……“
也就是说,在遇到这些字的时候,我们就可以让学生去记春字头或木字旁,然后再去记其他部分。
如果不认识偏旁的话,就得记它的笔画了,那么记笔画就非常的麻烦了,比如春字头记:三个横,一个撇,一个捺。即使这样拆分来记的话,也不利于学习的效率。
所以说,在部编版教材的识字过程中安排了学生学习常用的偏旁,也就是让孩子们要了解一些常用的构字频率高的一些偏旁,这样的也帮助孩子们对构字规律增加感知,不仅能分类去识记汉字,更能提高孩子们的识字效率。
而部首是构成字的一部分部件。方便今后孩子们去查字典。凡是有某一部件构成的字,在字集中排列在一起的时候,该部件作为领头单位排在开头,成为了查字的依据。
另外每个字都有部首,但是只有合体字才有偏旁,这两个概念加以区分。
以上这三个问题,杜du老师是这样理解的,如果有疑问,欢迎大家在评论区留言,我们一起交流,共促进步。
觉得老师的文章对你有所帮助,欢迎大家点赞、评论和转发,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