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分类几个月,对常见垃圾已经搞得很清楚了。万事都是如此,一旦养成习惯,习惯成自然。
上海开始垃圾分类,这件做了几十年的事情,突然要重新学习了。
一开始感觉比较麻烦。天天至少准备两只垃圾袋,一只放干垃圾,一只放湿垃圾。去扔垃圾的时候,垃圾桶也有好几只,上面标着名称,不能扔错。更要学习的还有如何分类。朋友微信教我,说,分类垃圾只要掌握四项原则一个中心点:猪猡能吃的是湿垃圾,不能吃的是干垃圾,吃了要中毒的是有害垃圾,卖了可买猪肉的是可回收垃圾。按照这个来分,不会错。
说起来很简单,具体实行起来往往吃不准,那么多垃圾,很难样样都套得进四项原则,于是两人的意见常常有分歧。比如秋天到了,吃大闸蟹,吃完收拾蟹壳时,为蟹壳是干垃圾还是湿垃圾,意见就不同。我说:“是湿垃圾,你看你嚼嚼就吐掉的蟹壳,里面还有很多肉,小的蟹脚都不吃掼掉的,里面也有肉,不是正好让猪猡也尝尝味道么?”“蟹壳那么硬,猪猡咬不动,还有蟹脚上的尖尖头,很锐利,弄不好会戳破嘴巴的……”“猪猡牙齿比你厉害,消化能力强,很大很硬的肉骨头都能咬动,鱼刺鱼骨头也不会卡牢,蟹壳会咬不动?”“这蟹壳跟肉骨头鱼骨头不同,不算食物……”“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树皮草根算不算食物?不也吃么……”越扯越远了。还有吃下来的花生壳瓜子壳糖炒栗子壳,他的意见也是干垃圾,理由是干巴巴,硬绷绷,猪猡不吃的。
为了搞清这个问题,我特地上百度查,蟹壳是什么垃圾,意见确实不一致,认为是湿垃圾的根据是,衡量是不是湿垃圾,主要看它会不会腐烂。我觉得有道理。那么花生壳瓜子壳栗子壳,也应该属于湿垃圾。所以,四项原则的第一条,我们理解错了,湿垃圾不是指猪猡喜欢吃的美食或者猪饲料,而是区别于纸盒破布条塑料袋等其他物质的食材剩料,可以深埋地下,腐烂后能够改善土质的。
垃圾分类几个月,对常见的各类垃圾种类,已经搞得很清楚了。万事都是如此,一旦养成习惯,习惯成自然,就不觉得难也不觉得麻烦了。
要让上海家家户户都养成垃圾分类的习惯,是个大工程,实在不容易。自从实行垃圾分类以来,我们小区门口的垃圾箱旁边,即使最热的夏天,也站着两位老年志愿者,身穿绿背心,手戴黄色橡胶大手套,拿着大铁钳,湿垃圾在酷暑高温中散发出一阵阵馊臭味道,几步远就要掩鼻捂嘴,他们却从早到晚站在那里。一开始,居民拎来的都是混合垃圾,他们打开垃圾袋,一边用铁钳将鱼肉骨头菜皮葱叶夹出来,一边关照,下次注意分开放啊。现在,拎来的大多是干湿两袋垃圾,他们接过来分别倒进垃圾箱,有的还指出,这应该是湿垃圾,下次不要搞错噢……还笑眯眯说声“谢谢配合”。我不好意思,每次坚持自己将湿垃圾倒进垃圾箱,并向他们道声“辛苦了”。
回家对老公说,天天做这个生活真不容易,需要一点奉献精神的!他说,街道一定会发补贴的吧……“发给你补贴,叫你每天立在太阳下的垃圾箱边闻臭味,你肯吗?”他不响了。(王安诺)
7月1日开始,《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正式实施,上海开始步入垃圾分类强制时代。生活垃圾分类曾呼吁和试点多年,但效果一直不尽如人意。此次上海强制要求生活垃圾“四分法”,如此分法是否太过复杂?前端分好后,后端还会再混成一桶运走吗?该如何建立分类的长效机制?
上海生活垃圾为何采用“四分法”?
对于垃圾分类,曾有一种观点,“干湿”两分法比较好推行。也就是说,把菜叶、剩饭、骨头等厨余“湿垃圾”分出来,避免弄脏塑料、纸张等其他“干垃圾”,影响其回收再利用。号称世界上垃圾分类做得最好的日本,在实行垃圾分类初期,也仅将垃圾分为可燃烧、不可燃烧两类。
本次上海市生活垃圾按照可回收物、有害垃圾、湿垃圾和干垃圾4类来分的,但是让人费解的是,部分垃圾并非是按照干、湿的字面意思来分类,比如尿不湿属于干垃圾,干瓜子壳却属于湿垃圾,鸡骨头等属于湿垃圾,大骨头却属于干垃圾……
“本次上海的‘四分法’主要是根据《生活垃圾分类制度实施方案》(国办发〔2017〕26号)的分类标准、上海人的语言习惯,以及末端处理设备的能力和处理便捷性来确定的 。”同济大学循环经济研究所所长杜欢政教授告诉科技日报记者。
杜欢政参与了上海垃圾分类相关政策研究的前期工作,他说,生活垃圾的特点是非标准化,成分极其复杂。比如按照粽叶属性,本应属于厨余湿垃圾,但粽叶的材质比较硬,后端处理时刀子很难切碎它,因此,只能作为干垃圾来焚烧处理;大骨头被分类到干垃圾,也是同样的道理。
先有分类习惯还是先有处理设施?
在家把垃圾分类做好了,到垃圾处理厂是否又会混到一块?“湿垃圾处理设施建设相对滞后是全国较为普遍的问题。目前,上海的生活垃圾末端处理能力基本能匹配分类处理的要求,并在加快建设湿垃圾处理设施。但在现阶段,分类后各种垃圾又混到一块运输、处理也是有可能出现的。”杜欢政说,居民养成垃圾分类的习惯至少需要3—5年,到底是等居民养成分类习惯后再建设分类处理设施,还是等处理设施全部建成后再要求居民垃圾分类?
“这就如同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问题,因此,先开始实施强制分类,再根据分类和处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逐步调整和解决。”杜欢政说。
清华大学环境学院教授刘建国表示,垃圾分类是一个从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的完整链条,涉及产生垃圾的居民和单位,收集、运输和处理的企业,管理的政府,参与者众多。在一定阶段,分类又混运的情况难以避免。“现在需要做的是,大家都要负起自己的责任,不要相互推诿和指责,各负其责,把自己在这链条上该负的责任负起来,这件事情总会有解决的一天。”
《“十三五”全国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规划》要求,到2020年底,设市城市生活垃圾焚烧处理能力占无害化处理总能力的50%以上,其中东部地区达 60%以上。
刘建国说,目前,我国生活垃圾处理系统的基本结构是焚烧发电、卫生填埋并举,随着垃圾分类逐步推动,一批适合处理有机湿垃圾的生物处理设施在逐步建设中。“预计在未来几年,会成为我国垃圾处理整个技术格局中不可忽视的组成部分。并通过分类处理系统,不同特性的垃圾到适合的处理设施中去,达到整体绩效最优、污染最低。”
怎么建成分类的长效机制?
为解决“垃圾围城”问题,多年来我国一直呼吁进行生活垃圾分类,并进行试点,但效果不尽如人意。该如何建立分类的长效机制?
杜欢政说,分类投放不能“一刀切”。上海要求垃圾“定时定点”投入,投放点不能设得太远,投放时间也要跟小区居民协商。“比如小区居民工作时间多为996,设置早晚6点到8点为投放时间,很多人就无法扔垃圾了。必须‘一区一策’,‘一刀切’的政策最终是无法长期实施的。”
在生态环境部6月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环境部新闻发言人刘友宾也表示,环境部正在推进《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修订,将垃圾分类制度及相关要求纳入修订内容;根据《“无废城市”建设指标体系(试行)》,明确将生活垃圾分类收运系统覆盖率、有害垃圾收集处置体系覆盖率、生活垃圾填埋量等作为考核指标;将垃圾分类突出问题纳入中央生态环保督察等。(李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