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三万
摘要:铁木辛哥是苏联红军中的著名将领,在苏联建国期间,也立下了赫赫战功。到了二战爆发时,已经是苏军中资历最老的将领。那么他在二战中,表现如何?军事指挥能力又是如何?
【头条号首发】
谢苗尔·康斯坦丁诺维奇·铁木辛哥,1895年出生于乌克兰。1915年,应征入伍,在西方方面军当列兵,参加了第一次世界大战。1918年苏联红军成立后,他加入红军。1919年10月,铁木辛哥任红军骑兵第1军第6师师长,率部参加了在沃罗涅日、罗斯托夫、日托米尔和迈科普等地的作战。1920年8月,铁木辛哥转任骑兵第4师师长,参加了粉碎协约国支持的弗兰格尔军队和赫诺匪帮的作战。由于在作战中所建立的赫赫战功,两次荣获红旗勋章。苏俄内战结束后进入军事学院高级速成班和政治学院指挥员训练班深造。1925年起,历任骑兵军军长、军区副司令、司令等职。1939年9月指挥乌克兰方面军进军波兰。1940年苏芬战争期间,指挥西北方面军突破曼纳海姆防线。1940年5月晋升苏联元帅,并担任苏联国防人民委员(相当于国防部长)。
此时,苏联红军第一批五位元帅,有的被清洗,有的年事已高,铁木辛哥成了苏军中军衔最高,资历最老的将领。
苏德战争前夕,铁木辛哥已经觉察到战争可能会爆发,曾建议边境部队进入战备状态,但未被斯大林采纳。
战争爆发后,他先后任统帅部大本营主席、最高统帅部大本营成员、副国防人民委员兼西方方向总司令、西方面军司令员、西南方向总司令兼西南方面军司令、斯大林格勒方面军和西北方面军司令员,参与指挥过明斯克战役、斯摩棱斯克战役、斯大林格勒会战等。1943年3月起作为最高统帅部大本营代表,协调几个方面军的作战行动,组织实施了许多重大战役。战后历任巴拉诺维奇军区、南乌拉尔军区和白俄罗斯军区司令员,国防部总监组总监等职。两次荣膺苏联英雄称号,荣获列宁勋章五枚。
铁木辛哥对中国人来说,主要是他名字特别好记,很有辨识度,对他本人的印象大概就是卫国战争初期,不怎么能打,有些被时代淘汰的感觉,被后辈拱走的苏联老元帅。实际上他的资历是老了一点,但年纪并不老,只比朱可夫大一岁,可以说在年龄上和朱可夫是平辈,但在资历上却被朱可夫要高了一代。
铁木辛格是从我们所熟悉的保尔那一代军人当中成长起来的,不同的是保尔负伤退役了,他没有退役,他继续在军队中工作。他的成名得益于两件事情;一是斯大林本人对于骑兵的情怀,这一点可以从大清洗之后,苏联红军最高层仅剩下三人的情况看出,这三人中,苏军第一批五大元帅只剩伏罗希洛夫和布琼尼两人,外加一级军集团军还剩一个沙波什尼科夫,这三人都是骑兵出身。铁木辛哥也是从骑兵军官成长起来的,所以不但没有被清洗,还在这个红军高层空窗期,迅速取得斯大林的信任和喜爱。
第二,正因为如此,1939年底,苏芬战争爆发,苏军因为组织混乱,被芬军阻挡在曼纳海姆防线,输到不能说输了,就是在比苏联更北方的冬天,装备人员损失之大都出乎预料,总之情况非常难看,于是1940年初,调铁木辛哥临危受命,出任西北方面军司令员。他上任后理顺了组织关系,在经过全面调整后,发起攻势,仅用三天,就突破曼纳海姆防线,迫使芬兰投降,被迫割让卡累利阿地区。于是铁木辛哥凭借这一战功,晋升元帅,与伏罗希洛夫、布琼尼并列成为苏联骑兵三大元帅。
苏芬战争的情况,非常类似后来的俄罗斯车臣战争,第一次吃了个大亏,不能说输,但是以大欺小打成这个鸟样,真也没脸说赢。第二次普京理顺关系,那是真的把车臣按倒在地痛扁,让郁闷的俄国人欣喜若狂。
铁木辛哥的情况也差不多,打败芬兰,让他的名望非常之高。德国进攻苏联以后,连着几个会战,苏联都吃了大亏,于是铁木辛哥和布琼尼也都靠边站了,把 位置让给了朱可夫等后起的新锐将领。
后世评价铁木辛哥,就是说他是靠拍斯大林马屁上位的,实际上光靠拍马屁肯定还不够,斯大林确实对他已经掌握了情报,却不够果决,老是要把最后决定权推给自己面前感到不爽,不过那个自始自终坚持要撤退的布琼尼不也是靠边了?而且这两人虽然靠边站,却并没有失去斯大林的信任,斯大林也没让他们为战争初期的战败背锅,这一点还是算很不错了。就是这二位的位置交了出来,换朱可夫了。
走马换将的根本原因还是铁木辛哥不适应新的战争形势,在苏芬战争中,指挥九十万部队去打一个三百万人口的国家,只要自己内部关系理顺,别犯大错,压过去就行了。但是面对更强势的德国,光做好自己显然还不够,还得找到德国人的软肋,铁木辛哥、布琼尼他们骑兵时代的套路就是先冲上去,感觉打不赢就跑路,重新组织再莽上去,这也不能说错,但就是赢不了能怎么办?斯大林的看法就是遇到两个直肠子,一点弯都不会拐。
换将!换将!总结铁木辛哥的指挥特点,其实他确实没犯规什么大错,就是把骑兵突击战术放大到集团军规模的现代化战争上,指挥水平尚可,说明他的指挥才干还是很厉害,可惜临门一脚差了一点,没能演化出大纵深大迂回分割包围战术,所以尽管有大纵深突击,但没有穿插割裂,那就是打蛇不死反被蛇缠上,结果突进去的部队就都损失了。
苏联元帅铁木辛哥应该是苏德战争爆发时苏军资格最老的将领了,他在苏军中的威望相当于龙德施泰特元帅在德军中那样令人尊敬,即便是斯大林也对铁木辛哥情有独钟,在战争初期铁木辛哥几乎每战必败的情况下也没有解除他的职务,仍旧委以重任。曾经是铁木辛哥下属的朱可夫也对这位老上级赞誉有加,称其“性情坚韧,意志坚强,精通战役战术法则”。
铁木辛哥的辉煌岁月是在苏俄内战和苏芬战争期间,尤其在苏芬战争中表现突出,他在1940年2月组织西北方面军成功突破了芬兰的曼纳海姆防线,挽回了苏军在1939年末惨败所丢失的颜面。正是因此铁木辛哥被任命为国防人民委员,这相当于西方国家的国防部长,是苏联军队中仅次于斯大林的第二号人物。上任后的铁木辛哥展开了对红军大刀阔斧的改革,尽管并不彻底,但是铁木辛哥提拔了一大批优秀的指挥员,他们在不久后的苏德战争中发挥出了重大作用,这可能是铁木辛哥对苏联最大的贡献,其影响远远超过了他在战役指挥上的战果。
还有,别忘了,1941年6月13日,也就是德国进攻的前八天,铁木辛哥就已经觉察到了德国进攻在即,曾向斯大林建议命令边境地区部队进入戒备,但被斯大林拒绝。可见,铁木辛哥的战略判断还是可以的,如果采纳了他的这一建议,未必就能击退德军的进攻,但至少苏军的损失会小很多。
苏德战争爆发后不久,铁木辛哥便被派往了战局最严重的中央方向,接替巴甫洛夫的西方面军司令一职,负责重振这支近乎被全歼的方面军,而巴甫洛夫则被斯大林以叛国罪处决。不久后铁木辛哥又兼任新组建的中央方面军司令员和西方向总指挥部司令员,负责整个中央方向的作战,但是铁木辛哥没能阻止住德军进一步的推进,在斯摩棱斯克会战中,铁木辛哥遭遇了严重的失败,损失超过了此前巴甫洛夫指挥的明斯克战役。在德军于斯摩棱斯克暂时转入防御后,铁木辛哥在斯大林的授意下组织了对德军的大规模反击,除了朱可夫的预备队方面军在叶利尼亚突出部有所斩获外,大部分的反击都失败了,苏军损失惨重。
随着德军将注意力转向了南方的基辅,战争的焦点开始转向南方,当时的西南方向总指挥部司令员布琼尼请求放弃基辅以避免南翼苏军主力被合围,但遭到了斯大林的拒绝。斯大林随即将铁木辛哥派往南方接替布琼尼的职务,铁木辛哥坚决的执行了斯大林的命令,但代价是整个西南方面军的覆灭,尽管失败在很大程度上归咎于斯大林本人,但作为前线指挥员的铁木辛哥显然也难辞其咎。铁木辛哥并没有因为基辅战役的失败而被解职,他仍旧负责指挥南方的战事,并在冬季将德军逐出了罗斯托夫,这应该是铁木辛哥在二战期间最大的一次战果。
1942年初铁木辛哥策划了对哈尔科夫的大规模进攻战役,这场进攻的失败程度甚至比基辅会战还要严重,苏军损失了近30万人,而德军伤亡只有2万人。
由于德军在南翼的势如破竹,铁木辛哥不久即被调离了,前往北方出任西北方面军司令,不再参与决定性的南方战事,以铁木辛哥的能力确实无法应付现代化的作战模式,他的思想难以时代的步伐,战争的舞台交给了那些年轻而又有能力的将领们,如朱可夫、华西列夫斯基、叶廖缅科等人。但铁木辛哥仍旧在次要战场上发挥着自己的余热,一直在前线指挥作战直到战争结束,所以卫国战争结束后,为了表彰他的突出贡献,他被授予了胜利勋章!
在俄罗斯2005年的二战杰出活动家和统帅排行榜中,铁木辛哥属于第一序列,战略和战役-战略级的统帅和将领,他的排名位于第八,位于朱可夫、华西列夫斯基、罗科索夫斯基、科涅夫、马林诺夫斯基、戈沃罗夫和安东诺夫之后。对他的简介是“在伟大的卫国战争中任苏联国防人民委员,最高统帅部成员,西部和西南方向总司令。从1942年7月起指挥斯大林格勒方面军和西北方面军。从1943年起在各方面军任最高统帅部代表。他的特点是贴近部队、了解部队、理解部队生活,能够稳定部队军心。被授予胜利勋章”。这一评价还是比较客观中肯的。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李三万
摘要:铁木辛哥是苏联红军中的著名将领,在苏联建国期间,也立下了赫赫战功。到了二战爆发时,已经是苏军中资历最老的将领。那么他在二战中,表现如何?军事指挥能力又是如何?
【头条号首发】
谢苗尔·康斯坦丁诺维奇·铁木辛哥,1895年出生于乌克兰。1915年,应征入伍,在西方方面军当列兵,参加了第一次世界大战。1918年苏联红军成立后,他加入红军。1919年10月,铁木辛哥任红军骑兵第1军第6师师长,率部参加了在沃罗涅日、罗斯托夫、日托米尔和迈科普等地的作战。1920年8月,铁木辛哥转任骑兵第4师师长,参加了粉碎协约国支持的弗兰格尔军队和赫诺匪帮的作战。由于在作战中所建立的赫赫战功,两次荣获红旗勋章。苏俄内战结束后进入军事学院高级速成班和政治学院指挥员训练班深造。1925年起,历任骑兵军军长、军区副司令、司令等职。1939年9月指挥乌克兰方面军进军波兰。1940年苏芬战争期间,指挥西北方面军突破曼纳海姆防线。1940年5月晋升苏联元帅,并担任苏联国防人民委员(相当于国防部长)。
此时,苏联红军第一批五位元帅,有的被清洗,有的年事已高,铁木辛哥成了苏军中军衔最高,资历最老的将领。
苏德战争前夕,铁木辛哥已经觉察到战争可能会爆发,曾建议边境部队进入战备状态,但未被斯大林采纳。
战争爆发后,他先后任统帅部大本营主席、最高统帅部大本营成员、副国防人民委员兼西方方向总司令、西方面军司令员、西南方向总司令兼西南方面军司令、斯大林格勒方面军和西北方面军司令员,参与指挥过明斯克战役、斯摩棱斯克战役、斯大林格勒会战等。1943年3月起作为最高统帅部大本营代表,协调几个方面军的作战行动,组织实施了许多重大战役。战后历任巴拉诺维奇军区、南乌拉尔军区和白俄罗斯军区司令员,国防部总监组总监等职。两次荣膺苏联英雄称号,荣获列宁勋章五枚。
铁木辛哥对中国人来说,主要是他名字特别好记,很有辨识度,对他本人的印象大概就是卫国战争初期,不怎么能打,有些被时代淘汰的感觉,被后辈拱走的苏联老元帅。实际上他的资历是老了一点,但年纪并不老,只比朱可夫大一岁,可以说在年龄上和朱可夫是平辈,但在资历上却被朱可夫要高了一代。
铁木辛格是从我们所熟悉的保尔那一代军人当中成长起来的,不同的是保尔负伤退役了,他没有退役,他继续在军队中工作。他的成名得益于两件事情;一是斯大林本人对于骑兵的情怀,这一点可以从大清洗之后,苏联红军最高层仅剩下三人的情况看出,这三人中,苏军第一批五大元帅只剩伏罗希洛夫和布琼尼两人,外加一级军集团军还剩一个沙波什尼科夫,这三人都是骑兵出身。铁木辛哥也是从骑兵军官成长起来的,所以不但没有被清洗,还在这个红军高层空窗期,迅速取得斯大林的信任和喜爱。
第二,正因为如此,1939年底,苏芬战争爆发,苏军因为组织混乱,被芬军阻挡在曼纳海姆防线,输到不能说输了,就是在比苏联更北方的冬天,装备人员损失之大都出乎预料,总之情况非常难看,于是1940年初,调铁木辛哥临危受命,出任西北方面军司令员。他上任后理顺了组织关系,在经过全面调整后,发起攻势,仅用三天,就突破曼纳海姆防线,迫使芬兰投降,被迫割让卡累利阿地区。于是铁木辛哥凭借这一战功,晋升元帅,与伏罗希洛夫、布琼尼并列成为苏联骑兵三大元帅。
苏芬战争的情况,非常类似后来的俄罗斯车臣战争,第一次吃了个大亏,不能说输,但是以大欺小打成这个鸟样,真也没脸说赢。第二次普京理顺关系,那是真的把车臣按倒在地痛扁,让郁闷的俄国人欣喜若狂。
铁木辛哥的情况也差不多,打败芬兰,让他的名望非常之高。德国进攻苏联以后,连着几个会战,苏联都吃了大亏,于是铁木辛哥和布琼尼也都靠边站了,把 位置让给了朱可夫等后起的新锐将领。
后世评价铁木辛哥,就是说他是靠拍斯大林马屁上位的,实际上光靠拍马屁肯定还不够,斯大林确实对他已经掌握了情报,却不够果决,老是要把最后决定权推给自己面前感到不爽,不过那个自始自终坚持要撤退的布琼尼不也是靠边了?而且这两人虽然靠边站,却并没有失去斯大林的信任,斯大林也没让他们为战争初期的战败背锅,这一点还是算很不错了。就是这二位的位置交了出来,换朱可夫了。
走马换将的根本原因还是铁木辛哥不适应新的战争形势,在苏芬战争中,指挥九十万部队去打一个三百万人口的国家,只要自己内部关系理顺,别犯大错,压过去就行了。但是面对更强势的德国,光做好自己显然还不够,还得找到德国人的软肋,铁木辛哥、布琼尼他们骑兵时代的套路就是先冲上去,感觉打不赢就跑路,重新组织再莽上去,这也不能说错,但就是赢不了能怎么办?斯大林的看法就是遇到两个直肠子,一点弯都不会拐。
换将!换将!总结铁木辛哥的指挥特点,其实他确实没犯规什么大错,就是把骑兵突击战术放大到集团军规模的现代化战争上,指挥水平尚可,说明他的指挥才干还是很厉害,可惜临门一脚差了一点,没能演化出大纵深大迂回分割包围战术,所以尽管有大纵深突击,但没有穿插割裂,那就是打蛇不死反被蛇缠上,结果突进去的部队就都损失了。
苏联元帅铁木辛哥应该是苏德战争爆发时苏军资格最老的将领了,他在苏军中的威望相当于龙德施泰特元帅在德军中那样令人尊敬,即便是斯大林也对铁木辛哥情有独钟,在战争初期铁木辛哥几乎每战必败的情况下也没有解除他的职务,仍旧委以重任。曾经是铁木辛哥下属的朱可夫也对这位老上级赞誉有加,称其“性情坚韧,意志坚强,精通战役战术法则”。
铁木辛哥的辉煌岁月是在苏俄内战和苏芬战争期间,尤其在苏芬战争中表现突出,他在1940年2月组织西北方面军成功突破了芬兰的曼纳海姆防线,挽回了苏军在1939年末惨败所丢失的颜面。正是因此铁木辛哥被任命为国防人民委员,这相当于西方国家的国防部长,是苏联军队中仅次于斯大林的第二号人物。上任后的铁木辛哥展开了对红军大刀阔斧的改革,尽管并不彻底,但是铁木辛哥提拔了一大批优秀的指挥员,他们在不久后的苏德战争中发挥出了重大作用,这可能是铁木辛哥对苏联最大的贡献,其影响远远超过了他在战役指挥上的战果。
还有,别忘了,1941年6月13日,也就是德国进攻的前八天,铁木辛哥就已经觉察到了德国进攻在即,曾向斯大林建议命令边境地区部队进入戒备,但被斯大林拒绝。可见,铁木辛哥的战略判断还是可以的,如果采纳了他的这一建议,未必就能击退德军的进攻,但至少苏军的损失会小很多。
苏德战争爆发后不久,铁木辛哥便被派往了战局最严重的中央方向,接替巴甫洛夫的西方面军司令一职,负责重振这支近乎被全歼的方面军,而巴甫洛夫则被斯大林以叛国罪处决。不久后铁木辛哥又兼任新组建的中央方面军司令员和西方向总指挥部司令员,负责整个中央方向的作战,但是铁木辛哥没能阻止住德军进一步的推进,在斯摩棱斯克会战中,铁木辛哥遭遇了严重的失败,损失超过了此前巴甫洛夫指挥的明斯克战役。在德军于斯摩棱斯克暂时转入防御后,铁木辛哥在斯大林的授意下组织了对德军的大规模反击,除了朱可夫的预备队方面军在叶利尼亚突出部有所斩获外,大部分的反击都失败了,苏军损失惨重。
随着德军将注意力转向了南方的基辅,战争的焦点开始转向南方,当时的西南方向总指挥部司令员布琼尼请求放弃基辅以避免南翼苏军主力被合围,但遭到了斯大林的拒绝。斯大林随即将铁木辛哥派往南方接替布琼尼的职务,铁木辛哥坚决的执行了斯大林的命令,但代价是整个西南方面军的覆灭,尽管失败在很大程度上归咎于斯大林本人,但作为前线指挥员的铁木辛哥显然也难辞其咎。铁木辛哥并没有因为基辅战役的失败而被解职,他仍旧负责指挥南方的战事,并在冬季将德军逐出了罗斯托夫,这应该是铁木辛哥在二战期间最大的一次战果。
1942年初铁木辛哥策划了对哈尔科夫的大规模进攻战役,这场进攻的失败程度甚至比基辅会战还要严重,苏军损失了近30万人,而德军伤亡只有2万人。
由于德军在南翼的势如破竹,铁木辛哥不久即被调离了,前往北方出任西北方面军司令,不再参与决定性的南方战事,以铁木辛哥的能力确实无法应付现代化的作战模式,他的思想难以时代的步伐,战争的舞台交给了那些年轻而又有能力的将领们,如朱可夫、华西列夫斯基、叶廖缅科等人。但铁木辛哥仍旧在次要战场上发挥着自己的余热,一直在前线指挥作战直到战争结束,所以卫国战争结束后,为了表彰他的突出贡献,他被授予了胜利勋章!
在俄罗斯2005年的二战杰出活动家和统帅排行榜中,铁木辛哥属于第一序列,战略和战役-战略级的统帅和将领,他的排名位于第八,位于朱可夫、华西列夫斯基、罗科索夫斯基、科涅夫、马林诺夫斯基、戈沃罗夫和安东诺夫之后。对他的简介是“在伟大的卫国战争中任苏联国防人民委员,最高统帅部成员,西部和西南方向总司令。从1942年7月起指挥斯大林格勒方面军和西北方面军。从1943年起在各方面军任最高统帅部代表。他的特点是贴近部队、了解部队、理解部队生活,能够稳定部队军心。被授予胜利勋章”。这一评价还是比较客观中肯的。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