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时期,天下三分,群雄并起,英雄辈出。
各方将领都在网罗天下人才为自己所用,曹操便是其中代表。
他听闻许攸来投,高兴得鞋子都没来不及穿就赶忙出门迎接。
还曾发布了《求贤令》表明自己“唯才是举,不拘一格”的惜才之心。
但是就是这样一个惜才爱才之人,却将一个17岁的神童斩首,哪怕自己的儿子曹丕苦苦哀求,也不为所动。
这个17岁的神童究竟是谁?
他如何有这般能耐让一向惜才的“曹老板”也执意扼杀呢?
神童周不疑周不疑,字元直,是三国时期的一位神童,今湖南衡阳人,他的舅舅刘先乃是荆州刘表的别驾。
周不疑自小聪慧过人,还在17岁的时候就已经创作了《文论四首》。
后来曹操忌惮周不疑的才能,怕他崛起之后曹丕无法驾驭,便派遣刺客刺杀了他。
最后,周不疑的年龄只到17岁就戛然而止。
周不疑年幼时,就常常表现出与普通孩子不一样的奇异。
到了13岁时,舅舅刘先为曹操效力,周不疑也随之来到了许都,这时的曹操对他的神童之名就已经有所耳闻。
曹操也有一个被称为神童的儿子,他就是曹冲。
俗话说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两位神童一见如故,成了非常要好的伙伴。
曹操本身就很喜爱曹冲,连带着他对同为神童的周不疑也非常欣赏,甚至还想将自己的女儿嫁给周不疑来招揽他,但却被周不疑婉拒了。
但是,不知道是不是天妒英才,年仅13岁的曹冲却突然身患重病,不治夭折。
而曹冲这一死,让曹操对于周不疑的态度,从欣赏变成了深深的忌惮。
锋芒毕露周不疑的舅舅刘先是一位非常有才干的人,他学识渊博,博古通今。
刘先来到许都后,面对曹操的刁难不卑不亢,对答如流。
后来曹操收服荆州,刘先也受到了曹操的赏识和器重,先后担任过太守和尚书。
当上魏王的曹操,还将刘先提拔为魏国的尚书令,足可见刘先的能力。
但就是这样一位能人,在面对自己外甥周不疑的学习问题时,却有些无奈。
周不疑从小对于诗书的理解能力和敏感性非同常人,刘先自觉无法教导他,于是花了不少精力为周不疑寻找良师。
于是,刘先找到了三国时期的一位名士,刘巴。
刘巴为人朴实,带有文人雅士特有的清高和傲娇。
他后来为刘备效力时,为刘备解决了蜀国的财政问题,还与诸葛亮等人一起,编撰制定了蜀国的法律文书《蜀科》。
但是刘巴一听到刘先说让他去教周不疑,直接拒绝了,连刘巴也觉得周不疑太聪明了,自己根本教不了他,恐误人子弟啊。
一位是魏国的尚书令,一位是制定蜀国法律文书的大学士,都如此肯定周不疑的聪慧,甚至自认无法教导他,可想而知周不疑的天赋有多惊艳。
而随刘先拜入曹操帐下之后,周不疑也得到曹操的器重。
曹操认为,将来曹冲继承自己的衣钵后,周不疑可以辅佐曹冲,一起打天下。
但是,周不疑拒绝了曹操将女儿嫁给他的拉拢之意后,生性多疑的“曹老板”便对这个天才留了一个心眼。
曹操行军打仗之时经常会带上周不疑,让他观摩战斗,磨炼军事才能。
周不疑也很争气,随着参与打仗的次数越来越多,周不疑在军事谋略上的才能也逐渐展露。
有一次,曹操率兵攻打柳城,却没想到柳城久攻不下。
曹操心中着急却也一时想不出好办法。
他突然想到了带在身边的周不疑,你不是号称神童,聪慧过人吗?于是曹操将攻城的形势图拿给周不疑观看,要他帮忙想想办法。
周不疑观图不久,便计上心来,他一下给曹操列出十条进攻柳城的计策,曹操一用,柳城便破之。
这下子曹操对周不疑这个天才更是喜爱,这么聪明的一个人,辅佐同样为神童的曹冲,曹家的天下这不就稳了吗?
天才陨落本来在人们的想象中,三国两大神童一起成长,将来创下一番丰功伟绩,成就一段传奇佳话。
但是历史好像总要留下一点遗憾才肯罢休一样,意外突然降临在年仅13岁的曹冲身上,他突然身患重病,不治而亡。
史书上对于曹冲夭折的记载不尽详细,但还有人推测,曹冲是被人下毒才突然暴毙,不然很难解释一个曹操的掌上明珠,魏国将来的主人会突然之间丧命。
曹冲病逝之后,曹操哀痛不已,他曾多次在臣子面前夸奖曹冲,言语间毫不掩饰喜爱之意,甚至还表示过想让曹冲继承大业的想法。
因此曹冲死后,曹操还追封曹冲为邓候,加谥号为邓哀王。
但没多久,缓过劲来的曹操就恢复了他的奸雄本色,他将目光放在了周不疑的身上。
年仅17岁的周不疑没想到,自己的命运在曹冲死后,就已经被下了最后通牒。
曹冲生前就喜欢与同为神童的周不疑一起玩耍,两个人在很多方面都十分相似,曹操每次看到周不疑都会想起自己的爱子曹冲,心里伤感不已。
有人说,曹操杀周不疑的其中一个原因就是眼不见、心不烦,天天看着周不疑,想到曹冲就心疼。
但是最重要的一个原因,还是因为曹操忌惮周不疑的天才。
在曹操下令除掉周不疑之前,曹冲二哥曹丕找到了自己的父亲表达了自己的想法。
他觉得,周不疑乃是不可多得的人才,在诗词歌赋和军事谋略上都是一把好手,将来曹家得他支持,就好比刘备得孔明一般,如虎添翼啊。
面对曹丕的求情,曹操一番话就将曹丕给打发走了:
凭周不疑的才能和智慧,要是曹冲在,将来还可以驾驭他为我们所用……
言外之意,曹冲二哥曹丕这样的,根本就不够人家玩的——“我死了之后,你根本镇不住他。”
于是,建安13年,也就是公元208年,曹冲死后不久,曹操就派出刺客杀死了周不疑。
一位天才少年还未正式出道,就被曹操扼杀在摇篮里。
其实,曹操此举也甚是无奈,如果他能再年轻一些,或许能够让周不疑跟在自己身边施展才华。
但可惜自己也老了,能降住周不疑的曹冲也夭折了。
最关键的是,自己对于周不疑的招揽被周不疑拒绝了,而且他也并没有表现出对曹家的绝对忠心,要是他转投别人帐下,将来必定后患无穷啊。
曹操的爱才之心曹操自古以来就是一个颇具争议的人物,有人说他是一个奸臣逆贼,还有人认为他是乱世枭雄。
但曹操爱才惜才的特质,却是人尽皆知的。
在掌握大权之后,曹操曾3次向天下发布求贤令。
在他的观念里,一个国家如果失去了人才就离亡国不远了。
于是他提出了“唯才是举,不拘一格”的求贤方针,广纳天下贤士。
在每次下令求贤时,曹操都会再三强调,人无完人。
就算你曾经犯过错,就算你并不是一个仁义孝顺之人,只要你在治国理政、军事谋略当中有所建树,是个可用之才,都可以大胆来投。
他还在自己所著的《举贤勿拘品行令》中用韩信、萧何、陈平等人举例子,说他们虽然曾被人侮辱耻笑过,但后来都能成就霸业,千古流传。
甚至,有曾经冒犯、反对过曹操的人,后来悔改之后,曹操都会因为他们的才华而不计前嫌,仍然给予重用。
曾经在袁绍手下效力的谋士陈琳,就是其中之一。
当初袁绍和曹操对立,袁绍吩咐陈琳撰写了文章抨击责骂曹操及其祖辈。
结果后来陈琳又归顺曹操,曹操念及陈琳是一个很有才干的贤士,也不再与陈琳计较前嫌,依然将重要的工作交给陈琳处理。
除此以外,曹操对于人才的选用还不仅局限在士族阶级,他带头反对征辟察举的选人制度,亲自来到民间选拔人才。
于禁、乐进等被曹操发现于行伍之间,张辽、徐晃等亡命之众被曹操收纳重用。
后来,他们都跟随曹操建功立业,成为一代名将。
而曹操爱才的故事中,最为人津津乐道的便是他对关羽的厚爱。
关羽温酒斩华雄时,曹操初次见到关羽,就甚是喜爱这个武艺超群的汉子。
他竭力推荐关羽出战斩华雄,这才让关羽之名传扬开来。
公元200年,关羽镇守在徐州下邳,结果刘备的军队被曹操击溃,关羽的下邳也被攻占,关羽作为降将来到曹军。
在曹操阵中,关羽万军从中取颜良首级,又击败了文丑。
他的超群武艺被曹操所赏识,但是关羽始终忠于大哥刘备。
在曹操军营呆了几个月后,他辞别曹操重归刘备身边。
曹操欣赏关羽,不仅放他走,还把吕布的赤兔马送给了关羽。
要知道,曹丕曾经十分想要得到这匹宝马,多次请求自己的父亲都不如愿,结果曹操说送就送了。
甚至关羽死后,孙权将关羽头颅交给曹操,曹操还以诸侯之礼厚葬关羽,其爱才惜才之心可见一斑。
曹操如此爱才,但是因为怕自己死后没人能驾驭周不疑,于是选择他。
其实中华上下5000年之久,历史上有过很多天才神童。
很多人能创下伟业,但还有很多人却不得善终,最主要的原因便是他们太过于锋芒毕露。
就如白起、韩信一样,他们用兵如神,一个战国杀神,一个汉初兵仙。
但是由于功高盖主,都被君王赐死。
周不疑的天资聪慧,是曹操等人公认的,但是如果他能懂得韬光养晦,或许他也能在史书中留下属于自己的华彩篇章。
参考文献:
《三国演义》
《举贤勿拘品行令》
《曹操的用人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