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声明:本文为新华网客户端新媒体平台“新华号”账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新华号的立场及观点。新华号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摄影作者:周礼勇
三苏祠里会三苏
作者:王 景
一晃,千年时光过去
古香古色的庭院
还能看见三苏身影
他们在一起切磋诗文
不时发出爽朗的笑声
绿荫婆娑的竹林
微风中,轻声细语
像是在吟诵三苏的诗文
抑扬顿错,充满韵律
我在三苏祠游览
有幸碰到了三苏
虽然时过千年百载
他们还是当年那样
一点儿都没变
反而显得更加精神
苏老泉的政治抱负
仍然那么执著
他总爱言当世之要
文章写得很有气势
语言锋利 纵横恣肆
具有雄辩的说服力
苏子由的擅长未改
政论史论写得很有水平
纵论天下大事
颇能一针见血
为文纡徐曲折 饶有情致
汪洋澹泊 有一唱三叹之声
至于苏东坡的文笔
还是那么豪健 清新
无论其诗其词其文
或大气磅礴 豪放奔腾
——尤如洪水破堤 一泻千里
或空灵隽永 朴质清淡
——宛若深柳白梨花 香远益清
一门三父子
都是大文豪
能与他们相遇
可谓三生有幸
祠内的一草一木 一砖一瓦
皆栖息着他们的魂灵
我与花草对话
我听轻风喁语
我观流水淙淙
我瞧池塘涟漪
听到的看到的说到的
全是千古经典宋词
临近中秋的月色
洒下淡淡的清辉
微风吹过 青竹絮语
侧耳倾听——
竟是“水调歌头”的吟咏
——明月几时有
把酒问青天
但愿人长久
千里共婵娟
注:三苏即北宋时期的三个大文豪,人称“一门三父子”,分别是:苏洵,人称苏老泉;苏轼,号东坡居士;苏辙,字子由。三苏祠在四川眉山市内。
【作者简介】王景,《知见诗社》诗人。早年当过知青和教师。入伍后,守过边防,上过战场,立过战功,多次获奖。从军33载,官至正师衔及大校。从政10年有余,2018年底退休。不是作家,总爱信笔涂鸦; 并非诗人,不乏低吟浅唱。著有6本文集、6本诗集和4本诗文合集。另有军事文稿问世,军事研究论文曾在全军和大军区获奖。时有诗歌散文在广播电台朗诵播出。多首歌词由全国名家谱曲演唱。
【摄影作者】周礼勇,《知见诗社》诗人,喜欢文字,写诗二十多年,在多家刊物和媒体发表多篇诗歌,并多次获奖,已出版诗集《轻轻》。
出品单位:知见诗社
投稿邮箱:834498775@qq
来源:新华号 知见诗社
苏洵是唐宋八大家之一,是苏轼和苏辙两兄弟的父亲。
一门三苏,除了苏轼和苏辙,作为父亲的苏洵也在文学上取得了很大的成就。
苏洵年轻的时候读书并不认真,一直到了二十七岁的时候才开始发奋用功。虽然年纪比较大了,但是勤能补拙,苏洵认真学习的态度仍然让他在后来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据说当时苏洵读书基本上已经读成魔了,心无旁骛到连墨汁与糖都分不清。
事情发生在有一年的端午节,苏洵仍然依照旧例在书房里专心读书,连早饭都没有吃。程夫人担心他饿肚子,于是便特意为他剥了几个粽子,并一碟白糖送进书房。
程夫人没有打扰他,将东西放下后便出去了。等到临近中午的时候,她再进去看的时候,发现粽子已经被吃完了。不过令人奇怪的是,糖碟却丝毫未动。倒是砚台的周围,散落了不少的糯米粒。
程夫人再定睛一看,发现苏洵的嘴边上乌黑一片。这才明白了事情的真相,心中只觉好笑。原来苏洵只顾专心读书,把砚台当成糖碟,蘸在粽子上的,是墨不是糖。
《三字经》:“苏老泉,二十七,始发愤,读书籍。彼既老,犹悔迟;尔小生,宜早思。”《三字经》里的苏老泉一般来说指的都是苏洵,但是后来又有人提出了异议,认为苏老泉指的可能是其字苏轼。
宋朝词人叶梦得在《石林燕语》中说道:“苏子瞻谪黄州,号东坡居士,东坡其所居地也;晚又号老泉山人,以眉山先茔有老翁泉故云。又于卷册间见有‘东坡居士老泉山人’共一印,其所画竹或用‘老泉居士’朱文印章。”
叶梦得是宋朝词人,与苏轼苏洵大致同处于一个时代,他所说的还是可以信的过的。而《三字经》里说:“苏老泉,二十七,始发愤,读书籍。”里的苏老泉指的的确是苏洵,苏洵也的确是二十七岁开始发奋读书的。也许后人有人将苏洵与苏轼的号弄错了,才导致了一个苏老泉两个人的疑惑。
苏洵苏轼苏辙三人的辈份
苏洵苏轼苏辙是北宋的三苏。其中苏洵是苏轼和苏辙的爸爸,苏轼和苏辙是两兄弟。苏轼是哥哥,苏辙是弟弟,两人相差4岁。
由于欧阳修的赏识和推誉,他们的文章很快著名于世。士大夫争相传诵,一时学者竞相仿效。宋人王辟之《渑水燕谈录·才识》记载:“唐宋八大家”。
三苏之中,苏洵和苏辙主要以散文著称;苏轼则不但在散文创作上成果甚丰,而且在诗、词、书、画等各个领域中都有重要地位。
宋哲宗即位后,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绍圣元年(1094年),哲宗起用李清臣为中书舍人,苏辙上书谏,因而忤逆哲宗,落职知汝州。此后连贬数处。徽宗即位,蔡京当国,苏辙又被降职,居许州,于是致仕,筑室于许,号颍滨遗老。政和二年(1112)卒,年七十四,追复端明殿学士、宣奉大夫。南宋高宗时累赠太师、魏国公,宋孝宗时追谥文定。
苏辙与父亲苏洵、兄长苏轼齐名,合称三苏。生平学问深受其父兄影响,擅长政论和史论。其诗力图追步苏轼,今存诗作不少,但逊色于苏轼不少。风格淳朴无华,文采少逊。苏辙亦善书,其书法潇洒自如,工整有序。著有《诗传》、《春秋传》、《栾城集》等,并行于世。
送石昌言使北引
【原文】
昌言举进士时,吾始数岁,未学也。忆与群儿戏先府君侧,昌言从旁取枣栗啖我;家居相近,又以亲戚故,甚狎。昌言举进士,日有名。吾后渐长,亦稍知读书,学句读、属对、声律,未成而废。昌言闻吾废学,虽不言,察其意,甚恨。后十余年,昌言及第第四人,守官四方,不相闻。吾日益壮大,乃能感悔,摧折复学。
又数年,游京师,见昌言长安,相与劳问,如平生欢。出文十数首,昌言甚喜称善。吾晚学无师,虽日当文,中甚自惭;及闻昌言说,乃颇自喜。今十余年,又来京师,而昌言官两制,乃为天子出使万里外强悍不屈之虏庭,建大旆,从骑数百,送车千乘,出都门,意气慨然。自思为儿时,见昌言先府君旁,安知其至此?富贵不足怪,吾于昌言独有感也!大丈夫生不为将,得为使,折冲口舌之间足矣。
往年彭任从富公使还,为我言曰:“既出境,宿驿亭。闻介马数万骑驰过,剑槊相摩,终夜有声,从者怛然失色。及明,视道上马迹,尚心掉不自禁。”凡虏所以夸耀中国者,多此类。中国之人不测也,故或至于震惧而失辞,以为夷狄笑。呜呼!何其不思之甚也!昔者奉春君使冒顿,壮士健马皆匿不见,是以有平城之役。今之匈奴,吾知其无能为也。孟子曰:“说大人则藐之。”况与夷狄!请以为赠。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昌言考进士科目的时候,我才只有几岁,还没开始学习。回忆当年我跟一群孩子在父亲身边嬉戏玩耍,昌言也在旁边,还曾拿来枣儿栗子给我吃;两家住得很近,又因为是亲戚的缘故,所以彼此十分亲昵。昌言应考进士科目,一天比一天出名。我后来渐渐长大,也稍稍懂得要读书,学习句逗、对对子、四声格律,结果没有学成而废弃了。
昌言听说我废弃了学习,虽然没有说我什么,而细察他的意思,是很遗憾的。后来过了十多年,昌言进士及第,考中第四名,便到各地去做官,彼此也就断了音讯。我日益成长壮大,能够感到悔恨了,便痛改前非而恢复学习。又过了几年,我游历京城,在汴京遇见了昌言,便彼此慰劳,畅叙平生以来的欢乐。拿出文章十多篇,昌言看了很高兴,并且夸我写得好。我学习开始晚,又没有老师指导,虽天天作文,内心一直十分惭愧;等听到昌言的话后,于是颇为自喜。到现在又十多年过去了,再次来到了京城,而昌言已经身居两制,他作为朝廷使者,要出使到万里以外的那些强悍不屈服的契丹朝廷,要树立大旌旗,跟随的骑士多达几百骑,送行的车辆有上千辆,走出京城大门情绪慷慨激昂。
我自思忖,孩童时代见到昌言在先父身旁,那时怎么会料想他会走到这一步了?一个人富贵起来并不奇怪,而我对昌言的富贵特别有所感触啊!大丈夫活着不去当将军,能当名使臣,用口舌辞令在外交上战胜敌人就足够了。前些年彭任跟随富弼公出使契丹,曾对我说:“出了国境之后,住宿在驿亭。听到披甲战马几万骑驰聘而过,宝剑和长矛互相撞击,整夜不绝于耳,跟随之使臣惊慌失色。
等到天亮了,只见道路上的马蹄印了,心中的余悸还难平息,好像心要跳出来似的。”大凡契丹用来向中国炫耀武力的手段,多为这类事情。中国去的使者,没有识透他们这类手段,因之而有的人甚至震惊害怕到哑口无言,让外族人嗤笑。唉!这是多么的没有思考力啊!古代奉春君刘敬出使到冒顿去,壮士大马都藏起来不让看见,因此才有平城的战役。现在的匈奴(契丹),我是深知他们没有什么能力与作为的。孟子说:“面对诸侯国君的谈话,就得藐视他。”更何况对待外族呢!请把上述的话权作临别赠言吧。
注释
①石昌言:即石扬休。字昌言,宋代眉州人。少孤力学,登进士。累官刑部员外郎,知制诰。仁宗朝上疏力请广言路,尊儒术,防壅蔽,禁奢侈。其言皆有益于国,时人称之。石、苏两家均眉州大户,世有通家之谊。昌言进举,洵方五岁。昌言出使契丹,为契丹国母生辰寿,在嘉祐元年(1056)八月。引本应作序,苏洵父名序,避家讳而改。
②大旆(pèi):一种末端呈燕尾状之大旗。
③彭任:宋代岳池人。庆历初富弼使辽,任与偕行,道次语弼曰:“朝廷所谓书词,万一与口传异,将何以对?”启视果不同,弼即驰还朝,更书而去。
④冒顿(mò dú):汉初匈奴族一个单于的名字。
【作品鉴赏】
该文作于嘉祐元年九月,是一篇赠序。宋仁宗嘉祐元年(1056)八月,刑部员外郎、知制诰石扬休(字昌言)出使北国前往契丹,庆贺契丹国母生辰。苏洵给他这篇赠序(因为苏洵之父名序,不称序改称引),就是让他借鉴历史经验,不怕强敌威胁,发扬民族正气,夺取外交胜利。
文章首段回忆他们之间的亲密交往,感佩扬休奉使强虏实现平生抱负,寄于莫大信任,充满劝勉之情;二段回顾历史情况,剖析强虏本质,指出藐视强虏是唯一正确的态度。文章用语简炼,仅在这数百言间,就已经发挥得淋漓尽致,不得不成为令人敬仰的大家风范。
作者介绍
苏洵
苏洵(1009年5月22日—1066年5月21日),字明允,自号老泉,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眉山)人。北宋文学家,与其子苏轼、苏辙并以文学著称于世,世称“三苏”,均被列入“唐宋八大家”。
苏洵擅长于散文,尤其擅长政论,议论明畅,笔势雄健,著有《嘉祐集》二十卷,及《谥法》三卷,均与《宋史本传》并传于世。
本 名
苏洵
字 号
字明允
自号老泉
所处时代
北宋
民族族群
汉族
出生地
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眉山)
出生时间
1009年5月22日
去世时间
1066年5月21日
主要作品
《权书》《衡论》《嘉祐集》
主要成就
“唐宋八大家”之一、三苏之一
职 位
官吏
苏洵是唐宋八大家之一,是苏轼和苏辙两兄弟的父亲。
一门三苏,除了苏轼和苏辙,作为父亲的苏洵也在文学上取得了很大的成就。
苏洵年轻的时候读书并不认真,一直到了二十七岁的时候才开始发奋用功。虽然年纪比较大了,但是勤能补拙,苏洵认真学习的态度仍然让他在后来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据说当时苏洵读书基本上已经读成魔了,心无旁骛到连墨汁与糖都分不清。
事情发生在有一年的端午节,苏洵仍然依照旧例在书房里专心读书,连早饭都没有吃。程夫人担心他饿肚子,于是便特意为他剥了几个粽子,并一碟白糖送进书房。
程夫人没有打扰他,将东西放下后便出去了。等到临近中午的时候,她再进去看的时候,发现粽子已经被吃完了。不过令人奇怪的是,糖碟却丝毫未动。倒是砚台的周围,散落了不少的糯米粒。
程夫人再定睛一看,发现苏洵的嘴边上乌黑一片。这才明白了事情的真相,心中只觉好笑。原来苏洵只顾专心读书,把砚台当成糖碟,蘸在粽子上的,是墨不是糖。
《三字经》:“苏老泉,二十七,始发愤,读书籍。彼既老,犹悔迟;尔小生,宜早思。”《三字经》里的苏老泉一般来说指的都是苏洵,但是后来又有人提出了异议,认为苏老泉指的可能是其字苏轼。
宋朝词人叶梦得在《石林燕语》中说道:“苏子瞻谪黄州,号东坡居士,东坡其所居地也;晚又号老泉山人,以眉山先茔有老翁泉故云。又于卷册间见有‘东坡居士老泉山人’共一印,其所画竹或用‘老泉居士’朱文印章。”
叶梦得是宋朝词人,与苏轼苏洵大致同处于一个时代,他所说的还是可以信的过的。而《三字经》里说:“苏老泉,二十七,始发愤,读书籍。”里的苏老泉指的的确是苏洵,苏洵也的确是二十七岁开始发奋读书的。也许后人有人将苏洵与苏轼的号弄错了,才导致了一个苏老泉两个人的疑惑。
苏洵苏轼苏辙三人的辈份
苏洵苏轼苏辙是北宋的三苏。其中苏洵是苏轼和苏辙的爸爸,苏轼和苏辙是两兄弟。苏轼是哥哥,苏辙是弟弟,两人相差4岁。
由于欧阳修的赏识和推誉,他们的文章很快著名于世。士大夫争相传诵,一时学者竞相仿效。宋人王辟之《渑水燕谈录·才识》记载:“唐宋八大家”。
三苏之中,苏洵和苏辙主要以散文著称;苏轼则不但在散文创作上成果甚丰,而且在诗、词、书、画等各个领域中都有重要地位。
宋哲宗即位后,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绍圣元年(1094年),哲宗起用李清臣为中书舍人,苏辙上书谏,因而忤逆哲宗,落职知汝州。此后连贬数处。徽宗即位,蔡京当国,苏辙又被降职,居许州,于是致仕,筑室于许,号颍滨遗老。政和二年(1112)卒,年七十四,追复端明殿学士、宣奉大夫。南宋高宗时累赠太师、魏国公,宋孝宗时追谥文定。
苏辙与父亲苏洵、兄长苏轼齐名,合称三苏。生平学问深受其父兄影响,擅长政论和史论。其诗力图追步苏轼,今存诗作不少,但逊色于苏轼不少。风格淳朴无华,文采少逊。苏辙亦善书,其书法潇洒自如,工整有序。著有《诗传》、《春秋传》、《栾城集》等,并行于世。
送石昌言使北引
【原文】
昌言举进士时,吾始数岁,未学也。忆与群儿戏先府君侧,昌言从旁取枣栗啖我;家居相近,又以亲戚故,甚狎。昌言举进士,日有名。吾后渐长,亦稍知读书,学句读、属对、声律,未成而废。昌言闻吾废学,虽不言,察其意,甚恨。后十余年,昌言及第第四人,守官四方,不相闻。吾日益壮大,乃能感悔,摧折复学。
又数年,游京师,见昌言长安,相与劳问,如平生欢。出文十数首,昌言甚喜称善。吾晚学无师,虽日当文,中甚自惭;及闻昌言说,乃颇自喜。今十余年,又来京师,而昌言官两制,乃为天子出使万里外强悍不屈之虏庭,建大旆,从骑数百,送车千乘,出都门,意气慨然。自思为儿时,见昌言先府君旁,安知其至此?富贵不足怪,吾于昌言独有感也!大丈夫生不为将,得为使,折冲口舌之间足矣。
往年彭任从富公使还,为我言曰:“既出境,宿驿亭。闻介马数万骑驰过,剑槊相摩,终夜有声,从者怛然失色。及明,视道上马迹,尚心掉不自禁。”凡虏所以夸耀中国者,多此类。中国之人不测也,故或至于震惧而失辞,以为夷狄笑。呜呼!何其不思之甚也!昔者奉春君使冒顿,壮士健马皆匿不见,是以有平城之役。今之匈奴,吾知其无能为也。孟子曰:“说大人则藐之。”况与夷狄!请以为赠。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昌言考进士科目的时候,我才只有几岁,还没开始学习。回忆当年我跟一群孩子在父亲身边嬉戏玩耍,昌言也在旁边,还曾拿来枣儿栗子给我吃;两家住得很近,又因为是亲戚的缘故,所以彼此十分亲昵。昌言应考进士科目,一天比一天出名。我后来渐渐长大,也稍稍懂得要读书,学习句逗、对对子、四声格律,结果没有学成而废弃了。
昌言听说我废弃了学习,虽然没有说我什么,而细察他的意思,是很遗憾的。后来过了十多年,昌言进士及第,考中第四名,便到各地去做官,彼此也就断了音讯。我日益成长壮大,能够感到悔恨了,便痛改前非而恢复学习。又过了几年,我游历京城,在汴京遇见了昌言,便彼此慰劳,畅叙平生以来的欢乐。拿出文章十多篇,昌言看了很高兴,并且夸我写得好。我学习开始晚,又没有老师指导,虽天天作文,内心一直十分惭愧;等听到昌言的话后,于是颇为自喜。到现在又十多年过去了,再次来到了京城,而昌言已经身居两制,他作为朝廷使者,要出使到万里以外的那些强悍不屈服的契丹朝廷,要树立大旌旗,跟随的骑士多达几百骑,送行的车辆有上千辆,走出京城大门情绪慷慨激昂。
我自思忖,孩童时代见到昌言在先父身旁,那时怎么会料想他会走到这一步了?一个人富贵起来并不奇怪,而我对昌言的富贵特别有所感触啊!大丈夫活着不去当将军,能当名使臣,用口舌辞令在外交上战胜敌人就足够了。前些年彭任跟随富弼公出使契丹,曾对我说:“出了国境之后,住宿在驿亭。听到披甲战马几万骑驰聘而过,宝剑和长矛互相撞击,整夜不绝于耳,跟随之使臣惊慌失色。
等到天亮了,只见道路上的马蹄印了,心中的余悸还难平息,好像心要跳出来似的。”大凡契丹用来向中国炫耀武力的手段,多为这类事情。中国去的使者,没有识透他们这类手段,因之而有的人甚至震惊害怕到哑口无言,让外族人嗤笑。唉!这是多么的没有思考力啊!古代奉春君刘敬出使到冒顿去,壮士大马都藏起来不让看见,因此才有平城的战役。现在的匈奴(契丹),我是深知他们没有什么能力与作为的。孟子说:“面对诸侯国君的谈话,就得藐视他。”更何况对待外族呢!请把上述的话权作临别赠言吧。
注释
①石昌言:即石扬休。字昌言,宋代眉州人。少孤力学,登进士。累官刑部员外郎,知制诰。仁宗朝上疏力请广言路,尊儒术,防壅蔽,禁奢侈。其言皆有益于国,时人称之。石、苏两家均眉州大户,世有通家之谊。昌言进举,洵方五岁。昌言出使契丹,为契丹国母生辰寿,在嘉祐元年(1056)八月。引本应作序,苏洵父名序,避家讳而改。
②大旆(pèi):一种末端呈燕尾状之大旗。
③彭任:宋代岳池人。庆历初富弼使辽,任与偕行,道次语弼曰:“朝廷所谓书词,万一与口传异,将何以对?”启视果不同,弼即驰还朝,更书而去。
④冒顿(mò dú):汉初匈奴族一个单于的名字。
【作品鉴赏】
该文作于嘉祐元年九月,是一篇赠序。宋仁宗嘉祐元年(1056)八月,刑部员外郎、知制诰石扬休(字昌言)出使北国前往契丹,庆贺契丹国母生辰。苏洵给他这篇赠序(因为苏洵之父名序,不称序改称引),就是让他借鉴历史经验,不怕强敌威胁,发扬民族正气,夺取外交胜利。
文章首段回忆他们之间的亲密交往,感佩扬休奉使强虏实现平生抱负,寄于莫大信任,充满劝勉之情;二段回顾历史情况,剖析强虏本质,指出藐视强虏是唯一正确的态度。文章用语简炼,仅在这数百言间,就已经发挥得淋漓尽致,不得不成为令人敬仰的大家风范。
作者介绍
苏洵
苏洵(1009年5月22日—1066年5月21日),字明允,自号老泉,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眉山)人。北宋文学家,与其子苏轼、苏辙并以文学著称于世,世称“三苏”,均被列入“唐宋八大家”。
苏洵擅长于散文,尤其擅长政论,议论明畅,笔势雄健,著有《嘉祐集》二十卷,及《谥法》三卷,均与《宋史本传》并传于世。
本 名
苏洵
字 号
字明允
自号老泉
所处时代
北宋
民族族群
汉族
出生地
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眉山)
出生时间
1009年5月22日
去世时间
1066年5月21日
主要作品
《权书》《衡论》《嘉祐集》
主要成就
“唐宋八大家”之一、三苏之一
职 位
官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