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玩手游网

“倍速播放”,赢了时间?

■本报记者 胡珉琦

1.0倍、1.25倍、1.5倍、2.0倍,近年来,倍速播放越来越成为音视频平台的必备功能。既提高了观看效率,又能不错过主要情节,如今,能够正常看完一部剧的人还剩下多少?

有人说,倍速播放的背后是对内容注水的反抗,也有人担忧,这种行为习惯会影响大脑对于信息的获取和加工。倍速生活的时代,这一功能带来的影响究竟是好是坏?

倍速播放会使人更焦虑?

去年,不少都市媒体发起了针对“倍速”生活的调查。

比如,在《南方都市报》的调查中,有68.2%的人会“倍速追剧”,59.1%的人会“倍速看视频节目”。《新京报》也调查,在18到40岁年龄段的受访观众群里,平时使用倍速观看视频的接近七成。在调查中,多数人对于倍速播放是持肯定态度的,认为这一功能让用户的选择更多元也更自由。

事实上,早在5年多前,国内的音视频平台和软件就已经存在倍速播放功能了,随着技术的进步,倍速也能达到不卡顿、声画一致的水准。这一功能最直接的作用是,用户使用1.25、1.5甚至2倍速度播放可以提高效率,节省宝贵的时间。后来,二次元文化的集中地B站,更是涌现出了不少利用倍速功能制作的“鬼畜”效果视频,深受年轻人的喜欢。

人们选择“倍速”的背后各有原因,在娱乐休闲的内容中,质量良莠不齐是人们在吸收内容时选择倍速的重要原因。再者,是为了更快速有效地获取知识,从而提升职业发展的技能。

不过,随着“倍速”生活越来越普遍,网友们也开始讨论起这种习惯究竟会造成什么样的影响。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在知乎上,就有网友提问:“看视频时总是使用2倍速播放会有危害吗?”

有人认为,“在1.25倍的速度下声音可以听得比较清楚,语速也比较快,能让人保持专注。但是1.5倍及以上,有些声音糊了,就适得其反了”。

还有人表示,“听人说话或者做一些事情容易着急,觉得太慢了,感觉不够效率;总觉得较为无聊的部分加速还不够快;眼睛很容易疲劳;听正常倍速的语音感觉很慢也容易睡着”。

关于倍速播放的影响,长期从事大脑认知功能研究的杭州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授李葆明认为,首先要根据内容的不同分而论之。如果是兴趣较低、质量较差甚至是无用的信息内容,通过倍速迅速略过,不影响对内容的理解,这是有利的。

“而且,大脑对于速度的适应是有弹性的,在1.25倍、1.5倍的情况下,不会对大脑产生什么本质上的破坏性影响,无需担心。”李葆明说,事实上,盲人在听取信息时,可接受的播放速度要快得多。由于盲人的视觉信息通路被关闭了,他们的听觉要比正常人敏感得多。这就意味着,大脑对速度的感知是适应的结果。

“一般地说来,倍速播放习惯不会对大脑造成负面的、不利的影响,只要不影响对内容的理解。但是,如果播放速度的加快导致理解不充分、不完全,有可能对内心造成压力、焦虑和不安。”李葆明建议,人们不妨自我关注一下,如果这个习惯明显增加了你的负面情绪,那么长此以往是会对大脑产生不利影响的。

倍速播放能提升学习效率?

相较于娱乐消遣内容的倍速播放,由于网课的用户近年来越来越多,尤其受到疫情影响,大量青少年每天固定开始通过视频学习的方式获取知识,那么,增加了倍速功能的学习视频到底会对知识吸收的效果产生什么样的影响,更值得关注。

2017年,美国肯塔基大学的科研人员进行了一项前瞻性的、单中心的随机对照试验,他们评估了54名医学院的学生在以1.5倍速度和正常速度观看视频课程后,平均考试成绩是否会有显著差异。

过去有研究认为,语速较快的视频课程更能提升学习者的主观表现,因为这样容易调动学生的注意力和学习兴趣,从而激发学习者更积极主动地学习。但这项研究结果却显示,1.5倍的速度下学生对新材料的即时记忆比正常速度更差,客观测试成绩低了10分左右。这可能是因为,视频播放速度会影响学习者的神经活动和认知过程,速度较慢时,学习者心理压力低,因此学习效果较好。

然而,这并不是一个确切的科学定论。

同样是在2017 年,日本的一项关于课程录像回放速度的效果分析研究中,科研人员让学生以正常速度、1.5 倍速和 2 倍速看教学视频,同样是立即组织考试。结果却发现,他们在 1.5 倍速情况下的注意力最集中,而且考试成绩明显也是最好的。

今年,中文核心期刊《现代教育技术》也发表了一项学者的研究——MOOC 视频播放速度对认知加工影响的实验研究。在这项实验中,研究人员调查了拥有 MOOC 学习平台使用经验的 185 名学习者。

值得注意的是,研究人员在实验中区分了有字幕和无字幕的情况。结果显示,在有字幕的时候,视频播放速度对学习效果的影响并不显著。但在无字幕时,不同播放速度条件下被测试者的保持、迁移测试成绩由高到低是 1.25 倍速、1.0 倍速、1.5 倍速。1.25 倍速时的学习效果要优于 1.0倍速,而当速度增加到 1.5 倍速时,过快的视频播放速度影响了学习者的信息加工,学习效果最差。

研究人员还通过对被测试者眼动行为的监测,发现在1.25 倍速时紧凑的信息节奏使学习者的注意力分配更自如,认知加工最为流畅。因此,他们认为适当加快播放速度有利于学习者的认知加工,但速度过快则会对学习者的认知加工起到负面影响。

事实上,这些实验结论间的相互争议,和实验设计本身存在局限有关。李葆明解释,对于学习效果的影响,除了要考虑视频播放速度的因素,还有视频内容的难易程度、是否曾经有倍速播放的习惯、被测试者的年龄等等。这些重要的变量在实验中都没有得到有效控制,因此,我们很难得到一个标准答案。

但他也表示,这些研究为视频制作时信息量的控制和播放速度的选择还是提供了很有意义的参考,从而有利于进一步探讨,在视频学习时代,我们该如何帮助学习者进行有效学习。

在李葆明看来,现场教学和视频课程很大的不同在于,后者是一种无监控无约束式的学习,而且缺乏互动,学生注意力容易分散。因此,适当提升信息输出速度,缩短课时,不失为一种好的选择。

他同时也强调,要考虑视频播放速度在不同年龄阶段的适应性。“尤其不要轻易地、过多地给低年龄段的学生观看倍速播放的学习视频,因为他们的心智发育、认知发展还很不成熟,速度太快会导致他们听不懂、看不懂,反而增加学习压力,产生负面情绪,这就得不偿失了。”

倍速播放是对内容创作的不尊重?

去年,著名的流媒体播放平台Netflix开始测试在智能手机上的倍速播放功能,但这一做法一度引起了国外大量影视从业者的抵制。他们纷纷在社交媒体表示,倍速播放代表控制和改变创作者们的工作成果。

对于倍速播放的功能,国内有评论人士指出,为了娱乐无伤大雅,但如果成为主流,给影视艺术带来的伤害却是致命的,它甚至会缩短艺术的生命周期。

在此前的媒体调查中,就有用户指出,倍速播放对内容创作者不够尊重,“看电视都要加速,现在人是多缺时间”。

数字化、信息化的时代,生活节奏越来越快。一方面人们越来越习惯于这种高强度、移动化、碎片化的信息接收方式;另一方面,人们对于这种只追求速度和效率的做法其实并不缺乏反思,表达对“从前车马很慢,书信很远”的日子的向往。

在李葆明看来,不能简单评价倍速播放的选择是好或者不好。

“倍速播放并不等同于浮躁,因为对于生活学习工作节奏的选择与个体的年龄、修养、人生经历都息息相关,我们无法要求一个年轻人不停地放慢他的节奏。”他直言道。

“而且,所谓倍速播放就是对艺术的亵渎这一说法本身就是片面的,因为每个人对艺术的感受和理解是不一样的。有人愿用1.5倍速欣赏,同样有人愿用0.75倍速欣赏。是否倍速播放,一点也不影响艺术作品寻找真正的知音。艺术作品的生产者不应该、也不能去要求和评价受众用什么方式欣赏作品。”

李葆明告诉《中国科学报》,归根结底,选择什么速度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每人都能从中得到充分的享受,找到适合自己的速度和节奏才是最好的。

来源: 《中国科学报》

出国打工三年,我还是选择了回东北进厂

17岁出国务工,一月挣7万;和老婆出去打工,3年攒了30万……家庭贫困又没有一技之长,为了赚钱,一些人会选择出国打工。

齐齐哈尔的赵雷,就曾飘洋过海,到五千多公里外的亚美尼亚寻找赚钱的机会。

他的家乡曾是国家级贫困县,也是典型的大兴安岭南麓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有老百姓传唱,当地是个大沙包,风一刮沙就蹽,春种三茬地,难得半成苗。要在这样的土地上掘金,困难难以言状。

当地人也多依赖外出务工生存,以种地和散工为生。赵雷家的土坯房年复一年地与风沙为伴,每年仅能收获区区五六千的微薄收入。日子如同沙漏中的沙粒,不断循环,有时忙碌,有时无所依托。

“2009年,为了挣钱,我跟着劳务公司去了亚美尼亚的火电厂打工,一年到头见不到家人,每月收入也不过两、三千元。”赵雷说,坚持了三年后,他放弃了。

回国后,他又陆续辗转了很多地方,一心挂着家里的父母妻儿,一心苦恼着微薄的工资,两天有活,一天没活,日子过得并不顺利。

一家的转机出现在2016年,这一年飞鹤入驻宁姜乡,为当地带来就业机会,因为是村里的贫困户,赵雷被招募进厂,在经过免费技术培训后,负责设备维修。

成了工厂人后,从朝不保夕变成“朝八晚五”,赵雷更多地感受到了生活的甜。

“从家里到厂里,骑电动车不过10分钟,不仅可以顺手接送孩子,每天照顾父母,夏天下班之后离天黑还有三四个小时,也不耽误地里的农活。”老婆孩子热炕头的日子,让赵雷的话语中总是充满了享受的幸福。

现在的他已经升职为主管,每月6000多元的稳定收入,再加上种地、家里养的驴等,家庭年收入已经突破了10万元,妥妥地成为了当地的“高收入群体”。

赵雷说,他不渴望农村之外的世界,因为这里有“稳定的幸福”。他在厂里管理着7、8人的小团队,各种福利不比城市打工的人差,公司缴纳五险一金,每年有年假和体检,未来还能看到上升空间。

日子奔着好的方向不断加速,赵雷也更有底气再尝试各种可能性。

8月中旬,赵雷利用这几年的积蓄,租赁门市,开了一家采暖设备小店。“这几年我都是给别人做,我很看好农村这块的市场,现在也如愿自己开店了。”

对于未来,赵雷想得平实且乐观,他希望在父母身边照顾好他们,过几年孩子上初中能去县里接受更好的教育,店里的生意也能平稳地做下去。

他的生活就像是他在朋友圈写下的那句话,“人生有两条路,一条需要用心走,叫做梦想;一条需要用脚走,叫做现实。”

(赵飞宇)

来源: 光明网

一份协议让教位衔接战位,一批“新剑法”新鲜出炉

炎炎夏日,热浪滚滚。长空之上,南部战区空军航空兵某部一场实兵对抗演练中,多名飞行员巧用“新剑法”,破解导演部临机设置的特情,使演练渐入佳境。

追根溯源,这些让人眼前一亮的战术战法,并非飞行员独创,还倾注了国防科技大学某学院多名教员的智慧心血。

演练前,该院曾多次组织专家教授到该部“传经送宝”。这些紧贴实战化训练的授课内容,让飞行员在处理一些作战问题时深受启发,对紧密结合先进作战理论改进战术战法有了更多深入思考。讲课后,飞行员们接连向专家教授问计,并在多领域开展合作,最终使一批“新剑法”新鲜出炉。

课堂连接战场,教位衔接战位。2021年8月,国防科技大学某学院与南部战区空军签订人才联合培养合作协议。自此,一份协议在学院和部队间搭起一道课堂直通战场的坚实桥梁,使战位与教位的衔接更加紧密,教战相融产生的强大动力,推动“南空雄鹰”加速奋飞在更为辽阔的空天战场。

一份协议,搭起一座“桥梁”

■解放军报记者 陈典宏 刘一诺 梁金凤

国防科技大学某学院教授赴部队专题授课辅导。武备 摄

研教问需——

瞄准前沿关键课题

“本次专题培训第一课,正式开课!”随着急促的上课铃声响起,南部战区空军航空兵某部礼堂座无虚席。一堂专题培训课程,1000余人线上线下同步听课。

这一课,是国防科技大学某学院“送教上门”落地部队的第一课。

讲台上,教授薛磊条分缕析、层层递进地向官兵讲述作战的前沿理论,将一个个生动案例娓娓道来。讲台下,官兵们时而低头认真做着笔记,时而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

课程是教育最基本的手段,解决的却是最关键的问题。为了这一课,开课前,薛磊不仅整理了近两年来的大量教案,还随学院调研组深入练兵一线,登战机、上舰船、入阵地,了解部队建设现状,查看武器装备运用,听取部队应急应战支撑、岗位人才培养、现实难题破解的意见建议,最终确定了某前沿课题,并精心制备了课程教案与课件。

翻开该院与南部战区空军合作需求一览表,记者看到:聚焦作战关键领域的10个类别课题依次排列,这些课题都是该院调研组一次次深入一线问需得来。针对这些课题如何答疑解惑?学院分4个教学模块组织实施的12门专题培训课程,清晰地罗列在表格上,旨在提供“订单式”课程直送一线部队。

课程与作战衔接越紧密,学习的效益就越大,培养的人才就越对路子。在某前沿领域,教授杨俊安已潜心研究10余年。为给该部讲好这节课,他深入思考、精心准备,从近年来经典战例出发,以通俗易懂的语言,深入浅出地讲述某作战样式典型特征的分析方法,官兵们受益匪浅。

课程受不受官兵欢迎,关键在于是否敢于直面部队的现实问题。教授王勇长期讲授通信理论,但与部队沟通时发现了更具体的现实问题。找准症结好开方,他随即组织课题团队,结合从事的科研项目,从相关理论到具体案例,组织了一堂精彩的专题研讨课。

从外军研究到情报分析,从作战指挥到战术运用,大到战役筹划,小到战法训法,都成为分析研究的对象。浏览该院专题培训课程表,某部飞行员彭鹏心生感慨:“每节课,单看题目就知道是切实需要学习的内容,一个个课题、一节节课程,织成了一张体系化的大网,为我们现有的专业知识查漏补缺。”

南部战区空军航空兵某部进行编队飞行训练。王国祥 摄

备课施教——

直击现实痛点难点

教授欧宗伟主攻某领域问题研究18年,教学经验十分丰富,是国家一流本科课程负责人,学校高层次创新人才培养对象。然而,他没想到,自己牵头负责的课程,从初始筹备到验收提交,进行得并不顺利。

备课之初,他按照一般教学模式,将教学重点放在“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上,不仅收集了大量教学素材,还精心准备了教学课件,清晰的理论阐释和图文并茂的教学形式,让他对自己的课程很有信心。

然而,在接受学院专家组“集体会诊”时,欧宗伟的课程却遭到接连发问:“关于这个课题,部队遇到的现实困难是什么,作战准备的痛点难点在哪里”“力量运用的基本原则和一般方法,与现实‘瓶颈’的契合点在哪里”“未来作战场景是什么,当前的运用模式是否适应未来作战”……“会诊”现场,专家组不留情面地点出欧宗伟授课的问题所在。一连串火辣辣的问号,让欧宗伟对如何给一线部队官兵备好课、上好课产生了新的理解、新的思考。

对于部队官兵来说,什么样的课才能算一堂“金课”?“关键是要针对现实问题讲解决思路与办法。”欧宗伟将授课内容进一步提炼,将主要教学内容放在针对现实问题“怎么办”和针对具体场景“怎么用”上,着力解决官兵在作战中可能遇到的问题,传授解决方法、提出解决方案。问题变得越来越具体,场景变得越来越“微观”,经过几版改进,他的课程最终得以通过。

像欧宗伟一样,长期从事作战指挥教学的副教授周延安,也经历了一段难忘的备课历程。

周延安主讲的内容是战区空军作战指挥,受众是战区指挥机关和部队的指挥参谋人员,他们不仅有较高的理论素养,还在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给他们“讲什么”成了摆在周延安面前的第一个问题。

“对接部队为战育人,让课程叫好又叫座。”通过跟训跟演、广泛调研,周延安围绕一线指挥人员迫切需求和军事斗争准备急需,确定了授课重点,但“怎么办”问题接踵而来。授课重点既有作战不确定性固有的老问题,也有新技术、新形势带来的新问题。

于是,课程组成员埋头苦干、挑灯夜战,逐一回应一线指挥人员的关注重点,“如何讲”成为授课前需要解决的最后一个问题。学院专家组从课程导入到课程小结、从理论阐述到经验总结、从教案编写到课件制作,对周延安进行详细指导。通过学院备课试讲的那一刻,周延安感慨道:“备课过程虽然很辛苦,但收获很大,特别是能和一线指战员共同研究解决军事斗争准备难点问题,我倍感自豪!”

天高云淡,一堂“金课”在南部战区空军航空兵某部开讲。聆听副教授丁锋的讲课后,飞行员彭鹏直呼过瘾:“放在联合作战大背景中去考量,用部队战斗力来佐证,这堂‘金课’实至名归。”

一堂堂“金课”,推动战法升级。作为军队首批精品课程负责人,副教授赵铭长期从事某新质作战力量训练研究,原本以为给部队授课就是将现有的研究成果进行介绍,然而从需求对接到难点破解,再到形成一堂能服务备战打仗的“金课”,并非一帆风顺。

赵铭与部队对接具体需求后,发现课程不仅要从技术机理上分析战法策略,更要从实战实训中得到检验,“力量如何部署”“力量何时运用”“效能怎么体现”……这一系列部队关注的重点问题,让课程组成员“压力山大”。在学院专家组精准指导下,他们反复调研,从厂所到部队、从边疆到海岛,多次将分析提出的战法策略在大大小小的实验室和演训场进行检验,最终将实用管用的成果写入教案,把最强的“战法”和最实的“策略”交给部队,真正让部队官兵听后有收获、用后有好评。

授课后,部队飞行员还与赵铭一起分析未来智能化信息化时代的作战特点规律,并就今后的协同攻防作战开展深入探讨。

砺英育才——

迈向体系联合大道

今年初,南部战区空军航空兵某部飞行员蔡新阳顺利完成国防科技大学的研究生阶段课程。回到部队,他第一时间将最新的理论研究成果带回,并带领官兵快马加鞭运用转化理论成果,用以解决练兵备战中遇到的一些棘手难题。

“学成归来,不仅能快速适应部队的工作节奏,还能对部队抓训管训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这些都得益于学院兼顾部队训练的培养方案。”蔡新阳说,人才联合培养合作协议签订后,他们可以实时地将部队现阶段备战打仗中存在的新问题及时反馈到学院,将学院的前沿理论精准投放到部队。

联合育人,助推战鹰高飞远航。如今,由学院和部队联合培养研究生,自两家签订人才联合培养合作协议后成为常态。

“以往,学院与部队是‘零散式’交流,不成体系,没有形成长效机制,导致课堂和战场的连通常常堵在‘最后一公里’。”该院领导说,自签订协议以来,双方围绕装备研练、战法研究、人才培养等方面,展开经验交流、技术互助、资源共享,并建立双向反馈机制,砺英育才已迈入体系化、联合化的大道。

彭鹏是这场良性互动的见证者,更是双方联合育人的受惠者。2015年,彭鹏从国防科技大学本科毕业后分配到一线部队。在基层摸爬滚打7年后,他满载一线练兵的实践经验,再次回到母校学习,以一名预备主官的身份参加初级作战指挥班培训。

带着“第一手”的演训数据,彭鹏被导师谈何易教授请上讲台,向学弟学妹们介绍部队的装备使用情况。讲台上,彭鹏将几年来的一线练兵经验和训练心得精心提炼,娓娓道来,引得一片好评。

“一线演训的鲜活素材,是我们教学的源头活水。”谈何易说,彭鹏带来部队的一手演训数据,有浓浓的“硝烟味”,成为学院研战教战的重要参考。

“院校研究成果直达一线演兵场,部队也成为院校教学试验的重要场地。”该院领导说,院校有理论优势,部队有实践积淀,双方各有优长携手育人,打通了院校课程教育与部队实战实训的关键一环,实现了人才共育与资源共享的互利共赢。如今,课堂上的“头脑风暴”,正在演训场上掀起更多的“沙场狂飙”。

院校调整改革以来,该院紧盯备战打仗现实需求,积极探索新体制下院校和部队合作育人新模式,先后与多个战区军种以及10余个一线作战部队签订合作协议,年均选派300余人次服务部队,论证开设10余个新型岗位任职培训班次,为部队培养了1000余名急需骨干人才。

来源: 中网-解放军报

更多资讯
游戏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