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真的是一个简单粗暴且容易诞生的产业,比如我们小区的电梯开关门上、地下停车库的顶部,都被广告业者深度挖掘出来,一排排LED屏幕、一张张广告海报,然后再去拉一批广告主就能赚钱了,如果再有几十个这样的小区,便能赚不少的钱。小区业主成了广告对象,而电梯开关门、地下停车库的顶部就成了广告渠道,传媒公司则成了流量渠道方。拥有流量,便能通过流量赚钱。
百度福州研发中心的相关业务迁往北京,让不少人又开始“翻旧账”,矛头直指百度当初19亿美金收购91无线不划算,特别是其中的91手机助手,以19亿美金收购一个第三方应用商店,真的值得吗?想必,很多人都有这个疑问。
实际上百度通过91手机助手还是获得的好处还不少,一方面,91无线旗下的91助手最终被整合到了百度手机助手上,让百度手机助手充分发挥潜力,与应用宝、360手机助手并列行业第一梯队;另一方面,通过对应用商店的补强,百度大搜+百度手机助手的资源让手机百度、百度糯米、百度地图、百度网盘、百度贴吧、百度知道、百度阅读等多款百度旗下的产品在移动端占据有利位置,手机百度一度与UC浏览器、QQ浏览器等手机浏览器并列,而百度地图则与高德地图成为地图产业前二,百度地图系百度O2O战略里的重要布局产品,而手机百度则是百度当前信息流战略里的重要载体,而这一切,都与曾经百度在应用商店上的布局有莫大关联,所以,并不能从表面来看19亿美金划不划算,那是穷人思维。
这会第三方应用商店的日子并不好过,当初应用宝、百度手机助手、360手机助手、PP助手、豌豆荚等第三方应用商店的竞争,好歹是同行之间的竞争,而现在应用宝、百度手机助手、360手机助手、PP助手、豌豆荚们却面临着来自华为、小米、vivo、OPPO、金立等手机厂商自带应用商店的“驱逐”,一方面手机自带的应用商店会对整个应用分发市场进行分流,另一方面,手机厂商自带的应用商店不能卸载不说,其官方的应用商店里是搜不到应用宝、百度手机助手、360手机助手、PP助手、豌豆荚等第三方应用商店的,只有非常不知名且小众的第三方应用商店才能搜到,而这对于应用宝、百度手机助手、360手机助手、PP助手、豌豆荚们来说,有点儿“遗憾”。
从当前的情况来看,华为应用市场、小米应用商店、vivo应用商店、OPPO软件商店隐隐然有超越应用宝、百度手机助手、360手机助手等第三方应用商店的趋势,而第三方应用商店们却束手无策,或者说“胳膊拧不过大腿”,是否,第三方应用商店就要进入死亡倒记时了呢?真相并没那么恐怖。
1互联网的各种“入口梦”彻底破灭
互联网时代,“入口论”特别流行,其中搜索引擎和浏览器是比较有代表性的,搜索引擎号称是互联网的入口,而浏览器则号称是用户上网的入口。到移动互联网初期,各种“入口论”并未消失,大部分人还停留在PC的大潮流中没有转身。手机搜索、手机浏览器、应用商店、微信都曾被冠以“移动互联网入口”的头衔。今天,估计再也没人用“入口”来形容这些手机搜索、手机浏览器、应用商店、微信了。
去中心化的移动互联网现状,让任何一个有“入口梦”的人都无法实现。首先,各个App都是“各自为政”,即使开发者的App从App Store、应用宝、百度手机助手、360手机助手、华为应用市场、小米应用商店、vivo应用商店这些应用商店里走,但内容仍旧是独立的,只是单纯渠道的话,价值并不大,或者说其能薅走的羊毛有限。
其次,手机搜索、手机浏览器、应用商店都有多个友商在竞争,并非像PC时代一样一家独大,分散会打破各种“入口梦”。而微信固然是一个非常大的超级App,可移动互联网的诸多内容仍旧要依靠其他渠道才能实现,微信主要还是社交功能。
最后,巨头们的彼此对立,也不可能让“入口”出现。创业型公司要成长为新巨头完全有可能,但要想脱离BAT等传统互联网巨头的视野,建立一个新的“入口”,建立一套新的游戏规则,这些巨头们肯定不给创业公司这个机会,而如果是巨头自己想做“入口”,另外的巨头,也不会主动参与的,残缺,会让用户主动去找寻其他实用的平台。
第三方应用商店的这种“入口梦”显然是没戏了,能够维持现状就已经很不容易。
2厂商自带的应用商店会取代第三方应用商店吗?
华为应用市场、小米应用商店、vivo应用商店、OPPO软件商店们最有可能的情况是,直接取代应用宝、百度手机助手、360手机助手、PP助手、豌豆荚等第三方应用商店,但是,这有可能吗?
第三方应用商店跟手机厂商自带的应用商店相比,其优势在于:
第一,功能性比手机厂商自带应用商店功能强。除了能够容纳海量应用外,第三方应用商店所具备的功能要比手机自带应用商店功能多得多,比如手机垃圾清理、手机文件夹管理、手机加速、安全扫描等,虽然其他应用也会提供这些功能,但第三方应用商店的优势是做了聚合,只需要下一款应用,而不是多款。
第二,据郭静的互联网圈了解,第三方应用商店新应用的更新速度比手机厂商自带的应用商店要快,而且有些App明明第三方应用商店已经更新好几天了,手机厂商的应用商店才逐渐跟上更新速度。用扫描的形式也会发现,第三方应用商店里待更新的应用数量比手机厂商应用商店待更新应用多。
第三,应用数量要比手机厂商自带应用数多。目前厂商和第三方应用商店公布的数据中,比较常见的是用户覆盖量、累计下载量以及日下载次数,实际上这些数据参考价值并不大,比如头部的某些应用可能就占据了下载量的大部分,而大量中尾部的应用下载量却很低,当然,某应用商店公布的日打开率10次以上的数据我是不信的。真正对用户有价值的是所涵盖的应用数,直白的说就是当用户在应用商店里搜索某应用,是否能够搜到。就目前来看,第三方应用商店通过多年的累计,其积攒的应用数要比手机厂商多,手机厂商更爱赚直接预装应用的钱,应用商店里收纳某头部应用,并无实际价值。
最为明显的,是第三方应用商店里推广的游戏应用更多,用户能够享受到的好处也越多,这在手机厂商的应用商店里是是看不到的。
第四,更加活络。手机厂商的应用商店本身还是比较落后的,而第三方应用商店用起来更为活络,比如用户登录、应用更新、应用的相关性,以及相关应用专题等。
总的来说,第三方应用商店走在了手机厂商应用商店的前面,而这对于用户来说是有价值的,所以,一定时间内来看,手机厂商的应用商店是无法取代第三方应用商店的。除非将来某天手机厂商的相关功能、特性、优势已经跟第三方应用商店平齐了,第三方应用商店就有可能日渐沦落,否则的话,用户还是会主动去使用第三方应用商店,手机厂商做的应用商店,委实差太多。
3.第三方应用商店离死亡还有多远?
如果非要用一种所有的产品最终都会死亡的论调,那么,第三方应用商店最终肯定也会死亡的。但就目前跟手机厂商的竞争来看,第三方应用商店离死亡还早的很,只能说第三方应用商店目前的日子略显艰难。
首先,手机厂商不再对第三方应用商店开放。早期的手机厂商并未发现应用商店里的商机,所以,第三方应用商店能很快跟底层系统接入,但现在手机厂商都在加紧布局自己的应用商店,手机厂商不再对第三方应用商店开放,主要表现在:
1.WiFi环境下自动安装更新应用功能,系统底层不予支持,用户只能通过手机厂商自己的应用商店才能使用该功能;
2厂商的应用商店里无法搜索到应用宝、百度手机助手、360手机助手第三方应用商店。当初豌豆荚因为在百度手机助手内无法搜索到豌豆荚而发表了公开信,而现在手机厂商默认就是搜不到主流的第三方应用商店。
仅仅是搜不到的话,还能通过手机搜索继续找到,而WiFi环境下自动安装更新应用,对用户来说却是非常实用的功能,否则,每次打开应用都会跳出来更新,会比较讨人嫌。
这种不开放,可能会导致用户主动向手机厂商自带的应用商店迁移。
其次,其优势能持续多久?当前的状况是,第三方应用商店比手机厂商的应用商店仍旧有些许优势,可问题是这种优势又能持续多久呢?要知道手机厂商的软件层面也会逐渐进步,手机厂商也会逐渐加码应用商店,随着时间的迁移,这种优势会被逐渐缩小直至拉平,除非,第三方应用商店能一直保持这种优势。
最后,盈利过于依赖游戏。豌豆荚还是蛮幸运的,跟PP助手联合起来增强了阿里系的分发能力,特别是在盈利能力上,UC游戏的能量也被注入到豌豆荚里,“小清新”豌豆荚的变现能力亦强了不少。
第三方应用商店主要的盈利模式有两种,广告和游戏联运,前者自然有各类广告主买单(比如创业公司、金融公司),而后者则是基于自身对用户的数据分析,跟游戏厂商合作,共同分享手游的果实。广告卖的是流量,只要有流量,就有广告收入,但第三方应用商店当前的流量已经比不上曾经的巅峰时期了。第三方应用商店的盈利点主要还是靠游戏,甚至华为应用市场、小米应用商店、vivo应用商店们也学会了靠游戏赚钱。
经过几年的发展,应用商店能讲的故事都差不多讲完了,比如豌豆荚心心念念的应用内搜索,最终证明这条路行不通后,又被应用宝给拾起来了,目前看也未走通。而百度手机助手则是直接看中当前的商机,在今年的ChinaJoy大会上表示要发力游戏领域。手游所带来的现金流,让第三方应用商店很快就转变了角色,大力布局游戏领域。
实际上最初第三方应用商店还是蛮有创新精神的,比如LBS分发、社交分发,可惜,这些创新最终都无疾而终,而且,游戏所带来的诱惑也很难让人抵挡,赚钱,活下去才是最重要的,其他皆是空。第三方应用商店之于游戏,靠的是渠道能力、运营能力,而这个是“内核”,手机厂商就算再强,第三方应用商店积攒的渠道能力、运营能力,是抢不走的。
至于死不死,还是得看自己,够强就够硬。
文/郭静,微信公众号:郭静的互联网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