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玩手游网

3.5mm耳机孔要彻底消失了,我很怀念它

前段时间,小雷退掉了早早预定了的Xperia 1 V手机。原因其实非常简单:在对索尼手机拍照水平有基本了解的情况下,小雷不认为这台手机值得9049元的售价,打算等过段时间看看有没有其他途径以更低的价格入手。但比起不买它的原因,我一开始选择买这款手机的原因其实更加简单:这是市面上为数不多还提供3.5mm耳机接口的旗舰手机。

图片来源:Sony

谁能想到,在2023年,耳机接口居然跟汽车的实体空调旋钮一样,成为了一个值得专门拿出来说的核心卖点。

为传递声音而生

尽管大家说到耳机孔,首先想到的就是3.5mm耳机接口,但和现在鸠占鹊巢的USB-C耳机接口一样,3.5mm在耳机接口领域也是「后来者」。抛开更古早的、没有统一接口的接线时代,现代意义的「耳机接口」其实源自老式电话的接线交换机。

就像电影《John Wick》中的那样,在手工接线时代,接线员需要不断将不同电话机的线缆转接,而频繁插拔的电话线需要一个简单且耐用的接口系统,这个接口系统就是现代「通讯端子」的前身。而到后来,这种操作简便、经久耐用且一开始就为了传输音频信号而设计的端口系统也自然而然地被应用到了后来的耳机等设备中。

图片来源:天龙

比如在现代高端、专业音频产品中常见6.3mm(四分之一英寸)耳机接口,其实就源自1887年所使用的第一代人工电话交换机。甚至在很长一段时间内,6.3mm接口才是大家默认的「耳机接口」。

虽然说像在电吉他、晶体管等专业音频设备中,6.3mm也没有多占空间,但随着微电子行业的发展,电子产品呈现出了小型化、移动化的趋势。20世纪60年代,5号电池的流行让电子产品真正脱离了电源线的束缚,移动电子产品也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此时此刻,6.3mm耳机接口似乎就有点碍事了。于是在剪断电源线后,用户和品牌开始对耳机线动手了。

3.5mm具体发明于哪一年已经无从考证,但从查到的资料看,最早使用3.5mm的产品应该是索尼的Walkman播放器。没错,对3.5mm不离不弃的最终还是索尼——1979年,索尼推出了第一款Walkman——TPS-L2。

图片来源:Sony

作为第一款成功商业化的便携音乐播放器,TPS-L2的意义已经不再是一款音乐播放器,而是成为了当时潮流文化的标志之一。再加上背后来自索尼的资源扶持,TPS-L2很快就成了当时个人音乐设备的「行业模板」,而3.5mm接口系统也随着TPS-L2的流行成为了当时个人音频领域最常用的接口。

但3.5mm就是耳机接口的终极解决方案了吗?答案是否定的。2006年前后,手机出现了小型化的潮流,占用空间比3.5mm更小的2.5mm耳机接口开始被部分手机品牌「试点」。

值得注意的是,这里的2.5mm和高端音频产品中采用2.5mm平衡口并不能混为一谈。虽然接口看起来很像,但两者的端子定义方式存在区别。当时的2.5mm非平衡口耳机和3.5mm耳机在端子定义上完全一致,仅尺寸存在些许区别。不过由于主流耳机产品通常都只提供常规的3.5mm耳机接口,因此2.5mm非平衡口耳机在短时间内就被市场抛弃,3.5mm也就这样成为了耳机接口的代名词。

但很快,3.5mm耳机接口就迎来了自己的第一个强敌。

耳机接口的瘦身时代

在手机行业进入全面屏时代之前,厚度是手机品牌最常「卷」的一个领域。在厚度内卷最疯狂的时候,「最薄智能手机」这一纪录甚至可以在30分钟内被刷新。手机品牌为了控制手机厚度可以说无所不用其极,但无论品牌如何努力,3.5mm耳机接口始终是手机品牌无法绕过的技术难题。

3.5mm接口指的是耳机插口的尺寸,那既然耳机插头已经要走了3.5mm,那容纳耳机插头的接口无论怎么说也要比3.5mm要厚,那容纳耳机接口的手机自然也要比3.5mm要厚,当时绝大多数的3.5mm耳机接口光是外径就来到了5mm。为了解决3.5mm耳机接口的厚度限制,有些品牌甚至不惜「复活」了当时已经被抛弃的2.5mm耳机接口,只为了偷空那微不足道的1mm。

在2014年,OPPO用OPPO R5给出了「3.5mm难题」的答案。

图片来源:OPPO

刚刚说过,3.5mm耳机接口的外径通常为5mm,但这款发布于2014年的智能手机厚度却薄至4.85mm。而成为「空间魔法师」的秘诀也非常简单——一个Micro USB转3.5mm的转换器。

图片来源:雷科技

没错,OPPO R5并未配备3.5mm耳机接口,但却在手机包装内提供了一个USB接口转耳机接口的转换器。从反面来看,OPPO R5确实开创了充电不能用有线耳机听歌的时代,但从正面看,OPPO这一大胆的举措也确实提出了一个很好的解决方案。

实际上当时并不只有OPPO想到了用转换器来取代3.5mm耳机接口,但大多数品牌都因担心用户不满而暂时搁置。OPPO R5的出现很好地给其他手机品牌充当了反面教材,也暂时保住了3.5mm耳机接口的行业定位。随后也陆续有手机品牌想对耳机接口「动手」,比如乐视手机就率先采用了USB-C耳机接口。

但真正掀起「无耳机接口」运动的,还得是我们的老熟人Apple。

图片来源:iFixit

2016年,iPhone 7发布。尽管Apple在发布会后安排了不少歌曲表演,但iPhone 7作为第一款没有3.5mm接口的旗舰手机依旧受到了大量用户的指责。从拆解图上看,原本属于耳机接口的空间现在已经被更大的Taptic Engine线性振动单元和新增的气压计出口所替代。根据Apple的说法,这个新增的元件可以用来平衡手机内外大气压。

换句话说,iPhone 7是第一次有手机品牌不因为手机「厚度限制」而主动放弃耳机接口。作为「补偿」,Apple为用户提供了三种不同的耳机解决方案:

首先,所有iPhone改配采用Lightning接口的EarPods有线耳机;其次用户在购买iPhone 7时,包装内也会随附一个Lightning转3.5mm的转换器,方便用户使用3.5mm耳机。当然了,你也可以花1288元的价格买一个AirPods,从而能「更优雅」地使用iPhone听音乐。

图片来源:Apple

但遗憾的是,iPhone和AirPods的热销为手机品牌去除3.5mm耳机结构提供了舆论「兜底」安全网,而无数山寨AirPods也为用户带来了廉价的TWS耳机。就像当年的TPS-L2一样,AirPods成为了新一代的流行文化标志,TWS耳机也逐渐成为主流。

而此时的3.5mm耳机,就成为了吃力不讨好的代表。

我们怀念的真的是耳机接口吗?

不少品牌会用手机防水性来为不提供3.5mm耳机接口的行为开脱。确实,不提供3.5mm耳机接口可以减少机身开孔,但索尼每年都在用Xperia证明有耳机孔也可以做防水,更不用说大多数手机根本就没通过IP67测试。

实际上,取消3.5mm耳机口更多的还是出于成本方面的考虑:无论用户是否购买他们的TWS耳机,省略掉的开孔步骤和元件成本也能为手机降低一定的成本。另外耳机结构本身就是一个经常插拔的易损件,去掉耳机接口也可以一劳永逸地降低手机售后成本。

中国电子音响行业协会的数据显示,国内传统有线耳机产值在 400亿元左右,并且在持续萎缩,市场空间逐步被无线耳机所占据并引领耳机行业的成长,2018年无线耳机产值占比已过半达到60%,属于有线耳机的辉煌已经一去不回。

图片来源:Shure

可以肯定的是,无论我们怎么怀念3.5mm耳机接口,有线耳机都不可能会再次成为手机的主流配置。在这个手机无孔化越来越激进的潮流下,未来的手机说不定连充电接口都不再提供。有线耳机的市场也不可能完全消失,高端耳机和低价耳机作为有线耳机市场的两个极端,依旧支撑着有线耳机仅剩的市场空间,为各自的用户群体发声。

只不过对大多数用户来说,比起真实的使用需求,大家对有线耳机的怀念更多地也只是感叹一下「时间过得真快」,真正愿意购买、使用有线耳机的始终还是少数,这一代已经由中国电子音响行业协会的数据论证过了。再说了,公交、地铁、高铁上那些响彻车厢的短视频也一次次说明了大多数人其实根本不在意耳机还是扬声器的问题。

面对已经不可能回头的TWS浪潮,与其说我们怀念的是3.5mm有线耳机,倒不如说我们怀念的是那个手机品牌为了实现创意登峰造极,同时也不会用蹩脚的理由为PUA消费者的行为开脱的智能手机黄金年代罢了。

为了不上Type-C,苹果竟然要砍掉iPhone的充电口?

欧盟将强制 iPhone 改用 Type-C 接口这事儿,想必这会儿很多差友都已经知道了吧?

起因是欧洲理事会批准了有关 “ 统一充电器接口 ” 的法案,要求从 2024 年底开始,欧盟地区出售的数码产品都必须统一使用 Type-C 接口。

这意味着不出意外的话,2025 年发布的 iPhone 17 大概率会用上 Type-C。

对此网友们当然是喜闻乐见,毕竟只用一根线就能给手机、平板还有电脑充电它不香么?

要知道无论是 iPad 还是 MacBook,它们如今都已经用上了 Type-C 接口,现在唯独就差 iPhone 迟迟没上。

至于原因么,不用我多说相信大家也都能猜得到,MFI 这个躺着就能赚钱的生意苹果怎么愿意说放弃就放弃~

所以也有网友觉得按照果子一贯的尿性,到时候它只在欧版 iPhone 上使用 Type-C,然后在其它地区继续用 Lightning 接口也说不准。

或者就像老罗在直播间里说的,iPhone 换 C 口不要紧,把 C to L 的充电线反过来就行,这样苹果就可以继续通过 MFI 认证赚钱~

虽然这想法有那么一点奇葩,但是你别说,市面上还真有这样的充电头,只要把苹果 Lightning 充电线反着插就能给安卓手机充电:

而且我觉得果子也不是干不出这事儿,毕竟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让老用户手中的 Lightning 线继续发光发热也可以说是一种环保。。。

直到昨天托尼刷到一条苹果热搜,我才意识到我们可能把事情想的太简单了。

据消息称,苹果正在考虑进一步提高 iPhone 售价,最快明年它就会推出一款比 Pro Max 更高端的机型,而且该设备可能采用无接口设计。

好家伙,敢情果子打的算盘,竟然是彻底取消 iPhone 上的充电接口?!这做法我只能说绝!

不过话说回来,对于苹果来说,想在 iPhone 上面采用无接口设计其实并不算什么难事。

比如文件传输这块,苹果隔空投送的传输速度已经可以达到六七十 Mb/s,可以说跟我们用 Lightning 数据线传文件的速度基本没差。

因为直到现在,iPhone 的接口规格还是 USB 2.0~

只不过有线传输可以把文件直接保存在某个 App,而隔空投送则只能把文件先保存到照片、文件等特定 App,然后再用其它 App 打开。

当然这个问题要解决也是好解决的,在下一个 iOS 系统里把这功能加上就行。

而在充电这块,虽然我们用 Magsafe 磁吸充电器给 iPhone 充电时,它的无线充电功率目前最高只能到 15W,而且一发热就会降功率。

但它至少也比我们用五福一安充电头给 iPhone 充电的速度更快,因此这点也不是不能接受,更何况日后 Magsafe 也不是没有优化空间。

你看隔壁安卓都已经把无线充电干到 50W 甚至 80W,可见留给 Magsafe 发挥的空间大得很。

这么看来的话,就算现在苹果就决定给 iPhone 取消充电接口,好像也不是不行?

实际上早在几年前,就已经有安卓手机厂商尝试过取消手机上的充电接口,而且它们甚至比苹果还做得更彻底。

就拿全球第一款真无孔全无线智能手机魅族 Zero 来说,这台手机不仅取消了充电口,还把电源、音量等实体按键和扬声器也都一并砍掉。

手机通过整块屏幕进行发声,按键则用支持压感的虚拟按键替代,使用 eSIM 虚拟卡取代物理卡槽,充电自然采用的是无线充电的方式。。。

暂且不说体验如何,单就它的这个形态就挺科幻,可惜魅族当时并没有把它投入量产,不然魅族 Zero 绝对会在手机界青史留名。

包括 vivo 也曾公布过一款名为 APEX 的概念机,它甚至比魅族 Zero 更早提出机身无开孔、无按键的设计,并率先用上了屏下摄像头。

当然概念机终究是概念机,量不量产是另外一回事。

到现在,也就华为和 vivo 这两家厂商在自家旗舰 Mate 和 NEX 系列上使用过虚拟按键,然而它们只持续了几代机型就选择回归实体。

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因为虚拟按键的反馈体验还做不到实体按键那种程度。

另一方面,这些厂商的号召力相比起苹果多少也还是差了点意思,带动不了其它厂商一同跟着这么做,也就无法引领无孔成为一种设计潮流。

就好比,苹果虽然不是第一个取消 3.5mm 耳机孔的手机厂商,但自从它在 iPhone 7 上取消耳机孔后,其它厂商也纷纷开始取消耳机孔。

苹果也不是第一家想出在包装盒内取消赠送充电器的厂商,但自从 iPhone 12 开始不送充电器后,后来有不少手机厂商也都跟进了这个策略。

我相信要是当初这么做的不是苹果而是换成某家安卓厂商,估计会被消费者骂死。

有时候虽然我不是很想承认这点,但同样是做手机,不同厂商的境遇差距就是这么大。。。

日后苹果要是真推出了没有充电接口的 iPhone,那么或许我们离体验到真无孔全无线的安卓手机,也就不远了~

更多资讯
游戏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