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记者 施雯/文 吴鑫/摄 通讯员 齐正旺 丁骏
海鲜最肥美的秋冬季节,东海现捕海鲜上新又停摆。
这两天,受冷空气和22号台风“尼格”影响,浙江省海洋监测预报中心连续发布海浪蓝色预警,沿海很多渔港挤满了回港避风浪的渔船。
这段时间,对杭州湾北岸的平湖渔民汤量来说,正是家里渔船一年之中难得的小秋假。
经历了春夏两季的大丰收,此刻,村里的渔船,家家户户正在为来年1月的鳗苗特许捕捞,做着准备。
出海看风浪,过去得打电话到舟山去问
汤量是1991年生人,也是浙北平湖渔村最年轻的渔三代,15岁出海捕鱼的他,已经是经验丰富的老渔民了。
平湖渔民以海为生,每年的主要收入,来自夏季7月5天时间的海蜇特许捕捞,还有冬春季节三个月的的鳗苗特许捕捞。
出海最怕大风浪,在过去,因为平湖当地没有海洋预报,渔民出海捕鱼,要打电话到舟山那边问海况。
今年4月份,“海灾智防”在平湖试点上线,填补了这片空白。
现在,只要手机扫一扫贴在渔船上的二维码,平湖当地的渔民就能通过“海灾智防”平台掌握实时海况,像海浪、风力、潮汐这些信息,大家每天出海捕鱼查看起来真是太方便。
特别是夏天,台风高发期,平湖独山、乍浦这些港区,潮水超警戒水位,海上大风大浪就不能出海捕鱼了。
现在,只要手机扫码“海灾智防,就能看到警戒潮位桩的实时监控,而过去渔民除非自己到海边去看,不然是完全不掌握情况的。
小时新闻记者注意到一个细节,由于渔民大多是老年人,为了照顾大家的阅读习惯,“海灾智防”平台还贴心设计了“长辈版”大字号阅览模式。
“海灾智防”护航,渔民出海更安心、收获更给力
“海灾智防”试点上线的4月,正值海上鳗苗特许捕捞的季节,有了“海灾智防”的护航,渔民出海更安心了。
汤量说,“我们出海捕鱼当然希望收成好,但更希望的是平安,今年鳗鱼产量不错,价格特别好,能够平平安安地赚上70万元,特别地开心。”
每年7月正值东海休渔期的台风季,有短暂5天时间,是平湖渔船海蜇特许捕捞的时间,同时,海况也要适合出海作业捕捞,渔民才能安心安全地挣到这个钱。
如今,有了“海灾智防”的预警预报服务,就显得特别的关键。汤量说,“像今年夏天,每艘船光捕海蜇就稳稳当当地赚了30万元。”
这样一艘渔船今年出海捕鱼3个月零5天,一共赚了100万元,比往年增了一倍。
除了捕鱼,如今,年轻一代渔民也有了更多可能,这些年,汤量家的渔船也和海洋主管部门合作,协助开展海洋生态监测等工作。转型同时,收入也在逐年增加。
东海渔民取之于海,服务于海,正在用实际行动回馈这片我们世代赖以生存的“蔚蓝”。
海灾智防,护佑沿海一二三产发展
浙江是海洋大省,是全国拥有最绵长海岸线的省份。
即便是大家印象中,并不算海滨城市的平湖,也拥有逾28公里的海岸线。
地处杭州湾跨海大桥大桥北岸桥头堡,平湖沿海一线港区、工业区、景区度假区林立,海洋防灾减灾工作的建设,直接关系到沿海群众生产和生活的安危。
在当地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海洋管理科,小时新闻记者了解到,“海灾智防”在平湖的应用,整合了沿海自动观测站,波浪浮标,警戒潮位桩,监控等资源。
自此,平湖的130余艘渔船有了海洋预报信息,指导了渔民全年365天渔业生产的安全
“海灾智防”还为平湖两大沿海工业区企业提供了漫堤预警信息,保障汛期安全生产。
同时,也为沿海九龙山、山湾渔村等景区居民的生活出行,以及游客的观光旅游,提供海洋灾害预警报,守护沿海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随着地方试点工作的不断推进,全省海灾智防应用场景也在今年7月1日正式上线应用,实现了省、市、县三级全面贯通集成海洋观测、视频监控、预警预报、风险识别、风险研判、大数据分析、风险管控、应急指挥等功能;海灾智防场景台风灾害期间,更是发挥了明显的作用,在应对台风“轩岚诺”和“梅花”中投入实战,省市县三级联动机制、风险提示单发布、部门协调联动、灾情险情快速发现等方面效果凸显,有效提升了应急指挥精准度。
本文为钱江晚报原创作品,未经许可,禁止转载、复制、摘编、改写及进行网络传播等一切作品版权使用行为,否则本报将循司法途径追究侵权人的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