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要注意!使用微信转账时,如果你的手机出现下面这2个界面,一定要提高警惕!
某地的大学生小芳是个“购物狂”,平日闲着没事,就爱看购物直播。最近,小芳看中了某位主播安利的一款特价商品,但该商品在各大购物平台上均已售罄,于是,小芳加入了该主播的粉丝群,想询问是否还有存货。
入群后,群组内的“管理员”主动与小芳取得联系,表示他们手头就有“现货”,并且以“粉丝特惠价”出售给小芳。
小芳心想,如此一来,不仅价格比“直播价”更低廉划算,而且还能尽早拿到心仪商品,简直捞着个大便宜,她赶忙给对方转去了货款。
在转账支付的过程中,支付平台系统弹出了“本次交易存在被骗风险”的相关提示,但小芳并未在意……
没想到,数周后,满心期待的小芳没能盼到货品的到来,却只得到了代表着被对方拉黑的红色感叹号。
这时的小芳才明白,所谓的“低价折扣”“现货秒发”,不过都是骗子忽悠自己掏钱的诱饵。很显然,自己遇到“收款不发货”的骗子了!
如果付款前有人能给自己泼盆冷水,让自己冷静下来,仔细核实对方身份,是否就能避免因为一时冲动而陷入骗局呢?“风险提醒”识异常
“虚假交易要警惕,风险提醒要留心”,有时候,多一分沉着小心、多一点冷静思考,就能躲避危险!
为了阻止行为对消费者造成财产损失,支付平台构建了有效识别恶意账号和交易的安全风控系统。
在付款过程中,当系统识别出收款方账户有异常特征时,支付平台会根据风险的程度对用户进行交易风险提醒或拦截。
当系统识别出收款方账号涉嫌欺诈违规,或者恶意程度较大,支付平台会对交易进行拦截保护,提醒用户注意资金安全,对付款用户进行15分钟的保护限制。
再次提醒!转账时出现这2种界面,千万要当心了!
当你收到上面这样的风险提醒或拦截时,很可能正身处骗局之中!
在15分钟的“转账冷静期”内,你应该尽量核实收款方的身份,仔细想想是否存在风险,“转账冷静期”解除后,可以根据核实后的情况,选择是否继续支付。
如今,手机支付已经成为我们支付日常消费、转账给朋友,甚至是支付工资的主要工具。但是,与此同时,我们也不得不提防一些转账中可能出现的行为。
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些在支付平台转账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风险警示,帮助大家更安全地使用手机支付。
假设你正在给一个新认识的网友转账,突然弹出“风险提醒”窗口,那么你需要谨慎对待。
这可能意味着对方是一个高风险账户,支付平台安全系统通过大数据分析已经对此有所监测。
这个时候,你需要先确认对方的身份,或者对方是否是你打算付款的对象。如果对方不能给出让你满意的解释,那么最好是暂停转账操作,避免可能的损失。
当你看到这样的提示,应立即停止支付操作,因为这可能意味着你正要转账的账户涉嫌欺诈!
举个例子,如果你在购买一个二手物品,对方要求你先转账,但在你准备付款时出现了这样的提示,那么这很可能就是一个骗局。你应该立即停止支付,进一步确认对方的身份和交易的真实性。
在填写金额并准备输入密码之前,一定要确认收款人就是你打算转款的对象。
综上所述,我们在使用手机支付时,需要保持警惕,不可轻易输入支付密码,更要时刻确认对方的身份和账户信息。
在充分享受科技带来便利的同时,也要学会保护好自己的财产安全!
图文:人民网、平安北京、中国新闻社等
转录编辑:刘文静(实习)
如果您不想错过“今日闵行”,记得“星标”,并多点“赞”和“在看”,这样,每天新文章推送,就会第一时间出现在您的订阅号列表里啦:)
在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最近,我接连不断地受到一系列令人摸不着头脑的好友申请,声称它们来自我的通讯录中的联系人。然而,当我勇敢地点击验证后,我才惊讶地发现,这些人我根本不认识。这难道是微信的最新漏洞吗?
经过深入研究,我发现这实际上是一种相当狡猾的诡计,不得不佩服策划者的心机。下面,我将分享如何洞悉这些新伎俩,并结合我的个人理解和分析。
这个计谋的设置相当简单。当你通过微信号或手机号搜索某位联系人,并点击“添加到通讯录”时,会弹出朋友验证页面。在这个页面上,不法分子可以动手脚,修改验证消息,将原本默认的微信昵称改成“来自通讯录好友”。这样一来,你发送的好友申请将显示成来自通讯录好友。
不过,这个伎俩实际上相当容易识破。当你收到这类来自通讯录好友的好友申请时,不要急于接受。可以点击查看详细资料,如果验证消息显然不是来自你认识的人,那就要保持警惕哦!
这个伎俩相对更为狡猾,一般人很难察觉。通常,只有那些机智的微商或者心机重的个人运营者才能想到这一点。
要注意的是,对方确实将你的手机号添加到了他们的通讯录中,但你并没有将他们加入你的通讯录。这种情况可能会令人感到困惑。简而言之,对方会在事先将你的手机号添加到他们的通讯录后,在添加好友的页面中选择“手机联系人”,从而向你发送好友申请。
一般来说,如果你收到一个看起来可疑的好友申请,包括头像和简介都让人怀疑的情况,最好在接受之前核实对方的身份,以确保自己的安全。
综上所述,要提高警惕,我们需要防范这些微信好友申请的伎俩,不轻信陌生人的好友请求,特别是要保护好自己的隐私信息,尤其是手机号这种敏感信息。同时,微信平台也有责任进一步提升安全性,以保护用户的隐私和数据安全。
本文介绍了近期流行的一些微信好友申请诡计,通过篡改验证消息和添加通讯录的方式来迷惑用户。这些伎俩需要用户保持警惕,不轻信陌生人的好友请求,以确保自己的隐私和数据安全。此外,文章也强调了微信平台在保护用户隐私方面的责任。通过加强用户教育和提高平台安全性,可以有效应对这些潜在的风险。最重要的是,我们应该时刻保持警惕,不随意分享个人信息,以免遭受不必要的骚扰和风险。
由于平台规则,只有当您跟我有更多互动的时候,才会被认定为铁粉。如果您喜欢我的文章,可以点个“关注”,成为铁粉后能第一时间收到文章推送。本文仅在今日头条首发,请勿搬运。
随着开学季到来
分子又蠢蠢欲动
冒名进入班级群
假扮老师身份实施
近日
我市发生多起冒充班主任
在家长群中收费的骗局
真实案例
近日
多名家长报案称
有分子混入班级群
将头像和昵称
改成与班主任一致
并在群中
以班主任的口吻发布消息
有不少家长未经辨认
便直接缴纳“教材费”
直到班主任发现
在群聊中制止
手法分析
分子往往通过
以下几种方式进群
1.分子直接在QQ搜索班级群名称的关键字,即可出现大量公开的群聊信息,申请通过后便可进入。
2.有些老师会将班级QQ群号(老师的微信号、QQ号、手机号)直接写在黑板上或对外公开,给分子可乘之机。
3.分子在网络游戏中发布免费送皮肤等虚假广告,要求学生分享班级群二维码自证学生身份,才能领取福利。
4.分子在学校门口逗留,与其他家长套近乎,获取相关信息后将自己伪装成学生家长,获取班级群二维码。由于很多群聊设置并未开启“群主确认”功能,分子可直接扫码进群。
手段分析
分子进入班级群后在群内潜伏,待掌握老师的说话方式与作息规律后,下载老师头像,复制老师昵称,快速创建高仿账号,利用老师工作休息的时间差发布缴费信息,让真正的老师不能及时发现。
分子的收款方式往往选择群红包、群收款、支付宝收款码等,许多家长见老师发布通知都会立即响应。
警方提示
不要轻易对外公布班级群,不要轻易拉人入群。分子利用学生家长对老师的信任心理,一般会第一时间积极响应,从而实施。
老师家长们请牢记
一看:看身份。添加好友时注意核实对方身份,备注信息可作为参考,但不要完全轻信。
二防:不要随意向他人推送群二维码,群主一定要设置相关身份验证,谨防无关人员进入群聊。
三查:注意查看微信号ID,高仿号一般会复制头像和昵称,但ID无法频繁修改,可以此核验对方身份。
四稳:收到“交费”“转账”等信息通知时,一定要通过电话、视频等方式多方核实,不要急于转账汇款。
五报:一旦发现可疑情况,要保存好相关证据,及时拨打110报警。
信源丨刑侦支队(孙瑜)
编辑丨刘 俊
校对丨荣千一
审核丨蔡 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