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玩手游网

被阅读大V、精英家长捧上天的DK,为什么我不建议闭眼入?

每周六晚,是我雷打不动的“看留言时间”,最近发现来了很多新朋友,翻看旧文后提出问题,其中一条留言引起了我的注意。

说到DK,常给孩子买书的爸妈应该都很熟悉,它的儿童类图书涉猎广泛,科学、历史、数学类都有,其中科学类是特色。

▲ 图源:当当

千寻当初介入科普时,我也入过不少,和留言的妈妈一样,最大感受就是“贵且重”。

单本DK售价一般在80元以上,组套的售价600左右也很常见,基本上买一本DK的钱,可以买好几套绘本了;而且DK的书以大部头为主,最常见的《DK博物大百科》足足有7斤多,意味着入坑前,你得先确认自家书橱空间够不够。[捂脸]

▲ 图源:网络

不过贵归贵,书是真的好,高清实拍图超震撼,油墨配色和纸张品质都没话说,数据准确细节完美,绝对收藏级别。

话说这样的精品好书,孩子应该很爱吧?还真不见得。

从我这些年的共读体会和身边家长反馈来看,DK并不是儿童科普读物的最佳选择。

DK历史非常久远,它的缩写是Dorling Kindersley,是由Christopher Dorling和Peter Kindersley在1974年建立的公司。

▲ 图源:网络

这家公司刚开始是为其它出版商创作图书,极致精美的图片是它的特色。我们现在看到DK书里的图,都是经过无数编辑精挑细选出来的,很多动植物和星球的真实图片,更是源自专业摄影师。

▲ 图源:网络

令人震撼、收藏级别的图效,是“DK出品,必属精品”的口碑源头。之后,DK又在图效基础上加入精准解读,逐渐形成了自己的风格。

▲ 图源:当当

“精美图片+精准解读”的特色,DK坚持了几十年,最终成为国家地理一样的经典存在。

人们认同经典,因为经典确实是经过了时间的沉淀,代表“用心可以达到的最高标准”。但经典也有局限,它只表示在历史中的合理性,并不证明在当下和未来的合理性。

“精美图片+精准解读”的模式,在信息匮乏时代很宝贵,因为那时我们能接触信息的渠道非常少。

想象一下,当你的生活被限制在一个小范围里,没有网络也没有任何电子产品,这时候有一本书,用精美的图片和简单的文字告诉你,在你生活的区域外,还有如此庞大浩渺的宇宙,神奇多变的生物,你是什么感受,是不是特震撼、特兴奋?

▲ 图源:网络

这感觉,我们这代人应该很熟悉,小时候一本《十万个为什么》被我翻得稀巴烂,没办法,缺啊,这点信息至少可以让我与世界建立起最基本的联系。

但如今,时代变了,我们的孩子拥有了更多获取信息的途径。

想了解恐龙?可以看逼真的特展,也可以在BBC科普剧《安迪的恐龙历险记》里,跟随国家博物馆的工作人员,穿越到恐龙时代,全方位地观察与探索。

▲ 图源:《安迪的恐龙历险记》

当选择增多,需求必然发生变化。

仅提供信息的科普书不再是现在孩子的最爱,就好比读过几千本优秀绘本的千寻,不会再像当年的我,把《十万个为什么》当作宝贝。

我印象很深的例子,来自一个读者妈妈。

她的女儿四岁半,在阅读大V的推荐下,入手了DK《那些重要的事》,她发现共读时,讲不到一页孩子就急着翻篇,平时也没有主动阅读的热情。

▲【被束之高阁的DK】

唯一一次让她觉得“钱花得值”,是春节假期看了小纵队的大电影,里面讲到海底火山,孩子指着《那些重要的事》说:“妈妈,这本书里也有火山。”

后来她又入手了科普绘本《自然故事》,一下感受到了差距。

“孩子会主动拿书过来让我讲,一句一句让我念,讲完一遍后很高兴,还会对书中的故事有评价,比如企鹅宝宝太可爱了,企鹅生活很辛苦之类…”

她还专门拍了照片发给我,小朋友每天睡前都很认真地读《自然故事》~

像《自然故事》这样的科普绘本,就是创作者们根据孩子需求变化做出的改进。

这些年,日本美国等国家在儿童科普读物上的发展非常快,从单纯给知识点,到把知识点融入故事、加入孩子熟悉的生活元素,甚至在知识之间做串联跨界。比如:

▲【藏在生活中的科学原理】

《手心温度计》

▲【鼓励孩子亲手尝试的科学探索】

《外面和里面》

▲【故事里的科学思考】

《玩具医院》

▲【真人秀的主题科普】

《好奇号》

当更契合孩子需求的科普读物出现,以“信息”为特色的DK更像是百科辞典样的存在。我咨询了逃妈,在美国DK也不再是儿童主流科普读物,家长孩子都更倾向fiction的科普书,DK主要存放于图书馆,方便对某类事物特别感兴趣的孩子偶尔查阅。

▲【美国图书馆1块钱1本清仓处理的DK Eye Wonder系列】

为什么说DK不是儿童科普最佳选择,还有个原因是国内DK市场比较混乱。

阅读本身是个很纯粹的事,在我看来,它简单到可以归结为一句话“孩子喜欢并能从中获益”,但有市场的地方就有江湖,阅读也未能免俗。

在国外,DK可能只是口碑之作,在国内,一些书商却为了牟利有意识地将其打造为“阅读奢侈品”,赋予社交属性,大力宣传“DK闭眼入”,或者找一些“精英范”的妈妈写软文,动不动就是“我家娃DK喂大的”。

甚至刻意模糊年龄,明明小学中高年级才适读的书,被宣传为3、4岁就可以,很多不知情的家长,花重金买回家却只能囤在角落生灰,还不好吐槽,毕竟吐槽被封神的读物,是需要勇气的。

▲ 图源:网络

更郁闷是,DK版权在中国的合作方多了、杂了后,书籍质量渐渐出现了良莠不齐的状况。比如《DK儿童海洋百科全书(2018年全新修订版)》,就有很多家长在书评区留言,觉得图片质量太差,怀疑不是正品。

▲ 图源:网络

面对一个混乱的市场,家长想从中挑出好的,适合自己孩子的何其困难?只能依托于良心荐书人,但完全不受市场影响的荐书人又有多少呢?

以上两点,是我综合自己体会和其它家长反馈做出的思考,不见得准确全面,但仍想分享出来,是因为我觉得,思考能让我们更客观,看见“多样性”,而不是随波逐流地“买买买”。

之后我和团队伙伴又做了进一步调查研究,通过对Dk科普书优缺点的对比,总结出了3点建议,供大家参考:

1. DK科普书,大多适合小学中高年级甚至初中生。有的虽然标注4、5岁为起点,对这个年龄段孩子来说还是很晦涩,所以不建议低龄孩子入(除非孩子对某个主题特别感兴趣);

2. 不建议入太多系列书、大百科类的全书,又贵又占地,孩子还不见得爱读;

3. 仔细甄别版本,看良心公众号的推荐(DK部分书只在公号和特殊渠道能买到),多看内页,判断语言、图片、深度适不适合自己孩子。

另外,思考也促使我在孩子的科普阅读上做出大胆尝试,挖到了不少好书。

比如,以达尔文进化论为故事线的《加拉帕戈斯群岛的前世今生》,一度成了千寻爱不释手的科普书,我们由此认识很多奇怪的生物,了解到它们进化成今天模样背后的原因。

比如朱赢椿的原创科普绘本《虫子旁》,因为它,千寻学会了做生物观察笔记。还有很多很多…这些书既不高大上也不贵,却给我们带来了很多探索的乐趣!

EASTWEST

算起来,阅读这件事我已经做了七年有余了。

从千寻出生后的共读,到驻点绘本馆定期给孩子们讲故事,再到成为专业的阅读推广人,主理阅读课程,这些年的经历给了我一个很深的感受,那就是童书阅读必须看见孩子,看见他们的成长规律和热情所在。

因为孩子才是阅读的主体,大人觉得再贵再好的书,孩子没兴趣也白搭。而孩子与书之间若缺乏内在交互,终究就只能停留在「喔,还不错」的程度,过不久便会淡忘,只记得「我好像看过它」。成长时间多么宝贵,完全没必要浪费在“将就,就那样”的阅读上。

也正是认清这点后,我放下了成人的自以为是和虚荣,选择让阅读回归到真实纯粹,尽可能挑出最适合孩子的好书,而不是最贵的。

被阅读大V、精英家长捧上天的DK,为什么我不建议闭眼入?

每周六晚,是我雷打不动的“看留言时间”,最近发现来了很多新朋友,翻看旧文后提出问题,其中一条留言引起了我的注意。

说到DK,常给孩子买书的爸妈应该都很熟悉,它的儿童类图书涉猎广泛,科学、历史、数学类都有,其中科学类是特色。

▲ 图源:当当

千寻当初介入科普时,我也入过不少,和留言的妈妈一样,最大感受就是“贵且重”。

单本DK售价一般在80元以上,组套的售价600左右也很常见,基本上买一本DK的钱,可以买好几套绘本了;而且DK的书以大部头为主,最常见的《DK博物大百科》足足有7斤多,意味着入坑前,你得先确认自家书橱空间够不够。[捂脸]

▲ 图源:网络

不过贵归贵,书是真的好,高清实拍图超震撼,油墨配色和纸张品质都没话说,数据准确细节完美,绝对收藏级别。

话说这样的精品好书,孩子应该很爱吧?还真不见得。

从我这些年的共读体会和身边家长反馈来看,DK并不是儿童科普读物的最佳选择。

DK历史非常久远,它的缩写是Dorling Kindersley,是由Christopher Dorling和Peter Kindersley在1974年建立的公司。

▲ 图源:网络

这家公司刚开始是为其它出版商创作图书,极致精美的图片是它的特色。我们现在看到DK书里的图,都是经过无数编辑精挑细选出来的,很多动植物和星球的真实图片,更是源自专业摄影师。

▲ 图源:网络

令人震撼、收藏级别的图效,是“DK出品,必属精品”的口碑源头。之后,DK又在图效基础上加入精准解读,逐渐形成了自己的风格。

▲ 图源:当当

“精美图片+精准解读”的特色,DK坚持了几十年,最终成为国家地理一样的经典存在。

人们认同经典,因为经典确实是经过了时间的沉淀,代表“用心可以达到的最高标准”。但经典也有局限,它只表示在历史中的合理性,并不证明在当下和未来的合理性。

“精美图片+精准解读”的模式,在信息匮乏时代很宝贵,因为那时我们能接触信息的渠道非常少。

想象一下,当你的生活被限制在一个小范围里,没有网络也没有任何电子产品,这时候有一本书,用精美的图片和简单的文字告诉你,在你生活的区域外,还有如此庞大浩渺的宇宙,神奇多变的生物,你是什么感受,是不是特震撼、特兴奋?

▲ 图源:网络

这感觉,我们这代人应该很熟悉,小时候一本《十万个为什么》被我翻得稀巴烂,没办法,缺啊,这点信息至少可以让我与世界建立起最基本的联系。

但如今,时代变了,我们的孩子拥有了更多获取信息的途径。

想了解恐龙?可以看逼真的特展,也可以在BBC科普剧《安迪的恐龙历险记》里,跟随国家博物馆的工作人员,穿越到恐龙时代,全方位地观察与探索。

▲ 图源:《安迪的恐龙历险记》

当选择增多,需求必然发生变化。

仅提供信息的科普书不再是现在孩子的最爱,就好比读过几千本优秀绘本的千寻,不会再像当年的我,把《十万个为什么》当作宝贝。

我印象很深的例子,来自一个读者妈妈。

她的女儿四岁半,在阅读大V的推荐下,入手了DK《那些重要的事》,她发现共读时,讲不到一页孩子就急着翻篇,平时也没有主动阅读的热情。

▲【被束之高阁的DK】

唯一一次让她觉得“钱花得值”,是春节假期看了小纵队的大电影,里面讲到海底火山,孩子指着《那些重要的事》说:“妈妈,这本书里也有火山。”

后来她又入手了科普绘本《自然故事》,一下感受到了差距。

“孩子会主动拿书过来让我讲,一句一句让我念,讲完一遍后很高兴,还会对书中的故事有评价,比如企鹅宝宝太可爱了,企鹅生活很辛苦之类…”

她还专门拍了照片发给我,小朋友每天睡前都很认真地读《自然故事》~

像《自然故事》这样的科普绘本,就是创作者们根据孩子需求变化做出的改进。

这些年,日本美国等国家在儿童科普读物上的发展非常快,从单纯给知识点,到把知识点融入故事、加入孩子熟悉的生活元素,甚至在知识之间做串联跨界。比如:

▲【藏在生活中的科学原理】

《手心温度计》

▲【鼓励孩子亲手尝试的科学探索】

《外面和里面》

▲【故事里的科学思考】

《玩具医院》

▲【真人秀的主题科普】

《好奇号》

当更契合孩子需求的科普读物出现,以“信息”为特色的DK更像是百科辞典样的存在。我咨询了逃妈,在美国DK也不再是儿童主流科普读物,家长孩子都更倾向fiction的科普书,DK主要存放于图书馆,方便对某类事物特别感兴趣的孩子偶尔查阅。

▲【美国图书馆1块钱1本清仓处理的DK Eye Wonder系列】

为什么说DK不是儿童科普最佳选择,还有个原因是国内DK市场比较混乱。

阅读本身是个很纯粹的事,在我看来,它简单到可以归结为一句话“孩子喜欢并能从中获益”,但有市场的地方就有江湖,阅读也未能免俗。

在国外,DK可能只是口碑之作,在国内,一些书商却为了牟利有意识地将其打造为“阅读奢侈品”,赋予社交属性,大力宣传“DK闭眼入”,或者找一些“精英范”的妈妈写软文,动不动就是“我家娃DK喂大的”。

甚至刻意模糊年龄,明明小学中高年级才适读的书,被宣传为3、4岁就可以,很多不知情的家长,花重金买回家却只能囤在角落生灰,还不好吐槽,毕竟吐槽被封神的读物,是需要勇气的。

▲ 图源:网络

更郁闷是,DK版权在中国的合作方多了、杂了后,书籍质量渐渐出现了良莠不齐的状况。比如《DK儿童海洋百科全书(2018年全新修订版)》,就有很多家长在书评区留言,觉得图片质量太差,怀疑不是正品。

▲ 图源:网络

面对一个混乱的市场,家长想从中挑出好的,适合自己孩子的何其困难?只能依托于良心荐书人,但完全不受市场影响的荐书人又有多少呢?

以上两点,是我综合自己体会和其它家长反馈做出的思考,不见得准确全面,但仍想分享出来,是因为我觉得,思考能让我们更客观,看见“多样性”,而不是随波逐流地“买买买”。

之后我和团队伙伴又做了进一步调查研究,通过对Dk科普书优缺点的对比,总结出了3点建议,供大家参考:

1. DK科普书,大多适合小学中高年级甚至初中生。有的虽然标注4、5岁为起点,对这个年龄段孩子来说还是很晦涩,所以不建议低龄孩子入(除非孩子对某个主题特别感兴趣);

2. 不建议入太多系列书、大百科类的全书,又贵又占地,孩子还不见得爱读;

3. 仔细甄别版本,看良心公众号的推荐(DK部分书只在公号和特殊渠道能买到),多看内页,判断语言、图片、深度适不适合自己孩子。

另外,思考也促使我在孩子的科普阅读上做出大胆尝试,挖到了不少好书。

比如,以达尔文进化论为故事线的《加拉帕戈斯群岛的前世今生》,一度成了千寻爱不释手的科普书,我们由此认识很多奇怪的生物,了解到它们进化成今天模样背后的原因。

比如朱赢椿的原创科普绘本《虫子旁》,因为它,千寻学会了做生物观察笔记。还有很多很多…这些书既不高大上也不贵,却给我们带来了很多探索的乐趣!

EASTWEST

算起来,阅读这件事我已经做了七年有余了。

从千寻出生后的共读,到驻点绘本馆定期给孩子们讲故事,再到成为专业的阅读推广人,主理阅读课程,这些年的经历给了我一个很深的感受,那就是童书阅读必须看见孩子,看见他们的成长规律和热情所在。

因为孩子才是阅读的主体,大人觉得再贵再好的书,孩子没兴趣也白搭。而孩子与书之间若缺乏内在交互,终究就只能停留在「喔,还不错」的程度,过不久便会淡忘,只记得「我好像看过它」。成长时间多么宝贵,完全没必要浪费在“将就,就那样”的阅读上。

也正是认清这点后,我放下了成人的自以为是和虚荣,选择让阅读回归到真实纯粹,尽可能挑出最适合孩子的好书,而不是最贵的。

《DK人类登山史》:因为山在那里

《DK人类登山史》 英国皇家地理学会 英国阿尔卑斯登山俱乐部 编著

李汝成 译/上海文化出版社

几千年来,世界上的山脉大多人迹罕至。自远古至中世纪,作为神灵和怪物的家园,山脉被视为危险、荒凉、神秘之地。但同时,高山又是接近天空的另一重世界,是祭台,也是宗教场所。

但在中世纪前,除了必须翻越山脉的军队,少数渴求独居的商人和宗教人士以外,几乎所有人都对高山避而远之。直至文艺复兴,当欧洲人的自我和生命意识渐渐被唤醒,他们开始为登山而登山。

14世纪,“文艺复兴的第一个人文主义者”,也是第一个为登山而登山的人,是诗人彼得拉克。登上旺图山,“象征着他从物质层面到精神层面的奋斗历程,登上顶峰就是把罪孽抛在身后,进而得到净化,走近上帝”。

两百年后,在瑞士博物学家康拉德·格斯纳看来,高坡实际上是另一个世界,本身就是一种精神上的提升。攀登皮拉图斯山的过程中,在停下来吃面包和饮用清凉的泉水时,他疑惑人的感官能否享受更大、更美好的乐趣。“只要上帝让我活着,我就去爬山,无论如何,一年也要爬一座山。”

从彼得拉克到格斯纳,攀登高山从接近上帝,逐渐转为对自身愉悦的追求。

18世纪后期的浪漫主义诗人以及启蒙哲学家,最先为欧洲人启蒙了高山美学。

歌德在游历了德国北部的哈茨山脉后,写道:“我走出门,布洛肯峰庄严肃穆地耸立在那里,华丽的月光洒落在松树上。今天我站在布罗肯峰,在女巫的祭坛上向上帝奉上我最衷心的感谢。”

雪莱在瑞士的群山前激动万分,“当高山巨峰突然映入我的眼帘时,我十分兴奋,那是一种欣喜若狂的惊羡。”他还这样描绘勃朗峰:“霜冻和太阳傲视凡人之力:穹顶、金字塔、尖顶、一座死亡之城。”

之后,一代又一代的欧洲人,对山的危险、野性着迷,这甚至成了他们一种不可遏制的冲动。

奥地利登山者欧根·拉默,是19世纪八九十年代登山运动的领军人物。他受尼采影响很深,在登山中探寻真正的自己。他对循规蹈矩的生活有一种近乎病态的恐惧。“(登山)这样的经历,”他写道,“可以抵消多年的日常生活;比更能抚慰疲惫的灵魂。”

在拉默看来,落石与恶劣的天气都是登山的魅力,要坦然接受而不应设法规避。借助登山绳、岩钉和山间小屋等设施是违背自然,在向导陪同下则意味着放弃自立。拉默认为危险是登山的一部分,危险是登山的魅力。

探索喀喇昆仑山的马丁·康韦说,忠实的登山者“最爱在群山中四处游荡,不愿连续两晚睡在同一家客栈,讨厌待在中心地区,厌倦待在同一个地方,总是想看看山的另一边是什么?”

弗吉尼亚·伍尔夫的父亲,英国作家、历史学家也是登山家的莱斯利·史蒂芬说:“我认为登顶高峰是人类使命的一个重要篇章。当我不再信奉上帝后,我在阿尔卑斯山获得了精神重生。”

英国登山家埃尔伯特·马默里写道:“15岁那年,维亚玛拉峡谷的峭壁和特奥杜尔山口的白雪点燃了我的登山热情,随着年龄的增长,这团火越烧越旺,在极大程度上塑造了我的人生和思想。”他在人类首次挑战八千米以上高峰(南伽帕尔巴特峰)过程中遇难。

19世纪至今,登山成了一种新信仰。这种信仰的神祗,是耸入天际的高峰,是在高峰上终年不化的冰川和积雪,是那纯粹的高度,是要往那高处去的冲动。甚至,是攀登过程中的危险和困难。

是马洛里所说的“因为山在那里”。

《DK人类登山史》便是记录人类自古以来对高山的向往、对自身的挑战的一本书。它把人类历史上充满无穷力量的巨型叙事与一则则悲壮的个体故事融为一体,既是大事记、英雄谱,也是装备展、路线图。可以说,有关登山的一切,几乎都可以在这本书中找到。对于登山者来说,每次去登山都宛如一次重新自我认知的过程,通过登山的方式去理解世界。而对更多普通的读者来说,或许没有真正攀登高峰的机会,但每个人都可以拥有登山的精神,走出自己的舒适区,奋力前行,翻过人生的一座座山,登上属于自己的顶峰,同样可以体会到攀登的喜悦。(文/盛亮)

更多攻略
游戏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