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玩手游网

戏曲中的唱念做打

#非遗里的戏曲#戏曲是通过唱念做打来表现人物的,因此唱、念、做、打是戏曲表演的四种艺术手段,也是戏曲演员的四种基本功,它与“手眼身法步”五种技术方法,合称为戏曲演员的“四功五法”。

戏曲在长期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唱念做打各种艺术手段,早在汉代百戏中就有用武术和杂技表演故事的节目,唐代盛行载歌载舞,宋代杂剧把歌舞、戏剧、杂耍集于一台,元明时声乐和舞蹈技艺的结合渐趋完善,到了清代才形成了唱念做打多样统一的完整艺术形式。

唱:就是唱各种曲调,通过声乐的艺术感染力,表现人物的性格、感情和精神状态,不同剧种对唱的运用不同,有的戏曲唱的多,一唱三五十句甚至百句,有的戏曲唱的很少,只在戏曲高潮时安排唱段,演唱有演员独自清唱,以突出声乐的表现力,也可用器乐伴奏,以衬托人物感情,还有采用一唱众和的帮腔,烘托气氛揭示人物内心世界。

念:指具有音乐性的念白,与唱相互配合补充,表达人物思想感情,念白有韵律化的韵白,也有以方言为基础,接近生活语言的散白,但都不是普通的生活语言,而是经过艺术提炼,成为朗诵体,富有节奏感和音乐感,念起来铿锵悦耳。

做:泛指表演技巧,一般指舞蹈化的形体动作,演员在创造角色时,灵活运用各种身段姿势和表演技法,以突出人物性格、年龄、身份上的特点,塑造艺术形象,如在步法上狼狈挣扎时走跪步,少女在欢乐时摔辫梢走碎步,以描绘人物心态。

打:指武打和翻跌的技艺,是传统武术的舞蹈化,生活中格斗场面的艺术化,一般分为用古代刀枪剑戟等兵器对打或独舞的把子功,在毽子上翻滚跌扑的毽子功,这些武功技艺与戏曲情节相结合,有助于刻画人物,阐明剧情,使观众得到艺术享受。

戏曲演员从小就从唱念做打几个方面接受严格的基本训练,全面掌握基本功以后,方可根据自己的素质特点发挥专长,有的演员以唱功见长,有的则以做功取胜,唱念做打是戏曲表演的特殊艺术手段,也是有别于其它舞台艺术的重要标志。

京剧的哇呀呀喂呀呀哇哈哈哈都啥意思?

3月27日是世界戏剧日,京剧里的这些知识,你知道吗:京剧里经常哇呀呀大叫的是哪个行当?京剧人物的喜怒哀乐如何表现?京剧中的孙悟空、哪吒什么样?画白脸的都是坏人吗?唱念做打是什么?四大名旦都是谁?15个值得了解的京剧知识,感受国粹的文化魅力↓↓

来源: 人民日报微博

戏曲中“做”、“打”是如何运用的,剧中“做功”运用有什么妙处

为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阅读前请辛苦点下“关注”。我将每日更新优质内容,感谢您的支持~

编辑|渺远的云

《武松打店》中“做”、“打”的运用

京剧《武松打店》又名《十字坡》,这出戏是京剧剧目中一场精彩的短打武戏。

此剧,唱念不多,最大的特色是武松(武生)与孙二娘(武旦)在黑夜里伸手不见五指的情况下对打,一个身段连接另一个身段,每一个身段表达着角色当时的心情,同时予人舞蹈般的美感。

剧中“做功”运用之妙

戏曲做功是用程式化表现手法,虚实相结合,立象以尽意。

《武松打店》中“做功”运用之妙在其中的“摸黑”部分具有凝练的体现,表演设计上结合了戏曲表演艺术特色的“虚拟性”,演员不用道具和布景的辅助而只借助自己的肢体动作,将“伸手不见五指”的黑暗状态表现得淋漓尽致,正如前辈们所说:“戏曲的布景在演员的身上。”虚拟性表演的存在使得传统戏曲舞台上的布景很少,舞台上常常只有一桌二椅,简单的道具通过演员的表演可以象征出各种虚拟的物件。

《武松打店》的布景也是如此,舞台上摆放的桌子,根据剧情的需求第一幕是吃饭喝酒的餐桌,第二幕就变成了武松睡觉的床。

此剧中的房门,被省略掉了,没涉及到的时候它不存在,等到有戏时,孙二娘拿着匕首来“撬门”的虚拟动作就能够使观众感受到那扇门的存在。

《武松打店》将“虚拟”这一表现手法的魅力发挥到了极致,扮演武松与孙二娘的两位演员,在只有一桌二椅的灯火通明的舞台上,却能生动的表现出摸黑厮打的真实感觉,很大程度上归功于一套虚拟的程式动作,如剧中的“摸黑”表演。

“摸黑”表演的重点是黑夜感,寻找对方主要是靠“听、摸、看”这三种表演方式来体现。

听,要听对方的脚步声、衣服的摩擦声和呼吸声,通过这几种声音辨别对方的方位;“摸”要分上摸、中摸、下摸,必要时还可以用脚去“趟”。

这里所表现的“看”,应该是觑看,是听与摸反映在眼神上的运用,要通过眼神表现是夜晚的环境感和内心节奏的变化。

通过这三点的表演,就能给观众真实的感觉。

剧中程式化动作的设计都十分的巧妙,科学合理的运用程式化的舞蹈语汇融汇入“戏”、入规定情境,灵活运用“做功”的基本表现技法以及各种表演手段,塑造人物形象,表达人物的内心情境与特定的剧情需要。

如孙二娘前来窥探,二人初次交手的表演。

孙二娘“撬门”进屋后摸向床边,不留神摸到武松身上,武松起身时孙二娘就地走了一个“卧扑虎”,武松摸空但并未放松,随后伸腿向床下探索,同时眼睛瞪向正前方脸上挂着集中注意进行搜索的神气。

这里武松眼神的运用是关键,一般按照戏曲表演技法,要求手眼身法步,手到眼到,眼光应该随着脚尖走,但是根据此剧的规定情境,是黑夜在伸手不见五指的房间里,是看不见脚尖的,武松此刻运用的眼神,说他是看,不如说是屏息凝神的在听。

戏曲表演技法不是一成不变的,它是表演的手段,是为舞台上的人物形象塑造服务的,此刻武松眼神的运用,如果死抓着手到眼到这个方法就不对了,表演手段要根据剧情所需恰如其分的运用。

武松向床下探索的脚,朝着孙二娘昂起的脸慢慢踹下去,孙二娘感到眼前有东西在逼近身子渐渐后仰,此时孙二娘跪着“下腰”,武松的脚像是与孙二娘的胸口紧贴着,但其实是似碰非碰的一个状态,随后武松用脚尖抹着孙二娘一个“绕头”的动作,这个动作是结合了太极拳推手的方法与劲头,准确的表现了在摸黑中的相互间进攻与退守,探索与退让的神与情。

演员在舞台上灵活巧妙的运用“手、眼、身、法、步”身体各部分表演的配合,能够准确的将人物当下的内心情感传达给观众,例如孙二娘手持匕首上场,双方摸黑格斗时,孙左手拿匕首扎向武松,被武松抓住后立刻抬起拿匕首的右手迅速扎向武松,手持匕首面向观众亮相,自信的认为一定重伤到了武松后得意的晃头向台前跑去,与观众进行交流,用左手摸右手所持匕首上的血迹,得意的捻手里的血,此时发现没有血时,孙二娘的眼神与表情逐渐发生变化,从志得意满变为惊讶,再到转瞬间打定主意果断选择再次出手。

第二次格斗时孙双手手持匕首扎向武松的胸口,贴着胸口用力划开后手持匕首再次面向观众亮相,自信的认为这次一定得手了,同第一次一样跑向台前得意的捻手里的血,但是发现仍然没有血迹时,孙二娘眼神与表情的变化与第一次相比更加的震惊甚至愤怒。

孙二娘两次刺杀武松后发现未遂时所运用的程式化动作大致是一样的,但是通过眼神与表情的变化能够体现出这两次人物内心情感变化的区别以及情绪的递进。

这就是“做功”运用巧妙之处,程式化动作通过细微的处理能够传达人物角色内心不同的情感变化,而这正是表现人物内心情感、刻画人物形象的重要地方。

剧中“打功”运用的亮点

“摸黑厮打”是《武松打店》中最重要的部分,也是戏的核心。

剧中武松与孙二娘精彩的武打最能博得观众的喝彩,通过“把子功、毯子功、桌子功”等戏曲武打技巧的运用,强化了舞台的艺术效果,增添了其剧目的观赏性。

把子功的灵活运用

《武松打店》中根据剧情和人物特点运用“匕首”把子,创造出“匕首对打”的精彩把子套路,“匕首对打”的精彩之处在于它的真实性和逼真感,这套把子要求演员做到虚处见实,程式化动作是虚拟的,但表现的感觉是真实的,戏曲舞台上开打的一招一式,上打下扎、左刺右挡虽是程式动作,若要打出拼命相杀的战斗气氛,就必须拿出真功夫,怡似真刀真枪,砍得猛、刺得准;闪得急、抓得稳;干净利落、动人心魄。

如“匕首对打”中的“掷攮子”,武松在对打过程中夺过孙二娘手中的匕首向孙二娘掷去,孙二娘“扑虎”躲过第一个攮子(匕首),人刚落地,武松又一攮子(匕首)向孙二娘的头掷去,孙二娘迅速转身一个“肘丝扑虎”躲过第二个攮子(匕首),匕首擦着孙二娘的头落在垫板上。

这动作要求一准二狠。

更多资讯
游戏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