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使用塑料“催吐管”进行催吐减肥正悄然流行。催吐管在网上被称为“兔兔管”、“仙女管”,在电商平台上大量售卖,月销量数以百计。
这些“兔兔管”由几根直径11-13mm不等的塑胶管组成,卖家称,需将催吐管胃里50cm,使食物顺着管子吐出来,就能一个月瘦十几斤,且没有副作用。
在“催吐吧”,就有不少人用“sd”“g”“zr”(分别代表“手动”“管”“自然”)来表示自己的减肥方式、抵御圈外人对催吐行为的好奇打量和轻易窥探。他们当中,很多人认为这是条通往瘦身的捷径,包括不少未成年人。
但不得不说的是,用这种方法减肥,简直就是作死!
源于“插胃管”的催吐管医学上,有一种叫插胃管的疗法,就是经过鼻腔、口腔将胃管插到病人胃中,借助胃管来向病人胃中输送食物、水分、药物等,确保病人的营养,普遍应用在饮食不能自理以及昏迷的病人当中。这种方法也可以反过来用,插入胃管后进行抽吸,可将胃内容物抽出来,达到洗胃、催吐的目的。
催吐管,估计也是源于胃管,类似洗胃的操作,只不过是用于健康人,而且是从口里去。
然而,任何的医学操作都会有并发症,插胃管也不例外,临床常见的并发症有食物反流、打嗝、呛咳、误吸及吸入性肺炎、腹胀腹泻、便秘、脱管与堵管、胃潴留及口腔中细菌增多等。
其中,腹泻是最常见并发症,原因是大量水分稀释了胃酸,并刺激肠蠕动加速,灌注速度过快,注入液体温度低,以及操作过程污染等。
而最为严重的并发症是误吸,原因是过程中发生恶心、呕吐,胃内容物误入气管。后仰位或平卧,会反流物流入呼吸道的机会;胃管直径越粗,对食管下端括约肌的扩张开放作用越大,发生胃内容物反流的机会越大,误吸也易发生;胃管插入深度不够,也可增加误吸发生。一旦发生,轻则剧烈呛咳,重则发生吸入性肺炎,甚至窒息而死。
跟胃管类似的催吐管,也肯定存在跟胃管同样的风险,而且使用者非专业人士,又不是在医院里使用,并发症更容易出现,风险更大。
催吐减肥对人体的损伤抛开操作上的风险,插管催吐减肥对人的损伤也很大。
通过催吐方式来减肥,首先破坏了人与食物之间已经形成的自然规律。什么时候吃饭,吃饭后人体内会发生哪些变化,会分泌哪些物质,生理上都形成了定式。食物从口腔到胃,再到小肠、大肠等,对人体产生不同的刺激,也会引起不同的反应。假如将食物吃进胃里后又吐出来,已形成的人体机能就会被打破,这会对身体造成很多危害。
频繁催吐尤其是插管催吐,还容易导致咽喉、食管、胃的机械性损伤。
并且,这种危害并非仅仅局限于身体,还会存在于精神层面。人类如何认识食物,怎么与食物互动,同样形成了定式,人与食物的和谐关系被破坏,在心理层面也会产生很多不良影响,容易导致厌食症和暴食症等疾病。
另外,催吐行为会损伤食道、牙齿、腮腺、唾液腺、胰腺等部位,造成体内电解质紊乱、心律失常,出现抽搐、休克、癫痫发作等严重后果,甚至心脏骤停导致死亡。
用催吐管的方式来减肥,坏处是显而易见的。
建立正确的减肥观更重要跃跃欲试催吐管的人,基本都是年轻人,在他们眼中,催吐减肥既能满足口舌之欲,又避免多吃变胖的后果,是痩身的捷径。
初尝试时,他们可能会发现效果确实不错,还通过每天打卡晒出饮食和体重记录来激励自己。但其实,一段时间后,副作用就会接踵而来,健康每况愈下,有些人会及时停止,但也有些人会无法自拔,陷入了周而复始的自我怀疑和自我否定之中。
在医生眼中,对食物及体重和体形的过分关注,是进食障碍的临床特征。而进食障碍这种心理疾病,还常常伴随着抑郁障碍、人格障碍、物质依赖等其他精神问题。对于这个群体,简单的建议指导未必能消除他们心中的矛盾,使他们得到治愈,常常需要专业人士实施专业治疗。
其实,这种现象和方法之所以会产生,还是因为我们的社会过于崇尚纤细的病态审美、旁人对于体形的语言暴力、家庭对于孩子的过度保护、媒体对于身材的夸大渲染,令“瘦”成为当下社会的审美文化,“锥子脸”“马甲线”大行其道,“反手摸肚脐”“锁骨放硬币”更是成为全民参与的“炫瘦游戏”。尤其是社会话语权较弱的女性,在减肥中尝到成就感的甜头后,很容易迷失理智。
所以,全社会都应该承担起改变审美观的责任,让人们不再过于以瘦为美,强调过分瘦削是病态的,不符合审美秩序的,不是“自然”的,才能避免让“减肥瘾”者陷入畸形的心理泥潭之中,不再产生越来越多类似“催吐减肥”等的不科学方式。
我们真的不希望,直到有一天发生了严重的后果,才会真正引起人们的重视。#女子为美用半米塑料管催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