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5年同盟国柏林阅兵之后,首度亮相的苏联IS-3重型坦克迅速从虎王、潘兴和百夫长手里把“最有牌面的坦克”桂冠抢来,戴在自己的倒扣锅盖头炮塔上。长88炮、圆弧炮盾与倾斜装甲算什么?柏林大街上隆隆列队的IS-3重型坦克给西方小老弟们上了一课:122大管子,看见没?都往后稍稍!
有一说一,这可实在太有牌面。
总之呢,在IS-3重型坦克出现之后,西方的坦克设计立刻从“学虎王打虎王”转变成“学IS-3打IS-3”。一夜之间IS-3的三片拼接装甲和锅盖头炮塔设计风靡一时,美英两国更是齐齐把120毫米等级的火炮搬上重型坦克,由此诞生了M103和“征服者”。
虽然继承了德国坦克的“超重”病,但法国AMX-50还是有点创新,比如说抄了IS-3的三片车首设计。
虽然说IS-3与T-10(IS-8)等“斯大林重锤”搞得铁幕以西鸡犬不宁,但苏联人自己并不是那么敏感。东方阵营的一部分盟国在战后几年里就得到了IS-3(比如波兰与捷克),从英法阵营“转投”苏联的埃及也在1956年透过捷克斯洛伐克的“中间渠道”,收到了100台IS-3M。
要知道埃及人之前也就用用马蒂尔达与维克斯轻型坦克之类的铁罐头,IS-3这一来,可把埃及人给高兴坏了。
咱也有牌面了,阅兵搞起!埃及的IS-3M涂沙漠亮黄,但曝光给人一种涂白的错觉。
埃及迫切的需要IS-3M是有原因的。1956年的苏伊士运河战争里,埃及的T-34/85、“谢尔曼”和SU-100等二战坦克被以色列新改造的M50“超级谢尔曼”一通爆锤,英法联军更拿出M47“巴顿”和“百夫长”来挤兑埃及人,真是“打苏联我唯唯诺诺,中东搅屎我重拳出击”。
所以IS-3M来了!和“杠三大哥”一起到货的还有另外数百台T-54/55以及捷克在战后制造的T-34/85。
坦克兵拉胯,坦克性能再好也是白给。这是在拉法被以色列摧毁的IS-3M。
但在1967年西奈半岛的“六日战争”里,以色列装甲兵的装备也得到了同步升级,“百夫长”和“巴顿”虽然无力撕开IS-3M正面的200毫米厚装甲,但正面打不过,可以绕侧嘛!
在缺乏针对性训练的埃及装甲兵手里,IS-3M炮塔“转动慢、装填射速慢、瞄准慢”这“三慢”成了致命弱点。以色列的“百夫长”和“巴顿”往往是先虚晃一枪,就迅速转点包抄,埃及人还没来得及把IS-3M的122毫米主炮瞄准敌人,就已经身陷重围。
秉承勤俭持家的原则,以色列人把缴获的IS-3M拆掉发动机,当作固定堡垒。
埃及人既没能发挥出IS-3M“斯大林重锤”的重甲重炮与突进优势,战术上也完全落后于时代,难免被以色列人狂虐。短短四天之内,埃及手里不超过100台的IS-3M就在西奈半岛上丢掉了至少72台,其中还算完整的,能够使用且最终被以色列人回收再利用的IS-3M就有30台以上。还有一台IS-3M至今陈列在以色列特拉维夫装甲博物馆,成了永久保存的战利品……
除了丢人,找不出第二个合适的形容词来给埃及IS-3M下定论了。左边是一台改造过的T-34/122。
几家欢喜几家愁,埃及几十个小时里“疯狂送人头”不仅把苏联运来的坦克败得一干二净,更急剧改变了整个中东的实力对比,还对后世的坦克战术产生了巨大影响:炮塔转速与行进间射击等现代坦克异常重视的“边角性能”,正是各大国从IS-3M身上吸取的教训。
然而另一边,西奈半岛上的坦克战则彻底成就了以色列装甲兵的威名。在之后与中东各国的装甲对决中,以色列坦克虽偶有小挫,但总能拿下战略层面的胜利。
《坦克世界》中的荣誉勋章“西奈雄狮”,指的正是以色列装甲兵在西奈半岛上力克IS-3M的辉煌战绩。每得到一枚“西奈雄狮”,就有一百台IS系列坦克惨遭摧毁,没有买卖,就没有伤害……
在装甲和火炮都相对靠谱的同时,IS系列底盘的坦克和坦克歼击车也始终难免“转得慢、打得慢、瞄准慢”这三样病。如何扬长避短,让“西奈雄狮”勋章不从自己手里源源不断地送出去,是每一个在苏系科技树上攀爬的车长,所要面对的共同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