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玩手游网

更有效培养造就高质量人才

当前,各行各业的竞争,归根结底都是人才的竞争,尤其是高素质、高水平人才的竞争。日前印发的《中央党内法规制定工作规划纲要(2023—2027年)》明确提出,坚持党管人才原则,构建科学规范、开放包容、运行高效的人才发展治理体系,构建适应高质量发展的人才制度体系。基于此,更有效地培养与造就高水平高素质人才,成为一个受到关注的问题。

高质量的人才发展治理体系具体应如何建设?破除相关体制机制弊端,畅通人才发展流动的“梗阻”是关键。体制新则事业兴,机制活则人才涌。眼下,随着实践的不断深入,我国长期积累的人才红利优势也逐步显现。但也存在着一些体制机制层面的障碍,各地区在真正引才用才方面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对此,要充分发挥市场在人才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发挥用人主体、经营主体在选才、用才方面的主导作用,以及政府在服务与保障人才方面的重要作用,有效促进人才在当地“生根发芽”。还要坚持一般性人才和柔性人才引进相结合,提供多维度合作方式,充分尊重人才意愿。

培养高技能人才,应通过多种举措建立起多元评价机制。应积极拓宽技能人才职业发展通道、健全职业标准体系和评价制度、推行职业技能等级认定、完善职业技能竞赛体系,在全社会形成尊重劳动、崇尚技能的风气,从而实现人才资源充分涌流、人才活力竞相迸发。

构建高质量人才发展治理体系,要以行业为准绳,完善人才战略布局、坚持各方面人才一起抓。在行业不断细分的今天,对人才的需求不仅体现在传统行业和工种上,而且体现在一些新兴职业方面。因此,应与时俱进,根据行业类别甚至行业细分完善人才战略布局。我国也相继出台了相关规划,进行了人才层面的细分。例如,此前出台的《关于加强新时代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十四五”中医药人才发展规划》等,都对主要评价指标、人才队伍建设专项进行了详细部署。

构建高质量人才发展治理体系,还要强化人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需求侧统筹有机结合。从需求角度来说,应按照党的二十大报告的要求,加强基础学科、新兴学科、交叉学科建设,加快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大学和优势学科。要加强学科设置的灵活性,完善学校管理和教育评价体系,突出教育、科技、人才融合发展成效评估。而从人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角度来讲,应增强国家战略人才力量建设,在人才增量中培养造就更多大师、战略科学家、一流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青年科技人才等,进一步探索我国人才的高质量培养之路。(本文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贾 楠)

以高质量人才工作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

【国企这十年】

山东省国资委委员会选送

山东省属企业党建工作百佳案例之十

以高质量人才工作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

文/山东高速集团党委

案例简介:山东高速集团党委将人才工作摆在突出位置,强化党委统一领导,健全人才工作机制,加大各类人才培养引进力度,持续激发人才特别是高层次人才创新创造活力,为打造企业核心竞争优势、推动集团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集团近2年内新增30个省级及以上人才平台载体、100余名高层次人才,先后承担国家及省重点研发计划13项,获得国家、省科技进步奖11项,获得发明专利授权867项,连续2年被评为山东省人才工作先进单位,营业收入增长率保持在25%以上,并首次进入世界企业500强。

案例背景

总书记强调,发展是第一要务,创新是第一动力,人才是第一资源。近年来,山东高速集团深入贯彻总书记关于人才工作的重要讲话精神,大力实施人才强企战略,努力构筑新时代企业人才集聚高地。尤其2020年联合重组以后,肩负省委省政府整合重托和干部职工发展期盼,面对复杂的市场竞争环境,高速集团党委将人才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强化党委统一领导,健全人才工作机制,加大各类人才培养引进力度,持续激发人才特别是高层次人才创新创造活力,为打造企业核心竞争优势、推动集团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高质量的人才工作推动了企业的高质量发展,集团连续2年被评为山东省人才工作先进单位,营业收入增长率保持在25%以上,并将首次进入世界企业500强。

主要做法

(一)坚持党管人才原则。持续健全完善党委统一领导,组织部门牵头抓总,有关部门各司其职、密切配合,用人单位发挥主体作用、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党管人才工作格局。一是强化党委统一领导。集团党委每年至少1次专题研究部署人才工作,重大人才事项及时提交集团党委会研究。成立集团党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定期召开会议研究协调集团人才工作,不断完善党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运行机制和分工协作机制。二是坚持“一把手”抓“第一资源”。党委书记切实扛起第一责任人责任,每年点题认领党委书记人才工作项目,先后高质量完成了“高端人才培养引进工程”“经营管理人才素质提升工程”等人才工作项目,推动解决人才队伍建设的重点难点问题。三是压实工作责任。研究制定集团《关于加强和改进集团人才工作的措施》等制度规范,明确总部部门和权属单位责任分工,每年确定人才培养引进和人才平台载体建设等工作任务,不断完善人才工作考核机制,层层压实人才工作责任。

山东高速创新研究院揭牌成立

(二)搭建平台聚人才。注重人才平台载体建设,为吸引人才、培养人才、留住人才提供有力支撑。一是搭建创新平台。高标准组建山东高速创新研究院,有效整合人才、设备、平台等研发资源,围绕集团重大工程、重点领域有效集聚人才、培养人才,形成“科技创新发展部—创新研究院—权属单位创新分中心”多层次创新组织架构。二是搭建人才培养平台。高起点组建山东高速人才发展院,聚集集团内外优质学习资源,通过课程资源建设、师资队伍建设、重点培训项目实施、在线平台建设等,全面构建体系化、网络化的人才培养机制。三是升级人才平台载体。制定“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梯级培育计划,分层次、分方向建设各类高水平科研平台,推动形成“集团级(或市级)-省部级-国家级”人才平台建设体系。截至2021年底集团国家及省部级科研平台增至69个、高新技术企业增至36家、独角兽企业和瞪羚企业增至8家,为各类人才施展才华提供了广阔舞台。

(三)全面培养助成长。坚持多维度、多层次培养企业发展所需的各类人才,全面提升集团人才培养能力。一是加大教育培训力度。依托省委党校集团分校、人才发展院、高速大讲堂等,积极开展政治理论教育和业务能力等培训,仅2021年就累计举办各类学习班次28次,培训各类人才2.7万余人次,全面提升人才综合素质。二是加强实践锻炼。注重把年轻干部安排到关键岗位和生产经营一线锻炼,在急难险重任务中摸爬滚打、经受考验。集团13名“80后”已成长为投资金融、信息技术、运营管理等重要业务板块的主要负责人。鼓励年轻干部“走出去”,6人进入全省经营管理“雏鹰”人才库,其中3人目前正在央企和其他省属企业挂职交流。三是强化全链条培养。实施“青年(商业)骨干培养计划”,每批次组织2轮笔试、3轮面试选拔青年(商业)骨干,通过实战案例解析、任务实践、产业研究、国内标杆企业考察、内外部导师助理实习等方式培养企业发展所需的优秀青年人才。

山东高速大讲堂

(四)立足高端提质量。鼓励支持各权属单位根据产业特点、战略规划等实际情况,大力培养引进企业发展所需的各类人才,尤其注重激发高层次人才创新创造活力。一是提升人才来源层次。通过“博士研究生专场招聘会”等灵活多样的招聘方式,面向国内外知名高校引进优秀毕业生,2019年以来累计招收双一流及世界知名高校毕业生597名,其中硕士、博士学位人员占比达82.4%。二是加大高层次人才培养引进力度。引导各单位积极申报“泰山”“齐鲁”等高层次人才工程项目,积极对接地方政府主管部门,争取当地招才引才奖励和配套政策,通过全职引进、柔性引进等方式集聚高层次人才。在2020年度“招才引智”考核中集团获得山东省省属企业第一名。三是鼓励支持科技人才。加大科研经费投入力度,每年研发投入增长幅度不低于10%,对能够突破行业关键技术、带动新兴产业发展的国际国内顶尖人才(团队),采取“一事一议”方式,研究给予最高2000万元的经费支持。制定《董事长特别奖管理办法》,明确对在科技创新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集体或个人进行表彰,奖金最高可达300万元。

(五)重才爱才强保障。注重提高人才归属感、荣誉感、获得感,推动建立强有力的人才服务保障体系,持续提升人才服务水平。一是关心关爱青年人才。制定《大力引进优秀青年人才实施措施》,设立生活补贴、山东高速青年人才奖,山东高速奖学金,开设山东高速青年人才班,组织入职培训、青年座谈会主题活动,鼓励青年人才扎根集团建功立业。二是落实联系服务专家制度。每名集团公司常委带头明确1名专家作为联系服务对象,及时了解掌握专家的思想、工作、学习、生活状况,听取专家意见建议。三是提升高层次人才服务水平。为每名培养引进的高层次人才配备服务专员,积极协调争取地方政府向高层次人才提供的各项优惠政策和相关待遇。2020年以来,集团已有33名高层次人才服务专员获得省人社厅通报表扬。

山东高速人才发展院培训班

案例效果

联合重组后,集团人才工作格局持续完善,人才工作主体责任得到有效落实,在2020年度人才工作目标责任制考核中获得山东省省属企业第一名。“筑巢引凤”落地见效,科技创新能力明显提升,集团2年内新增30个省级及以上人才平台载体,培养引进100余名高层次人才,先后承担国家及省重点研发计划13项,获得国家、省科技进步奖11项,获得发明专利授权867项。科技成果转化成效显著,仅2021年集团就通过转化沥青路面就地热再生机组等170项创新成果,实现经济效益超37亿元。集团人才工作已成为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内生动力。

更多资讯
游戏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