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玩手游网

蒋方舟:30岁,我才刚上场

30岁的蒋方舟依然爱看动画片。看《寻梦环游记》会哭,看《阿丽塔》会哭,看《头脑特工队》都会哭。

“看《头脑特工队》我挺受启发的。我从小到大是一个没有太多负面情绪的人,一有负面情绪,我就把它掉,后来意识到这不太健康,一个人需要发泄情绪。”3月16日上午,蒋方舟位于清华大学附近的家中阳光正好,落地窗外景色很好。

■ 蒋方舟,女,1989年10月生于湖北襄阳,中国青年作家,曾被清华大学破格录取,2012年大学毕业后,就任《新周刊》杂志副主编。她认为,当代新青年应该“始终对外界保持好奇,对未来是一个开放的心态,勇于尝试各种失败和错误。” 新京报记者 彭子洋 摄

人生的前30年,蒋方舟有着闪闪发光的履历:7岁写作,9岁出书,18岁降分上清华,大学毕业担任《新周刊》副主编,最近两三年成为《圆桌派》的话题女嘉宾。

年少成名的她,有一套简单的自我保护机制:生气了,就马上转移注意力,去想开心的事;把这个世界真实的不美好简化为“他们是坏人”。

而立之年到来之际,这种简单的方式很难让她满意,她开始正视各种争议,反省身上的各种标签——作家、天才少女、文艺活动家、有社会关怀的知识分子。她给自己做减法,把那些不认同、不在意的标签撕去,只希望留下作家一个。

在青楼里朗诵莎士比亚

穿着白色小鹿衬衫,淡蓝色蓬蓬裙,从黑暗中走上舞台中央时,她合着双手耸着肩,开口时声音略微发颤。

2017年,蒋方舟和刘烨、赵丽颖等人一同录制腾讯的一档演讲类节目,刚登台时,看上去比第一次做演讲的明星还要拘谨一些。

与明星们讲解自己奋斗的历程、分享生活中的段子不同,蒋方舟演讲的主题是“女性书写者”“文学的使命”等更为严肃的内容。她在演讲的最后说道:“我向往的女性写作者,她们走出了女性的性别,同时也走出了性别的压迫……她们讲述的是身为人类的不公,而不讲述作为女性的不公 。”

那时蒋方舟的朋友小张坐在台下,身边都是挥舞着荧光棒的明星粉丝,有的明星忘词了在翻提词器。他觉得蒋方舟像是节目的暖场嘉宾,“别人就等着你走了”,也像是一个走错地方的人,“在青楼里朗诵莎士比亚”。

蒋方舟也认同小张的感受,“当你在那个场合很认真地试图去讲一个事儿,就显得格格不入,很尴尬。”

作为“80后”作家中的一位代表,蒋方舟近年来成为话题人物。

她在《奇葩大会》上带火了“讨好型人格”这个词;在谈话类真人秀节目《圆桌派》自曝相亲史和婚恋焦虑,说自己“在两性市场上是被挑选的”。网络上,与她相关的文章标题是《看到28岁的蒋方舟,才惊觉徐静蕾的40岁有多美》《我们都想活成徐静蕾,最后都变成了蒋方舟》。

有时,她的形象像个艺人。她会在微博上给化妆品做广告。在阎连科新书《速求共眠》的发布会上,说自己曾去试镜同名电影的女主角,最后因为演技太差没选上。

2015年4月,蒋方舟参加河南卫视大型真人秀节目《文学英雄》。图/视觉中国

但蒋方舟说,她对自己的定位是“青年写作者”,最想成为的是作家。但缺乏足够具有说服力的作品。

去年7月的一天,蒋方舟和母亲在家里吃早餐。聊到一位女明星的绯闻时,她划着手机说“某某新闻多,但没什么作品。”母亲听到却反问,“那你呢?你又有什么作品吗?”蒋方舟的内心被刺了一下。

9岁那年,蒋方舟第一次录电视节目。当时,她刚出版了第一本书《打开天窗》,从老家襄阳坐火车到北京,在复兴路上的央视老楼里录制“大风车”。

节目组让她穿成了一只小动物,就像游乐场里陪人拍照的吉祥物,几个小时录下来,她被捂出一身汗。因为想起来她是一个“小作家”“小天才”,主持人便问道,“企鹅宝宝要多长时间才能离开母亲的哺乳?”她不知道,给出了一个非常离谱的回答。

蒋方舟至今记得,那位全国知名的主持人白了她一眼,给她闭了麦,童年的她感到一种深深的自我厌弃。

事后回想,她觉得那场录制像是她成年生活的大型隐喻:人们会说,你是个天才作家,不是应该拿诺贝尔文学奖吗?怎么现在混迹于综艺节目了?

“天才作家”

在后来的叙事中,7岁夏天的那个夜晚被不断重复。

那是1996年的一天,母亲告诉她,“中国法律规定,每个中国小学生在毕业之前,必须出版一本书,否则就会被警察抓走。”说完,身为铁路乘警的父亲拿出随身带着的手铐,假装扣在了她的手上。

母亲尚爱兰也曾是写作者,这很容易被理解为一种自我延续。同时,这也成为蒋方舟写作的起点。

童年的蒋方舟,确实表现出了超出同龄人的观察力。

原《新京报》记者曹雪萍,曾在蒋方舟初中时去襄阳采访过她。那时蒋方舟婴儿肥,脸圆嘟嘟的,扎着两个小辫儿。

每天放学,她都会路过一家美容店,店员在门口跳操,说“宝贝儿宝贝儿你真美”。蒋方舟会站在一旁观察,看店员们讨好人的样子,然后写进文章里。“她一直是用类似社会学学者的眼光,去观察周围的世界”,曹雪萍说。

1999年7月,9岁的蒋方舟出版了第一本著作《打开天窗》,后被湖南省教委定为素质教育推荐读本并改编为漫画。

两年后,第二本书《正在发育》付梓。为了这本书,北京大学附近专门召开了一个《正在发育》研讨会,北大中文系教授钱理群撰写了一篇几万字的讲稿,分析蒋方舟作品中的语言现象,并发表在《读书》杂志上。

但从那时起,争议声便像潮水般涌来。《正在发育》里有个情节,一个小学同班女生抱着蒋方舟,对她唱歌:“我要和你睡觉。”蒋方舟因此对自己产生怀疑:“啊!我是同性恋吗?”

在21世纪初,这样的内容引发了强烈质疑,有媒体将《正在发育》评为年度十大烂书,蒋方舟也被认为是一个“思想肮脏的孩子”。

从那时起,围观和观看成了她无法回避的事。每年都有媒体找上门来,她觉得自己像是镜头前的道具。有时,她被要求坐在沙发上,抱着吉他,对镜自照;有时,同学们要表演和她在襄阳的城楼上跑来跑去,一起玩耍。

高中时的一次拍摄,蒋方舟被要求站在讲台上朗诵自己的作文,是那种“一人我饮酒醉式”的李白喊麦古风作文。念完后台下同学需要表演一起鼓掌,她尴尬极了,“到最后已经快要死过去了。”

后来老师又提议全班同学排成V字拍合照,让蒋方舟站在最前面,营造出一种众星捧月的感觉。“同学们不会说什么,但是一个有正常道德感的人都会觉得很羞耻,”蒋方舟拒绝了。

2008年6月8日,蒋方舟参加了高考,有人给她送了一束花。图/视觉中国

对于这位校园里的名人,同学们总是既客气又疏离,这让蒋方舟在学校里几乎没有朋友。她总是一个人吃饭,一个人戴着耳机走路,一个人在学校超市采购。她和妈妈逛商场时碰到了同班的男生,想过去打个招呼,对方却转身跑了,怎么都追不上。她不知道同学到底有没有看见自己,妈妈却说:“他正是看见你了,才扭头走了。”

几年后,蒋方舟在《人民文学》上发表了长篇散文《审判童年》,用几乎是手术刀一般锐利的笔触剖析自己。她说自己9岁成名,之后就在家人、邻居、媒体面前,扮演一个天才作家的样子,时常在媒体面前语出惊人:“我30岁之前结婚一定会出轨”“一定要70岁以上的男人才能从心智上征服我”。

“因为有一个媒体想把你塑造成的形象,你就总要去说出符合别人期待的话。我现在就想,当初我为什么要说这么奇怪的话呀。”她哭笑不得地抓了抓头发。

制作时代的标本

2008年高考后,蒋方舟去了北川,想去做志愿者。她说那里是一个洞口,“我只有顺着爬进去,才能成为自己想成为的人。”

在一篇日记里,她这样描绘现场看到的痕迹:河流上游冲刷下来的树枝、碎石,有的树枝上还挂着肢体;目之所及都是书包、毛绒玩具、小袜子,和用过的裹尸袋;一大块凹凸不平的灰色水泥板下就是万人坑,有人在旁边放了一个收音机,里面传来佛教音乐,正在超度亡灵。

走在大街上,她开始耳鸣,只想快快离开。

返回成都的大巴上,气氛沉重而肃穆,电视里却播放着一场晚会,有人正在说相声。蒋方舟感到格外难以忍受,车上的乘客,也都沉默地看着电视,嘴角扯出一丝怪异的弧度。当大巴车越开越远,人们像是渐渐回到了自己的生活,一开始不敢笑的人,也放声笑了起来。

对于蒋方舟来说,那是一次奇妙的体验——她第一次和别人的生命经验产生连接感,“不知道该不该为自己的快乐而快乐,是一种特别原始的道德感。”这次经历成为她公识的起点。

从北川回来不久,因为写作特长,蒋方舟被清华大学降分录取。在新闻、中文、小语种等专业中,她选择了新闻,因为那是她想象中“跟社会更贴近的事”。

但入学后,身边的同学让她有些失望。有的从大一就开始关注房价,每天一起床就看报纸上的房价走势,计算将来日薪多少、甚至时薪多少才能供得起一套房子。

2008年8月28日,蒋方舟作为新生到清华大学报到。图/视觉中国

读书,是能让她高兴的事。

大学四年,蒋方舟几乎每周都会去一次学校附近的书店,挑选7-10本书,并在一周内看完。

上大学前,她读的都是昆德拉、黑塞、马尔克斯等作家的文学作品。但大学四年,为了完善知识结构,她读了很多社科和历史书籍,例如罗尔斯的《正义论》。

校园之外,做记者是她的一个出口。从上大学起,她就被《新周刊》聘为特约记者,2010年升任杂志主笔,2012年大学毕业后就任副主编。

那几年,记者蒋方舟关注过南科大的教育改革、中产焦虑、参选人大代表的大学生。她密集地写出了许多报道和时评,展现对校园外广袤社会的关切。在2011年的《纪事中国》、2012年的《盘点中国》里,她以独具个人风格的写作总结一年来的时事要闻,一些微博大V会转发。

在蒋方舟看来,写下这些时评、报道相当于制作一个个时代的标本。她在《我承认我不曾历经沧桑》中写道:“我们每往前活一天,就进一步被遗留在‘历史’的坟茔里,总有一日,都成标本。”

2011年,生于1989年末尾的蒋方舟作为“90后”代表,登上了香港《亚洲周刊》封面,标题为《互联网下的蛋:中国九零后精英》。主编邱立本在封面故事中写道,在网络的世界里,中国“90后”是义无反顾的先锋,他们用今天Web 3.0的速度和视野,冲破了很多中国人认为牢不可破的囚笼,唱出了他们的新青春之歌,也唱出了中国的希望。

“作家里最会划龙舟的”

2015年左右,一批文化人以更接近普罗大众的线上视频方式,传递自己的思想,表达对世界的关心,马东创办了《奇葩说》,梁文道的《一千零一夜》、陈丹青的《局部》等应运而生,大量的诗词类节目、读信类节目开始在电视台的黄金时段播出。

蒋方舟认为,这是文化人寻找公共表达的一个出口。他们会在公共媒介和大众媒体上以更加娱乐化、更加商业化地面目出现,但扮演的还是一些带有社会公共属性的角色。

蒋方舟也加入了这个行列,开始密集参加各种真人秀节目,最多的2015年,她参加了《文学英雄》《壮志凌云》《中国成语大会》等多档节目。

“那时候我们需要做一些文化节目,需要年轻、知识储备量大、形象好的女嘉宾,蒋方舟就成为非常合适的人选。”曾与她在某档文化类真人秀节目中合作的制片人冯铮说。

另一方面,蒋方舟的“触电”是为了钱。

对钱很有概念,是她从小就有的习惯。她家里不算富裕,平时总穿哥哥姐姐剩下来的衣服,直到12岁才有了第一件属于自己的新衣。那是一件美特斯邦威的红色夹克,289元,是在一场重要的活动前爸妈临时买的。

有一年,她从小城襄阳到广州亲戚家里做客,那家人有一个和她年纪差不多的女孩儿。亲戚把自家孩子不要的衣服搬出来让她选,并说,“挑吧,尽情地挑吧”。

蒋方舟挑了一件彩虹条纹的套头毛衣,试穿时因为头太大、领口太小,她在领口和袖口里钻来钻去,一直出不来。被困在毛衣里的蒋方舟,听着全聋的姨姥姥在外面大声地问,“怎么样啊,穿好了吗”。她从里面钻出来后连镜子都没照,便赶紧脱了下来。

2014年,25岁的蒋方舟在清华附近买了房,付完首付,账上还剩14块。而她录制的某档综艺节目一期三万,录一期马桶有了,录两期可以添置一件家具。“有大半年的时间,我在密集地转场,那时候真的会有一种自己在跑通告的感觉。”蒋方舟说。

2012年9月,蒋方舟(右)在金鹰电视艺术节闭幕式上,与演员焦晃一起颁奖。图/视觉中国

蒋方舟曾和许多明星、作家到少林寺学武功,她抽到的是学习螳螂拳。天黑了,别人都在休息,她却一个人溜到室外的空地上练拳。“那个时候就是想给自己加戏,心里期望有人半夜起来上厕所之类的发现我。”果然,不一会儿就有人告诉了导演,便赶过来拍她打拳。

渐渐地,她变成了一个“有综艺感”的人,可以打扮得漂漂亮亮的,和偶像剧明星演爱情剧;可以站成人形桩子,被人往脖子上丢游泳圈;还有人夸她,是“作家里最会划龙舟”的一个。

短暂的开心和金钱的满足过后,蒋方舟感到了漫长的自我厌弃,“会觉得我的高兴未免也太肤浅了,这么容易就得到满足了”,她问自己:我为什么要这样?

她到东京独自生活了一年,她不会说日语,不用手机刷微博,不看朋友圈,偶尔和朋友相约去看画展,或在周末到居酒屋小酌。据《中国青年报》报道,她住的公寓,是村上春树《挪威的森林》中绿子住的地方,从阳台上往下看,和绿子看火灾的视角一样。

那是她有生以来第一次完全真空的日子。没有人看,没有人安排,做事情也没什么影响。她从表演性的生活中走出来,重新获得了真实生活的能力。

“在商业上,蒋方舟其实可以走得更远。”《圆桌派》制片人郑雁飞认为,目前,偏纪实文化类型的节目仍缺少年轻的女性视角,“但文化人也不是完全拥抱商业的,应该有所甄选。”

青年写作者

和许多年轻人一样,20多岁时,蒋方舟经历过自我认知和生涯选择的迷茫。但从东京回到北京后,她觉得自己对人生多了些掌控力。经过一次又一次的出走与逃离,如今的她非常确定,写作才是自己最在意的事。

现在,她每天上午在家写小说,一天2000字,因为颈椎不好,买了一个架子放在桌上,站着写作;下午读书,最近在读《TS.艾略特传》和《罗马帝国元老院》;晚上一边跳健美操,一边看动画片。

当然,她也会做些挣钱的事,比如给化妆品和珠宝做广告。她给自己定下了年收入KPI,一旦完成便会全身心投入写作。“我觉得该挣钱的时候挣钱,该写作的时候写作,反而更纯粹了,因为不会去想剧本改编,还要在这上面寄托我的文学理想。”

2013年11月15日,蒋方舟携新书《我承认我不曾经历沧桑》在武汉大学作“我们这一代”演讲。图/视觉中国

蒋方舟觉得,对于作家而言,小说才是最有难度的写作。

大学时,她曾写过一篇长达13万字的“官三代”权力网络小说。毕业后,她通读了一次,把它拉到了回收站。“对权力的想象有点太像香港地摊文学了,都不好意思给别人看。”

最近,蒋方舟在写的一部小说需要寻找底层生活的场景。因为缺乏类似的生活经验,3月20日下午,她去了清华西门附近的水磨社区,随行的还有日本NHK电视台的拍摄团队。

上大学时,她就曾骑着自行车来这里找过出租房。那时租金便宜,一间屋子住十几个人,狭窄的路上,到处是大家晾晒的衣服,还有炒菜的香味。现在,租金涨得厉害,住在这里的人少了很多,大部分房子都在招租,“荒凉得像是废土科幻里的场景。”

她在一户人家门口停了下来。这家人过年后留在老家,没再回来,东西被房东扔了出来。她捡起白色收纳架上的一个笔记本看了看,它的主人似乎是靠发传单挣钱,本子上记录着日常,最后还有一句话:如何成为一个受欢迎的人?

从水磨社区出来,摄像师请蒋方舟去百米外的清华西门拍摄,那里有许多游客在门口拍照。一边是群租房,一边是中国最顶级学府,蒋方舟靠在栏杆上看着来来往往的人,“我的写作对这种两个平行世界的反差和荒诞挺感兴趣。”

多年来,没有作品是外界对蒋方舟的最大质疑。但蒋方舟认为文学不是偶像产业,不需要22岁就退役,如今的她才刚刚准备上场。

她至今记得十几岁时读到的昆德拉——昆德拉在30岁左右写出第一部短篇小说后,才确定了自己的写作方向。“三十岁之前的都是习作。”

■ 同题问答

新京报:过去一年,你最大的改变是什么?

蒋方舟:我觉得就变成一个大人了。以前我总是在各种各样的场合扮演年轻人的角色。我希望自己在未来会是一个体面的中年人。

新京报:你心中“新青年”的标准是什么?

蒋方舟:始终对外界保持好奇,对于未来是一个开放的心态,勇于尝试各种失败和错误。

新京报:未来,你对自己所处的行业有什么期待?

蒋方舟:我希望会有更多年轻写作者出现,尤其是在纯文学的领域。有一群比较好的写作者,才会有一个好的写作者,需要有一群准大师的土壤和环境才能产生一位大师。

新京报:未来,你对国家社会有怎样的期待?

蒋方舟:我心目中有一个理想社会的画面:这个社会不是一个跑道,所有人都在奔跑;而是一个公园,有人在奔跑努力,有人选择在草坪上躺着晒太阳,有人在河边钓鱼,有人在散步。不同的人有不同的选择,不同的选择都能被尊重。

新京报记者 付子洋 实习生 吴婕

编辑 滑璇 校对 李世辉

抖音今夜星光闪闪我爱你的心满满是什么歌 歌词完整版

最近在抖音上听到一首歌感觉还挺好听的,歌词大意是“抖音今夜星光闪闪我爱你的心满满”。据了解,这首歌是歌手林烁演唱的歌曲《今夜星光闪闪》。

抖音今夜星光闪闪我爱你的心满满什么歌

“今夜星光闪闪我爱你的心满满”这句话其实是歌曲《今夜星光闪闪》里面的一句歌词,是歌手林烁作曲并演唱的一首歌。

林烁,华语难DJ,擅长各类电音,代表作《精神向上》。

今夜星光闪闪歌词

词:尹旭宸

曲:林烁

制作:陈烁

监制宣发:王梦瑶

发行人:席小猛

OP:音尙文化传媒

今夜星光闪闪

我爱你的心满满

想你一晚又一晚

把爱你的心都装满

想吃爱情的苦

我做你的小公主

只吃糖我不吃苦

我只做你的小老虎

摘下星星给你看

我摘下月亮做王冠

想到你心头颤颤

我见到你浑身发颤

一见惊心便钟情

我一眼沦陷便痴情

刚好看到你的签名

让我心跳难抚平

想抱你又抱不到

我想亲你又亲不到

想到你我满是微笑

好想跟你睡觉觉

你是我的满心欢喜

也藏在我最心底

超想跟你在一起

我超级超级喜欢你

可是爱她难开口

你刚好又是我所有

既然你没男朋友

那不如做我女朋友

这个城市空空荡荡

没有一丝你模样

我脑海中波澜漾漾

我心头阵阵发烫

你的美和你的笑

那始终在我心环绕

要亲亲我要抱抱

我想你想的要疯掉

我心就像着了魔

那变化不定难琢磨

只要我做你老婆

那宁愿陷入这爱河

感谢这冥冥天意

那感谢让我们相遇

对你永远没脾气

那放下尊严做小弟

为你变得傻呼呼

那想在你怀里呼呼

想要跟你嘟嘟嘟

那也想做你的小猪猪

网友评论

牛奶:好听,有史以来最好听的好听度

奥托·阿波卡利斯:四楼,好评

猪妈妈:留名

陌生人:第一

冷魅:蝶,我一直都在,愿你不要放弃我。烨

更多攻略
游戏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