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玩手游网

五行之美,瓷木情缘,黄柯

黄柯

1979年出生于龙泉八都镇;

1996年在父亲的青瓷厂开始从事青瓷烧制相关工作;

2003年于原德化陶瓷学院进修学习;

2005年创办自己的工作室,开始独立创作;

2009年拜中国陶瓷艺术大师陈爱明为师。

视频加载中...

《花窗建水》一

黄柯出生于八都镇一普通工人家庭,那时父母、祖父母、外祖父母都在瓷厂工作,他的童年几乎都在青瓷厂房里度过,这也让他从小就与青瓷结下了不解之缘。\"青瓷已经成为我生活里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如果不做青瓷,我不知道自己应该去做什么,会做什么。\"

《花窗建水》二

初中毕业后,黄柯进入了当时父亲与他人合伙的瓷厂当学徒,从小耳濡目染的他瓷艺技术进步非常快,没多久,便青出于蓝胜于蓝。父亲见他制瓷的技艺掌握基本到位,便将工厂交由他全权管理,黄柯也正式成为龙泉仿宋官哥窑瓷厂负责人。

《梅花建水》

经过几年的修炼沉淀,黄柯的手艺越来越纯熟,烧制的青瓷也越来越精细。\"静下的时候,经常会思考,如何才能突破一味地模仿,烧制出具有自己风格特色的青瓷作品。\"因为没有经过系统的培训,他的理论知识几乎是空白的,制作的青瓷也多为仿古瓷,特色不明显。在师父的推荐下,2003年,黄柯放下手上工作,远赴原德化陶瓷职业技术学院进修学习。

《如意茶仓》

\"那次的进修学习对我的帮助很大,它让我从一个制作者转变为一个创作者。\"黄柯说,在德化学习进修过程中,他的想法也发生了巨大的改变,不仅拓宽了视野,看待作品的视角也悄然发生了转变。他一改之前只是盲目的模仿,开始自己设计、创作青瓷作品。\"我要做别人没有的东西!\"

《祥云建水》

黄柯的作品多为茶器、花器、熏炉、香炉等小件器物,釉色以梅子青、哑光月白釉、冬青釉等为主,薄胎厚釉,做工精致。不论是给普通的茶器添上镂空元素,还是将瓷与木结合,都不难发现黄柯对作品的用心程度。瓷木结合是黄柯作品最主要的特色,有别于传统青瓷的表现形式,这两种材质的融合,不仅有对比所带来的视觉冲击感,又符合刚柔并济、对立统一的东方美学思想。

《双鱼壶承》

他说瓷木结合这一创作灵感来源一次家宅的装修。\"当时家里装修房子,余下很多边角料,因为都是很好的材料,觉得丢掉可惜,就想着怎么把它利用起来。\"能不能与青瓷结合呢?这个想法突然在他的脑海中闪现。一番思考后,黄柯特地购买了一台小型车床,开始加工余下的边角料。

瓷木情缘之《窗花玲珑杯套组》

雕刻红木与青瓷创作虽说都是手艺活,但雕刻木头的基本功练习依然花了黄柯好几个月时间,成果却让他很满意。将红木巧妙地运用在瓷器中,充满着强烈的材质美感。\"一阴一阳之谓道\",这是中国古典哲学之说。青瓷质地坚硬,红木相对温和,色调柔美,纹理深沉而内敛。

瓷木情缘之《云中云》壶承

自古以来,龙泉青瓷为\"五行变化万物\",水火木金土,五行相生,造就了龙泉青瓷极高的艺术价值。随着现代科技生产力的进步,柴烧作为一种传统烧制技艺,逐渐退出历史舞台,取而代之的是更具稳定性的气烧。单从艺术价值角度看,与古瓷相比,当下龙泉青瓷似\"五行缺木\",少了那份\"木之味\"。

瓷木情缘之《清馨》壶承

黄柯的瓷木情缘系列,涉足茶器、香器及花器。以\"实木\"之\"木元素\",来替代\"柴烧\"之\"木元素\",令作品\"五行\"完整,呈现\"五行之美\"。

瓷木情缘之《象足熏炉》

黄柯不惜成本,选用大红酸枝等名贵木材,来结合 \"人类非遗\"龙泉青瓷。

工艺上,手拉成型,器型端庄,多次施釉,高温烧制,釉厚似玉。红木为饰,机雕纹样,精美细致;

技法上,主要采用镶嵌法,将打磨好的红木,嵌入壶承、杯垫、熏炉、茶罐等瓷器预留出的镶嵌部位;

工序上,先有瓷型,根据预留位置大小,后配以红木为饰;

处理上,黄柯并未死板地去用胶水将瓷与木粘合一起,瓷与木,不失本真,可合可分,这让使用者,可凭个人喜好,将瓷与木随性分开单独使用。同时这种灵活的处理,亦有利于器物清洗,增添了实用性。

瓷木情缘系列作品,展现出一种开放性和包容性,有着很强的艺术性、文化性及观赏性,传达着始于自然、质朴文静、诗意内敛的人文气质,这样的氛围,容易让人沉浸其中,享受赏瓷、品茶、品香的美好时光。

《花窗建水》三

黄柯凭借着瓷木结合这一创新获得了首届\"瓷意龙泉\"青瓷DIY创意设计大赛银奖;

第二届龙泉青瓷DIY创意设计大赛金奖;

2013年义乌文博会人类非遗•龙泉青瓷主题馆精品展金奖;

2013年首届亚太传统手工艺博览会金奖;

2014年中国(杭州)工艺美术精品博览会金奖;

2016年杭州G20峰会,黄柯的两件瓷木结合作品悉数入选,让他受宠若惊;

2018年,在四年一届的第十一届中国陶瓷艺术大展中,他的瓷木结合参展作品《窗花玲珑杯套组》更是荣获了金奖。

《窗花玲珑杯套组》

\"一阴一阳之谓道\",这是中国古典哲学之说。青瓷质地坚硬,红木相对温和,色调柔美,纹理深沉而内敛。

《如意建水》

黄柯说,这是对他作品的莫大肯定,也是对像他这样的手艺人最大的鼓舞。他会继续坚持自己的特色,更好地将瓷与木融合,创作出更多更优秀的作品。

《梅花建水》二

瓷木情缘之《活环耳熏炉》

瓷木情缘之《活环耳熏炉》

— End —

关注觉青堂

寻找代表青瓷文化的实力派

当代龙泉,青瓷四小龙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老天爷给了龙泉最宝贵的资源——紫金土,千年来成就了一批又一批技艺卓绝的瓷艺工匠,他们把这一特有资源经过火的洗礼推向了全世界,它的名字叫\"雪拉同\"。

而在当代,李震、徐象龙、张博、周华(按姓名拼音排序)四位青瓷手艺人,同为70后的他们已成为龙泉青瓷最顶尖的实力派,作品深得同行的好评和收藏界的亲睐,被全国各地的收藏家们誉为\"当代龙泉青瓷四小龙\"。

守艺人,李震

1973年出生于龙泉宝溪四大青瓷世家之李家,\"李生和\"第五代传人;

1991年毕业于龙泉职业中学青瓷班,同年进入上垟瓷厂工作,后随父李九林学习烧制仿古青瓷;

1995年在青瓷小镇上垟创办李氏仿古瓷厂,瓷器远销台湾、东南亚等地;

2000年起前往景德镇经营仿古瓷;

2009年缘于台湾林敦睳先生的一句\"要肩负起李氏家族传承人的责任\"决定转型当代艺术瓷创作。

造玉者,徐象龙

1978年生于浙江龙泉;

2002年毕业于温州大学艺术学院,同年跟随父亲学习青瓷烧制技艺;

2009年毕业于景德镇陶瓷学院,同年开始当代艺术瓷创作。

越人,张博

1977年出生在龙泉上垟国营瓷厂家属大院,父母都是瓷厂技术骨干;

1993年源于内心对青瓷的狂热,中途放弃学业,选择了漫漫制瓷路;

1995年起从五代、北宋时期的龙泉窑仿古瓷烧制转型至越窑秘色瓷的仿古研究烧制;

2008年起开始当代越窑艺术瓷创作之路。

仿古王,周华

1975年出生于龙泉宝溪四大青瓷世家之李家,\"元昌\"第三代传人;

1991年中学毕业后跟随外公李怀荣学习青瓷烧制技艺;

1993年在青瓷小镇上垟创办仿古瓷厂,开始烧制仿古瓷,瓷器远销日本、台湾等地;

2000年将工作室从上垟迁至龙泉市区;

2008年\"五进派出所\"事件发生后,毅然转型,从仿古巅峰转至由零开始的当代艺术瓷创作之路。

《烟雨江南》之太平有象

《龙腾瓷跃》

李震的作品,多以平面洗,善积釉的器型为主,李氏家族的祖传\"青釉\"完美诠释了"碧天绿水\"的最美自然色。其铁胎哥窑作品更是因铁骨铮铮而倍受喜爱。

《碧玉壶》

《蕾》

徐象龙的作品,在传统之上加以创新,渐成自己独特风格,沿用了父辈的釉料配方,将龙泉顶级粉青\"似玉非玉胜玉\"的釉色与创新器型完美融合,走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的路。

《霸王薰》

《宝塔盖对瓶》

张博的作品,完美复刻了古越窑的传统器,香灰胎,采用古法配方调制\"秘色釉\",以其极富灵性的刻花技法,让作品如穿越千年而来的精灵,古色古香中沉淀着温润的年代感。

《九龙香薰》

《将军罐》

周华的作品,堪称薄胎厚釉的典范,器型以传统为基石,\"集古铸今\",融入自己的理解,用精湛的技艺集线成面,表达出青瓷的极简美,更用彰显高贵的祖传青釉烧制出原汁原味的龙泉窑作品。

品格造就人才,实力铸就未来。四位不负传承的逐梦人,秉承着热爱和信仰在制瓷之路上砥砺前行。也正因他们坚守初心,成为了行业中的领跑者,获得了应有的尊严和荣誉。

— End —

关注觉青堂

寻找代表青瓷文化的实力派

更多资讯
游戏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