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靡世界的日本漫画《鬼灭之刃》,出过一个《游郭篇》。前几天,电视里开始正式播出。
所谓游郭,就是江户时期的聚集处。《游郭篇》也的确是讲述了与里面卖笑女子有关的故事。
趁着节目热度,江户东京博物馆发了一条推文来推荐自家展品。推文称,吉原游郭被许多电视剧、漫画用来当题材,欢迎去该博物馆的某展区欣赏“光彩华丽的游郭世界”。
推文一出,立刻引发争议。
吉原游郭是所有游郭里面规模最大,知名度最高,凄惨真人悲剧最多,凶残手段最狠的。如此正面美好的形容词来洗白这么一个人间地狱,合适吗?
这条推文已被立刻删除。
看来,影视动漫作品里对吉原游郭、以及里面故事的描写,总突出服装化妆道具场景的光鲜亮丽。结果就是不知不觉把人间炼狱给形容成令人心向往之的华美去处了。
▲电视剧里的“花魁游街”
▲真实版“花魁游街”
400年前的江户幕府,出于治安管理和统一收税的两重打算,以公家名义在江户城郊外开辟出一块地方,将持有公家牌照的聚集于此。
数千名或因贫苦,或因抵债,或被男人欺骗给卖到的“游女”们,在这里出卖色相才艺和身体。
游郭,游是游乐玩耍的意思,而郭则是围起来的意思。客人可以自由出入游郭。游女们没有人身自由,长年累月被圈禁在这个大笼子里。
▲游女们像商品一样供人挑选
一踏进吉原游廊,无论游女的级别有多高,哪怕成为万众瞩目的花魁,也被禁止走出这道大门。哪怕送别恩客,游女们只能送到大门里侧。
这辈子要想走出去,只有三种途径。
①按吉原行规,游女28岁可退休。
②自己攒钱赎身,或由客人出钱赎身。
③死亡。
一年365天,吉原的公众假日只有新年第一天那一天。游女们每天营业,轮轴转,抽空睡觉。
所谓公开见客,游女们像橱窗里的商品一样,隔着木栅栏向路过的男人们展示自己。游郭的马夫在栅栏外面负责看守她们。
游女们每天有白天场和夜晚场两个接客时间段。每个时间段里,需要服务多名恩客,以实现她身为一件商品的最大利益。
一名游女侥幸躲过梅毒,熬到28岁,虽然能退休了,但并不代表她没欠下巨额债务。
吃穿用度等等,这些开销都被记在游女个人帐上。混出些名头的游女,有义务将新买回来的小女孩带在身边,负责教养她们。新人承担照顾前辈起居的工作,其吃穿用度自然就记在这位前辈帐上。
▲挣得花魁的名号身价,负担也剧增
到最后,名义上恢复自由身,却仍得拼死劳作,偿还根本还不清的债务。
28岁得以退休的游女们,有的继续留在吉原做苦工;有的跑到外面当私娼,越做档次越低,挣得越少,还越容易染上梅毒。真正上岸,找到人家结婚,过上正常生活的人少之又少。
▲一名花魁与由她负责教养的新人
数千名游女里,只有极少数人能登上顶点,成为花魁。
作为花魁,首先她必须貌美。然后必须要有品有教养。大户小姐会的,她都得会,这样才能让那些花钱找她的富豪名士们在面子上得到极大的满足。
茶道、华道、香道
三味弦、琴、歌
围棋、将棋
和歌、文艺
能写一手好字和好文章
游女们每天的重要工作之一:给恩客们写信联络感情。越高级的恩客,只有越有格调档次的信函方能入他们的眼。
▲江户末期一名花魁的手稿
在江户时期,吉原的花魁就如同现如今的大牌女明星。男人们以能一睹其风采为荣,女人们则喜欢模仿花魁们引领的时尚潮流,尤其是发型。
在吉原,不是掏得起钱,就能点名花魁出来陪喝陪睡。双方之间还有一套“墨墨迹迹”的前期往来。
初会
有专门引荐介绍客人的茶屋,第一次见面叫初会。
什么样的人有资格成为花魁的客人,茶屋进行第一道审核。
确定介绍花魁,客人得先备上宴席,并叫来一大票卖艺的热场子,等待花魁驾临,并把宴席主宾位置留给她。
花魁来了之后,几乎什么都不做,也不作反应。静静观察眼前人是否符合条件,有资格成为她的客人。
回访
过了数日,客人再度造访,重复初会的那一套步骤。花魁仍旧在宴席上座,不过,这回花魁会给他斟酒。
斟酒归斟酒,彼此仅是刚刚开始有往来,客人在这个阶段还听不到花魁唤他的名字。
热络
又过了数日,客人终于被允许前往花魁的房间。
到这时,花魁跟变了个人似的,待客人如陷入爱河的恋人。
为获得一亲芳泽的机会,花魁出场费、茶屋介绍费、宴会费等等,恩客的前期消费金额相当于现在的200万日元(折合人民币11万)。
▲有的花魁,符合现代人审美 ▲有的花魁,符合现代人审美
花魁的待遇好,吃得好,穿得好,住得好,但开销高得惊人。好比一个明星团队,名声越大,队伍成员就越多。全部人的吃喝拉撒统统算在花魁身上,她还得承担拉拢恩客的一切费用,向支付自己的吃穿住费用。
这些单价由决定。连东西要不要,也由安排决定。花魁只能一应买单,不能拒绝,不能砍价。
吉原用它那套往死里压榨游女的模式,令她们难攒钱难赎身,榨尽最后一点价值。
那不是还有恩客赎身这条出路吗?
吉原一个低级游女的赎身单价相当于现在的500万日元(约人民币30万);中等游女的赎身单价1000万日元(约人民币60万);花魁级别的则是1亿日元(约人民币600万)。
恩客得足够有钱,还得钟情某位女郎到舍得花费这笔巨款的程度……
风不风光,是花魁还是低级游女,逃过绝症梅毒才有资格期待明天。还清利滚利的债务,才能回归正常人世界。
那时,失去生育能力,人老色衰的她们对幸福的要求,卑微到尘埃里。即便如此,她们也是从游郭那个人间炼狱里活着出来的极少数胜利者。
#鬼灭之刃#
要说近段时间哪部新番热度高涨,那一定要数《鬼灭之刃》第二季游郭篇。
光是去年年初动画预告一经上映便引起了热烈关注,直到12月5日于富士台正式开播。
第二季动画的剧情紧接于上一部的“无限列车篇”,主角灶门炭治郎一行人跟随“音柱”宇髄天元来到东京最繁华的不夜城“吉原游郭”,前去消灭潜伏在那里的“上弦之六”堕姬和妓夫太郎。
在原作漫画里,“游郭篇”是一个很重要的篇章,这段故事的剧情也是相当精彩,同时它也开启了上弦之鬼走向死亡的第一步,因而备受粉丝期待。
而动画正片出来之后,《鬼灭》在日本推特的话题热度顿时升到了榜首,可见其人气之火爆。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随着鬼灭第二季所引发的社区热度,一些与之有关的延伸话题也开始被大家所讨论,其中大家最好奇的便是该篇剧情的背景舞台---吉原游郭。
01.历史上的日本风俗业早在首支预告放出的时候,网上便有人指责副标题上的“游郭”二字,原因是这个词语过于不雅,不尊重女性,而且还怕会教坏未成年人。
因为在日语释义中,“游郭”一词指代花街---受政府允许开设的风俗女郎集中从业的区域,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红灯区”或“青楼”之类的场所,而吉原本身就是历史上有名的日本第一花柳街。
由于这个词语背后所涉及到的含义及其相关问题,故被大家反复讨论。
而要说起“游郭”,它在日本传统文化里可是有着一段较为长远的历史。
“游郭”的起源最早可以追溯至公元1600年,德川家康在关之原险胜石田三成,并在1603年于江户市建立幕府,由此开启了江户时代,从这时起江户的经济就渐渐繁荣了起来。
德川家康在江户正式开衙建府两年以后,有个叫庄司勘右卫门的人向幕府提出申请要求开设“游廓”从事风俗生意,幕府便批准了他的请求。
到了元和三年,已经赚得盆满钵满的庄司在日本桥茸屋町(东京中央区人形町附近)进一步扩大规模,设立风俗店铺,而这便是“吉原游郭”的起源。
早期的吉原游郭治安管理相当不好,尤其是江户地区因为城市规划混乱和人口密集等因素影响,常年有大火发生,例如发生在1657年的明历大火,就曾将江户城2/3的区域给烧成了灰烬,大火持续了两天,超10万人遇难。
也正是这场大火,原设立在日本桥的吉原由此搬迁到了浅草,一直发展到了上世纪的昭和时期。
在德川幕府统治下的江户,庶民的文化娱乐得到充分的发展,在吉原可以看到来自不同阶层的客人来这里寻欢作乐,谁最有钱,谁就是这里最尊贵的客人。
尽管在那之后吉原依然多次发生火灾,到了上世纪还经历了吉原大火、关东大地震、东京大轰炸等灾难,但每次它都能很快恢复过来。
到了二战结束后由驻日盟军总司令废除了相关制度,以及整治条规的出台,曾盛行一时的吉原游郭才正式退出历史舞台,渐渐地暗淡下来。
而《鬼灭之刃》的故事背景被设定在了日本的大正时期,那时候的吉原就像动漫里描述的那般繁华热闹,其中包括吉原大门、格子女郎等标志性的景物在动画中均有所展示。
不过作品与现实始终是有差距的,表面上看似光鲜亮丽的吉原游郭,背地里实则潜藏着众多的黑暗角落。
历史上那些在吉原从事风俗行业的游女,很多都是底层出身,因维持生计、抵押还债而被迫走上这条道路的,人身自由被彻底束缚,一辈子都只能被困在小屋子里出不去。
每天都在面对形形的陌生男性,把自己当成“商品”一样来为自己换取钱财。
而且一旦生病或衰老,结局只有被抛弃和死去,这样的人生对当时的日本女性来说是极度不平等的,也是现代观念中被人们所唾弃的文化现象之一,这也使得有关于游郭的历史文化,在现代日本民众眼中是非常复杂的话题。
例如去年12月8日,江户东京博物馆在官网发布道歉公告,原因是之前在介绍吉原历史文化的时期使用了一些光鲜靓丽的宣传词,结果遭到网友的抵制和投诉,不得不撤销宣传。
再说回《鬼灭之刃》,自动画开播以来,该作品在国内外的人气一下子蹿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在日本那边更是到了家喻户晓的地步,几乎男女老少都看过它。
因为在那之前也有相当一部分人没听说过有该作品(或者说没了解过后续的剧情发展),所以在得知第二季推出的消息时,某些人才注意到这部番剧中存在的设定,从而遭到了他们的上映抵制,据说还有“女拳”在网上发起投票,希望能有参与者来抵制动画。
但如今的所有事实也已经证明,哪怕有这般的舆论环境,鬼灭第二季还是如愿以偿地播出了。
这件事情的结果,可以说是网友们与其说抵制,倒不如说他们等第二季上映都等不及了,哪还管什么争议不争议的。
或者说,这些都是他们历史记忆的一部分,既然是历史上存在的,那就应该好好记住,而不是因为所谓的“不尊重女性”而掩埋它。
02.历史文化不该被掩盖吉原游郭,因其独特的风俗气息,历史上就曾吸引过不少读书人去那里光顾和取材,借以吉原为舞台创作过不少的通俗文学作品,比较著名的代表作就有文学家井原西鹤的作《好色一代男》。
该作的男主人公在品行上也是“人如书名”,通过其缭乱的一生为主视角,向读者们揭示了日本江户时代的商人、平民和游女的真实生活,被世人誉为江户时代的《源氏物语》或日本的《金瓶梅》。
井原西鹤在日本历史上有着很重要的文学地位,他的作品对于日本近现代文学影响巨大,为很多创作者提供了丰富的参考资料和素材,后世的许多艺术娱乐作品里多少都能看到井原西鹤的影子。
例如日本著名导演沟口健二在1952年上映的电影《西鹤一代女》,便是改编于井原西鹤的作品,据说影片的剧情基本忠于原著。
而吉原在日本乃至世界文化的影响力也不容忽视,日本著名的“浮世绘”艺术便是起源于此,江户时代市民文化的盛行,许多民间画家将当时人们的日常生活、风景、演剧等画面记录在版画中,因而又被成为日本的风俗画。
画师们的作品和技术成就经世人代代相传,为这一艺术形式开创了先路,并在之后的19世纪中通过印刷图片流传到欧洲各国,给以梵高为代表的印象派画家带来了很大的艺术启发,影响极其深远。
此外,吉原自身那种纸醉金迷、物欲横流的社会风貌很有魔幻现实主义的色彩,就跟当时的“九龙城寨”那样,是很多影视、动漫、游戏等现代娱乐产业都喜欢使用的文化题材之一,很多创作者会借用这一层色彩来披露出旧时代社会下底层生活的惨淡(甚至可以将其理解成“古代的赛博朋克”)。
例如刚才提到的导演沟口健二,他还制作过不少有关以这些底层女性为叙事角度的电影---《赤线地带》、《祇园歌女》和《青楼姐妹》。
动漫方面涉及过吉原题材的作品除了《鬼灭之刃》,还有日本著名吐槽漫《银魂》也有一章与此相关的“吉原炎上篇”。
在该篇剧情中,夜王凤仙因为对“吉原第一花魁”日轮有着近乎病态的纠结感,故而将她囚禁起来使其屈服于自己,而养子晴太为了从夜王手中赎回母亲便偷走了银时的钱包,由此开启了该篇的故事。
夜王对日轮的囚禁,母子俩的悲惨命运,其中所映射的便是历史上吉原女性的普遍生活写照。
此外,吉原自卫队“百华”的首领月咏也曾讲过,吉原的游女们并非商品,她们也都是人类。
银魂的吉原是被二次改编过的,而鬼灭的吉原则是依照历史来描绘的,但无论是哪一种,它们都没有刻意回避游女们的人生一角。
作为日本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吉原游郭不仅催生出了诸多以此为舞台的经典作品,涵盖了绘画、文学和影视、ACG等领域。
同时它也是过去幕府时代社会面貌的重要参考物,有着很重要的历史地位和意义,从这一点来讲它就不应该因现代作品的缘由而被所谓的“女拳”给否决了。
而且换个角度来思考,只有了解过这背后的黑暗历史,才能更加清晰地看明白如何去尊重女性,因为历史是一面镜子,能为后人映照出世道变迁、人事浮沉的规律。
就因为不符合现代价值观,而将历史存在的事实给刻意隐瞒掉,说得好听就是无理取闹,说难听点就是罔顾历史事实,其态度与否认二战罪行基本一致。
03.游郭并未消失其实从举报游郭篇这件事来看,举报者的做法其实也是非常可笑的,因为TA只看到了动漫作品上的游郭,却没有看到现实中仍然潜藏着的“游郭”。
尽管吉原已经成为历史的一部分,但背后的风俗产业却并没有因此消失,而是躲到了现代日本的各个角落里。
《银魂》万事屋三人组所居住的“歌舞伎町一番街”,在现实原型中便是传统风俗业与现代亚文化产业融合而成的红灯区,里面到处都是那种“牛郎”或“陪酒女”等从业者,相当于是现代版的“游郭”。
当然本质区别在于,现代的游郭已经没有了所有的人生自由的禁锢,更多只是从业者出于高薪酬、其它方面能力不足等等因素考量而选择为之的。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他们和当代社畜们其实也没有多大差别了。
素有日本第一牛郎之称的罗兰就混迹在这里。
人性的原始欲望,历史传递下来的传统风俗,以及现代人的夜生活,这几大因素的共用作用才是风俗业一直存在的原因。
如果那些女权人士真觉得游郭冒犯了自身利益,那最应该做的应该是去举报这些三次元的游郭,而非将怨气发泄在反映历史的动漫作品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