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玩手游网

世界名人故事(四十二)微生物研究第一人——列文虎克

大约在 1632 年,列文虎克出生于荷兰代尔夫特的一个中产阶级家庭,在他很小的时候,父亲就去世了。列文虎克只上过初中,没有受过正规教育。1648 年,列文虎克刚满 16岁,就到阿姆斯特丹的一家布店当了店员。20 岁时,列文虎克回到代尔夫特,开始自己经营服装店,并同时兼任市议会主席、宫廷测量官和度量衡检查官等职务。这种工作不但收入可观,而且很轻松,使列文虎克的生活逐渐富足起来,也使他有了较充裕的时间从事自幼就喜爱的磨透镜工作。由于勤奋及特有的天赋,列文虎克磨制的透镜远远超过同时代人。

列文虎克从小心灵手巧,对磨制透镜非常着迷,而且自制的透镜质量极好。他没有多少光学知识,所以没能造出复式的显微镜,但由于他的透镜放大倍率高,所以这种只用一个透镜的单显微镜也十分管用。最初,列文虎克制造透镜只是为了检查布匹的质量,后来便开始用来观察各种各样的东西,如虫子、水滴、毛发、肌肉纤维等。在他的透镜下面,展现出了一个无比纷繁复杂的世界。列文虎克具有极好的眼力、精确的计算力、灵巧的双手和积极的耐心,这一切都使他走向了成功之路。

1665年,列文虎克第一次观察到了意大利医学家马尔比基提到的连接动脉与静脉的毛细血管,并在许多动物身上如实地发现了血液循环现象。此外,他最早发现了使血液呈红色的红血球,并指出在人和哺乳动物的血液中,红血球是球形的,而在低等动物身上,红血球是椭球形的。

用列文虎克制作的显微镜观察到的人血图片

1674年,列文虎克第一次对微生物进行了仔细认真的观察,诞生了他最伟大的,也是历史上最伟大的发现之——细菌,从而使普通的生命产生了特殊的意义。那是9月的一天,正在休息的列文虎克,望着淅淅沥沥下个不停的雨,忽然突发奇想:不知水放在显微镜下是什么样子呢?于是,他拿来试管吸进雨水,放在了显微镜下。结果发现在清洁透明的水里,竟游动着许多微小的生物,它们微小到几乎能在一粒粗砂上排列 100 万个。列文虎克错误地将这些微生物认为是一种动物,因此,将它们叫作“小动物”。事实上,这就是人类第一次看到的微生物——细菌。

列文虎克用他的显微镜观察细菌的记录原件

1683 年,列文虎克又发现了比原生动物更小的细菌,他计算了它们的体积,对各种不同的细菌及原生物都作了描述。他还否定了亚里士多德关于“低级动物”的学说,并给出了大量的证据。

1723年,列文虎克在故乡病逝,终年 91岁。他的著作以《大自然的奥秘》为题出版,记录了他一生所做出的诸多发现。

世界名人故事(四十二)微生物研究第一人——列文虎克

大约在 1632 年,列文虎克出生于荷兰代尔夫特的一个中产阶级家庭,在他很小的时候,父亲就去世了。列文虎克只上过初中,没有受过正规教育。1648 年,列文虎克刚满 16岁,就到阿姆斯特丹的一家布店当了店员。20 岁时,列文虎克回到代尔夫特,开始自己经营服装店,并同时兼任市议会主席、宫廷测量官和度量衡检查官等职务。这种工作不但收入可观,而且很轻松,使列文虎克的生活逐渐富足起来,也使他有了较充裕的时间从事自幼就喜爱的磨透镜工作。由于勤奋及特有的天赋,列文虎克磨制的透镜远远超过同时代人。

列文虎克从小心灵手巧,对磨制透镜非常着迷,而且自制的透镜质量极好。他没有多少光学知识,所以没能造出复式的显微镜,但由于他的透镜放大倍率高,所以这种只用一个透镜的单显微镜也十分管用。最初,列文虎克制造透镜只是为了检查布匹的质量,后来便开始用来观察各种各样的东西,如虫子、水滴、毛发、肌肉纤维等。在他的透镜下面,展现出了一个无比纷繁复杂的世界。列文虎克具有极好的眼力、精确的计算力、灵巧的双手和积极的耐心,这一切都使他走向了成功之路。

1665年,列文虎克第一次观察到了意大利医学家马尔比基提到的连接动脉与静脉的毛细血管,并在许多动物身上如实地发现了血液循环现象。此外,他最早发现了使血液呈红色的红血球,并指出在人和哺乳动物的血液中,红血球是球形的,而在低等动物身上,红血球是椭球形的。

用列文虎克制作的显微镜观察到的人血图片

1674年,列文虎克第一次对微生物进行了仔细认真的观察,诞生了他最伟大的,也是历史上最伟大的发现之——细菌,从而使普通的生命产生了特殊的意义。那是9月的一天,正在休息的列文虎克,望着淅淅沥沥下个不停的雨,忽然突发奇想:不知水放在显微镜下是什么样子呢?于是,他拿来试管吸进雨水,放在了显微镜下。结果发现在清洁透明的水里,竟游动着许多微小的生物,它们微小到几乎能在一粒粗砂上排列 100 万个。列文虎克错误地将这些微生物认为是一种动物,因此,将它们叫作“小动物”。事实上,这就是人类第一次看到的微生物——细菌。

列文虎克用他的显微镜观察细菌的记录原件

1683 年,列文虎克又发现了比原生动物更小的细菌,他计算了它们的体积,对各种不同的细菌及原生物都作了描述。他还否定了亚里士多德关于“低级动物”的学说,并给出了大量的证据。

1723年,列文虎克在故乡病逝,终年 91岁。他的著作以《大自然的奥秘》为题出版,记录了他一生所做出的诸多发现。

荷兰人列文虎克:一个业余科学家用自制显微镜发现了微生物和细菌

历史造就了很多不可思议的革命者,而荷兰显微镜学家、微生物学的开拓者列文虎克无疑是他们中的一员。列文虎克的父母是编篮师和酿酒师,他也并没有接受过教育,而且只会说荷兰语——他并不懂当时科学界通行的语言:英语、拉丁语和法语。无论从当时还是现在看来,他似乎都是个笨蛋。他没有读过什么书,只有一本《圣经》与之相伴。他尝试过很多工作,当过勘测员,当过布商,做过一点这个,干过一点那个。此外,当地政府和他的家庭给了他足够的资助,他因而有了一些空闲时间。

荷兰乡村

列文虎克很年轻就结了婚。他和妻子生有5个孩子。当他40岁的时候,他已经从事过6种职业,而且还从未接触过科学。根据当时的预期寿命,在这个年纪,他对生活的期待也仅仅是多活几年。当列文虎克开始他的研究时,他可能已经读过了荷兰显微镜学家斯瓦默丹(对不同类型的昆虫发育做了许多研究,著作有《昆虫志》《蜉蝣的生活》等)的研究成果。基于斯瓦默丹的工作,列文虎克了解到跳蚤是当时世界上最小的生物,它们的细微结构就是世界上最小、最精细的结构。

  但在他40岁的一个晚上,他读到了罗伯特•胡克的一本图画书——《微物图志》。在闪烁的烛光下,疲惫的列文克阅读着这本书。白天在屋子一楼穿针引线的工作已经让他开始有点眼花了。胡克的书是用英语写作的,因而他读的应该是一个译本。书中的图画都是很小的东西:软木塞上的“小室”、蜜蜂、蚂蚁、蠹虫和盲蜘蛛。这些都是很让人好奇的东西,而且列文虎克也能在屋子周围找到它们。书里的文字也很有意思,但当列文虎克知道这些图片的含义之后,单单是这些图片便足以激发列文虎克浓厚的兴趣。它们似乎是在向他展示着一个全新的世界——一个被乌云遮蔽但又令人激动的新世界。

列文虎克在工作

于列文虎克来说,这些被他忽视了四十年的东西一下激起了他的兴趣。这些东西既令他兴奋,也让他有些难以置信。它们是胡克或者斯瓦默丹之前的人从未发现的。很久以来,列文虎克做过各种各样的实验,按他自己的话说,他是一个好奇心很重的人。他之前做过一些物理实验,但没有得到什么结果。他觉得他可以成为一位科学家,只是尽管他有这样的想法,但他却没有接受过合适的教育。实话实说,他的这种感觉是正确的——他的物理实验的确很粗糙。在没有任何支持的情况下,仅仅凭着自己狂热的爱好,列文虎克开始自己磨制镜片,用以进行和胡克类似的观察。不知过了多少个夜晚,列文虎克忘记白天店铺里学徒生活的劳累,一心扑在磨制镜片上,很快便掌握了磨制镜片的技术。

显微镜观察

有几百人读过那本《微物图志》,很多人也对书中的内容很感兴趣,但没有人想过要自己制作显微镜。我们很难想象是什么指引他坚持下去的,毕竟他没有接受过显微镜方面的训练,甚至没有接受过科学方面的训练,也没有前人的经验可以借鉴。现在我们可以回过头来想,“我可以自己制作一台显微镜来观察微观世界”。但在列文虎克之前,没有其他人这样做过,甚至在列文虎克去世后的一百年内都没有人这样做过。为了制作出第一台显微镜,列文虎克将两片玻璃一起熔化,然后趁玻璃还热的时候迅速将它们拉开。于是列文虎克得到了一块很薄的玻璃,并将它放在火焰旁,让它熔化为一个越来越大的液态玻璃球。然后他将这个玻璃球放到一个简单的铜框中,这样它就能为他所用了。这样做出的透镜很多都碎了,还有很多是不完美的。他夜复一夜地工作着,后来,他终于欣喜地拿到了一块完美的透镜。

列文虎克

这是列文虎克制作的第一个镜片,也是他第一次透过镜片观察。这个镜片直径只有3mm,但却能将物体放大200倍。列文虎克把镜片镶嵌在木片挖成的洞孔内,用来观察微小的物体。他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在他的镜片下,鸡毛的绒毛变得像树枝一样粗,跳蚤和蚂蚁的腿变得粗壮而强健。而列文虎克不知道的是,他后来一共制作了上百个镜片,他后来有上千个日日夜夜都在进行这样的观察。每天晚上,他都会梦到显微镜下的生物——跳蚤、蚂蚁和其他微小的生物。他的镜片,他的观察能力和实验能力,一起为他打开了一扇通往新世界的大门。他在显微镜前待了几百个晚上了。也是这样的一个深夜,他点亮了一支蜡烛,喝了些茶,然后拿起了他最好的一个镜片。他将镜片装到框架上。在他观察镜下的生命前,他思考了一下自己的处境。他的父亲是编篮子的,他的家人都是靠双手制作东西谋生的。他的双手很是灵巧,可能比一般人更加灵巧。像其他科学爱好者一样,他很好奇他通过显微镜看到的东西到底有多重要。

微生物

雷尼埃•德•格拉夫住的地方离列文虎克不远。德•格拉夫最近因为关于人类卵巢的研究而成为皇家学会的成员,也算得上是列文虎克认识的最有名的人了,尽管他们并不熟悉。列文虎克告诉德•格拉夫“他使用神奇的透镜看到了微小的生物”。我们可以想象那一刻的尴尬——德•格拉夫一定在想,列文虎克是不是疯了。列文虎克坚持着他的观点。德•格拉夫给皇家学会写信,要他们“让列文虎克给你们写信,告诉你们他发现了什么”。几个月后,德•格拉夫去世了,年仅32岁。在荷兰,生物学研究似乎对人们的健康并没有好处。德•格拉夫的贡献是他发现了人类卵泡的功能,部分借鉴了斯瓦默丹对于田螺输卵管的解剖工作。人类的卵巢和田螺输卵管是类似的。当英国皇家学会开始认真考虑德•格拉夫有关列文虎克的提议的时候,德•格拉夫已经去世了。如果英国皇家学会彻底无视德•格拉夫的提议的话,列文虎克可能就不会为世人所知了。

曲霉素真菌

列文虎克那封信的内容显得曲折、滑稽、奇怪,也很不专业,信的题目是“列文虎克先生用显微镜观察了一些标本,主要是皮肤和肉等地方的霉菌、蜜蜂的刺等”。英国皇家学会对此分成了“很感兴趣”和“表示质疑”两派。这个号称有世界上最好的显微镜的怪人是谁?他们给列文虎克回了信,要他写更多的信来,但对他的发现仍持保留意见。他们给列文虎克的信就像是现在的科学家写给好问的小孩子那样,让他保持信心,这样他可能会有所发现。

  列文虎克给他们回了很多封信。这些信大多是一些私人的问题,就像闲聊一样,充斥着很多和科学无关的事情:关于邻居的,关于他的健康、他的牙齿、他的粪便和很多奇奇怪怪的东西。列文虎克被形容为“有小狗一样愚蠢的好奇心”,但又不止于此。他的好奇心很单纯,但又很狂热,很执着。他的信有一部分被忽略了,另外有一些则被发表了。有一些信的确引起了英国皇家学会的兴趣,但也有一些让他们很是尴尬。

科学家

列文虎克并不知道他的发现到底有多重要,因为他对科学世界知之甚少。除了这些信件,他是与世隔绝的。德•格拉夫去世后,代尔夫特便没有其他科学家了。列文虎克很少旅行,所以他和科学世界交流的方式只有信件和显微镜。这些信件告诉他哪些发现是新颖的,哪些是无趣的,哪些是值得研究的,哪些是要暂时搁置的。通过与英国皇家学会的通信,列文虎克开始受到尊敬,他在欧洲受到他人的崇拜,在他内心也对自己非常满足。他对英国皇家学会喜欢他的研究感到非常满意,而这也让他想要发现更多东西。这给他带来了很多快乐,例如,当胡克对他用显微镜对人类毛发的观察结果表示赞同的时候,他无比欣喜。英国皇家学会逐渐开始欣赏列文虎克的技艺了。他们会让他观察任何东西,不久之后,列文虎克便会给他们观察报告。

细菌

1676年4月,列文虎克的研究达到了顶峰。列文虎克,这位星际漫游者,越过了一座高山。他觉得他发现了一些崭新的、不可思议的东西。他在7月28日写了一封信,但没有提到他的新发现。首先,他想要让自己的记录更加完整。而且,他也担心别人是否会相信他,因为这个发现实在是令人难以置信。在此之前,列文虎克看到的都是一些小东西的细节,但这些东西仍然是肉眼可见的:跳蚤的腿、蜜蜂褶皱的口器。但这次,他发现的是全新的东西,是遍布他周围的一种全新的生命。当他第一次看到这些东西的时候,他的第一反应是叫身边的人过来确认他是不是疯了。他对他十几岁的女儿喊道:“过来!快!看我做了什么!雨水中有小动物……它们在游动!它们在四处嬉戏!它们比我们肉眼看到的任何生物的千分之一都要小……看!看我发现了什么!”

  在1676年10月19日,列文虎克给英国皇家学会写了一封信:“我希望这些新发现没有使你们感到乏味。希望你们觉得这些很有趣。”然后,列文虎克写了六十页。很难用语言描述列文虎克偶然发现的新世界有多宏伟,也很难用语言描述对此毫无准备的科学界有多震惊。他看到的在雨水中四处游动的小动物,其实是原生生物,一种只有在显微镜下才能看到的单细胞生物。在那段日子里,他给生命世界增加了一个全新的维度。这个维度的生命既包含无害生物,也包含有害生物,后者在一百年后才被发现。微观世界对人们来说完全是未知的,因而英国皇家学会起初并不完全相信列文虎克的发现。他们在开始的时候甚至没有给他回信。

病毒和细菌

列文虎克也一直在怀疑自己。他花了几百个小时,调整镜片、安装载玻片并反复观察。当列文虎克试图确认他的发现、推进他的研究时,他发现他不只看到了原生生物,还看到了一些更小的生物。这些更小的生物“四处游动,在它们只有水滴大小的世界中移动了很远的距离。多么灵巧的生物!它们时而静止不动,好像一个静止的圆点。时而迅速地转身,就像一个圆点突然转了一圈一样。它们的运动范围并不比一粒沙子大”。他看到的这些更小的生物是细菌。在那段时间里,列文虎克发现了我们现在分为两个界的生物。之前生命世界只有动物界和植物界,如今多了细菌界和原生生物界。虽然直到很多年后,这些“界”的概念才被生物学家承认,但不消说,确实是列文虎克在代尔夫特首次发现了它们。

疯狂的科学家

列文虎克作为杰出的显微观察家,在生物学史上是相当重要的。直到19世纪,显微科学的研究才超过他的水平。从职业上看,他是一位业余科学家,他的主要职业是商人,而且即使在科学研究中他也保留了某些商人的习性。例如,他对自己的某些方法秘不示人,惟恐别人掌握,而且他喜欢“独立经营”,很少与别人交流科学研究的结果。但从另一个方面看,他却是一位真正的杰出科学家。他对科学研究如痴如狂的迷恋,他的严谨而勤奋的治学态度和作风,以及他所做出的贡献,这些不仅在当时,而且在整个生物学史上也是不多见的。(彭忠富/整理)

更多攻略
游戏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