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玩手游网

古代新生“开学那些事儿”

美好的暑假总是这么短暂,一眨眼,又到了开学季。“开学”是个很有仪式感的词,它代表了新的起点、新的开始。而在“十年寒窗苦读,一朝金榜题名”的古代,学子们“开学那些事儿”比如今可复杂多了,你都了解吗?

古代孩子们几岁入学?

古代的教育并不普及,所以对入学年龄的要求也没有现在这么严格,甚至二十岁入学都有先例。

东汉的《大戴礼记·保傅》称,“古者年八岁而出就外舍,学小艺焉,履小节焉。”而《尚书大传·略说》则称“古之帝王者,必立大学、小学……十有三年始入小学”,是13岁入学;同篇中还有“十五始入小学,见小节,践小义”的记载,是15岁入学。由此可见,从周至汉,只要在8至15岁之间都可读小学。

值得注意的是,此“小学”非彼“小学”。古时的“大学”以诗书礼乐为学习内容,而“小学”则以文字训诂为教授内容,所以“小学”也是文字学的别称,并不是我们现在理解的“小朋友上的学校”。

隋唐时期,学生的入学年龄要比之前的朝代提前1至2岁,即6、7岁入学也可以,如唐代医学家、药王孙思邈便是“七岁就学”。当时的他已经能“日诵千余言”,以至于洛州总管独孤信见到他时大为惊叹,称“此圣童也”,也就是现在所说的神童。

药王孙思邈(图片来源于网络)

明清时期依旧沿袭“弹性入学”的传统。明代魏校《庄渠遗书·渝民文》称,“凡为父兄者,如有子弟年六七岁至二十岁未冠者,俱要送入社学。”社学,即地方官府奉朝廷诏令所设的“乡村小学”。到清朝时,一般入学年龄为七岁以上,十五岁以下。

九月一直是官方开学时间吗?

和入学年龄一样,古代的开学时间各个朝代并不相同,除了现代统一的“秋季入学”外,还有“春季入学”和“冬季入学”。古代中国是传统的农业社会,一切围绕农事展开,教学亦然,奉行的主要原则就是“农闲时间搞教育”。

(图片来源于网络)

在汉代,据崔寔《四民月令》记载,有三个入学季:正月农事未起、八月暑退、十一月砚冰冻时,其中“八月暑退”与现学时间最接近。如果是春季开学,一般在“正月望后”,即正月十五之后,和如今春学期的开学时间差不多。

到了南北朝时期,开学时间相对统一,冬季入学成为主流。《北齐书·李铉传》中便有“春夏务农,冬入学”的说法,开学大概是农历十月。陆游《冬日郊居》一诗中云,“儿童冬学闹比邻,据案愚儒却自珍。”自注即称,“农家十月,乃遣子弟入学,谓之冬学。”

除了农事规律,开学时间的选择还与学期的长短相关。古代的学期短者三个月,长者一年。冬学多“三月制”,相对较短,以明代为例,一般从每年的腊月到次年三月。如果是“八月制”和“十二月制”,一般都是春季入学:八月制 “上元(即正月十五)入学”,“八月终解馆”;十二月制 “正月望后启学”,“岁暮罢馆”。

古代新生的“开学典礼”是什么样的?

在中国古代,“入学礼”被视为人生的四大礼之一,与成人礼、婚礼、葬礼相提并论。新生入学会有隆重的“开学典礼”,包括正衣冠、行拜师礼、净手净心和开笔礼等环节。

● 正衣冠

据《礼记》记载:“礼义之始,在于正容体,齐颜色,顺辞令。”讲究礼仪要求首先从自身言谈举止开始,做到衣着整洁,表情端庄,说话和气。因此,古学仪式的第一课即是“正衣冠”。古人认为:“先正衣冠,后明事理。”入学时,新生要一一站立,由先生依次帮学生整理好衣冠。然后,学生排着队到学堂前集合,恭立片刻后,才能在先生的带领下进入学堂。

● 行拜师礼

步入学堂后,先要举行拜师礼。学生先要叩拜至圣先师孔子神位,双膝跪地,九叩首;然后是拜先生,三叩首。

拜完先生,学生向先生赠送六礼束脩(xiū)。脩,就是干肉,一条干肉为一脡(tǐng),十脡为一束,束脩,也就是十条干肉。所谓六礼束脩,指的就是古代行拜师礼时,弟子赠与师父的六种礼物,分别为干肉条(感谢师恩)、芹菜(勤奋好学)、莲子(苦心教育)、红枣(早早高中)、桂圆(功德圆满)和红豆(红运高照)。

六礼束脩(图片来源于网络)

束脩礼一直沿袭至明清,虽然后世送的礼物已不尽相同,人们却一直把送给老师的酬劳称为束脩,又作束修。比如《通典》记载,唐代的学生入州、县学校,就要缴纳帛一匹、酒一壶、干肉五条,作为给老师的见面礼,并有一定的仪节。

老师在收下束脩后,回赠《论语》、葱(聪慧)等礼物,同时带领弟子齐颂《大学》首章,象征担下“传道、授业、解惑”的重责大任。

● 净手净心

行过拜师礼后,学生要按先生的要求,将手放到水盆中“净手”。“净手”的洗法是正反各洗一次,然后擦干。洗手的寓意在于净手净心,去杂存精,希望学生能在日后的学习中专心致志、心无旁骛。

● 开笔礼

开笔,是中国古代对少儿开始识字习礼形式的称谓,俗称“破蒙”,古代读书人只有开笔破蒙后方可入学读书。这是开学礼的最后一道程序,包括朱砂开智、击鼓明智、描红开笔等。

“朱砂开智”也叫朱砂启智或朱砂点痣,由先生手持蘸有朱砂的毛笔,在学生眉心处点上一个红痣。因为“痣”与“智”谐音,寓意着孩子从此开启智慧,目明心亮,日后的学习能一点就通。

“击鼓明智”的传统来源于《学记》:“入学鼓箧,孙其业也”,意在通过击鼓声警示,引起学生对读书的重视。

“描红开笔”就是学生在先生的指导下,学写人生的第一个字——“人”,寓意做学问首先要堂堂正正地立身。一撇一捺,古人把“人”字造得如此简洁,却留下了无尽想象空间。

完成这一系列仪式之后,就算是正式开学了。(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沈东方)

学习强国|答案挑战答题四人赛双人对战(9-17)

1、2001年2月,【博鳌亚洲论坛】在海南成立。这是首个永久定址中国、非官方的国际性会议组织。

A.中非合作论坛

B.博鳌亚洲论坛

C.亚太经济合作组织

答案:B、博鳌亚洲论坛

助记:见粉色标记文字:海南→鱼

2、东汉时期崔寔撰写的【四民月令】被认为是“中国古代农书中农家月令这一系统最早的代表作”。

A《礼记·月令》

B 《农桑辑要》

C 《四民月令》

D 《农政全书》

答案: 【C 】四民月令

助记:见粉色助记:月令→月令

常见常记

四民:士、农、工、商

3、相关题目:《四民月令》中的“四民”指的是士、农、工、商。其主体是( 农)A.士B.农C.工D.商

答案:农

助记:主体(人数最多)→农民

4、国际代表(马林)和尼克尔斯基出席了中国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A. 维经斯基

B. 马林

C. 鲍罗廷

答案:马林

助记:两长一短,选一短

学习强国|答案挑战答题四人赛双人对战 (带答案)(含解析与速答技巧)

学习强国 答题技巧 记忆技巧

助记提示看颜色,

不靠谱助记答题快,知识扩展记得牢。

每篇多道(3+N)易错题,方便学习以及搜索~

易错题,反复学!休闲看!

关注我,学习强国,不迷路!

努力将答题变得更有趣!更有料!更丰富多彩!

学习强国 学习强国答案 挑战答题 四人赛 双人对战 学习强国题库的相关资源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人称汉朝袁隆平,仅用三招养活6000万人口,使中国农业领先2000年

一直以来,中国都是世界人口第一大国。而这一切,都得益于中国优秀的农业技术。从古代到现代,农学家在中国一直备受尊敬。到了现代,发明杂交水稻,养活数亿人口的袁隆平教授,更是我们国家的脊梁。

2000多年前的汉朝,生产力还不是很发达,占城稻、玉米、番薯等高产作物还未进入中国。但即使这样,汉朝却同样养活了近6000万人口,比同时期的罗马人口还要高出一倍。而汉朝之所以能做到一点,必须归功于一位伟大的农学家,被称为“汉代袁隆平”的赵过。

对于赵过的详细生平,我们并不知晓。他第一次出现在史料上,是征和四年,也就是公元前89年。当时正值汉武帝晚年,中国被长达半个世纪的战争折磨得困苦不堪。正所谓“海内虚耗,人口减半”,汉朝百姓为了击败匈奴、南越,征服西域、大宛,付出了极大代价。光在关东地区,流民就多达200万。据人口专家统计,当时汉朝大约只有3000万人口,比文景时期的4000万人口减少了1000万。

为了拯救岌岌可危的汉朝,汉武帝下达了《罪己诏》,停止对外战争,尽废此前的苛政,一切均已发展经济为务。为此,汉武帝封丞相田千秋为富民侯,将赵过任命为搜粟都尉,专门负责全国的农业工作。

要恢复经济,最首要的一点自然是发展农业,只有人民吃饱了,国家才会稳定。任命大农学家赵过,这不能不赞叹千古一帝——汉武帝的独到眼光。

首先,赵过发明了“代田法”。当时,由于人口大量减少,导致土地大量抛荒,传统的、适合小农经济的平翻低畦种植法已经难以适应要求。因此,赵过发明了适应大农场耕植的代田法。

所谓代田法,是在面积为一亩的长条形土地上,开三条一尺宽一尺深的沟(畎),沟的位置每年都有轮换,故而称为“代田”。将种子播种于沟中,等到苗发芽长叶以后,便在中耕除草的同时,将沟两边的垄土,耙下来埋在作物的根部,这样便能起到防风抗倒伏、抗旱的作用。

作为一个科学家,赵过可不会在未经试验的情况下,强行将代田法上马。他先在离宫外墙内侧空地上试验,发现每亩能增产一石(约合60公斤)。此后,他又将此技术传授给关中深谙农业种植的三老、力田和里父老。经过试验,发现代田法的效果好的惊人,不仅亩产大大提高,而且还节约了人工,正所谓“用力少而得谷多”。

此后,代田法向地广人稀的关中以及边境地区大范围推广,原本空虚的粮仓很快便堆积如山,连荒凉的边境地区也出现了丰收、繁荣的景象。

二牛抬杠至今仍在使用

之后,赵过趁热打铁,组织工匠发明了耧车。当时汉朝人普遍用牛耕,但在计数上仍是一人一牛,效率很低。因此,赵过改进牛耕方式,发明了二牛三人的耕种法耕作时,两牛相距约七八尺,中间横抬一“杠”,“杠”后接续辕犁。一人在前牵牛;一人坐于“杠”上,脚踏辕犁,控制犁铧入土深浅;一人在后扶持犁把。此耕作方式,直到今天仍有人使用。

犁地效率提高后,赵过又趁热打铁般地发明了三脚耧。三脚耧,下有三个开沟器,播种时,用一头牛拉着耧车,耧脚在平整好的土地上开沟播种,同时进行覆盖和压实,一举数得,省时省力,故其效率可以达到“日种一顷”。换算来,相当于日种667公亩。如今中国北方,仍有人使用这种工具。

三脚耧车已经用了2000多年

耧车的出现,大大提高了中国农业的生产率。据统计,汉朝的播种系统在效率上至少是欧洲系统的10倍,而换算成收获量的话,则为欧洲的30倍。直到16世纪,欧洲人仍未发明类似于耧车这样的播种工具。直到19世纪,可靠的播种器才在欧洲普遍推广。可以说,当时的中国农业一骑绝尘,超越西方将近2000年。

在赵过的努力下,汉朝农业得到了极大的恢复,荒地得到大量开垦,粮食产量大大增加,流民们纷纷回到故乡,当时遍布中国的农民起义也得到平息,汉朝竟转危为安。汉武帝死后,汉朝得到中兴,人口迅速恢复,达到史无前例5960万人。

根据史书记载,到了汉宣帝年间,出现了“天下安平,人无徭役,岁比登稔,百姓殷富,粟斛三十,牛羊被野”的富足太平的盛世景象,就连荒凉的边境也变得人烟稠密。如果没有赵过,汉朝哪能养活如此多的人口?

在中国上,很少有哪位科学家,能像赵过一样,对中国农业做出如此巨大的贡献,恐怕只有当今袁隆平能与之相比。吃水不忘挖井人,在我们享受今天幸福生活的同时,不要忘记我们祖先的付出,不要忘记这位很少人知晓的赵过。

参考文献:

(1)班固:《汉书·食货志》

(2)崔寔:《政论》

(3)王星光:《汉都长安与农业发展》

(4)王世红:《论大司农在武帝朝拓边政策中的执掌变动及作用》

更多攻略
游戏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