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悉我文章风格的朋友,应该都知道标题啥意思了。
降印花税这种事,连考虑都不必考虑。
那就是套在驴子头上的那个胡萝卜,看得到,但吃不到。
15年行情都没用过的,现在行情也没差到哪里去,需要用这个吗?
再说口罩折腾3年后,任何税源都非常宝贵。
减税减的都是中低收入群体,怎么可能去减有余钱做投资的人的税呢?
是不是这个理。
但为什么彭博还敢发呢?
要知道彭博并不是靠小作文赚钱的,那是靠信息差赚机构的钱的,可不是赚散户的钱。
彭博的消息经常有知情人士,不具名人士,写的内容,很多消息在事后都不了了之。
你可以理解为彭博就是类似美联储的中层官员,发表加息建议,但不作数。
可以说是舆情管理的一个出口。
拿分歧较大的政策预期,让彭博去发,试探一下市场反馈。
如果反对声大,那么就不做,连澄清都不需要,反正不是官方的话。
如果反对声小,那么可以考虑做,但也不一定会到执行层面。
可能会有人问?
谁赞成,谁反对?怎么看,怎么判断呢?
这还不明显么,最经常跳出来的就是高盛,之前地方债和银行问题,就跳出来了反对,写了几百页的报告,又下调银行评级之类的。
这就是反对声。
高盛代表了谁?各大财团的利益。
所以有时候会有吐槽,高盛反着买,别墅靠大海。
并不是说高盛分析师毫无水平是反指,而是他的观点根本就不是他自己的明确观点,而是一种态度,是对于彭博发出来的政策预期的一种反馈。
看到这里,是不是依然一头雾水。
没事,这是中国特色舆情管理制度,没接触过慢慢就会懂了。
总之:
彭博可以不信,但能发知情人士的内容就代表其实是有政策试探的可能性。
高盛可以反买,但要理解很多内容并不是他们本意,而是一种态度。
中国的政策博弈,其实有很多中庸的成分,既无方向,又无明确力度,这也是当下市场博弈的困局之一。
上面让下面猜工具箱里面有什么。
下面让上面猜,你猜我还有钱消费吗?
苦中作乐,其乐融融那!
如果说,这个世界上,能有什么东西能让娃瞬间听话。
你一定会想到两种方式:胡萝卜and 大棒。
它源自于一则古老的故事:“要使驴子前进”就在它前面放一个胡萝卜,或者,用一根棒子在后面赶它。
对于咱们这一届现代而敏感的父母来讲,惩罚的时代已经过去,奖励的时代已经到来。
我们明明用“胡萝卜”就可以更好地教孩子,为什么还要用棍子?
想让娃多看绘本,只要跟娃说,看三本绘本就给你颗糖,他就乖乖的去看了。
想让娃多画画,只要告诉娃,画三幅画就带你去吃麦当劳,他也就乖乖去画了。
然而,越来越多的妈妈悄悄发现,奖励用得越多,它发挥的作用反而越来越小了。
奖励就像一个潘多拉魔盒,一旦打开它,就再也收不回去了。
当你第一次奖励孩子后,如果第二次没有奖励,孩子就会很失落。
到最后,变成了:
你不给我糖,我就不去看绘本了!不带我去吃麦当劳,我就不画画了!
为什么从长远看,奖励是无效的?
1
奖励会消磨孩子的兴趣!
下面这个故事很多人应该听过:
有一群孩子喜欢踢球,他们每天都在一个花园里踢球。
但是,他们踢球吵到了旁边的老人。
老人就对孩子们说:“我非常喜欢看你们踢球,你们能不能每天到这里来踢,你们不白来,每次都给你们一块钱。”
踢球还能挣钱,孩子们当然非常乐意,每天来的积极性就更高了。
过了几天,老人跟孩子们说:“我的钱不够了,以后你们来踢球,我只能给你们0.5元钱了。”
孩子们虽然有些不乐意,但还是接受了。
又过了几天,老人对孩子们说:“我已经没钱了,以后来踢球没钱给你们了。”
结果,孩子们一哄而散,再也不来踢球了。
本来,孩子们是因为喜欢踢球才来花园里踢的,但是老人通过一个小小的奖励手段,就把孩子们的兴趣扼杀了。
有个很著名的心理学实验,叫做德西效应。
心理学家德西,找来了一批学生,让他们在实验室里解一些智力难题。
实验共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所有的学生解出难题,都没有奖励。第二阶段:德西把学生分为了两组。第一组,依旧是解出难题没有奖励;第二组,每解出一道难题,就给一美元。第三阶段:是休息时间,学生们可以选择休息,或者继续解题。这项实验,会把他们是否会继续去解题,作为喜爱这项活动程度的指标。
实验发现,在第二阶段时,第二组(奖励组)解题时,确实更努力,但在第三阶段,继续解题的人很少,表明兴趣与努力的程度在减弱;
而第一组(无奖励组),有更多的人会在第三阶段继续解题,表明兴趣与努力的程度在增加。
通过这个实验,德西得出结论,在进行一项自己感兴趣的的活动时,如果提供外部的物质奖励,反而会减少这项活动对参与者的吸引力。
美国和以色列的更多研究表明,奖励不仅会扼杀兴趣,并且会削弱孩子们的工作质量。
奖励是一笔交易,当孩子们渴望获得奖励时,会倾向于采取最低的成本获得奖品。
麦当劳曾在美国推行过一个活动,和当地学校联合,孩子们每读一本书,就给孩子们提供一些食品的奖励。
一时间,孩子们在学校的阅读量猛增。
乍一看,这无疑令人鼓舞。
然而,令人没想到的是,仔细检查才发现,孩子们选择的都是一些篇幅较短的书,并且他们的理解能力考试成绩直线下降。
与此同时,孩子们在校外自愿读书(没有奖励)的数量也下降了。
所以,报酬的确会增加活动量,但是报酬也会扼杀对一件事情的,甚至,对任何事情都没办法产生了。
更甚的是,如果长期用物质奖励去奖励孩子,会使他们的价值观出现问题,他们会习惯用回报去衡量做一件事是否值得,而不是出于自己的兴趣。
2
奖励会损害亲子关系
如果继续深层剖析,奖励就不仅仅是损害兴趣这么简单的了,它会损害亲子关系。
对父母而言,奖励是一个很容易的选项,它远比“试图理解孩子不良行为的原因和对策”要容易得多。
设想一个场景:
很晚了,娃还是不肯乖乖上床睡觉。
为了能让孩子迅速上床,你许诺,如果你现在躺在床上,妈妈明早就让你吃一块巧克力。
孩子也许就高兴地执行了。
只需一块巧克力,妈妈就能轻而易举的解决眼前一个棘手问题,为什么还要费心找出孩子拒绝睡觉的原因(是他感到害怕么?还是饿了?或者,他需要我抱抱他?)。
对于大人而言,奖励是一个快速的解决方案,有了这个解决方案,就不再想去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了。
更糟糕的是,这传递给孩子一个信息:你对他的感受并不在乎,不感兴趣,你只要做我想让你做的事情就好了,奖励就是你的报酬。
奖励措施很有效,可以让孩子们做他们不愿做的事情,但这并不能使孩子感到被理解,反而他们会感到自己被评估和判断。
当“因为听话”受到奖励后,他很快就能学会如何通过扮演妈妈期望的角色来换取奖励或夸奖。
吃完这碗饭,就能吃零食——也不管是不是真饿,吃就是了!妈妈去上班很伤心,不哭了奶奶就给买冰棍——也不管难过的心情有没有发泄完,止住哭就是了。他们表面上变得顺从,竭尽所能令大人满意,但实际上并非出于真心,这只是一种获得奖励的明智之选。
一旦奖励没有,行为必会倒退。
毕竟,谁愿意对手里握着筹码操作、评估他们的人真诚呢?
靠奖励建立起来的亲子关系, 犹如空中楼阁。
除了奖励,我们还能做什么?
但是孩子,确实需要积极和及时的反馈。除了奖励,我们还能做什么?
感兴趣的事,不用奖励,可以表达欣赏
1
好行为,给予欣赏,但不要贴标签
一个表达技巧就是:用“我”开头,而不是“你”。
例如:
你今天跟豆豆分享汽车玩具了,你真是个爱分享的好孩子。
改为:妈妈很开心你今天把汽车给豆豆玩了。
以“我”开头,表达出来的是我的感受(开心你分享了),而不是用道德导向的标签(爱分享才是好孩子)掌控孩子。
这样孩子就不会有心理负担,去向那个“好孩子”的标签靠拢,因此压抑自己的需求,改变自己行为。
孩子具有天生诚实、同理心和体贴的能力,这些能力不需要你奖励,只需要你看到、肯定!
2
表现优秀,评价行为,而不是个人
例如:
你今天乒乓球打得真好,真是个好孩子。
改为:妈妈很喜欢你今天的几个接球,接得很准,姿势也很标准。
这些具体的欣赏和表扬,会让孩子感觉到爸爸妈妈是真正的在欣赏他们。
对感兴趣的事物,好孩子天生具有极大的学习欲望,但是不要把他们的优秀表现跟奖励挂钩,他们只需要大人的肯定和及时反馈。
这些会让他们更有自信,也会更愿意坚持所他的兴趣!
兴趣无需奖励,但可以奖励坚持
当孩子需要养成重要好习惯,而他不想坚持的时候:
比如,每天刷牙、整理玩具等等。这些都是孩子每天必须要做的,但是又不是发自内心愿意的。
或者当孩子的兴趣进行到比较难的时候:
比如,娃在学弹琴的时候,刚开始还有兴趣。但是,到了需要重复练习部分的时候,因为太枯燥,兴趣没有那么高了,甚至想放弃。
这时候,可以用一些奖励做助推。
比如,娃坚持完成了一周比较枯燥的钢琴练习或者坚持完了一周刷牙,爸爸妈妈就可以给娃进行一些相应的物质奖励。
这是给娃一个“继续下去的理由”。
但是,在奖励的时候,也不要让孩子认为,因为自己弹钢琴/刷牙得到了奖励。
而是要让孩子觉得,是因为自己坚持或者有毅力的品质,而受到了奖励。
比如,妈妈觉得你坚持了一周的练习太有毅力了,妈妈为你骄傲,想请你吃大餐!
即便是我们大人,在完成了一项有难度的工作后,也经常会奖励自己一顿大餐或者去旅游。
不过,这种奖励是大人因为欣赏自发提供的。
不是事先许诺做一笔交易,而是孩子完成之后,发自内心的给他庆祝。
你是因为替孩子高兴而给予奖励,而不是以此为手段从孩子身上获得更多的期望。
孩子们是可以感受到“真正的认可”与“诱导他们的套路”之间的差异的。
奖励可以使孩子们做自己不想做的事情,但这并不能使他们高兴。
幸福只能从做让自己愉悦的事情中获得,而这不需要别人的掌声和认可。
你是希望孩子成为奖励成瘾、寻求认可的讨好型人格,还是希望他们忠于自己,遵循自己的兴趣,变得自我激励?
我想答案不言而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