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玩手游网

网红秋景如何打造?颐和园大树修剪班班长有一本古画“秘籍”

北京秋叶观赏已经进入尾声,深黄浅绿的绚丽秋景不仅留在了市民的相册中,其带来的愉悦观感也让人久久不能忘怀。今年,颐和园的后溪河成了北京秋景“顶流”,年轻人穿着汉服来打卡,还有许多市民游客以“神树”“网红桥”为背景拍摄“大片”。

后溪河两岸的树木色彩斑斓,姿态也颇具韵味。如此诗情画意的网红秋景是如何打造的?颐和园园艺队大树修剪班班长杜劲松向新京报记者娓娓道来。

10月中旬,颐和园后溪河。颐和园供图

“虽由人作,宛自天开”,将树木修出姿态神韵

从颐和园北宫门进入,穿过苏州桥,就到了后溪河。碧绿的湖面明净如洗,两岸浅绿、深黄、橙红交错,斑斓树影和蓝天白云一同映入水中,浓烈的色彩与静谧的氛围相得益彰。偶有画舫船经过,宛如行驶在画中。

一棵漂亮的枫树颜色艳丽,弯曲的枝干探向水面,成了游客排队拍照的“背景板”。颐和园的树木有近3万棵,每一棵的姿态都影响着园林的景观,它们宛如浑然天成,丝毫不见人工修剪的痕迹。这正是大树修剪班的师傅们要达到的效果。

“要把这片枫林的干枝死杈都修剪掉,让树冠看着自然饱满,和湖中的残荷形成鲜明对比。”说罢,杜劲松又指了指河对岸高大浓密的景观树,“那些树冠相连,在蓝天的映衬下形成了一条平缓的弧线。我们修剪就要顺势而为,将突出的、显得凌乱的树枝剪掉,这样天际线倒映在水中,也十分有美感。”

后溪河两岸树木色彩斑斓,姿态也颇具韵味。新京报记者 张璐 摄

“满山松柏成林,林下缀以繁花,堤岸间种桃柳,湖中一片荷香。”过去200多年里一直延续下来的植物景观布局,不仅是颐和园造园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也代表着中国古典造园艺术“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高超境界。

在颐和园,除了秋天的后溪河,春天的西堤桃花也堪称惊艳。春风拂过,桃花落英纷飞,桃柳姿态典雅,古风浓郁。杜劲松说,西堤树木的修剪上,要注重桃红柳绿和山水之间的透视效果,“不能密密匝匝的”。

杜劲松的修树灵感,来源于案头的一本“秘籍”——《芥子园画谱》。这部画谱集合了明清两代国画名家的经典之作,囊括树谱、山石谱、人物屋宇谱、梅兰竹菊谱等内容,是不少画家的“启蒙良师”。参考借鉴《芥子园画谱》及中国古代山水画上植物的姿态,是颐和园植物修剪的一个传统。

植物修剪方法大同小异,但在皇家园林颐和园中,一草一木的姿态要和楼台亭阁等园林景观环境协调,体现诗情画意,这考验着修剪者的审美和巧思。杜劲松把《芥子园画谱》放在手边,时常翻看,“这里的树木展示了最好的黄金比例,让人看着舒服。”

前不久,他要修剪一株独自长于山坡上的桃树,这棵树头重脚轻,有倾倒的迹象,但它的位置举足轻重,游客下桥后就会看到,关乎游客对景区的第一印象。在思考如何修剪时,《芥子园画谱》中的一幅临水桃花图突然出现在杜劲松的脑海,打开了他的思路。“这棵树可以将前端枝进行部分修剪,剩余的枝条垂向水面,明年4月桃花盛开,可以形成独树成景的效果。”

就这样,在中国传统美学的熏陶下,他按照古画,将颐和园的一棵棵大树修出骨架、姿态和神韵。

杜劲松翻阅《芥子园画谱》,从中寻找灵感。新京报记者 张璐 摄

通风透光降高度,守护树木健康安全

与公众更关注美观不同,修剪大树的首要目的其实是为了它的安全和健康。如果大树出现了空洞或有病虫害,颐和园的植保班会填补树洞、治理病虫害。大树修剪班的工作则是防患于未然,让树木避免出现这些情况。

“首先从防灾减灾方面出发,再考虑景观。”杜劲松回忆说,十几年前的一天北京刮大风,刮倒了好些大树,光是颐和园就有一百多棵。树木修剪就是要让树体通风透光,如果不通风,一场风来就被吹倒了;如果不透光,树木长势弱、不健康,还容易生虫害。

每次遇到暴风雨天气,杜劲松都要彻夜留在颐和园,以便雨停后,和抢险队员一起处置高危大树和倒伏树木。随着树龄增长,西堤的桃柳树冠逐渐增大,出现互相干扰的现象。2015年冬季,西堤景观树木防灾修剪工程实施,对过于高大、存在倒伏危险的树木降低了高度,并梳理树形,在减轻负重的同时,为每棵树隔开了一定空间,远远望去,简洁疏朗,呈现出一幅长长的烟柳画景观。

春天的颐和园桃花。新京报记者 张璐 摄

十多年来,大树修剪班分期分批为颐和园内大树降低了4-5米的高度,修剪上部的交叉枝、下垂枝、病虫枝及枯死枝等。再遇到恶劣天气时,大树的损失率已大大降低。“我们修剪不能跟在马路上似的,光给树‘抹头’,还要让树冠看起来圆满自然,尤其是柳树,要减少规则性修剪和人工的痕迹。”

修剪的方法也有讲究,为了避免大枝、粗枝劈裂,杜劲松使用了“三锯法”。第一锯从下往上锯,深度大概是枝干粗细的一半,他称作“背一刀”;第二锯从上往下锯,速度要快,避免劈裂伤及树木主干;第三锯则是修去残桩,形成光滑的锯口,确保树木快速愈合。

分层次修剪打开视觉廊道,让美景“漏”进来

上世纪90年代,颐和园绿化队的主要任务是以绿化荒山为主,三五米就要栽一棵树。到了上世纪90年代后期,大家意识到,树栽多了,万寿山成了一座大绿山。颐和园的老照片中,植物和亭台楼阁相互掩映,而当时随着苍松翠柏日渐长高,山上的古建逐渐被树林掩没,在昆明湖上看不到恢弘的园林建筑,在山上的亭台楼榭同样望不到碧波荡漾的昆明湖景。

杜劲松回忆道,随着绿化队改名园艺队,员工们对公园有了更深的认识。“我们所在的地方不是马路和荒山,而是皇家园林。这些亭台楼阁是谁设计的?万寿山上‘前柏后松’的植被特点有何寓意?植物和山水、地形和建筑如何协调得更加漂亮?这些都需要我们用心去学习和思考。”

他琢磨着,应该通过树木修剪,打开视觉廊道。在万寿山的最高处,“透景工程”应运而生。园艺队队员以游客的视角走了一遍,发现大家低着头爬山,眼前除了山路就是树,有点闷;好不容易爬到山顶,坐在椅子上休息远眺,昆明湖美景却被高大茂密的树木遮掩了。

修剪树木降低高度,但两年后它们还会长起来,于是大家想到了透视的方法。“我们对游客眼前遮挡视线的浓密枝条和树冠分层次修剪,形成视觉窗口,让风吹了进来,让美景‘漏’了进来。游客行至此处,就会非常舒适。”

通过“透景工程”,游客有了移步换景的感觉,当年的景观意境也得以重现。

杜劲松修剪树枝。颐和园供图

树木修剪的“天选之人”,把经验技艺传给年轻人

就像自己的名字一样,杜劲松仿佛天生和树木有缘。

1986年,颐和园招工,给公园增加绿化力量。“当时唯一的条件就是写承诺书,志愿参加绿化工作,一辈子献身绿化不换岗。”杜劲松看中这是一份正式工作,和另外17个小伙子一起进了绿化队。当时他的一些同学在商场当售货员,每天穿着干净的白衬衫、蓝裤子,而他一上岗就满山扛树杈,一天下来,工作服上全是尘土。

虽说工作环境和同学有着天壤之别,但杜劲松干起来还挺有劲儿的。颐和园绿化队的18个小伙子凑在一起,总喜欢比着干活儿。当年12月入职后,他们正赶上公园冬季常规修剪花灌木,师父给每人发了一把剪子、一把手锯,让他们自己磨剪刀、伐锯。

“那时候师父带徒弟很有方法,既不把工具准备好,也不主动追着教我们,而是让我们从最基础的开始摸索体验。我们遇到不懂的向他们请教时,他们再把积攒了多年的省力气、高效的经验一一传授给我们。如此一对比,我们领悟得快,记得也扎实。”

杜劲松真正爱上这份工作,是次年检验成果的时候。“我去年修剪的树也好,花儿也好,都有感情了,看着它们长得漂亮,我很有成就感。大家看谁修剪得比自己好,也都不服气,想着要再跟师父多学两招。”

给20米高的大树修剪,需要胆大心细、身手敏捷。有的小伙子恐高,无法胜任这项带有风险的工作。在没有高空作业车和高梯的年代,杜劲松是上树的“天选之人”,他爬树快,在树上很“粘”,就跟长在树上似的,可以轻松掌控自己的身体。

在颐和园工作了36年,让杜劲松欣慰的是,游客的素质在不断提高,对树木也更加关注和爱护。他在修剪树枝时,隔离带外常有游客观摩,偶尔有人提出质疑,更多的人是请教和探讨。每当这时,他都十分愿意与游客交流沟通,告诉他们修剪树木的意义。

如今,杜劲松正在把从师父那学到的技艺和自己总结的经验分享给年轻人。有的人刚入行,看着枝繁叶茂的树木不敢动手,他时常启发鼓励他们,“你拿起剪子或者锯的时候,摸着良心问自己为什么要修剪?咱们不是为了完成工作而工作,而是为了这棵树的健康,也为了衬托后面的景色。只要有一个合理的理由,怎么修剪都是对的。”

杜劲松(左)和年轻人交流树木修剪经验。颐和园供图

作为古典皇家园林,颐和园里不同地区对景观意境有着不同的要求,精细化养护和修剪措施也要顺应这些要求。为了传承修剪技艺,杜劲松的经验以工作制度的形式被结集成册。“带徒弟只能带十几个人,教他们几十年。这个章程册子既有技艺,也有安全提示,可以为今后一代又一代年轻人的实践提供参考。”

杜劲松今年52岁,他很自豪自己践行了当年入园时的承诺,将全部的职业生涯贡献给了颐和园绿化。

新京报记者 张璐

编辑 刘梦婕 校对 贾宁

(功勋模范)听,这新时代的青春之歌——第27届“中国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速写

新华社北京5月4日电题:听,这新时代的青春之歌——第27届“中国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速写

新华社记者黄玥、董博婷、张研

青春绽放,不负韶华。

第27届“中国青年五四奖章”评选日前揭晓,30名奖章获得者来自大江南北、各行各业。作为当代青年的杰出代表,他们矢志奋斗、砥砺笃行,把个人的理想追求融入党和国家事业发展过程中,奏响新时代的青春之歌。

(小标题)向难处攻坚,无畏担当

主持国内外10余项科研项目、申请发明专利30余项、科研成果被全球50余家机构采用……

20年岁月沉香,浙江大学生物医学工程与仪器科学学院党委委员、生物医学工程系主任吴丹将一腔青春热血献给了前沿磁共振成像技术研发,实现了成像尺度从宏观到介观到微观的逐步突破。

“科研很多是从0到1的事情,失败是最正常的。”吴丹从不抱怨科研的苦,在她看来,学科的发展需要一线科研工作者无数次失败奠定基础,那些试错也将成为未来的经验,不断将科学发展推向新的高度。

身处科技前沿,潜心研究攻关,面对技术难题、面对未知挑战,青年人不负众望、勇当先锋。

主持“深海一号”超深水大气田技术攻关与钻采总体方案研究工作,中海油研究总院有限责任公司钻采研究院副院长谢仁军牵头创建1500米水深级油气开发钻采设计技术体系,支撑实现我国海洋石油工业水深从300米到1500米的重大跨越。

为“神威·太湖之光”超级计算机量身打造一系列应用软件,国家超级计算无锡中心主任助理、研发中心主任甘霖和团队斩获高性能计算应用最高奖“戈登·贝尔”奖,实现了该奖设立29年来中国团队零的突破。

作为世界最大8万吨模锻压力机的首位中国操作者,中国二重万航模锻有限责任公司模锻工、班组长叶林伟成功压制出C919大飞机主起外筒和机身框梁结构件等,助国产大飞机飞上蓝天。

……

从科技攻关的“难”到危急关头的“难”,无数青春身影在各自领域奋勇争先,在最好的年华,为时代发展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2021年7月,在一次追捕走私犯罪嫌疑人行动中,李建昀不幸重伤,失去了自己的左腿。

“我还年轻,我要在一线继续奋战。不就是缺一条腿嘛,装上假肢还能继续从事我热爱的警察事业。”伤愈返岗,现任广东省江门市公安局打击走私支队二大队三级警长的李建昀初心不改,始终坚守在打击违法犯罪第一线,践行“人民警察为人民”的铮铮誓言。

参与各类救援4800多次、抢救遇险群众280余人、疏散受灾群众2730余人……北京市西城区消防救援支队府右街特勤站站长焦云龙将16年青春献给消防事业。血与火的洗礼中,焦云龙越发崇尚消防这份职业荣誉:“消防指战员随时面临生死考验,但我们永远会冲锋在一线。”

不惧艰险、逆行无畏,智勇双全的青年人在危急关头中尽显担当,在负重前行中无悔盛放。

(小标题)向远处扎根,倾情奉献

深耕一寸、苗长一尺,作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生力军,越来越多年轻人选择扎根基层沃土,绽放最美芳华。

——建强基层组织,砥砺初心使命

逄子剑,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喀什地区莎车县巴格阿瓦提乡党委书记。2014年,大学毕业的他来到南疆乡镇一线工作,从此像胡杨一样扎根祖国西陲。

大力发展畜牧养殖,乡里牛存栏量由2021年初的4500头增加到了1.2万余头;与科研院所对接引入近千个棉花新品种,进行试验种植、效益对比……逄子剑激活了基层工作“一池春水”。

将抱负播撒在基层,会收获累累硕果。

邓小燕,四川省广元市剑阁县东宝镇双西村两委委员、广元耕鑫农业有限公司总经理。曾经她考取大学,可以在大城市扎下根,这个山里娃却选择反哺家乡。她说:“为自己的家乡奋斗,更是一种幸福!”

山乡燕归来,邓小燕成功引入“互联网+农业”模式,带动剑阁县菜籽油、木耳、腊肉等农特产品年销售破5000吨,曾经闭塞的山村享受到了互联网时代的红利。

——矢志科技创新,投身现代农业

十几年的时间,在荒山遍植油桐。贵州鸿发生态农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杨安仁说:“我要用青春的汗水让农村大地更加丰茂。”

创业初期,这位“90后”种植的油桐遭遇枯萎病全部死亡。杨安仁与中国林科院等进行相关科技攻关工作,突破了枯萎病难题获得抗病品种,如今他还在中国林科院硕博连读,以科技为农业赋能。

乡村振兴、科技兴农的时代大潮,给了青年广阔舞台。

汪威,宁夏灵武市同心农业综合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出生于农民家庭,他立志把青春挥洒在希望的田野。深入调研后,他发现宁夏本地优质饲草缺口很大,确定了以土地流转经营和种植牧草等为主的企业经营方向。

如今他带动构建了“草—畜—稻”绿色生态循环农业发展模式,带动近3000户农民创收9000多万元。

——坚守基层岗位,恪尽守护之责

徐乃超,内蒙古出入境边防检查总站阿拉善边境管理支队银根边境派出所民警。他曾参与黄河抗洪抢险,也曾完成神舟系列飞船发射、回收、安保等重大任务;与妻子在戈壁滩建成内蒙古自治区首个“戍边夫妻警务室”……

在“天上无飞鸟、地上不长草”的戈壁深处,徐乃超以“藏青蓝”点亮边境一户户人家的寻常生活,诠释着“守国亦守家,守家即报国”的爱国情怀。

日复一日的坚守,抒写始终如一的忠诚。

高钱胜,中铁十二局集团铁路养护工程有限公司安多车间主任。作为“生命禁区”里的养护人,他参加工作10余年如一日,始终奋战在青藏铁路养护第一线。

平均海拔4700米,其中74公里常年冻土,72公里无人区,最低气温零下47摄氏度,每年8级大风70多次,高钱胜用顽强的毅力、火热的青春战胜了高原伴生的孤寂和挑战。

(小标题)向深处钻研,不懈奋斗

奋斗,是青春应有的姿态。来自不同地域、从事不同职业的青年,始终以“干一行爱一行”的执着,成就“钻一行精一行”的精彩。

从基本不会说汉语写汉字,到熟练掌握塔式起重机的操作和维修理论;从无奈辍学,到成为山西省最优秀的塔吊司机之一……百米高空上,钩起钩落间,吉克达富这个曾经的“山里娃”正在一步步构建他的奋斗人生。

年纪不大、个子不高,眼神中却透露出超出常人的坚毅。不满足于只做安全吊运的“小师傅”,吉克达富勤练苦功,如饥似渴地学知识、学技能,成长为精准定位、平稳回转的“大工匠”。

原油装卸综合计量工李云龙时刻保持严谨细致工作态度,以一次次精准计量诠释坚持与责任;煤炭行业技能大师邓晶一头扎在业务中,将生产岗位技能全部吃透,争做“万能操作工”;“00后”邵茹鹏潜心钻研精细木工,经过日复一日实验练习,勇夺世界技能大赛首个精细木工项目冠军。

同样的奋斗青春,不同的精彩故事。

“我虽然看不见这个世界,但音乐是我心中的光。”13岁时,张晨因病致盲,进入安徽省安庆市特殊教育学校读书、学习音乐。

别人学钢琴,可以一边看曲谱一边弹奏,而她则需要一遍遍地摸读盲文谱,先把曲谱背下来,然后一个音、一个音地在钢琴上找位置,花上别人几十倍的时间……经过刻苦学习,张晨成为安庆市首位盲人大学生,毕业后回到安庆市特殊教育学校当老师。

“希望通过我的经历告诉学生们,不要给自己设限,人生还有很多的可能性。”她用音乐给盲生打开了一扇窗,感受生命的色彩,也用自己的经历教会学生们自信自强,融入社会、回馈社会。

身有残疾但果敢勤奋的余小龙,回到湖南家乡创业,以种植百合带动93户贫困户和171名残疾人实现就业增收;“95后”残疾青年廖竹生,信守对困难残疾人的承诺,带头成立了当地首个残疾人的创业团队,帮助他们在脱贫致富中实现了人生价值。

自强不息,追梦不止。勤劳、务实、坚韧的青年们,为人人享有出彩机会的时代写下了精彩的注脚。

奋斗,是青春永恒的旋律。为了赢得一枚又一枚奖牌,首位夺得奥运会金牌的藏族运动员切阳什姐在15年的职业生涯中积累了10多万公里的训练里程;为了送好每一个快递,快递小哥秦文冲从清晨忙到深夜,每天驾驶百多公里将货物安全递达家家户户……

青年者,奋斗向前的步伐不会停歇。新时代好青年正以自信自强、向阳而生的劲头,追求卓越、实现梦想。(完)

功勋模范丨听,这新时代的青春之歌——第27届“中国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速写

5月4日,在北京中央团校举行的第27届“中国青年五四奖章”暨2022年度“两红两优”颁奖活动上,第27届“中国青年五四奖章”获奖集体代表接受少先队员献花。新华社记者 才扬 摄

新华社北京5月4日电 题:听,这新时代的青春之歌——第27届“中国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速写

新华社记者黄玥、董博婷、张研

青春绽放,不负韶华。

第27届“中国青年五四奖章”评选日前揭晓,30名奖章获得者来自大江南北、各行各业。作为当代青年的杰出代表,他们矢志奋斗、砥砺笃行,把个人的理想追求融入党和国家事业发展过程中,奏响新时代的青春之歌。

向难处攻坚,无畏担当

主持国内外10余项科研项目、申请发明专利30余项、科研成果被全球50余家机构采用……

20年岁月沉香,浙江大学生物医学工程与仪器科学学院党委委员、生物医学工程系主任吴丹将一腔青春热血献给了前沿磁共振成像技术研发,实现了成像尺度从宏观到介观到微观的逐步突破。

“科研很多是从0到1的事情,失败是最正常的。”吴丹从不抱怨科研的苦,在她看来,学科的发展需要一线科研工作者无数次失败奠定基础,那些试错也将成为未来的经验,不断将科学发展推向新的高度。

身处科技前沿,潜心研究攻关,面对技术难题、面对未知挑战,青年人不负众望、勇当先锋。

主持“深海一号”超深水大气田技术攻关与钻采总体方案研究工作,中海油研究总院有限责任公司钻采研究院副院长谢仁军牵头创建1500米水深级油气开发钻采设计技术体系,支撑实现我国海洋石油工业水深从300米到1500米的重大跨越。

为“神威·太湖之光”超级计算机量身打造一系列应用软件,国家超级计算无锡中心主任助理、研发中心主任甘霖和团队斩获高性能计算应用最高奖“戈登·贝尔”奖,实现了该奖设立29年来中国团队零的突破。

作为世界最大8万吨模锻压力机的首位中国操作者,中国二重万航模锻有限责任公司模锻工、班组长叶林伟成功压制出C919大飞机主起外筒和机身框梁结构件等,助国产大飞机飞上蓝天。

……

从科技攻关的“难”到危急关头的“难”,无数青春身影在各自领域奋勇争先,在最好的年华,为时代发展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2021年7月,在一次追捕走私犯罪嫌疑人行动中,李建昀不幸重伤,失去了自己的左腿。

“我还年轻,我要在一线继续奋战。不就是缺一条腿嘛,装上假肢还能继续从事我热爱的警察事业。”伤愈返岗,现任广东省江门市公安局打击走私支队二大队三级警长的李建昀初心不改,始终坚守在打击违法犯罪第一线,践行“人民警察为人民”的铮铮誓言。

参与各类救援4800多次、抢救遇险群众280余人、疏散受灾群众2730余人……北京市西城区消防救援支队府右街特勤站站长焦云龙将16年青春献给消防事业。血与火的洗礼中,焦云龙越发崇尚消防这份职业荣誉:“消防指战员随时面临生死考验,但我们永远会冲锋在一线。”

不惧艰险、逆行无畏,智勇双全的青年人在危急关头中尽显担当,在负重前行中无悔盛放。

向远处扎根,倾情奉献

深耕一寸、苗长一尺,作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生力军,越来越多年轻人选择扎根基层沃土,绽放最美芳华。

——建强基层组织,砥砺初心使命

逄子剑,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喀什地区莎车县巴格阿瓦提乡党委书记。2014年,大学毕业的他来到南疆乡镇一线工作,从此像胡杨一样扎根祖国西陲。

大力发展畜牧养殖,乡里牛存栏量由2021年初的4500头增加到了1.2万余头;与科研院所对接引入近千个棉花新品种,进行试验种植、效益对比……逄子剑激活了基层工作“一池春水”。

将抱负播撒在基层,会收获累累硕果。

邓小燕,四川省广元市剑阁县东宝镇双西村两委委员、广元耕鑫农业有限公司总经理。曾经她考取大学,可以在大城市扎下根,这个山里娃却选择反哺家乡。她说:“为自己的家乡奋斗,更是一种幸福!”

山乡燕归来,邓小燕成功引入“互联网+农业”模式,带动剑阁县菜籽油、木耳、腊肉等农特产品年销售破5000吨,曾经闭塞的山村享受到了互联网时代的红利。

——矢志科技创新,投身现代农业

十几年的时间,在荒山遍植油桐。贵州鸿发生态农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杨安仁说:“我要用青春的汗水让农村大地更加丰茂。”

创业初期,这位“90后”种植的油桐遭遇枯萎病全部死亡。杨安仁与中国林科院等进行相关科技攻关工作,突破了枯萎病难题获得抗病品种,如今他还在中国林科院硕博连读,以科技为农业赋能。

乡村振兴、科技兴农的时代大潮,给了青年广阔舞台。

汪威,宁夏灵武市同心农业综合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出生于农民家庭,他立志把青春挥洒在希望的田野。深入调研后,他发现宁夏本地优质饲草缺口很大,确定了以土地流转经营和种植牧草等为主的企业经营方向。

如今他带动构建了“草—畜—稻”绿色生态循环农业发展模式,带动近3000户农民创收9000多万元。

——坚守基层岗位,恪尽守护之责

徐乃超,内蒙古出入境边防检查总站阿拉善边境管理支队银根边境派出所民警。他曾参与黄河抗洪抢险,也曾完成神舟系列飞船发射、回收、安保等重大任务;与妻子在戈壁滩建成内蒙古自治区首个“戍边夫妻警务室”……

在“天上无飞鸟、地上不长草”的戈壁深处,徐乃超以“藏青蓝”点亮边境一户户人家的寻常生活,诠释着“守国亦守家,守家即报国”的爱国情怀。

日复一日的坚守,抒写始终如一的忠诚。

高钱胜,中铁十二局集团铁路养护工程有限公司安多车间主任。作为“生命禁区”里的养护人,他参加工作10余年如一日,始终奋战在青藏铁路养护第一线。

平均海拔4700米,其中74公里常年冻土,72公里无人区,最低气温零下47摄氏度,每年8级大风70多次,高钱胜用顽强的毅力、火热的青春战胜了高原伴生的孤寂和挑战。

向深处钻研,不懈奋斗

奋斗,是青春应有的姿态。来自不同地域、从事不同职业的青年,始终以“干一行爱一行”的执着,成就“钻一行精一行”的精彩。

从基本不会说汉语写汉字,到熟练掌握塔式起重机的操作和维修理论;从无奈辍学,到成为山西省最优秀的塔吊司机之一……百米高空上,钩起钩落间,吉克达富这个曾经的“山里娃”正在一步步构建他的奋斗人生。

年纪不大、个子不高,眼神中却透露出超出常人的坚毅。不满足于只做安全吊运的“小师傅”,吉克达富勤练苦功,如饥似渴地学知识、学技能,成长为精准定位、平稳回转的“大工匠”。

原油装卸综合计量工李云龙时刻保持严谨细致工作态度,以一次次精准计量诠释坚持与责任;煤炭行业技能大师邓晶一头扎在业务中,将生产岗位技能全部吃透,争做“万能操作工”;“00后”邵茹鹏潜心钻研精细木工,经过日复一日实验练习,勇夺世界技能大赛首个精细木工项目冠军。

同样的奋斗青春,不同的精彩故事。

“我虽然看不见这个世界,但音乐是我心中的光。”13岁时,张晨因病致盲,进入安徽省安庆市特殊教育学校读书、学习音乐。

别人学钢琴,可以一边看曲谱一边弹奏,而她则需要一遍遍地摸读盲文谱,先把曲谱背下来,然后一个音、一个音地在钢琴上找位置,花上别人几十倍的时间……经过刻苦学习,张晨成为安庆市首位盲人大学生,毕业后回到安庆市特殊教育学校当老师。

“希望通过我的经历告诉学生们,不要给自己设限,人生还有很多的可能性。”她用音乐给盲生打开了一扇窗,感受生命的色彩,也用自己的经历教会学生们自信自强,融入社会、回馈社会。

身有残疾但果敢勤奋的余小龙,回到湖南家乡创业,以种植百合带动93户贫困户和171名残疾人实现就业增收;“95后”残疾青年廖竹生,信守对困难残疾人的承诺,带头成立了当地首个残疾人的创业团队,帮助他们在脱贫致富中实现了人生价值。

自强不息,追梦不止。勤劳、务实、坚韧的青年们,为人人享有出彩机会的时代写下了精彩的注脚。

奋斗,是青春永恒的旋律。为了赢得一枚又一枚奖牌,首位夺得奥运会金牌的藏族运动员切阳什姐在15年的职业生涯中积累了10多万公里的训练里程;为了送好每一个快递,快递小哥秦文冲从清晨忙到深夜,每天驾驶百多公里将货物安全递达家家户户……

青年者,奋斗向前的步伐不会停歇。新时代好青年正以自信自强、向阳而生的劲头,追求卓越、实现梦想。

更多资讯
游戏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