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玩手游网

凉山小伙论文致谢刷屏!他想重回大山帮助更多孩子

来自大凉山的彝族小伙苏正民,在6000多字的毕业论文致谢中,点名感谢了65人。6月16日,长江日报全媒体平家报道的中南财经政法大学2022届本科毕业生苏正民的求学故事登上热搜,感动众多网友。有网友留言说:“流着眼泪看完,这就是赤子之心。”17日,苏正民再次接受长江日报记者采访时说,毕业论文致谢只是随心而写,从未想到能受到这么多的关注,感谢众多网友对他的鼓励。

2021年4月,苏正民在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生党史学习教育宣讲会上作宣讲。

谈毕业后的选择

走出大山是为了更好地回到大山

2020年4月,苏正民去学生家家访。

长江日报:你在毕业论文致谢中多次提到,毕业后要回大凉山,这是你对自己的一个承诺吗?

苏正民:是的。这是我在高中时就想好的事,大学四年也没有变过,我身边的人也都知道我一定会回大凉山。

长江日报:走出大山已经十分不易,你为何还要再回大山?

苏正民:就像我在毕业论文致谢中写的,没有党和国家的帮助,没有好心人的关怀,不会有今天的苏正民。

我初中辍学后,学校老师、村支书多次去我们家,劝我回学校,但我知道家里的情况,怎么都不愿意回。后来,政府帮我申请了低保,多年在大凉山从事公益资助的天津日报记者张俊兰为我联系到了每年2000元的定向资助,我才有机会回到学校。

但我心里一直不能坦然接受这些好心人的帮助。有一次老师把我叫到办公室,她跟我说:“阿苏,现在党和国家、社会上那么多好心人士都这么关心你,给了你那么多的帮助,老师希望你有一天也能学会把手心朝下,去帮助其他人。”我记住了这句话,我盼着自己能去帮助别人,更希望用自己的一生去回馈。

长江日报:有人会质疑你的这份承诺吗?

苏正民:肯定会有。有很多人问我,既然你已经走出了大山,为什么还要回去?还有很多人会说,你是学法律的,将来做律师留在武汉或者去其他的大城市都会有更好的发展。是的,我知道,如果不回大山,我赚的钱也许会更多,还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在大城市买房安家,但这是我想要的吗?不是的,我想带着知识重回大山,帮助更多孩子走出来,让他们去看更大的世界。对于我来说,走出大山是为了更好地回到大山。

谈阿依助学计划

我想活成那些好心人的模样

2020年4月,苏正民去看望资助的学生。

长江日报:你是从什么时候开始觉得自己有能力可以去帮助他人的?

苏正民:回馈恩情一直是放在我心里最大的事。读高中时,我就总想这个问题,想怎么去帮助别人,回馈社会。

高中毕业那年,我组建了一个45人的微信群,叫“我们的家乡凉山”,希望可以号召在外地的凉山人一起为家乡做事。说实话,那时的自己也没有想清楚具体要怎么做,这件事就没有做成。直到现在,我都没有舍得解散这个微信群。

大学军训结束后,不少同学的军训服再也没穿过。我与同学们商量后,收集了700余套军训服捐给家乡,让乡亲们干农活时穿。那次我把这件事做成了,这是我第一次尝到帮助别人的“甜头”,非常满足,感觉自己的心里都是热热的。

长江日报:你大学这四年做了很多事,包括你后来发起阿依助学计划,都是为了一步步践行自己回馈家乡的诺言?

苏正民:大学期间,我经常参与凉山州教育基金会组织的志愿活动。在一次与受助儿童的书信往来中,一名小女孩告诉我,家里不愿让她继续读书,读完初中可能就要去打工。看完我就想:“我一定要帮助她!”我就把情况报告给基金会。后来,基金会多次派志愿者上门沟通,做通了父母的思想工作,女孩最终没有辍学。

每年寒暑假,我也会回到凉山支教,就像曾经帮过我的支教老师一样,我也要把大山外面的美好传递给孩子们。

支教时,我喜欢到学生家里去家访。2018年,张俊兰记者联系我,交代我一定要去一个女孩家里,一定要劝她回来读书。小女孩的爸妈都去世了,她跟着爷爷住,已经辍学两年,后来在张记者的资助下,小姑娘终于回到了学校。

2019年暑假,我在支教时遇到几个家庭特别贫困的孩子,我就与一起支教的同学自掏腰包凑了几千元捐给他们。

我们都是大山里走出来的大学生,最能明白山里孩子的处境。我也知道,短暂的支教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必须长期开展助学活动。

助学资金从哪里来?我只是一个大学生,身边也都是大学生,我就想出一个主意,发起倡议,号召大学生“每天节省1元钱”来帮助贫困儿童。一天节省1元钱,一个月就是30元,一年就是360元,不会让人有太大的压力。

长江日报:阿依助学计划实施得顺利吗?

苏正民:辛苦和困难肯定有,但更多的还是感动。从2019年至今,通过阿依助学计划和阿依助学专项基金已募集了40余万元助学金,资助了66位贫困学生,有两位已经考上了大学。

现在,加入我们阿依助学计划微信群的有186位热心人,除了我的同学,还有一些社会爱心人士。很多人,我不知道他们的职业,也不知道他们生活的城市,但是他们能够充分信任我们。有一位天津的赵叔叔,每个月月底,还没到打款时间,他就会催着我们收款。还有两位大学生,他们拿到奖学金后,会把奖学金全额转账到我们的账户。我曾问过他们,为什么不给自己留一点,他们说,凉山的孩子比自己更需要。

阿依在彝语里是孩子的意思,我希望,凉山阿依们都能有学上。做这件事情的时候,我总想起当年帮助过自己的好心人,我也想活成他们的模样。

谈苏正民志愿服务队

看见了不能不管,因为我就是这么过来的

长江日报:做公益并不容易,你还要兼顾学业,你是如何分配时间的?

苏正民:我是没有业余时间的人,除了上课和完成作业,其他时间我都在对接公益项目上的事情。有时为了拿到一笔公益基金,方案就要写七八遍。你看,我和你聊天的这个时间,我就有几百条微信没有回复。

现在,我们做的阿依助学计划,对孩子们的资助金额不算高。资助的困难小学生,每年可以获得800元的生活费补助;资助的困难中学生,每年可以获得1500元至2000元的补助。具体的资助金额会根据学生家庭情况适时调整。我和小伙伴们都在努力,希望能为困难学生争取到更多资源。

去年春节,我们在支教时去一位学生家家访,她的母亲在她年幼时就去世了,父亲酗酒对她很少关心,她常年寄居在一个叔叔家,生活费和学费都由叔叔提供。但叔叔也需要供养自己的4个孩子,还得赡养老人,压力很大,只能有钱时把她送到学校,没钱了她就辍学回家。一会儿读书一会儿辍学,她直到十五六岁,还在读初一。

我看到她,就想着一定要帮她。现在我们每年会资助她1600元左右的生活费。我告诉她,如果学习上遇到什么困难,一定要告诉我,即使没有阿依助学计划,我也会想其他办法去帮她。这些事,我没看见就算了,但是我看见了就不能不管,因为我就是这么过来的。

长江日报: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有一个以你名字命名的志愿服务队,这支服务队会做哪些公益活动?

苏正民:2020年,在学校支持下,成立了苏正民志愿服务队,是为了聚集更多热心公益的小伙伴。每年,我们会利用寒暑假时间组织夏令营、冬令营,去大凉山教孩子们唱歌、画画、打球,给他们讲大学里的故事。这些孩子大部分是留守儿童,我们想把丰富的世界展现给他们,让他们有信心走下去。

去年寒假,我们志愿服务队离开时,学生们自发给我们送别,他们站成一排给我们唱送别歌。歌中的歌词我到现在都记得:“不知不觉天就亮起来,我们唱睡了黑夜,唱睡了星辰,在你踏上离别的火车那一刻,我只顾着流泪,忘了挥手,忘了说再见。”当时我们很多志愿者都感动哭了。

长江日报:这是一个让人非常有成就感的事。你还有哪些想做的事?

苏正民:今年4月,我们志愿服务队和西昌学院的3个社团共同做了一间公益书屋。公益书屋也是我想了很多年的事。在我小时候,我想在家里找一张能看书的书桌都找不到,所以我特别想给孩子们提供一个能看书的地方。

这间公益书屋就在西昌的郊区,那里有很多搬迁户子女和进城务工人员子女,他们中很多家庭缺乏阅读、学习的环境。有了公益书屋,孩子们就可以在周末、节假日、寒暑假来这里免费阅读书籍、上自习、写作业。

根据现在的安排,每个周末,我们会用周六上午的时间带着孩子们写作业,下午举办读书分享会,周日会带着孩子一起画画、唱歌、做手工等。

谈无偿献血

是能帮助他人最简单的事,撸起袖子就能做

苏正民在献血,他已累计献血32次。

长江日报:很多网友看到你的32张献血证,都很感动。你为何会想到去做献血这件事?

苏正民:我是一个有浪漫情怀的人,第一次献血是我送给自己的一个成人礼。我想着,能为他人做点事,就意味着自己长大了,而献血是能帮助他人最简单的事,我撸起袖子就能做。

2020年年初,因为疫情影响,老家的血站面临严重缺血,临床急需血液救命。我知道后,蹬着自行车就去了,我们家离血站有十几公里,一来一回得两个多小时。那次献完血后,我就把电话给了血站医生,还和医生承诺:“只要血站有需要,你就给我打电话,我随叫随到。”

后来他们真的给我打了几次电话。有一次他们给我打电话时,我第二天要参加线上考试,但还是毫不犹豫就去了。献成分血花费的时间比较长,一次需要一个多小时,我就带着一本书,一边看书复习一边献血。

2020年1月至6月,是我献血最密集的时间段,我一共8次前往凉山中心血站捐献成分血,还签署了器官遗体捐献协议,并加入了中华骨髓库。

长江日报:听说你还成立了一个献血小分队,你是怎么说服大家和你一起参与献血的?

苏正民:这是我很骄傲的一件事,因为自己献血,还带动了40多个身边人参与献血。我们就组建了一支献血小分队,经常约着一起去血液中心献血。像我的3位舍友,除了一位因身体原因不能献血外,其他两位舍友也都会坚持献血。

说实话,说服别人献血比说服别人捐款要难。一些人对献血有偏见,很难被说服。很多人其实很想去献血,但就差有人能带着他们去做第一次,就差有人给他科普、给他信心、陪他一起去。所以我就去做这个人,帮助他们认识献血。

长江日报:我们的报道发出后,有网友对你献血32次有疑问。

苏正民:我也看到很多网友说,为什么这么短的时间可以献血32次。这个质疑很正常,因为大家熟知的献血是路边常见的献血车,通过献血车献的是全血,半年才能献一次。还有一种献血是献成分血,半个月就可以献一次,献全血和献成分血之间要间隔3个月。

我平时献得比较多的是成分血,我上次献血献的是全血,是4月22日献的,那我下次再献成分血就要等到7月22日。

等我下次献血的时候,我已经离开武汉回凉山支教了。在凉山想献成分血只能去西昌,为了坚持献血,我已经打算好每半个月从我支教的中学去一趟西昌。

长江日报:你将来支教的学校离西昌远吗?

苏正民:远,有120公里,需要坐班车过去。这都没关系,再远都会去。

长江日报:献血这件事是自愿的,为什么一定要这么坚持?

苏正民:如果连献血这件最容易的小事都做不好,那我还能做什么事呢?大事做不了,只能做好小事了。

长江日报:你的微信名字叫“凉山野玫瑰”,是有什么寓意吗?

苏正民:在我们家乡的山上有很多索玛花,我们都叫它高山玫瑰。在条件艰苦的地方,他们依旧盛放,希望包括自己在内的大凉山孩子们,都会像索玛花一样迎霜斗雪,灿烂绽放。

来源: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张影

标签:
更多攻略
游戏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