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文为花煜寒对《无间》电视剧人物、剧情的解读,每一期涉及不同的人物与剧情,如果喜欢的话,请点关注』
文接上回。
张志坚饰演的闪官,身上疑点重重,他绝对不是一个简单的人。
目前他的身份是军统幽灵负责人,与陆风有着很深的渊源。
在陆风的梦里,也许是潜意识里,有一段“陈旧的影像”:陆风家惨遭“灭门”,闪官的身影出现,那时他还叫袁宗傲。
陆风的母亲临死前喊“宗傲,把孩子……”,把陆风托付给他。
随着剧情的发展,随着特密组“火凤凰计划”的三份秘密档案“泄露”,闪官的身份随之浮出水面。
原来他曾经是参加过“火凤凰”行动计划的3个高级特工:苗长天,陈浩民,袁宗傲其中之一。
秘密档案的出现,在给我们解惑的同时,又引起我们的猜测:另外2人都死了吗,闪官到底还有几层身份,他是陆风的恩人还是仇人?
一、松下千熊口中的“火鹤”松下被当街“射杀”,他认定凶手是“火鹤”。
至于火鹤是一个组织的代号,还是一个人的代号,他并没有说明白。
特密组处长沈啸从“火鹤”联想到18年前的“火凤凰”计划:3名高级特工“炸”张作霖的军械库,因为队伍中出现“叛徒”,导致计划失败。
3个人之中,有人是叛徒,他会是谁?
本应该死的“袁宗傲”以闪官的身份活着,在军统任职的他,是“叛徒”的可能性似乎更大。
闪官派人追杀韩天和松下千熊,闪官会不会就是他口里的火鹤?
假设闪官就是的火鹤,松下的身份也不简单,除了“梅机关”高级特工之外,18年前“火凤凰”计划他又知道和参与了多少。
当年计划失败,日军进行大肃清,陆风家是不是因此才遭殃的?
看到这里,笔者不得不怀疑陆风会是“死”去的凤凰计划特工2人之一的孩子。
陆风母亲说,有着一样怀表的人就是凶手,说明凶手是他们认识的人,那么闪官对陆家扮演的是什么角色?
二、闪官的身份,到底有几层?作为一名特工,为了掩饰身份会有各种各样的身份,就像松下一样,有着10个不同的护照,还偷偷藏了一个美国护照想要“遁走”。
闪官既然是18年前的高级特工之一,袁宗傲说不定也只是他为了方便潜伏而捏造的身份。
在陆风的记忆里,闪官就是军统的人,是他的引路人,也算是他的师父和长辈。
这一次陆风独自潜入特密组当卧底,只有闪官和柳则2个人知道他的身份,若闪官对陆风有异心将会是一件很“恐怖”的事情。
正如沈啸回忆松下对学生们讲的:“你们都死了!”
一旦成为了“潜伏者”,成为了特工,就等于与过去告别,唯有把过去“磨灭”才能活命。
假如过于纠结前尘往事与情感,反而会让自己陷入淤泥当中,痛苦不可自拔。
他们的身份如此特殊,每一步走得都如履薄冰。
无论闪官是什么身份,他带着自己的目的,从“火凤凰”行动计划,继续隐藏18年,“幽灵”计划绝对不是他的唯一任务。
他让陆风潜入特密组,看重的不仅仅是陆风的能力,而是他的身份。
陆风刚从日本陆军学校毕业,他的身份可以为他做掩护,之前他在76号成功卧底,而特密组是在76号基础建立的,陆风的比起其他人,进入特密组的几率都大。
当然,陆风一样经历魔鬼考核,像是去了半条命一样,才闯过特密组的忠诚测试,如果闯不过就是死路一条。
如此也能理解,为何松下说都是已经死的人。
三、陆风是谁的孩子?陆风目前是军统的人,我猜他在年幼的意外中失去了记忆,才不知道自己的父母是谁。
也许随着“火凤凰”行动计划被提起,在抽丝剥茧探求秘密中能发现一些与陆风身世有关的线索。
陆风如果是当年高级特工的孩子,他的身份会变得敏感。
闪官知道陆风的父母是谁,为何一直没告诉他?
是为了保护他,还是因为其他目的,总感觉闪官的身上藏了太多的秘密。
既然那一年被认为“死”了的袁宗傲没死,其他2个“死”的人会不会也换一个身份活着?
若闪官18年来在军统,是为了揪出真正的“叛徒”,似乎也不能排除这样的可能性。
就像本是日本“梅机关”特工的松下,他说韩天是重庆来,不仅为韩天掩护,还带着他交易。
他的家里还有一本和陆风一样的翻译密码书《大地》,他又还有什么样的身份?
这些人,真真假假爱,谁也不知道外表之下到底是为谁在卖命。
因此,闪官隐瞒陆风父母的信息,应该也是别有用心的。
四、结语追完《无间》3集,有人说有点瞎扯,有人说很好看,笔者想说才3集而已,别那么着急给予定论。
谍战片的本身就复杂得很,刚出场就“死”一波,有的人还没有来得及介绍就被“灭口”或者“自杀”来守住秘密。
前面几集一般都是铺垫,会让人有点眼花缭乱。
随着剧情的展开,什么碟中谍,计中计,陷阱中的陷阱,前一刻是友军,下一刻身份暴露分分钟变成你死我活的场面。
目前王志文饰演的牧溪鹤还没上线,他的出现会带来怎样的冲击?
笔者有预感,《无间》的剧情会越来越精彩!
今天的解读就讲到这里,更多精彩可见下回分享。#电视剧无间##靳东#
往期精彩:《无间》陆风和花向雨:一切才刚刚开始
(看完记得关注花煜寒哦,图片来自网络)
转发:《秘密档案》——
中文读者对昆德拉的最早记忆是上世纪80年代的小说《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作为“作家参考丛书”出版。根据同名小说改编的电影《布拉格之恋》也被人们所熟知。昆德拉在中国开始走红。此后他的小说《为了告别的聚会》《玩笑》《不朽》《生活在别处》先后出版,它们都以精湛的叙事艺术展现东欧剧变前的社会实况。昆德拉与苏联作家帕斯捷尔纳克、索尔仁尼琴、布罗茨基一同成为20世纪反映“冷战”时代极权社会实况最重要的作家。
我们可以从米兰•昆德拉的小说艺术呈现的语境里看到“布拉格之春”,看到禁锢而荒诞的政治状况。没有杰出小说家的独立思想和自由创造,这些时代的境况也如云烟消散。从某种意义说,杰出作家(包括人文知识分子)对这个世界是重要的,他们的艺术奉献是人类文明之光的映照。
“我们惟一不朽的所在就是警察局的档案材料。”昆德拉在他的小说《笑忘录》里写道。然而,尽管昆德拉删除了由他审定的艺术文本之外的文字记录,有一些记录还是无法删除。巴托洛缪街1号是他居住的旧址,这条街7号为国家安全局所在地。
2019年的某天,阿丽亚娜来到国家安全局,看到昆德拉夫妇秘藏在这里的档案。“这简直就是《窃听风暴》的情节,导演弗洛里安•亨克尔•冯•多纳斯马尔克在这部电影里揭露了东德秘密警察的工作手段,以及对艺术家和者的围捕迫害。只不过眼下我们是在布拉格,其生活受到警方监视的那位作家后来举世闻名。”阿丽亚娜写道。
“国家安全局的密探冬天把相机藏在大衣里,夏天假扮成保加利亚游客,他们走路或坐汽车,跟踪、拍照、紧盯着这对夫妇,甚至连私密生活也不放过。一切都记录在案。”昆德拉与薇拉的生活被记录在案、打印、编目、装订起来的文件达2374页之多,上面盖有国防机密或绝密字样的印章。这些记录是捷克秘密警察机关安全局(StB)建立的昆德拉档案的一部分,由捷克极权制度研究所保存。昆德拉夫妇还从未见到过这些档案的存在,他们后来也没阅读过这些材料。
1967年,《玩笑》在法国出版,他被批准去法国参加作品的宣传和推广活动,媒体的书评标题是“有关斯大林时代捷克斯洛伐克的见证”。昆德拉后来在意大利《共和报》上调侃道:“对于所有人而言,我成了一名站在坦克上的战士。”
1969年,薇拉被布拉格公共广播电视台解雇。她一手拿着鳄鱼奖,这是国家电视台的最高荣誉,另一只手拿着电视台的解聘书。薇拉被解雇一年后,昆德拉被开除出捷克,同时被捷克作家联盟开除,所有作品被图书馆和书店下架。
阿丽亚娜在巴黎找到由一家法国中介保存在档案中的翻译件,上面写道:“亲爱的同志,如您所知,院务委员会于1971年5月26日召开会议,您本人也出席了此次会议,院务委员会审议了您在影视系继续工作的问题。经过对您1968年和1969年工作的评估,院务委员会认为有必要自1971年9月30日起终止您的工作合同,我们建议您在双方同意的基础上停止合同。即复为盼。”这就是当年昆德拉被布拉格电影电视学院解约的通知。
(本文选自作家夏榆的文章《米兰•昆德拉:喧嚣尘世的当代隐士》,文章原载《财新周刊》2023年第28期,节选的是该文的第二部分。未名日记7月23日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