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玩手游网

萧红:23岁写下不朽名著,怀着别人孩子谈恋爱,把人生下成了死棋

二十世纪中国文学“洛神”

鲁迅先生的评价:“萧红是中国当代最有前途的女作家”。

1

萧红,原名张乃莹,乳名荣华。九岁失母,父亲续弦,继母淡薄,本该天真无邪的童年有这样的遭遇,萧红是不幸的。

万幸的是,祖父对她疼爱有加,带她到后花园嬉戏,逗她开心,仿佛透进黑暗隧道里的一束光,明亮柔和,给她带来了久违的爱与温暖。

“黄瓜愿意开一个黄花,就开一个黄花,愿意结一个黄瓜,就结一个黄瓜。若都不愿意,就是一个黄瓜也不结,一朵花也不开,也没有人问它。玉米愿意长多高就长多高,他若愿意长上天去,也没有人管。”少有的纯真的文字从笔下流淌出来,那是童年时代珍贵的恣意与快乐,是经历世间沧桑仍无法忘怀的出发点。

可是,老天总是“把一个人默默地一声不响地就拉着离开了这人间的世界了”。十九岁那年,祖父也被拉走了。后来,怀着无比悲伤的心情,她提笔写下“呼兰河这小城里边,以前住着我的祖父,现在埋着我的祖父。”可是人生来和动物一样,忙着生,忙着死,萧红看开了。

只是萧红对于这个家庭最后的一丝留恋便也随着祖父的去世而烟消云散。一个没有温度,连偶尔打碎一只杯子都要被骂到发抖的家庭又怎么称得上家,又如何能留得住一个极度渴望爱与被爱而又心高气傲的孩子的心?

2

初中毕业,萧红便不顾家庭反对,置与汪恩甲的一纸婚约于不顾,毅然决然与远房表亲陆哲舜逃到北平,进入北平大学女子师范学院附属中学学习。

失去了家里的经济支持,萧红的生活很快变得窘迫,陆家得知这件事后,也掐断了对陆哲舜的经济支持。年末,没有经济来源的两人不得不回到了哈尔滨。

在当时的社会,一个女子冒天下之大不韪逃婚也就算了,竟然还与一位已婚男子一起去北平读书。这种事掀起的轩然大波可想而知,汪恩甲的大哥极力反对汪恩甲和这样的女子来往,代替弟弟解除了与萧红的婚约。

萧红得知后,气极,便以代弟写休书为由,将汪恩甲的大哥告上了法庭。法庭之上,汪恩甲为了维护哥哥和家族的颜面,只得承认是自己要解除婚约。事情在当地传开,张家颜面尽失,萧红也被父亲张廷举软禁起来。

萧红的姑姑婶婶和她年龄相近,同情萧红的遭遇,在深夜帮助萧红出逃。

然而依然没有足够的经济收入,在哈尔滨街头流浪了月余的萧红陷入走投无路的境地,也没有亲戚愿意接纳她。她不得不再次找到汪恩甲寻求帮助。两人又开始交往,一起住进了旅馆。

然而,不久之后,汪恩甲却人间蒸发了,除了在东兴顺旅馆欠下的几百元债和一个即将面世的孩子,什么也没给她留下。

东兴顺旅馆

旅馆老板威胁萧红,要是萧红在月内交不出欠下的食宿费,就要把她卖进窑子。

萧红自然是不愿意的,她写信向哈尔滨《国际协报》的副刊编辑裴馨园求救,裴馨园事务繁忙,便委托萧军去看望萧红。

3

初次见到萧红,萧军只看到:“一个女人似的轮廓出现在我的眼前,半长的头发散散地披挂在肩头前后,一张近于圆形的苍白的脸幅嵌在头发的中间,有一双特大的闪亮眼睛直直地盯视着我……使我惊讶的是,她的散发中间已经有了明显的白发,在灯光下闪闪发亮,再就是她那怀有身孕的体形,看来不久就可能到临产期了……”

一番交谈过后,萧红的文字展现在他面前时,那不同于一般女子的文笔,甚至出于许多男子的才情,着实让他吃了一惊。之前在他脑海里留下的不堪的印象,也因为这些文字而一扫而光。一股欣赏从心底滋生。

“那边清溪唱着,这边树叶绿了,姑娘呵,春天来了!去年在北平,正是吃着青杏的时候,今年我的命运比青杏还酸!”比青杏还酸的命运打动了萧军,唤醒了他的悲悯,萧军成了萧红的救世主。

旅馆不让欠了钱的萧红离开,萧军就趁夜租小船带她离开。萧红待产,无钱交住院费,萧军就用刀逼医生救人。互相取暖拉近了两人的距离,共患难的经历迅速增进了两人的感情,志同道合也为二人的短暂幸福生活提供了基础。

▲ 萧红与萧军

出院后的生活虽然拮据,但是快乐。在萧军的鼓励下,萧红开始创作,陆陆续续发表了第一篇小说《弃儿》以及其他小说和散文,进入了文坛。

萧军也找到了份家教的工作,二人的手头开始宽裕起来,隐藏在平静之下的诸如性格,三观之间的矛盾开始浮出水面。

萧军性格暴躁,有些大男子主义,想参加游击队革命。萧红的爱像飞蛾扑火,她一旦爱了就倾其所有。对于未来的生活,她只想好好写作。

分歧越来越大,萧军一次次出轨的消息又一点不落地传到萧红耳朵里。萧红无法接受,提出分手,尽管当时萧红已经怀孕。

“他就像一场大雨,很快就可以淋湿你,但是云彩飘走了,他淋湿的就是别人。我就像他划过的一根火柴,转眼就成为灰烬,然后他当着我的面划另一根火柴。”

对萧军,萧红还是很在乎的吧,不然也不会远渡日本治疗心灵伤痛,不会回国之后又回到萧军身边,毕竟也是萧军在她心灰意冷之际救她于水火。

而萧军也在晚年时坦承,当初并未把萧红当成自己的唯一:“她单纯、淳厚、倔犟,有才能,我爱她,但她不是妻子,尤其不是我的。”

这样一段感情注定不会长久。

4

那段时间萧红经历萧军背叛和导师离世,一个是至爱之人背叛,一个是至爱戴之人逝去,可以说是很心寒了。远赴日本求学成为了一种解脱,正应那句古话“眼不见,心不烦”。不思不见不念,是最有效的解脱。萧红也在这段她自称为的“黄金时代”笔耕不缀写出了《红的果园》《孤独的生活》《家族以外的人》等作品。

后来,她遇到了端木蕻良,一个温温柔柔,文质彬彬,会大胆赞美她,能顶着亲友的反对与她举行婚礼的男人。

萧红与端木蕻良

婚礼上,萧红说:“我和端木蕻良没有什么罗曼蒂克的恋爱史。是我在决定同三郎(萧军)永远分开的时候我才发现了端木蕻良。我对端木蕻良没有什么过高的要求,我只想过正常的老百姓式的夫妻生活。没有争吵、没有打闹、没有不忠、没有讥笑,有的只是互相谅解、爱护、体贴。”

和端木蕻良在港期间,香港沦陷,萧红同意端木先撤离,端木便抛下萧红,一走了之。

最后一个给予她温暖的人也离开了,冬风再冷,也抵不上心口扎人的寒凉。然而也正是在这段时间里,萧红以常人难以企及的速度创作了脍炙人口的长篇小说《呼兰河传》。

仿佛预感到生命尽头的来临,最后的创作,她倾尽了全力,仿佛天边的极光,在幽深天幕上划出了绚丽夺目的一道光亮。

1月22日,萧红离开了世间,带着无尽的不甘。

在纸上,她写到:“我将与蓝天碧水永处,留下那半部《红楼》给别人写了!半生尽遭白眼冷遇……身先死,不甘,不甘!”

这一生,她缺少爱追逐爱,寻找自由,一直在流浪,却从未停止对爱的渴望,历经刺骨寒凉,也书写绝美极光!

才女萧红:19岁离家,31岁去世,一生追爱,死后尸骨不全

与张爱玲齐名,鲁迅称她为“中国最有前途的作家”。

“20世纪30年代文学洛神””

一生缠绵于3个男子,3度被抛弃,两度怀孕生子,她却狠心丢弃。

她说:“我一生最大的痛苦和不幸,都是因为我是一个女人。”

临死前写下绝笔“我将与蓝天碧水永处,半生尽遭白眼冷遇,身先死,不甘,不甘!”

年仅31岁去世,死后骨灰一半留以香港,一半回到广州。她的一生何其如此悲惨!

她就是萧红。

萧红

萧红,原名张廼莹,为何取萧红作名,这与一位叫萧军的男人有关。

人言:女子30为“虎狼之年”,是女子最美的年纪,成熟,独立,稳重,懂事样样俱全。

然而一代才女却在最好的年华逝去,她的一生只能用“惨”字形容。

1911年,萧红出生于哈尔滨呼兰区一个地主家庭。生来好动,不喜女工,爱好爬树掏鸟蛋。

童年时期的萧红

在萧红享受父母之爱时,一个叫刘鸿霖的4岁男孩正在遭受父亲的殴打,自出生来他的母亲就受不了父亲的毒打,去死了。

而这个男孩会在21年后与萧红相遇,并使得萧红换名。

与一般孩童不一样,萧红虽为女子,但对知识却是极度渴望。但母亲又不肯,只说“女子无才便是德!”

这样的话直到萧红8岁时才消停,8岁这年,母亲姜玉兰感染霍乱去世。

萧红

父亲张廷举续娶梁亚兰。继母与父亲并不喜欢自己,对她从来就是非打即骂。好在祖父极疼爱她。

9岁时,萧红得于在家乡龙王庙小学读书,之后有连升初中。萧红自小喜欢文学和绘画,常在校刊上发表诗文,为此还取了个叫悄吟的笔名,这个名字,萧红一直用到1933年。

1928年,萧红投入运动,此时的她在读初二,家人已经替她应下来一门婚姻,男方叫汪恩甲。

汪家在当地很有名望,哥哥是教育界高官,本人也是才华出众,与萧红订婚后,汪恩甲就到哈尔滨预科班深造。

萧红

二人男才女貌,萧红对他也很喜欢,两人经常一起聊天,游玩。可一切被萧红的一个决定打破。

与表哥北上读书,家人很反对,但萧红还是去了。

因为这事,张父认为萧红给家族受辱,张家子弟纷纷转学离开哈尔滨。汪恩甲的哥哥也代弟解除婚姻。

一段时间后,因家里断了生计,萧红回到哈尔滨,被父亲软禁,后在弟弟的帮助下逃出家门。此后萧红至死没回过家。

因与汪恩甲是有情的,萧红随即找到他,两人同居于哈尔滨东兴顺旅馆。没多久,萧红就怀孕了。

东川顺旅馆

正当萧红快生时,汪恩甲出门办事,不料一去不回,此后并消失了。当时正值九一八事变,对于汪的消失仍是个不解之谜。

只知,汪恩甲走过,萧红欠下很多房钱,旅馆老板一再警告她:“要么拿钱,要么我把你卖入红楼。”

萧红无奈,只得写信向裴馨园求助,裴馨园是《国际协报》的副刊编辑,萧红曾多次写稿给他。

而后,裴馨园并派萧军解救萧红。只是苦于无钱,每次也只能送些吃的给萧红,在多次的接触中,两个年轻人互生情愫。

萧军,萧红

1932年,深夜,萧军终于找到一艘船,那时正值哈尔滨夏季,连续降水20多天,旅馆背面的河流水位很深。

那夜,萧红挺着大肚子,翻窗而出,落于小船,逃离了旅馆。之后,两人就同居在一起。

同年,萧红在医院生下与汪恩甲的孩子,是个女孩,但萧红却把她送给了医院看门的大爷,不久就夭折了。

萧红,萧军

1933年,两人联名出版了《跋涉》,萧红那时还用悄吟,萧军也作三郎留于这本书。

而后两人改名萧红,萧军,寓意二人诚挚的爱情和积极投身社会活动的。从此,以笔杆子救国成为萧红此生的梦想。

《生死场》

2年后,萧红在鲁迅的帮助下发表《生死场》一举成名。《生死场》更是以直面人的生存问题写出时代的觉醒。

在一定程度上,这本巨作比鲁迅走得更远,体验得更深离信仰更近。萧红曾说:“对着人类的愚昧,作家是超阶级的,作家应该为人类而写作。”

鲁迅,萧红

1937年,两人前往重庆,同期结识了艾青、田间、端木蕻良等民族作家。几人同居于一处寓所。

这段时间是萧红的高产期,她先后《天空的点缀》,《失眠之夜》,《在东京》,等散文发表,对宣传推动人民抗战起到积极作用。

本以为这次会苦尽甘来,不料,萧红依旧摆脱不了女性的悲哀。她曾说:“女性的天空是低的......只会自我牺牲。这不是勇敢,是怯懦,是在长期无助牺牲状态中养成的自甘牺牲的惰性。”

萧红

1938年,萧红向萧军提出分手,两人在一起时,萧军就多次外遇,离开萧红时,他还美其名曰:“她单纯、有才能,我爱她,但她不是妻子,尤其不是我的。”

除了这些,还多次对萧红进行殴打。离开萧军后,萧红与性格温和的端木蕻良在一起。

同年,她发现自己怀了萧军的孩子,但端木蕻良还是依旧同她结了婚。当时,正处战乱,民不聊生,二人也过着担心受怕的日子。

塞克,聂绀弩,萧红,田间,端木蕻良

11月,萧红产下儿子,第4天,萧红就称孩子在夜里抽风而死。这点在当时是很受怀疑的。

因为孩子出生时,好友白朗还看过孩子,十分健康。且萧红说孩子夭折,但并没有见到样子,许是又被她送人了。

1940年,夫妻二人辗转来到香港,为中国抗战呼声。同年,萧红写下《呼兰河传》,身患肺结核。

萧红与端木蕻良

此后2年,萧红都是在病痛中渡过,此时正值太平洋战争爆发,日军占领香港,她的病根本得不到治疗。越发严重,常常半夜咳到咯血。

1942年,年仅31岁的萧红逝世于香港。去世前,陪在她身边的是骆宾基,端木蕻良外出办事去了。

死后,端木蕻良按照萧红遗言,将其葬于香港浅水湾,又因故拿出一半葬于圣士提反女校土崖的一棵树下。

电影剧照萧红

多年后,那半葬于浅水湾的骨灰回到了广州公墓安葬,另一半因树茂丛生,已难寻踪迹。

1996年,端木蕻良去世,留遗言:将一半骨灰撒到香港圣士提反女校后山与萧红同存。

端木蕻良

此后,再无人怀念萧红。19岁离家,一生找寻男人庇护,31岁身处两地,她的一生太悲惨。

作家葛浩文评价萧红:在本质上是个善于描写自传体式的作家。

从《弃儿》到《生死场》再到《呼和兰传》其中每一个女性都是生活在困顿之中绝望的女性。

萧红雕塑

回看萧红的一生,她成了悲剧本身。

好在,她留下万千唤醒国人的文章,这个世界留给她太多黑暗和伤痛。

但她用辉煌的作品,点燃火把,留给后人温暖与明亮。

她的一生虽死犹荣,

如果有来生,愿她不做笔下的女性,

只做那翱翔于蓝天的涅槃凤凰。

点击右上角"关注",带你走进名人情感故事,看尽人生百态,照亮心路旅程。

萧红:23岁写下不朽名著,怀着别人孩子谈恋爱,把人生下成了死棋

二十世纪中国文学“洛神”

鲁迅先生的评价:“萧红是中国当代最有前途的女作家”。

1

萧红,原名张乃莹,乳名荣华。九岁失母,父亲续弦,继母淡薄,本该天真无邪的童年有这样的遭遇,萧红是不幸的。

万幸的是,祖父对她疼爱有加,带她到后花园嬉戏,逗她开心,仿佛透进黑暗隧道里的一束光,明亮柔和,给她带来了久违的爱与温暖。

“黄瓜愿意开一个黄花,就开一个黄花,愿意结一个黄瓜,就结一个黄瓜。若都不愿意,就是一个黄瓜也不结,一朵花也不开,也没有人问它。玉米愿意长多高就长多高,他若愿意长上天去,也没有人管。”少有的纯真的文字从笔下流淌出来,那是童年时代珍贵的恣意与快乐,是经历世间沧桑仍无法忘怀的出发点。

可是,老天总是“把一个人默默地一声不响地就拉着离开了这人间的世界了”。十九岁那年,祖父也被拉走了。后来,怀着无比悲伤的心情,她提笔写下“呼兰河这小城里边,以前住着我的祖父,现在埋着我的祖父。”可是人生来和动物一样,忙着生,忙着死,萧红看开了。

只是萧红对于这个家庭最后的一丝留恋便也随着祖父的去世而烟消云散。一个没有温度,连偶尔打碎一只杯子都要被骂到发抖的家庭又怎么称得上家,又如何能留得住一个极度渴望爱与被爱而又心高气傲的孩子的心?

2

初中毕业,萧红便不顾家庭反对,置与汪恩甲的一纸婚约于不顾,毅然决然与远房表亲陆哲舜逃到北平,进入北平大学女子师范学院附属中学学习。

失去了家里的经济支持,萧红的生活很快变得窘迫,陆家得知这件事后,也掐断了对陆哲舜的经济支持。年末,没有经济来源的两人不得不回到了哈尔滨。

在当时的社会,一个女子冒天下之大不韪逃婚也就算了,竟然还与一位已婚男子一起去北平读书。这种事掀起的轩然大波可想而知,汪恩甲的大哥极力反对汪恩甲和这样的女子来往,代替弟弟解除了与萧红的婚约。

萧红得知后,气极,便以代弟写休书为由,将汪恩甲的大哥告上了法庭。法庭之上,汪恩甲为了维护哥哥和家族的颜面,只得承认是自己要解除婚约。事情在当地传开,张家颜面尽失,萧红也被父亲张廷举软禁起来。

萧红的姑姑婶婶和她年龄相近,同情萧红的遭遇,在深夜帮助萧红出逃。

然而依然没有足够的经济收入,在哈尔滨街头流浪了月余的萧红陷入走投无路的境地,也没有亲戚愿意接纳她。她不得不再次找到汪恩甲寻求帮助。两人又开始交往,一起住进了旅馆。

然而,不久之后,汪恩甲却人间蒸发了,除了在东兴顺旅馆欠下的几百元债和一个即将面世的孩子,什么也没给她留下。

东兴顺旅馆

旅馆老板威胁萧红,要是萧红在月内交不出欠下的食宿费,就要把她卖进窑子。

萧红自然是不愿意的,她写信向哈尔滨《国际协报》的副刊编辑裴馨园求救,裴馨园事务繁忙,便委托萧军去看望萧红。

3

初次见到萧红,萧军只看到:“一个女人似的轮廓出现在我的眼前,半长的头发散散地披挂在肩头前后,一张近于圆形的苍白的脸幅嵌在头发的中间,有一双特大的闪亮眼睛直直地盯视着我……使我惊讶的是,她的散发中间已经有了明显的白发,在灯光下闪闪发亮,再就是她那怀有身孕的体形,看来不久就可能到临产期了……”

一番交谈过后,萧红的文字展现在他面前时,那不同于一般女子的文笔,甚至出于许多男子的才情,着实让他吃了一惊。之前在他脑海里留下的不堪的印象,也因为这些文字而一扫而光。一股欣赏从心底滋生。

“那边清溪唱着,这边树叶绿了,姑娘呵,春天来了!去年在北平,正是吃着青杏的时候,今年我的命运比青杏还酸!”比青杏还酸的命运打动了萧军,唤醒了他的悲悯,萧军成了萧红的救世主。

旅馆不让欠了钱的萧红离开,萧军就趁夜租小船带她离开。萧红待产,无钱交住院费,萧军就用刀逼医生救人。互相取暖拉近了两人的距离,共患难的经历迅速增进了两人的感情,志同道合也为二人的短暂幸福生活提供了基础。

▲ 萧红与萧军

出院后的生活虽然拮据,但是快乐。在萧军的鼓励下,萧红开始创作,陆陆续续发表了第一篇小说《弃儿》以及其他小说和散文,进入了文坛。

萧军也找到了份家教的工作,二人的手头开始宽裕起来,隐藏在平静之下的诸如性格,三观之间的矛盾开始浮出水面。

萧军性格暴躁,有些大男子主义,想参加游击队革命。萧红的爱像飞蛾扑火,她一旦爱了就倾其所有。对于未来的生活,她只想好好写作。

分歧越来越大,萧军一次次出轨的消息又一点不落地传到萧红耳朵里。萧红无法接受,提出分手,尽管当时萧红已经怀孕。

“他就像一场大雨,很快就可以淋湿你,但是云彩飘走了,他淋湿的就是别人。我就像他划过的一根火柴,转眼就成为灰烬,然后他当着我的面划另一根火柴。”

对萧军,萧红还是很在乎的吧,不然也不会远渡日本治疗心灵伤痛,不会回国之后又回到萧军身边,毕竟也是萧军在她心灰意冷之际救她于水火。

而萧军也在晚年时坦承,当初并未把萧红当成自己的唯一:“她单纯、淳厚、倔犟,有才能,我爱她,但她不是妻子,尤其不是我的。”

这样一段感情注定不会长久。

4

那段时间萧红经历萧军背叛和导师离世,一个是至爱之人背叛,一个是至爱戴之人逝去,可以说是很心寒了。远赴日本求学成为了一种解脱,正应那句古话“眼不见,心不烦”。不思不见不念,是最有效的解脱。萧红也在这段她自称为的“黄金时代”笔耕不缀写出了《红的果园》《孤独的生活》《家族以外的人》等作品。

后来,她遇到了端木蕻良,一个温温柔柔,文质彬彬,会大胆赞美她,能顶着亲友的反对与她举行婚礼的男人。

萧红与端木蕻良

婚礼上,萧红说:“我和端木蕻良没有什么罗曼蒂克的恋爱史。是我在决定同三郎(萧军)永远分开的时候我才发现了端木蕻良。我对端木蕻良没有什么过高的要求,我只想过正常的老百姓式的夫妻生活。没有争吵、没有打闹、没有不忠、没有讥笑,有的只是互相谅解、爱护、体贴。”

和端木蕻良在港期间,香港沦陷,萧红同意端木先撤离,端木便抛下萧红,一走了之。

最后一个给予她温暖的人也离开了,冬风再冷,也抵不上心口扎人的寒凉。然而也正是在这段时间里,萧红以常人难以企及的速度创作了脍炙人口的长篇小说《呼兰河传》。

仿佛预感到生命尽头的来临,最后的创作,她倾尽了全力,仿佛天边的极光,在幽深天幕上划出了绚丽夺目的一道光亮。

1月22日,萧红离开了世间,带着无尽的不甘。

在纸上,她写到:“我将与蓝天碧水永处,留下那半部《红楼》给别人写了!半生尽遭白眼冷遇……身先死,不甘,不甘!”

这一生,她缺少爱追逐爱,寻找自由,一直在流浪,却从未停止对爱的渴望,历经刺骨寒凉,也书写绝美极光!

更多资讯
游戏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