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国际频道 原创稿
人民网巴黎12月17日电(记者 葛文博)今年是达芬奇逝世500周年,长居法国的比利时版画家、艺术史学家、美术评论家雷尔·维希肯(Karel Vereycken)近日接受人民网记者采访,阐述其多年研究达芬奇绘画技法的心得,认为《蒙娜丽莎》一画同中国古代绘画技法异曲同工。
在他看来,许多人采用“欧洲中心”的视角将透视法归于西方独创和所有,这是错误的。维希肯通过观察中国古代尤其是宋代的绘画作品,提出中国才是透视法的先驱,后世包括达芬奇在内的许多欧洲艺术家的作品都能同中国古代绘画理论和技法产生共鸣。
人民网:您认为中国绘画如何启发了透视法?
维希肯:中国从公元6世纪开始,一些艺术著作不仅记录了文艺实践,也启发了更为活跃的绘画艺术。中国南北朝著名的画家、文艺理论家谢赫提出的“六法”,既要“气韵生动”又要“应物象形” 。宋代画家与书画鉴赏家郭若虚在其《图画见闻志》中写道:“人品既已高矣,气韵不得不高;气韵既已高矣,生动不得不至”。这显然超脱了绘画的“技术”层面,升华进入了精神和道德领域。它突破单纯形制而追求由内而外的生命力,成为透视法的重要理论基础。
人民网:这与达芬奇绘画技法有何契合之处?
维希肯:我在2007年发表的文章《达芬奇,捕捉运动的画家》中就指出,这位画家渴望绘制运动、转变的场景。达芬奇非常认同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斯的名言“世上唯有‘变化’才是永恒的”。然而,要掌握的不是物体的形式或它们所处的时空,而是要掌握它们在变化过程中在给定时刻的外观,这就有必要深入了解产生变化的原因。
宋代苏轼在其《净因院画记》中提出,人类、家禽、宫殿、居室、器物、使用的东西,都有其经常所处的形态。至于山川、岩石、竹子、柴木,流水、海波、烟雾、云朵,虽没有经常所处的形态,但有其存在的本质。我发现,苏轼追求本质、重视变化的观念同达芬奇寻求运动的思路不谋而合。
唐代诗人王维在其《山水论》中更为详尽地阐述其对透视的理解:“远人无目,远树无枝。远山无石,隐隐如眉;远水无波,高与云齐”。 对画面的空间、层次、疏密、清晰度等做出细致描述。这与达芬奇采用的“空气透视法”也完全契合。
人民网:这种契合如何表现在达芬奇的《蒙娜丽莎》画作中?
韦雷肯:除了形体的运动以外,达芬奇还试图表达一种“非物质的运动”,他将其分为五类。第一个是时间,因为它“包容了所有其他事物”,其他分别还有光、声音和气味的传播。在他看来,这些并非实体的运动恰恰使事物充满生机。
但是,如何描绘这种生机呢?仅凭借固定的形式是不可能的,因为死死抓住形式不放,就如同费心捕捉美丽的蝴蝶却将其用钉子钉住制成标本,生命力就消逝了。雕塑家、诗人和画家必须在作品中制造讽刺、矛盾和模糊,就像伟大的思想家林登·拉鲁什(Lyndon LaRouche)所说的“中间状态”,以揭示潜在的运动和变化。
蒙娜丽莎的脸上就充满了神秘的“矛盾”:嘴巴的一侧微笑,另一侧微笑的程度略小;一只眼睛透出认真的眼神,另一只眼睛则透出愉悦;一只眼睛看着你,另一只眼睛则越过了你,等等。蒙娜丽莎的微笑难下定义,因为它恰好在“中间状态”。她是真的微笑还是哭泣?她的微笑能拥有这样迷人的力量,是因为她身后的风景更为迷人。这副画风景的透视更接近之前我们所述的中国画的规则,而不是彼时欧洲的死板规定。
在中国画中,水与山之间的相互作用是普遍转变的象征,可以将不同层次的山、水、雾等联系起来。从公元10世纪开始,中国画寻求与人类视觉经验相符的构造,不仅采用焦点透视,反而创造运用随着视线投射变化产生的散点透视。这种透视恰恰存在于达芬奇的《蒙娜丽莎》之中,在人物的左侧,视线位于鼻孔的高度,在人物右侧,水平线则升至眼角。这样打破常规的透视法,令我们感受到蒙娜丽莎鲜活的生命和活泼的灵魂,聆听着到画作与中国传统绘画穿越时空的共鸣。
人民网-国际频道 原创稿
人民网巴黎12月17日电(记者 葛文博)今年是达芬奇逝世500周年,长居法国的比利时版画家、艺术史学家、美术评论家雷尔·维希肯(Karel Vereycken)近日接受人民网记者采访,阐述其多年研究达芬奇绘画技法的心得,认为《蒙娜丽莎》一画同中国古代绘画技法异曲同工。
在他看来,许多人采用“欧洲中心”的视角将透视法归于西方独创和所有,这是错误的。维希肯通过观察中国古代尤其是宋代的绘画作品,提出中国才是透视法的先驱,后世包括达芬奇在内的许多欧洲艺术家的作品都能同中国古代绘画理论和技法产生共鸣。
人民网:您认为中国绘画如何启发了透视法?
维希肯:中国从公元6世纪开始,一些艺术著作不仅记录了文艺实践,也启发了更为活跃的绘画艺术。中国南北朝著名的画家、文艺理论家谢赫提出的“六法”,既要“气韵生动”又要“应物象形” 。宋代画家与书画鉴赏家郭若虚在其《图画见闻志》中写道:“人品既已高矣,气韵不得不高;气韵既已高矣,生动不得不至”。这显然超脱了绘画的“技术”层面,升华进入了精神和道德领域。它突破单纯形制而追求由内而外的生命力,成为透视法的重要理论基础。
人民网:这与达芬奇绘画技法有何契合之处?
维希肯:我在2007年发表的文章《达芬奇,捕捉运动的画家》中就指出,这位画家渴望绘制运动、转变的场景。达芬奇非常认同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斯的名言“世上唯有‘变化’才是永恒的”。然而,要掌握的不是物体的形式或它们所处的时空,而是要掌握它们在变化过程中在给定时刻的外观,这就有必要深入了解产生变化的原因。
宋代苏轼在其《净因院画记》中提出,人类、家禽、宫殿、居室、器物、使用的东西,都有其经常所处的形态。至于山川、岩石、竹子、柴木,流水、海波、烟雾、云朵,虽没有经常所处的形态,但有其存在的本质。我发现,苏轼追求本质、重视变化的观念同达芬奇寻求运动的思路不谋而合。
唐代诗人王维在其《山水论》中更为详尽地阐述其对透视的理解:“远人无目,远树无枝。远山无石,隐隐如眉;远水无波,高与云齐”。 对画面的空间、层次、疏密、清晰度等做出细致描述。这与达芬奇采用的“空气透视法”也完全契合。
人民网:这种契合如何表现在达芬奇的《蒙娜丽莎》画作中?
韦雷肯:除了形体的运动以外,达芬奇还试图表达一种“非物质的运动”,他将其分为五类。第一个是时间,因为它“包容了所有其他事物”,其他分别还有光、声音和气味的传播。在他看来,这些并非实体的运动恰恰使事物充满生机。
但是,如何描绘这种生机呢?仅凭借固定的形式是不可能的,因为死死抓住形式不放,就如同费心捕捉美丽的蝴蝶却将其用钉子钉住制成标本,生命力就消逝了。雕塑家、诗人和画家必须在作品中制造讽刺、矛盾和模糊,就像伟大的思想家林登·拉鲁什(Lyndon LaRouche)所说的“中间状态”,以揭示潜在的运动和变化。
蒙娜丽莎的脸上就充满了神秘的“矛盾”:嘴巴的一侧微笑,另一侧微笑的程度略小;一只眼睛透出认真的眼神,另一只眼睛则透出愉悦;一只眼睛看着你,另一只眼睛则越过了你,等等。蒙娜丽莎的微笑难下定义,因为它恰好在“中间状态”。她是真的微笑还是哭泣?她的微笑能拥有这样迷人的力量,是因为她身后的风景更为迷人。这副画风景的透视更接近之前我们所述的中国画的规则,而不是彼时欧洲的死板规定。
在中国画中,水与山之间的相互作用是普遍转变的象征,可以将不同层次的山、水、雾等联系起来。从公元10世纪开始,中国画寻求与人类视觉经验相符的构造,不仅采用焦点透视,反而创造运用随着视线投射变化产生的散点透视。这种透视恰恰存在于达芬奇的《蒙娜丽莎》之中,在人物的左侧,视线位于鼻孔的高度,在人物右侧,水平线则升至眼角。这样打破常规的透视法,令我们感受到蒙娜丽莎鲜活的生命和活泼的灵魂,聆听着到画作与中国传统绘画穿越时空的共鸣。
说起《蒙娜丽莎》,相信人们都比较熟悉。
作为一个旷世艺术作品,其迷人的微笑,让世人为之沉醉了500多年。直到现在,考古学家们对于她的笑容都怀揣着不同的遐想,不能自持。
2014年2月中旬,在佛罗伦萨某所修道院的祭坛边,意大利的考古学家在地板的底下发现了一座古墓,墓室里埋葬着一位妇女。经过考古学家的初步推断,这位妇女很有可能是文艺复兴时期当地一位意大利绸缎商人的妻子,她的名字是丽莎·盖拉尔迪尼。
或许,很多人对这个名字没有太多印象,但大家她的容貌却非常熟悉,她就是达芬奇名画《蒙娜丽莎》笔下创作的人物原型。这幅画像中的女子非常端庄,身着深色服装,面容略带微笑,就是以她为模特画成的。也正是这幅经典的画作,让人们对迷人中带有神秘的笑容痴迷不已,每年有数百万的人被画作吸引,到卢浮宫里一探其中的奥秘。
对于《蒙娜丽莎》的画像,人们的揣测有很多,主要在于她的微笑似有似无,若隐若现。美丽的容颜上,不仅有着醉人的美貌,还有着让人心驰神往的神秘之感。此外,她的这份神秘不仅表现在艺术作品上,还表现在人们对她相关事情了解较少的因素上。哪怕是对达芬奇研究非常痴迷的历史学家,他们对丽莎·盖拉尔迪尼的相关事迹也没有了解。
据了解,这个姑娘在1495年3月5日与丝绸商人乔贡多登记结婚。
那时候,她只有16岁,而她的丈夫却已经30岁了。婚后的她,生了至少5个孩子。她的丈夫临死前,在遗嘱中对其有着这样的描述:“她是一个可爱的、天真浪漫的妻子。”这样的评价,在当时的那个时代,是对妻子的一种较高的评价,代表着她的高贵、圣洁与忠诚。
但是,对于丽莎·盖拉尔迪尼的确切死亡时间,却没有人知道。因为,在当地1540年前后佛罗伦萨的死亡记录很多都遗失了,所以,很难再考察。现如今,丽莎·盖拉尔迪尼的墓室已经被科学家们打开了,如今的她,已经失去了达芬奇名画上的迷人微笑。
但是,眼前的这副白骨,虽然,被泥土掩盖,被岁月侵蚀,但是,其双手依然保持着交叉的形式,安然地放在胸前,仪态依旧端庄、雍容。在丈夫去世后,这位“蒙娜丽莎”选择在修道院中安度自己的晚年时光,所以,从她的生平上来看,她依旧是一个普通的女子,没有什么不平凡的人生经历。
在她的遗骸被发现之后,意大利历史学者希尔瓦诺·文塞蒂以及他的团队,将丽莎·盖拉尔迪尼的遗骨整理好,带回了研究所,希望能通过DNA测试与面目复原技术去发掘答案:“这个旷世画作,在达芬奇的生前甚是喜爱,这些与这个佛罗伦萨的女人有哪些关联呢?”虽然,丽莎·盖拉尔迪尼极有可能就是蒙娜丽莎的原型,但是,蒙娜丽莎与丽莎·盖拉尔迪尼相比,应该会更加复杂。
1516年,作为艺术家兼科学家的达芬奇从佛罗伦萨搬到法国定居,他随身携带的行李中,就有这幅《蒙娜丽莎》,那时这幅画还在木板上。这幅画的长度不到一米,宽刚刚过半米。达芬奇从50岁的时候开始画这幅作品,而他搬家到法国的时候,已经64岁了。那个时候,这幅画应该还没有最后完成,根据推断,这应该还差最后的润饰。直到达芬奇3年后去世,《蒙娜丽莎》一直都在这位孤独的老头身边陪伴。这幅画伴随着他一起环游了半个欧洲,经历过多次的创作、加工,才最终完成。
曾经,这幅画作受到过贵族们的喜爱,享受到过赞美的掌声,更遭遇过世人的白眼、冷落。直到最后,被进献给法国的王室,才正式开启了另一段传奇的旅程。
或许,有很多人对这幅画表示过好奇,主要在于他们对达芬奇画作的喜爱,而另一些人则对这个“画中人”反复纠结。曾经,《蒙娜丽莎》被猜测是意大利某位名叫“伊莎贝拉”的画像,因为,画中人“笑带讥诮”,让人们产生了各种各样的猜测。
此外,一些学者通过“蒙娜·丽莎”这个名字猜测,这应该是一个“雌雄同体”的画作,猜测这画中的人,很有可能是一个年轻的男子。但是,也有人说,这应该是达芬奇的一个自画像,如同美国作家丹·布朗在小说《达芬奇密码》中诠释的那样。所以,很多人认为自画像的可能性比较大。
其实,对于这个画像,世界上的诸多历史学者们,一直都没有停止过对它的各种猜测。而现在,在现代科学技术的支持下,对一些事情进行分析就显得没有那么艰难了。因此,探寻到真正的答案,也是有可能的。所以,在意大利发现的这幅遗骨中,考古学家们希望通过对墓室中的遗骸进行DNA检测,确认《蒙娜丽莎》是否真的是丽莎·盖拉尔迪尼。
随后,他们利用现代技术,根据骸骨的骨骼结构,利用复原技术,将画作的细节进行复原处理,将这位来自佛罗伦萨的女性面容进行还原。同时,利用各种技术的综合运用,将墓室内这副白骨的身世之谜解开,让达芬奇的神秘画作得到一个更接近真相的解答。
其实,不止一个人注意到蒙娜丽莎具有十足淑女范儿的笑容,且笑不露齿。
这其中,有一个来自美国的医生,认为:“这笑容看起来很暧昧,因为,是掉了门牙一般的笑容。”
还有一位丹麦的医生,利用自己的医学知识进行判断,认为:“蒙娜丽莎的右脸先天性麻痹,这从她似有似无的微笑,以及肿胀的手可以看出来。”
还有一种说法非常流行,那就是:“她当时正在接受梅毒的治疗,她的牙齿发黑,只能紧闭双唇。”
一位深入研究达芬奇的专家,对英国的记者说:“依据当前的医学技术,对于遗骸生前的身体特征,可以得到很好的恢复。”因为,现代科技可以帮助我们探索。
早在510年前,这位绸缎商的妻子丽莎·盖拉尔迪尼是什么样子,她当时正坐在达芬奇面前,作为原型创造在其画板上。那时候的她,正怀着身孕,也许为了纪念新生命的诞生,又或者是为了庆祝家人即将搬入新家的喜悦之情。之后,她的丈夫找来了自己的老朋友达芬奇,让他为妻子画了一幅美丽的画像。
但是,即便如此,依旧有很多谜团,吸引着无数考古学者为之进行深入研究。同时,人们很难说清,这次考古发掘,是让人们更加接近这位带有神秘笑容的画中人,还是更加接近五百多年前绸缎商的妻子。
虽然,还有众多的谜团没有解开,但是,却并不妨碍蒙娜丽莎在卢浮宫之内,带着她那一丝淡淡的微笑,迎接着世人的欣赏和揣测。
参考资料:
【《蒙娜丽莎》、《达芬奇密码》】
杜尚《带胡子的蒙娜丽莎》L.H.O.O.Q. 法国蓬皮杜艺术中心
将玩的精神用自己的方式坚持对待,形成自己的人生哲理,滋养并支撑着自己的生命。到最后,回首发现,处处充满着精彩。——王世襄
现代艺术包含观念、影像、装置、行为艺术等,玩的是五花八门,五光十色,但想成为大师是件难事。
这次讲的主人公杜尚,当数其中一枚翘楚,他把现代艺术玩得风生水起,堪称大拿。
一千个艺术家,能玩出一千种艺术。
但是杜尚只有一个,谁也模仿不来。他是现代艺术“玩家”中的大佬,他脑洞天开玩艺术的形式,玩得通透,玩得洒脱,玩得智慧!
要玩肯定有对象,先来看看杜尚选中的目标——《蒙娜丽莎》,咱们简称为蒙姐姐。
作为全球知名度最高的油画,蒙姐姐一直散发着无与伦比的美丽,她那神秘莫测的微笑让无数人着迷。沉静的女性温柔更让人渴望一览真容,可惜卢浮宫的蒙姐姐一直都被里三层外三层的观者包围着,堪称“香火”最旺的女人,也是最孤独的女人。
因蒙姐姐500岁了,在过往岁月中,人们为保护她涂抹的上光油及油画本身油层所具有的黄褐色透明色层,使今天我们看到的蒙姐姐的颜色更偏酱油色调一些,而且很多细节在这种色调的掩盖下已经看不到了。
西班牙普拉多博物馆的一幅当年达·芬奇工作室学徒的临摹版可以见证原画微妙的细节。
《蒙娜丽莎》达·芬奇
1503~1516 法国卢浮宫博物馆
看到这幅更清晰的同时代复制品,就知道大神达·芬奇的油画写实有多牛了。手臂上的薄纱,让人忍不住都想去触摸。
背景渐隐法的山水是达·芬奇的独门绝技,意境悠远。
细心的观者会发现复制版比原版要宽,两侧各多了半个柱子。
这个事情说起来还和拿破仑有关。
据说,当年拿破仑得到原版的蒙姐姐,为了将它装进现成的镜框,裁去了画面左右各3cm,原先的画上两侧有石柱,现在看不到了,只能看见一点柱础。按说拿破仑的这种行为对于艺术品是暴殄天物,可现在很多人却认为他是锦上添花。
《蒙娜丽莎》达·芬奇工作室学徒1503~1516 西班牙普拉多博物馆
在今天看来,蒙姐姐的构图是完美无缺的,人物身后的风景拓展了画面空间,又很好地烘托了人物的内心世界,人物的形象也极为突出。
相反,两侧增加了立柱反倒觉得构图沉闷,视野欠开阔。
拿破仑戎马一生,玩艺术,还玩得这么神奇,真是不可思议。
由此看来,神圣也不见得是不可动摇的。
相比之下,咱们的主人公杜尚怀着对艺术权威的否定和不恭敬,对蒙姐姐的改动就小了一点,但是影响却上百倍。
1919年的秋天,杜尚在一家明信片店买到的《蒙娜丽莎》的廉价印刷品上给蒙姐姐加上了胡子和山羊须,这是他在艺术史上著名的“恶作剧”之一,他把这件现成的了艺术品称为L.H.O.O.Q.(法文意为:她的屁股热烘烘),多么洋气的名字呢!
从蒙姐到萌叔的距离只有三溜胡子,四百多年欧洲人心目中神圣绘画的典范,在杜尚的玩弄下变成了笑料。
仔细想想,蒙姐姐在世界第一名画的宝座上坐了四百多年,确实有点像L.H.O.O.Q.——她的屁股热烘烘。
于是乎,杜尚怀揣着“舍得一身剐,敢把蒙姐拉下马”的态度,给予了蒙姐姐新的萌叔造型,成为艺坛的一个神话传奇!
为什么成为传奇呢?原因有三:
古典学院派老先生和艺术家对杜尚这种不尊重经典名画的态度不能忍,大肆批判和指责就好像发布在各大媒体上。同时代或前期的大师塞尚、毕加索、达利等,都是在经典的基础上再次用油画创作,是致敬和尊敬,但是杜尚是拿张印刷品画两笔,是藐视、是反传统。作为第一个吃螃蟹的人,给不安分的艺术青年带来了新的创作思路——原来大师可以这么玩。这么逆天的行为,礼崩乐坏,要是当时达·芬奇还活着,一定会告杜尚侵权。
然而杜尚活得依然潇洒自如,并因为这种对传统的怀疑玩法名垂艺史。
2017年10月21日,在巴黎的苏富比拍卖会上,杜尚1964年创作的同版本的《带胡子的蒙娜丽莎》拍得63.25万欧元(约合人民币492.2万元),此价格在现代艺术“玩家”中堪称大佬级别。
藏于巴黎卢浮宫的《蒙娜丽莎》,画框也是文艺复兴时期的 肖鹰摄
达·芬奇最心爱的学生麦尔兹所作《达·芬奇画像》
达·芬奇《伊萨贝尔(草图)》
达·芬奇晚年居所克劳斯-卢契庄园,达·芬奇在此度过了生命中的最后3年 肖鹰摄
1519年5月2日,在巴黎东南约220公里的卢尔河畔昂布斯堡镇,意大利画家达·芬奇在克劳斯-卢契小庄园中去世,迄今整整500年。瓦萨里在《艺术家的生活》里描绘,达·芬奇临终前被法国国王弗朗索瓦一世怀抱着,他沉痛忏悔“没有奉献应该达到的艺术成就”。这或许指的就是他在生命尽头也未能最终完成的旷世杰作《蒙娜丽莎》。
芬奇山镇走出的列奥纳多
达·芬奇的全名是Leonardo di ser Pieroda Vinci。da Vinci是指他的出生地佛罗伦萨西北约50公里的芬奇小镇。di ser Piero是指他是绅士皮尔诺的儿子。Leonardo(列奥纳多)才是他的名字。皮尔诺20岁左右从贫瘠的芬奇山区进入佛罗伦萨独立创业,很快就成为一位活跃于上层社会、非常富有的公证人。1451年夏天,25岁的皮尔诺回到家乡芬奇镇,与一位山村姑娘相好;1452年4月15日,这位姑娘为皮尔诺生下了他的第一个孩子,即达·芬奇,然而,皮尔诺并没有与这位姑娘结婚。
达·芬奇生母的身份至今仍然是一个没有定论的学术课题。按照著名的达·芬奇研究专家、牛津大学教授M.克姆普与意大利经济学学者G.帕兰帝合作的《蒙娜丽莎:人与绘画》一书中的考证,达·芬奇母亲名叫卡苔莉娜(Caterina di lippo)。卡苔莉娜生于1436年,在1451年与达·芬奇父亲相遇时,是一位父母双亡、并带着一个年仅两岁的弟弟的贫寒人家女孩。卡苔莉娜生下达·芬奇一年后嫁入一个普通的山村人家,而且生育了5个孩子。在达·芬奇67岁的人生历程中,卡苔莉娜只在他上万页的笔记中出现过两次。一次写道:“1493年7月16日这天,卡苔莉娜来。”另一次写道:“一个来自佛罗伦萨的卡苔莉娜在米兰莫蒂书馆死亡,1494年6月26日。”同时,在米兰官方的死亡登记册中,还有一个由达·芬奇支付的卡苔莉娜葬礼的费用清单。达·芬奇笔记本没有出现“母亲”一词。克姆普与帕兰帝认为,虽然达·芬奇没有称卡苔莉娜为母亲,但根据多种文献对证,他的两条笔记证实卡苔莉娜就是他的母亲。
达·芬奇的父亲皮尔诺一生经历了4次婚姻,前3位妻子均早逝,只有第4位妻子在他之后去世。皮尔诺的4位妻子给他生了16个孩子,加上达·芬奇,他一共生有17个孩子,其中数位夭折。达·芬奇出生后,先由母亲哺育。因为他的名字首次出现在祖父1457年的纳税单上,一般推测母亲养育他至5岁。但是,卡苔莉娜生下达·芬奇的次年就出嫁了,而且很快生育,因此达·芬奇也可能1岁左右就到了祖父家。根据非常少的文献记载,达·芬奇在祖父母和一个叔叔的抚养下,在芬奇小镇度过了他的童年和少年时代。1472年(或1466年)至1482年,和1500年至1504年,达·芬奇与父亲两度共同生活在佛罗伦萨。但是,无论父亲还是父亲的孩子众多的家庭,都没有在他的人生轨迹中留下什么痕迹和影响。我们唯一知道的是,十数位异母弟弟争夺叔叔遗嘱留给达·芬奇的遗产的诉讼,直到达·芬奇死时都没有终结。皮尔诺1504年78岁时死亡。达·芬奇记述道:“1504年7月9日星期三,7时,公证员皮尔诺·达·芬奇在波德斯达宫逝世,我的父亲,在7时。他80岁。他留下十个儿子和两个女儿。”
这样独特的家庭背景,使非婚生的达·芬奇成为一个多余的孩子,无论父亲还是母亲,都不是这个孩子的心灵呵护和精神依靠。他对于自己的孩提生活,只有两则记述。其一,他记得自己年幼时重复做一个梦,梦见自己在摇篮中,被一只飞扑下来的兀鹫反复将其尾巴插入口中。其二,他带着好奇和恐惧,进入一个他自己发现的神秘洞穴中探险,试图探明里面存在的东西。关于这两则故事,具体的解释众说纷纭。但是,我们可以肯定的是,它们表明童年生活给予达·芬奇心灵深刻的孤寂,甚至是一种梦魇般恐惧的情感空白。这或者可以让我们解释达·芬奇为何采用毫无感彩的“簿记”记述父母的死亡。因为父亲和母亲在他的现实和精神生活中,都是一个无可叙述的空白。
弗洛伊德认为,童年被迫离开母亲的达·芬奇具有强烈的恋母情结——“兀鹫尾巴插入口中”是达·芬奇想象自己吮吸母亲的潜意识表现。他更进一步认为,正是出于恋母情结的无意识冲动,使达·芬奇的肖像画成为他想象和塑造母亲形象的艺术形式;因为“母亲”是一个模糊的原型,也导致了达·芬奇对世界的无限好奇和如饥似渴的持续探索。弗洛伊德的论述过于倚重于儿童对母亲的心理需要,忽视了父亲在孩子心理成长中同样不可或缺的位置。如果说母亲卡苔莉娜的基本缺席,在达·芬奇的成长历程中留下的是空白;那么,年龄最长、却是唯一的非婚生子的达·芬奇,在事业兴盛的公证员皮尔诺的家庭中,见证的是继母更替、异母弟妹成群,从这位父亲那里将更强烈地感受到自我存在的“意外”和“多余”。因此,从心理补偿原理讲,父母之爱的双重缺失,为达·芬奇的心理成长留下了无可填补的空白;而对这个空白寻求填补的动机,成为达·芬奇毕生永无衰减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的力量源泉。在芬奇小镇寂寞的背景下,孤独的小男孩达·芬奇那个钻入一个黑暗洞穴的身影,把对父母之爱的饥渴和对世界秘密的好奇,浓缩成一颗无限探索和创造的心。未来的历史会证明,这颗心沉默无声地将自己熔铸、锻炼成人类心灵史上最纯粹和坚韧的灵魂结晶。
文艺复兴的伟大灵魂
在人类文明史上,达·芬奇是屈指可数真正代表自己时代高度、并且长久照耀未来的百科全书式的伟大人物。法国国王弗朗索瓦一世说:“我不相信,这个世界还会产生另一个与列奥纳多一样知识广博的人,他不仅在雕塑、绘画和建筑诸方面知识过人,而且还是一位极其伟大的哲学家。”我们不知道达·芬奇的教育历程,但从他留下的13000余页手稿,可以推测他成年前接受过非常良好的人文学、数学等基础学科的教育。他以画家闻名后世,但一生中,他被聘用为建筑学家、机械工程师、地图测绘学家和运河设计师。他几乎研究了当时所有的科学门类,尤其是对生理学、解剖学和植物学投入了毕生精力——他解剖了30余具尸体,并著有解剖学著作。达·芬奇的博学和深刻,歌德赞叹说:“今天我阅读达·芬奇《论绘画》,我才明白为什么我对它所讲的内容一无所知。”
爱因斯坦说,如果达·芬奇发表他的科学研究,人类科学发展要提前半个世纪。作为文艺复兴的伟大灵魂,达·芬奇提出与经院哲学相背离的新知识论。针对经院哲学以信仰为核心建构知识体系,达·芬奇主张理性知识必须建立在经验的基础上。他说:“智慧是经验的女儿”“我们所有的知识都是以知觉为源泉的”。但是,他并不排斥理性,他说:“必然是自然的女主人和导师。”相信必然,就是相信理性的神圣和完美,相信在这个可见的世界隐藏着永恒的秩序。这就是达·芬奇的自然,或宇宙。
正因为推崇经验的意义,达·芬奇把“眼睛”的认识意义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并且把绘画也提升到“科学之科学”的高度。他说:“眼睛被称为心灵的窗户,它是智力借以欣赏自然的无限创造的第一工具。”这样推崇眼睛的认识意义,与柏拉图为西方认识论提出的理性主义路线是截然相反的。柏拉图认为,眼睛只能观看影像,是最容易受假象、幻象欺骗的感官。他认为认识真理,只能靠理智——灵魂的舵手。柏拉图认为,绘画作为眼睛的艺术,就是停滞于表面现象(幻象)的艺术,因此,他反对绘画。达·芬奇则认为,自然世界和人类个体,从表面到内部,不仅是互相联系的,而且遵循着统一的和谐秩序。这个秩序,就是可以总结为数学比例的必然。因此,一个画家要画出的形象,不仅是外在直观的真实,而且是内在秩序的真实——要由外在的美呈现内在的必然。他说:“只有数学家才有资格解读我作品中的要素。”在这里,达·芬奇揭示了他所追求并体现的文艺复兴艺术(不只是绘画)的理想:以完美的理想表现自然,即创造高于自然的世界真实——第二自然。正是在通过描绘直观个体形象而展现世界普遍真理的意义上,达·芬奇主张真正的绘画必须是“世界之画”。他说:“一个画家是完全不值得赞扬的,除非他是世界的。”
迄今为止,达·芬奇是全球最享盛名的画家。他享年67岁。然而,令人难以置信的是,真正可以归属于他亲手创作的油画和草图,仅30来件,其中还包括数件未完成作品。在文艺复兴三杰中,米开朗基罗(1475-1564)年寿最长,89岁;拉斐尔(1483-1520)年寿最短,37岁;达·芬奇年寿居中。米氏和拉氏的作品数量都远超达·芬奇。但是,当我们试图理解和评价达·芬奇的时候,我们要明白,卓越非凡的艺术家对于人类文化的意义,不在于他们做了多少,而在于他们做了什么。
1498年,达·芬奇在米兰完成了伟大壁画《最后的晚餐》。这位46岁的佛罗伦萨画家,至少在意大利北部,赢得了盛誉——历史的延续发展证明,在这个中世纪的常规圣画主题发展史上,达·芬奇的伟大创作赋予它最具挑战的人性意蕴和宗教象征。但是,达·芬奇之作为达·芬奇的天才和伟大,必须在人类文化史进入16世纪的黎明时分才真正展现。
蒙娜丽莎的神秘微笑
1499年,因为米兰大公卢多维科·斯福尔扎被黜,为其服务了17年的达·芬奇离开米兰,辗转一年多,回到佛罗伦萨。1500年,重返佛城的达·芬奇已年届48岁,大概有“少小离家老大回”的感怀。在做了两年地图测绘学家和运河设计师后,1503年,达·芬奇获得了两个订单:一个是佛罗伦萨新市政厅的壁画之一《安吉里之战》,一个是《蒙娜丽莎》。无疑,两相比较,如果要在佛罗伦萨赢得盛名和威信,倾力完成市政当局的订单《安吉里之战》是不二之选;《蒙娜丽莎》不过是当时显赫一时的富商乔康达妻子丽萨的肖像画,无论如何成功,它都不可与前者同日而语。更何况,作为达·芬奇的艺术竞争对手,刚完成巨型雕塑《大卫》的米开朗基罗也获得在对面墙上作壁画《卡欣那之战》的订单。然而,达·芬奇只做了一个《安吉里之战》简略的草图,就放弃了这个可以为他赢得盛名的订单。相反,对于私人订单《蒙娜丽莎》,从1503年到1506年,达·芬奇创作了4年,仍然告知他人没有完成此画。1513年至1516年,达·芬奇进入教皇里欧十世的宫廷服务,后者鼓励他完成这个作品。1516年,弗朗索瓦一世以聘用机械设计师的名誉延请达·芬奇到法国安度晚年,达·芬奇将此画随身带到法国。据文献记载,直到1517年,达·芬奇仍在他客居的克洛·吕斯城堡中修改《蒙娜丽莎》;1519年他逝世时,这幅“未完成”的画作仍然在他身边。
现在,这幅跨越了500年岁月的伟大肖像画被安置在卢浮宫德隆馆的意大利画廊作常规展示。这幅木板油画的尺寸是77 厘米×53厘米。在卢浮宫十数万件收藏品中,只有这幅中小尺寸的藏品被安置在镶嵌防弹玻璃的壁龛中展出。在比肩继蹱的人流中,当你被拥挤着裹挟到可以清晰观望画面的壁龛近前时,端坐在画面前景、左手放在扶手上、右手放在左手上的丽莎显现在你的眼中。她上半身近于笔直地端坐着,身后的背景是隔着阳台护栏、由近及远的山水风景。丽莎的坐姿构成了一个清晰、稳定的金字塔造型,并且占据了画面的主要空间。与在透视中退缩向背景深处而渐入暗淡虚渺的山水相反,丽莎在画面的身姿呈现出一种纪念碑式的挺拔感——这是人类绘画史上,首次在自然大背景上展示一个人真实独立的存在。
丽莎以四分之三的侧面姿态从右向左凝视着我们。她的左肩比右肩高一些,身后背景中的地平线也呈现相应的高低差异。因此在静止的画面上,她的略显俯视的眼神传达着目光流动的意味,而且她的头部和胸部似乎也在作相应的轻微转动。丽莎的姿态和形象,是欧洲肖像史上的一次伟大革命。在15世纪后期,意大利流行的肖像画是严格侧面的,像主眼睛也是侧面的,面无表情地看向面对的画框。丽莎不仅以四分之三的侧面凝视着观众,而且以意味幽妙的微笑与观众交流。在达·芬奇描绘丽莎之前,意大利女性的微笑只存在于诗歌中。但丁在诗中如此描绘初恋情人贝德丽采的笑容:“她展露微笑的瞬间,她的容颜超越了言词,心智不能容纳它,无比丰富的奇妙不可捕捉。”(《新生活》)通过《蒙娜丽莎》,达芬奇的画笔把女性微笑无限微妙的意蕴和魅力呈现在画板上。无疑,在画中丽莎全部的真实和生动中,她那双秀美的眼睛在对观众的凝视中漫溢出意味无穷的神韵。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在达·芬奇天才画笔的诠释下,它们展现的是人性的深厚情愫和意趣。“蒙娜丽莎神秘的微笑”,其神秘就在于达·芬奇以一个人物的生动性揭示出人性内涵的无限性。“画是无声诗,诗是无影画。”在人类艺术千百年的诗画之争中,达·芬奇最深刻地理解了两者的冲突,也最深刻地推进了两者的互生。
未完成的“世界之画”
《蒙娜丽莎》是举世公认的达·芬奇最伟大的作品,同时也是无可争议的迄今为止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肖像画。从1503年到1519年,它伴随着达·芬奇生命的最后历程,对这幅“未完成”的绘画,达·芬奇直到最后的岁月仍然在修改它。我们可以说,世界绘画史上,没有一幅肖像画被画家倾注了如此深厚的情感和精力,而且在其生命终结之际仍然没有完成。我们可以相信,达·芬奇的临终忏悔“没有奉献应该达到的艺术成就”,指的就是这幅《蒙娜丽莎》。这幅肖像画历经十数年的持续修改,达·芬奇运用了他持续发展的科学研究和绘画技术。在综合运用透视学、解剖学和色彩学的基础上,他发明的晕染法,将油画对人物的描绘提升到前所未有的真实质感和生动微妙境界。歌德说:“他(达·芬奇)并不是单纯依赖他天赋中无可估量的才能的内在推动;他不容许任何意外、随意的笔触;一切都必须深思熟虑和精妙极致。从他付出巨大精力研究的单纯比例到他从市井人物中提炼出来的怪异至极的形象,一切都必须同时既是自然的,又是理性的。”正是无止境的追求自然与理性统一的最高理想,达·芬奇创作的《蒙娜丽莎》,不仅是人类绘画史上最伟大画家的艺术结晶,也是人类历史上的一个伟大人物的生命结晶。在达·芬奇的艺术理想之中,《蒙娜丽莎》必然是没有完成的,因为它是不可完成的。
在达·芬奇创作《蒙娜丽莎》的早期,即1505年前后,年轻的拉斐尔到佛罗伦萨学习绘画,他进入了达·芬奇画室,在临仿《蒙娜丽莎》的基础上,创作了多幅人物造型类似这幅肖像画的作品,其中著名的是油画《抱独角兽的女人》《玛达莉娜·朵丽》和素描《一个女孩》。从此开始,《蒙娜丽莎》为人类肖像画提供了一个新的理想范式——画中人物与画外观众之间对话交流的形式。因此,肖像画的深刻意义不再是像主的容颜记载或威权张扬,而是一个在画像内外观看与被观看的两个真实个体之间,以人性理想为主题的心灵对话。正是在这个意义上,《蒙娜丽莎》成为文艺复兴人道主义的象征和旗帜。依据同时期肖像画的风尚,以乔康达家族的财富和地位,丽莎在画中的服饰应当更加奢华。然而,我们在达·芬奇的画笔下看到是一个更加普通、朴素的女性服饰。显然,达·芬奇要向我们呈现的是“一个女性”,而不是一个“富有的女人”。然而,这个女性并没有因为她的素朴而沦入平庸,她普通的服饰不是削弱,而是升华了她内在生命的尊严和秀韵——她是单个的具体的存在,但引人入胜的却是在她直观的真实中包蕴着一切女性、一切个人,甚至自然世界整体最丰盛、最动人的魅力——世界神圣理想的必然本身。这就是“世界之画”。
作为“世界之画”,《蒙娜丽莎》是人类自我表现的“理想的这一个”。她是客观性和理想性的矛盾统一,也是个体性和普遍性的神妙结合。近500年来,关于这幅肖像画的像主的真实身份,艺术史家列出了一个有争议的长名单,不仅有女性,而且有男性,甚至包括达·芬奇本人。在这个名单中,意大利曼托瓦的女侯爵和文艺复兴艺术赞助人伊莎贝拉,是除丽莎·乔康达之外,最具可能性的一位。达·芬奇在1499年离开米兰后,曾去曼托瓦,作为伊莎贝拉的受助艺术家,居住过近1年时间,而且给她画过一张肖像草图。1500年,达·芬奇离开曼托瓦,返回佛罗伦萨。此后多年间,伊莎贝拉或以书信、或委托代理人,向达·芬奇订购自己的肖像画,甚至给出了“不对画像提任何要求”“酬金由达·芬奇自定”的条件。但是,达·芬奇并没有回应伊莎贝拉的请求。没有文献揭示达·芬奇为何拒绝给这位地位显赫的女艺术赞助人画像。我们可以合理推测的是,伊莎贝拉的显赫身份决定了她不是达·芬奇毕生不能完成的“世界之画”的对象。然而,我们又怎能否认,作为“世界之画”,在《蒙娜丽莎》之中闪现着伊莎贝拉的身影和情愫?进而言之,岂止伊莎贝拉,岂止艺术史家争议的那些可能成为《蒙娜丽莎》像主的人物,我们都可以在这幅“未完成”的“世界之画”中看到自己的身影,并且得到心灵的呼应。
2010年9月16日,我专程自巴黎赴昂布斯堡镇,拜谒达·芬奇生命中最后3年客居的克劳斯-卢契庄园。这是一个秋雨初霁的黄昏,在庄园中,你见不到任何常规的人物雕塑的装饰,整个庄园宛如一座创世之初的伊甸园,全是自然之气。这里有光和暗、有水和土,有千花百草,有禽鸟虫鱼,但仿佛只有一个人。我在连绵的冥想中,回想16世纪瓦萨里在《艺术家的生活》中对达·芬奇的至高礼赞。他如此赞美达·芬奇:“一个人会奇迹般地获得如此丰盛的美质、优雅和才能,以至于他的所有作为无一不表现出超人的神圣,无一不令人意识到他不是人间生物而是神佑的天才。”是的,文艺复兴文化,是人文与技术、艺术与科学、身体与心灵整体统一的文化,做一个“文艺复兴人”,就是要实现在个体中的文化综合的整体性。无疑,达·芬奇正是“文艺复兴人”的至高典范。
达·芬奇被葬于距离克劳斯-卢契庄园不到1公里的昂布斯堡内。目前较为公认的看法,他的墓地在该城堡东南角的圣胡波礼拜堂。我当时并不知道这个礼拜堂。但今年我重温9年前的拍摄的照片,这个哥特式礼拜堂竟然神奇地出现在照片中。它清晰地伫立在城堡的厚重的高墙上,以俊美的身姿俯瞰着昂布斯堡小镇,在无声地嘱咐着街巷中一代一代来往的人群,“世界之画”,未完成而无限辉煌。达·芬奇在晚年自我抱怨:一幅画都没有完成。是的,世界之画,永远展开,无终无始。
(作者:肖鹰,系清华大学哲学系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