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9月2日,北京大学为一位24岁的女孩在八宝山举行了追悼会,著名主持人撒贝宁在场含泪念悼词。
然而,她并没有什么丰功伟绩,也没有什么家庭背景,为何会引起那么多人的关注?
儿时1979年10月6日,一个女娃出生在湖南醴陵的一个贫苦农家里,作为来到家里的第一个孩子,父母很是欣喜,便给她取名“张培祥”,寓意“博学多才且幸福安康”,她就是今天故事的主人公。
说起张培祥家,在当地那是出了名的穷和苦。
张培祥的父亲常年咳嗽,身体虚弱,母亲自幼身患小儿麻痹,一只手几近瘫痪,又因为一场大病做了乳腺切除手术,一家人唯一的收入来源便是那稻田里的大米。
自张培祥记事起,父母好像都在一直忙碌,特别是母亲,因为父亲生病无法干重活,家中里里外外多是母亲在操劳,平常时,母亲割草、砍柴、做家务,农忙时,插秧、浇水、打稻谷。
1984年,张培祥的弟弟出生了,给全家带来幸福的同时也带来了经济上的沉重压力。
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这句话其中的心酸,恐怕只有经历过的人才会懂吧。
5岁开始,小培祥便开始慢慢的帮妈妈整理家务,再长大一点,她便成了家里的第二劳动力,第一劳动力是那个永不知疲惫的妈妈。
到了小培祥到了上小学的年纪,为了能给她凑学费,妈妈挑着五六十斤的大米到集市上去卖,父亲也忍着病痛的折磨去给别人打零工。
生活的艰辛让她格外珍惜这来之不易的上学时光,她每天放学后先帮家里忙完家务,然后点着煤油灯学习到深夜。
张培祥的小学语文老师回忆道:“这个女娃很勤奋,我几乎没见她怎么玩过,她总是守在她的座位上看着,写着。”
小培祥的勤奋好学换来的是一次又一次的班级第一,正当人们都对她给予厚望时,她却突然退学了。
辍学小培祥十岁那年,弟弟也到了上小学的年纪,再加上爸爸的病还需要经常抓药,家中的开销实在难以支撑,为了让弟弟上学,爸爸无奈之下准备让小培祥辍学回家。
一天夜晚,小培祥正在挑灯做题,爸爸走了过来,“娃儿,最近学习怎么样,学习累不?”爸爸说着就咳嗽了起来。
小培祥赶紧起身拍拍爸爸的后背,嘴里责怪着他:“你怎么还没睡,夜里天凉,别冻着了。”
“我没事,爸今天想给你说点事,就是你弟弟今年秋季也该上学了,可是咱们家的情况你也知道,只能供一个人上学,哎...”爸爸的话里充满了无奈和自责。
一旁的小培祥不知什么时候已经泪流满面,爸爸抱着她,“乖,不哭了,都是爸爸不好,爸爸对不起你...”
夜里,小培祥蜷在被窝里偷偷的抽泣着,生怕被家人听到。
第二天,小培祥早早的起来,趁着班级其他同学还没到,她收拾了一下自己的书本,给老师留了张纸条,就匆匆跑出校门,然后向家走去。
她走的很慢,偶尔回头看着学校那个方向,泪水像断了线的珠子,一不小心被石头跘了一跤,她再也忍不住了,她大声的哭了起来,声音回荡在山间的小路上,她知道,她再也上不了学了。
到家前小培祥换了一副面貌,她笑嘻嘻的走到妈妈面前,“妈,以后家里的活我来干,,你就不用操心了。”
小培祥的懂事让妈妈心疼,妈妈忍不住抱着小培祥哭了起来,“妈,我没事,只要我们一家好好的,上不上学都没事。”小培祥的双眼噙着泪水。
此后的一段日子里,小培祥除了在家收拾家务,偶尔还会跑到地里帮妈妈插秧浇水,有时还会一个人步行到十几公里外的镇子上给爸爸抓药。
上学在当地,如果女孩一旦辍学在家,那么她的人生轨迹就基本定下来了“结婚生娃”,然后平平淡淡的度过这一生。
庆幸的是小培祥有一个明理的姑姑,在得知小培祥辍学在家后,姑姑立马找到了小培祥的爸爸,并严厉质问他。
“你为什么不让她上学,你知不知道这对她有多不公平,她不上学是多么可惜的一件事。你要是供养不起她,我出钱给她上学。”
姑姑也深知培祥爸爸的无奈,但是她就是替培祥感到委屈。
就这样,在和大哥商量后,姑姑带着小培祥来到了泗汾双塘小学读书。
再次进入到校园读书,这让小培祥更加珍惜,她一鼓作气将落下的课程全都补了上来。
姑姑说:“那段时间,她就像是疯了一样,拼命的学。”
功夫不负苦心人,一年以后,张培祥已优异成绩考上了当地最好的醴陵一中,在收到录取通知书时,张培祥却表现的闷闷不乐,因为这个学校的学费比较贵,她不想因为学费问题拖累姑姑,她家也不容易。
最后,小培祥还是没有拗过姑姑,她带着爸爸和姑姑凑的学费钱去了醴陵一中,可想而知,内心充满愧疚的小培祥怎能安心读书。
张培祥读完初中一年级后,便找到姑姑,恳求姑姑让她回乡下读书,因为她觉得自己欠姑姑已经很多了,姑姑对她的好,她铭记在心。
像姑姑一样疼爱张培祥还有她的四叔,在得知小培祥因学费问题要回乡下读书时,四叔便把小培祥接到了自己任教的醴陵四中,不但在生活上对她无微不至的照顾,并且在空余时间还帮她复习功课。
一切的努力没有白费,很快她在四中脱颖而出,这也吸引到了四中校长罗定中的关注。
在了解到张培祥的家庭情况后,罗校长也对她进行了帮扶。
罗定中校长
到了中考时,张培祥考虑到家庭的情况,毅然决然的报考了中专,因为一旦考上高中,就意味着需要更多的学费,如果报考中专的话不但学费少还能早点毕业,然后挣钱。
罗校长知道后就劝她:“我知道你是因为家里的事才想报考中专,但是你放心,学费的事我来帮你解决,你只管好好读书就行。”
中考结束,张培祥不负众人的期盼,以第一名的成绩考上了当地重点高中。
拿着录取通知书,张培祥回了家,看到女儿的成绩爸妈喜极而泣。
卖米生活还在继续,张培祥的家并不会因为这个录取通知书而改变,唯一改变的是张培祥姐弟俩长大了,父母却逐渐老去。
这一年暑假,为了给父亲凑钱抓药,张培祥和母亲要挑着大米去集市上卖钱。
天刚蒙蒙亮的时候,张培祥的母亲叫醒了熟睡中的张培祥。张培祥的弟弟听到声响后,顶着蓬乱的头发走了过来“姐姐,我跟你们一起去卖米,你给我买冰棍吧”
隔壁的父亲咳嗽了几声:“不行,你今天要去稻田里放水,都快干了。”
弟弟瞬间起了抱怨:“爹,天难么热,你昨天刚中暑,你就不怕我也中暑了?”弟弟嘴上说着,但脚步却走向了父亲的房间,然后就听见父亲安排他如何放水。
一家人吃完早饭,张培祥的弟弟冲着一家人做起了鬼脸,然后拿着锄头走了。
张培祥和妈妈一人挑一担米去集市上,张培祥心疼妈妈,准备去挑那个重的。
妈妈见状阻止了她:“你一个学生妹子,肩膀嫩,还是我来。”
就这样,一个人挑着80多斤的大米,一个人挑着60多斤。
小小的身体,大大的肩膀。山路蜿蜒曲折,走了四公里路来到了集市上,但不巧的是碰到了一个压价的粮商。
因没谈拢价格,两人又挑着米回了家,准备第二天挑着这些大米去十几公里外的另一个集市卖钱,因为那里的价格比今天贵了3分钱。
偷偷辍学类似于卖米的事每天都在张培祥家上演,贫穷并没有使他们对生活失去信心,相反,这使他们更加珍惜现在的生活、现在的家。
暑假过后,张培祥去了重点高中,本以为生活就这样平平淡淡的继续着,可谁知上天又给她开了个玩笑。
张培祥读高二时,父亲被查出肾结石,母亲患有乳腺癌,这让原本在温饱线上挣扎的一家,彻底跌进了深渊。
张培祥为了替父母治病,她瞒着众人偷偷踏上了南下的列车,在广州找了份饭店洗碗的工作。
哪有不透风的墙,当罗校长知道后,很是生气,但更多的是心疼。他去了张培祥家想要她的联系方式,可是让他没想到的是,她爸妈在听到她偷偷出去打工挣钱后差点晕倒过去。
经过众人多方打听,终于接通了饭店的电话。
还没等众人开口,张培祥就已经泣不成声,一方面是生活遭遇的痛苦,还有就是自责,辜负了众人的期盼。
罗校长等人在电话这边安慰着张培祥,让她放心,看病的钱不用她操心,她只管上学就行。
就这样在广州打工近4个月的张培祥又回到了校园。
1997年,张培祥顺利参加高考,并且她以湖南省第五,株洲市第一的成绩成功被北京大学录取。
上大学9月,18岁的张培祥带着父母凑的几百块钱坐上了绿皮火车,火车满载着她对未来的憧憬还有众人的期盼,一路疾驰到达北京。
在这所全国最好学府中,张培祥丝毫不敢懈怠,她在知识的海洋里疯狂地汲取养分,以求在这里立足。在大学四年中她多次以优异的成绩获得奖学金。
2001年本科结束,她又以傲人的成绩成功考上北京大学法学院的研究生。
为了能够减轻家中的经济困难,张培祥开始做些兼职,翻译、写作等。因为生活阅历多于常人,她的文稿收获了大量读者的喜爱,也为她带来了不小的收益。
有一段时间她还帮助北京电视台写剧本,在这里她得到了一些编剧大咖的指点,自身水平飞速上涨,也因如此,2003年她精心策划的《新青年》前三期节目在湖南卫视播出后,在全国引起了热烈的反响。
如果不出意外,张培祥的人生恐怕就要腾飞,但是天不随人愿,意外又发生了。
张培祥和朋友游长城
患病2003年,一个特殊的年份,一向身体健康的张培祥突然生病,身体发热无力并且骨骼疼痛,她还以为是最近劳累过度引起的,想着休息几天就好了。
自小生活在贫困中,打心底来说张培祥是不情愿去医院的,因为去医院就意味着花钱。
这一拖就到了5月底,张培祥来到北大校医院看病,检查结果让医生大吃一惊。
为了确保检验的准确性,学校又将张培祥紧急送往北京第三人民医院,经过最终检查复核,她被确诊为“急性白血病”,并且情况十分危险,随时都有可能撒手人寰。
当张培祥身患重病的消息一出,所有认识她的人无不为之惋惜,他们很难相信这个坚强乐观的女孩子怎么就如此的命苦。
之前和张培祥有过合作的公司单位在得知这一情况后,纷纷无偿出资来帮助她解决医疗费,可终究还是晚了。
有人叹息道:“张培祥这一生受尽了贫穷的苦,眼看着就要绽放,结果,却即将凋零。”
张培祥生病期间
在张培祥等待生命终点的这段日子里,父母、弟弟、亲人等都守在她的身边,病房里每天都有很多人前来看她,认识的、不认识,她总是热情的回应着别人的关怀。
白天时,面对众人的难过,张培祥反过来劝他们:“不用担心,现在的有你们陪着,我很幸福,这些对我来说,就已经足够了。”听完,张培祥的弟弟在角落里偷偷抹着泪。
夜晚,房间里安静了,被窝里传来她无力的小声哭泣。
她的人生才刚刚开始,18岁在绿皮火车上的梦还没有实现,最疼爱的弟弟,爱着自己的爸爸妈妈,还有这一路走来帮助过自己的姑姑、四叔、罗校长等,她都没来得及去表达感恩之情。
在病床上,她依旧看着最喜爱的《红楼梦》,并在扉页写下了象征着自己的绝笔诗“冷月千年犹有泪,残芳一笑便成尘”
离世2013年8月27,张培祥走了,带着眷恋,带着众人的爱,她走了。
在生命的最后一刻,她仍旧忘不了父母的爱,她说“我爸妈一辈子没坐过飞机,我希望爸妈带着我的骨灰坐飞机回家。”
9月2日,北京大学在八宝山菊庭为张培祥举行了隆重的追悼会,当撒贝宁等人致悼词时,在场人员无不扼腕流泪。
追悼会后,经北大申请,张培祥的骨灰一半葬于八宝山公墓,一半由父母坐飞机带回老家。
2012年,为了弥补对女儿的亏欠,张培祥的父亲亲自动手修建了“怀念亭”,他希望这座亭子能够为她遮风挡雨,他想女儿了,就来这里陪女儿说说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