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戈”是古代一种兵器,从甲骨文字形看,形似一根长柄上面横着的是戈头。戈头是铜铸的,戈是中国古代一种非常重要的兵器,被大量应用,应用的时间很长,从商代、周代到春秋、战国,甚至一直到秦汉还很常用。除了铜铸的戈,也有和玉戈,但就不是实战兵器了,或是随葬的明器或是礼器。
“戈”在博物馆里属于很常见的文物。商周时期曾经大量铸造过青铜戈,几乎是当时军队的必备武器。戈是长兵器,用来钩杀,又称为“勾兵”。完整的戈是把青铜的戈头装在六尺六寸长的“柲”上。“柲”,说通俗点就是戈的柄,一般是木制所以现在已经见不到商周时期的柲,因为时间太长都腐朽了。现在在博物馆里看到的戈,其实只是一件完整的戈的青铜戈头。
从兵器的角度来讲,青铜兵器分为进攻型和防守型。进攻型的兵器应该短,防守型的兵器就长。因为进攻的时候往往敌人近在眼前,短兵器对于近身战比较适用。防守则不能让敌人接近,这样的话兵器就要长才有作用,把敌人隔离在一个安全距离之外。如果按照这个道理来讲,“戈”这种长兵器就属于防守型兵器。但是戈的钩杀功能以及长兵器的优势,实际上让“戈”作为进攻型武器毫不逊色。
除了作为兵器,戈当然也会毫无例外地被用作礼器。最早的玉戈可追溯到距今五千年前的凌家滩墓葬出土实物,以及距今四千多年的二里头时期。毫无使用痕迹的玉戈可能是作为仪仗器和随葬明器存在。
有一句大家熟知的俗语叫作“化干戈为玉帛”,大家都知道这句话的意思是将战争、争斗转化为友好、和平。
“干”和“戈”,都是武器,“干”指盾牌,“戈”是中国古代的一种主要长兵器。用“干”和“戈”来指代战争、争斗。
“玉帛”分别指“玉”和“帛”,“玉”是指代表祥瑞和信誉的玉制礼器。“帛”是指珍贵的丝帛。“玉帛”的含义比较丰富,可以是祭祀用的祭品;还可以指代财富;玉帛也是古代邦国之间表示友好交往的礼物。比如古代祭祀、会盟、朝见都会用到圭璋和束帛作为互相聩赠的礼物。基于玉帛所使用的这些范围,玉帛被当作和平友好的象征。
“戈”是带着杀伐气和血腥气的。“化干戈为玉帛”则是用祥瑞、友好替换血腥的杀伐。
《楚辞》有一首诗歌叫作《国殇》描写了古代战争的激烈场面,其中有一句“操吴戈兮披犀甲,车错毂[gǔ]兮短兵接。”
“吴戈”是指吴地铸造的戈,因为制作精良,所以用“吴戈”来指代特别锋利的武器。“犀甲”是指犀牛皮制的甲,质地特别坚硬,防护力很好。这句诗里的“车”指的是战车,商周时期盛行车战。一乘战车上三个位置,包括御车者、持弓者、持戈者。而每一乘战车还要有徒步的士兵跟随,可能是十个士兵、几十个或是几百个不等。所以一乘战车是一个作战单位。
从这句诗的描写仿佛能看到千乘大国兵车作战时,战士披坚执锐,当敌国之间两车相错时近战用锐利的短兵器又互相攻击的情景。
长兵器直到从远古时代到清末都相当活跃,在战场上,没有什么比如林的枪刺更能使敌人束手无策。中国古代的长兵器,除了枪、矛外,还有戟、叉、镋、钯、棍等等。
△ 古罗马时代超长枪方阵
枪、矛:现代认为枪矛一体,但在古代还是有一定的区别。其中矛有刃,且矛尖较长,能刺也能砍,没有带缨,矛杆也往往是硬杆。而枪是在矛的基础上发展而来,一般仅用于刺,后部有防止血液倒流的红缨。
△ 古代各种形状的矛和枪
在长枪的基础上,增加不同形状的小枝,就形成了各式各样的特型兵器。
△ 典型的矛和枪的区别
叉:叉在古代多为猎户所用,末端分两股或者三股。
△常见的古代长兵器
戟:戟在南北朝以前是一种流行兵器,有长柄单戟和短柄双戟两类。长柄单戟又分两种:在末端置有左右两个月牙的,叫“方天戟”;仅有一侧有月牙的,叫“青龙戟”。
△ 三国演义中吕布所持的就是方天戟
镋:镋属于形制如叉,末端正中有尖头,称为正锋,长约0.5米。正锋靠后处横一月牙,月牙朝外,月牙上嵌着一排利刃。镋长度可达2.5米,又重又大,只有身高力大者才能使用。
△ 隋唐演义中天下第二好汉宇文成都(其兵器凤翅镏金镋过度夸张)
到了明代,镗这种兵器被戚继光平定倭寇时复兴,在鸳鸯阵中和狼筅一起,起到了非常关键的格挡和刺击作用。
钯:钯也是从农具演变而来的兵器,其末端装齿,齿锋利如钉。钯全长2.4米左右,重2.5公斤,可拍击,亦可防御,在明代抗倭战争中曾为军中利器(与使镗者合称镗钯手)。
△ 鸳鸯阵中持长兵的最后两人即为镗钯手
棍棒、长斧和其他特种长兵器:清代典籍中记载的长兵还有棍棒、长斧、镖(类似于标枪)和梨花枪等与火器结合起来的兵器。梨花枪和火镰枪都是带有一定锋刃的灼烧性火器,实战效果除了纵火外差强人意。
△ 棍棒、长斧和其他特种兵器
刀常言道,大刀看刃,单刀看手,双刀看走。刀是战场上最常见的武器之一,种类多样,有长有短,有粗犷的急就章,也有纹饰精美的艺术品。
△ 清代典籍中记载的基层士兵用刀
单刀从秦汉时代起就已经淘汰了剑,持刀盾的跳荡兵往往是古代军队中训练有素的精锐。而陌刀等长柄大刀作为武将勇武的象征,在冷兵器时代,无论是对敌人还是对己方的逃兵,威慑力都不容小觑。
△ 抗战时的大刀队,其形制接清后期流行的牛尾刀
盾牌盾,古人称“干”,与戈同为古代战争用具,故有“干戈相见”等词,后来还称作“牌”。一般而言古代根据用途的不同,盾牌往往由木质、藤编、牛皮或者各种材料混合而成。
△ 清代盾牌
作为盔甲以外,普通步兵最容易获得的战场防御,盾牌几乎从人类的开始发动战争起就出现了。古代盾牌根据材料、形状、用途的的不同,各有命名。聚众成阵以后,盾牌能够迅速在战场上构筑起一道坚实的移动城墙。
△ 影视作品中的盾阵
到了明清时期,随着火器的发展,战被、滚被出现在战场上。这种防御器材本质上就是一床棉被,如同棉甲一样能够很好地防御早期穿透力不足的枪弹。
滚被手在防御敌人火枪箭矢时,伸手张被抵挡,当敌人不再放箭或开枪时,则卷起滚被,持双刀入阵砍马腿。滚被双刀就像是将一把刀从中间剖开一样,能够合在一起,作战时打开就能使滚被手获得双持兵器。
△ 滚被双刀
双持和破甲兵器在着甲率比较高的朝代,钝器类破甲兵器如锤、锏、鞭等大行其道。到了明清时期,着甲率随着火器的普及下降,而高级军官所着棉甲或棉铁甲对钝器的防御力又比较好,因此破甲兵器逐渐沦为仪仗。
△ 清代典籍中记载的双持和破甲兵器
斧、钺:刑天舞干戚中的戚字,即指斧钺,两者基本类似,但斧刃一般较窄,而钺刃则比较宽大,呈新月状。锏、鞭:两者类似而锏必双用,鞭则则有单有双。从外形上看,鞭有节而锏无节,这是两者外形上足底啊的区别。连枷棒:起源于谷物脱粒的农具,类似于加长的双节棍,劈头打下可以获得比锏、鞭更大的速度,熟练的话能够绕过盾牌,清代即已重新回到农具的定位。△ 从农具到兵器:连枷
△ 持鞭武士像
关注我,与您分享有趣的历史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