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河南省洛阳市老城以东12公里处,有一座寺院。它北依邙山,南望洛河,绿树红墙,梵殿宝塔,庄严肃穆。寺外伫立着两匹白马雕像,刻工粗放,姿态雄伟。
走进山门,有摄摩腾和竺法兰两僧的墓,还有众多佛像和罗汉像,皆栩栩如生,极富艺术价值。这就是被尊为中国佛教“祖庭”和“释源”之称的中国第一古刹——白马寺。它建于东汉永平十一年(公元68年),重建于明嘉靖三十五年(1556),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今天要带您走进的是中华第一古刹——洛阳白马寺。
中国第一座佛寺
在很久很久以前(1900多年前),有个皇帝夜里做梦,梦到了高大、金色的神仙从远方飞来,降落在御殿前。帝梦金神,丈大六,项背日月光明;金神,号曰“佛”。
这位梦到佛的皇帝就是东汉明帝刘庄。佛缘深厚的汉明帝在位期间吏治清明,境内安定,出现了繁荣的太平盛世。
话说汉明帝夜梦金佛后,感觉兹事体大,遂派使者羽林郎中蔡愔、秦景等十人出使西域,拜求佛经、佛法。 永平八年(公元65年),蔡、秦等东汉使者告别帝都,踏上了“西天取经”的万里征途。
越过旷无人烟、寸草不生的八百里流沙,攀上寒风驱雁、飞雪千里的茫茫葱岭,来到大月氏国,刚好遇到正在当地游化宣教的印度高僧、佛学大师摄摩腾、竺法兰,得见佛经和释迦牟尼白氎佛像,恳请腾、兰二高僧东赴中国弘法宣教。
摄摩腾尊者和竺法兰尊者
永平十年(公元67年),汉使梵僧以白马驮载佛经、佛像同返国都洛阳。汉明帝见到佛经、佛像,十分高兴,对二位印度高僧极为礼重,亲自予以接待,并将他们安置在当时负责外交事物的官署——鸿胪寺暂住。
永平十一年(公元68年),汉明帝敕令在洛阳城西雍门外三里御道北兴建僧院。为纪念白马驮经,取名“白马寺”。这就在东土大地,周、孔、老、庄之邦,洛河之滨,天子脚下,诞生了中国最早的一座佛寺——洛阳白马寺。“寺”字即源于“鸿胪寺”之“寺”字,后来“寺”字便成了中国寺院的一种泛称。摄摩腾和竺法兰在此译出《四十二章经》,为现存中国第一部汉译佛典。
在摄摩腾和竺法兰之后,又有多位西方高僧来到白马寺译经,在公元68年以后的一百五十多年时间里,有一百九十二部,合计三百九十五卷佛经在这里译出,白马寺成为当之无愧的中国第一译经道场。
曹魏甘露五年(公元260年),一场受戒仪式在白马寺举行,这是一个注定要深深印刻在中国佛教史上的事件。这一天,朱士行依《羯磨法》登上戒坛,长跪于佛祖面前,成了中国汉地第一位正式受过比丘戒的出家人。
洛阳白马寺大雄殿
洛阳白马寺钟楼
拥有中国佛教史上“十个第一”
白马寺在中国佛教历史上的地位举足轻重,称尊为“释源”、“祖庭”,白马寺之所以被称为“释源”、“祖庭”,是因为白马寺拥有中国佛教历史上的十个第一,即“祖庭十古”。
白马寺——中国第一古刹;白马寺——中国第一座传戒道场;齐云塔院——中国第一古塔;永平求法——中国第一次西天取经;摄摩腾、竺法兰——最早来华传授佛教的印度高僧;贝叶经——最早传入中国的梵文佛经;白马寺清凉台——中国第一译经道场;《佛说四十二章经》——中国第一部汉文佛经;《僧祇戒心》——中国第一部汉文佛律;朱士行——中国第一位汉人出家和尚。
这十个“第一”随便拿一个出来那都是无法超越的旷世之举。
齐云塔院——中国第一古塔
公元3世纪,中国汉传佛教史上出现了第一位正式受戒、第一位西行求法的中原僧人——朱士行。朱士行的西行求法,为后世西行求法的历代先贤大德们,如法显、宝云、玄奘等树立了一个舍身求法的光辉榜样
齐云塔院——河南唯一比丘尼道场
洛阳白马寺齐云塔院位于白马寺山门外东南200米处,有洛阳东白马寺之称,是河南唯一的一所比丘尼道场。院内主要建筑是金代重修的齐云塔和新建的斋堂、客堂、禅房等。
其中,齐云塔始建于东汉明帝时,本称“释迦舍利塔”,后屡毁于战火,至金大定十五年(1175年)得以重修。金修释迦舍利塔为四方形、叠涩密檐式砖塔,共13层,高约25米,是洛阳一带现存最早的金代地面建筑之一;清代,洛阳白马寺住持如琇依据东汉明帝创建齐云塔的记载改称“齐云塔”。
洛阳白马寺齐云塔院
白马寺建筑布局
1990年前,洛阳白马寺主要建筑有寺院的山门、殿阁、齐云塔院。1990年,在原有建筑的基础上,洛阳白马寺增加了钟鼓楼、泰式佛殿、卧玉佛殿和齐云塔院内的客堂、禅房等。
洛阳白马寺目前占地约3.4万平方米,有大小建筑百余间。寺院坐北朝南,为中轴对称格局,布局规整,主次分明。寺内主要建筑都分布在中轴线上,自南向北依次是山门、天王殿、大佛殿、大雄殿、接引殿和清凉台,两侧还有钟鼓楼、门堂、云水堂、客堂、斋堂、祖堂、禅堂、方丈院等附属建筑。
寺院钟鼓楼同为方形歇山顶双重檐两层楼阁式,底部长宽各7.3米,上覆灰色筒瓦,额枋彩绘,同建于石砌台基之上。
“马寺钟声”曾被美誉为洛阳八大景之一。现今,每年的新旧交岁之时,人们都欢聚在白马寺内,听僧人敲响新年吉祥的钟声,伴随着悠扬的声波,迎接新一年的幸福与吉祥,和平与安乐。
近年来,缅甸、印度、泰国将本国最有特色的佛教建筑复制在白马寺旁,包括仰光大金塔、印度桑奇大塔、泰式佛堂等。
佛教虽起源于印度,但发展却在中国。佛教在中国扎根、传播最初的二百年,整个过程都与白马寺息息相关。
汉魏之后,中国佛法日隆。不但对中国人民的思想和生活产生了重大影响,还经由中国逐步传播到越南、朝鲜和日本等国。
白马寺的古建筑、佛教造像、雕刻艺术、绘画艺术等,出自古代匠师和劳动人民之手,闪耀着中华民族的智慧之光。
这里是中国第一次西天求法的产物,是最早来中国传教弘法的僧人的居所;这里诞生了第一部中文佛经和中文戒律,产生了第一个中国汉地僧人……总之,白马寺是与中国佛教的许许多多个“第一”紧紧联在一起的,这让它成为名副其实的中国佛教的“祖庭”和“释源”。
洛阳白马寺农禅
洛阳白马寺农禅
图片来源 | 十愿百科、洛阳白马寺
在河南省洛阳市老城以东12公里处,有一座寺院。它北依邙山,南望洛河,绿树红墙,梵殿宝塔,庄严肃穆。寺外伫立着两匹白马雕像,刻工粗放,姿态雄伟。
走进山门,有摄摩腾和竺法兰两僧的墓,还有众多佛像和罗汉像,皆栩栩如生,极富艺术价值。这就是被尊为中国佛教“祖庭”和“释源”之称的中国第一古刹——白马寺。它建于东汉永平十一年(公元68年),重建于明嘉靖三十五年(1556),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今天要带您走进的是中华第一古刹——洛阳白马寺。
中国第一座佛寺
在很久很久以前(1900多年前),有个皇帝夜里做梦,梦到了高大、金色的神仙从远方飞来,降落在御殿前。帝梦金神,丈大六,项背日月光明;金神,号曰“佛”。
这位梦到佛的皇帝就是东汉明帝刘庄。佛缘深厚的汉明帝在位期间吏治清明,境内安定,出现了繁荣的太平盛世。
话说汉明帝夜梦金佛后,感觉兹事体大,遂派使者羽林郎中蔡愔、秦景等十人出使西域,拜求佛经、佛法。 永平八年(公元65年),蔡、秦等东汉使者告别帝都,踏上了“西天取经”的万里征途。
越过旷无人烟、寸草不生的八百里流沙,攀上寒风驱雁、飞雪千里的茫茫葱岭,来到大月氏国,刚好遇到正在当地游化宣教的印度高僧、佛学大师摄摩腾、竺法兰,得见佛经和释迦牟尼白氎佛像,恳请腾、兰二高僧东赴中国弘法宣教。
摄摩腾尊者和竺法兰尊者
永平十年(公元67年),汉使梵僧以白马驮载佛经、佛像同返国都洛阳。汉明帝见到佛经、佛像,十分高兴,对二位印度高僧极为礼重,亲自予以接待,并将他们安置在当时负责外交事物的官署——鸿胪寺暂住。
永平十一年(公元68年),汉明帝敕令在洛阳城西雍门外三里御道北兴建僧院。为纪念白马驮经,取名“白马寺”。这就在东土大地,周、孔、老、庄之邦,洛河之滨,天子脚下,诞生了中国最早的一座佛寺——洛阳白马寺。“寺”字即源于“鸿胪寺”之“寺”字,后来“寺”字便成了中国寺院的一种泛称。摄摩腾和竺法兰在此译出《四十二章经》,为现存中国第一部汉译佛典。
在摄摩腾和竺法兰之后,又有多位西方高僧来到白马寺译经,在公元68年以后的一百五十多年时间里,有一百九十二部,合计三百九十五卷佛经在这里译出,白马寺成为当之无愧的中国第一译经道场。
曹魏甘露五年(公元260年),一场受戒仪式在白马寺举行,这是一个注定要深深印刻在中国佛教史上的事件。这一天,朱士行依《羯磨法》登上戒坛,长跪于佛祖面前,成了中国汉地第一位正式受过比丘戒的出家人。
洛阳白马寺大雄殿
洛阳白马寺钟楼
拥有中国佛教史上“十个第一”
白马寺在中国佛教历史上的地位举足轻重,称尊为“释源”、“祖庭”,白马寺之所以被称为“释源”、“祖庭”,是因为白马寺拥有中国佛教历史上的十个第一,即“祖庭十古”。
白马寺——中国第一古刹;白马寺——中国第一座传戒道场;齐云塔院——中国第一古塔;永平求法——中国第一次西天取经;摄摩腾、竺法兰——最早来华传授佛教的印度高僧;贝叶经——最早传入中国的梵文佛经;白马寺清凉台——中国第一译经道场;《佛说四十二章经》——中国第一部汉文佛经;《僧祇戒心》——中国第一部汉文佛律;朱士行——中国第一位汉人出家和尚。
这十个“第一”随便拿一个出来那都是无法超越的旷世之举。
齐云塔院——中国第一古塔
公元3世纪,中国汉传佛教史上出现了第一位正式受戒、第一位西行求法的中原僧人——朱士行。朱士行的西行求法,为后世西行求法的历代先贤大德们,如法显、宝云、玄奘等树立了一个舍身求法的光辉榜样
齐云塔院——河南唯一比丘尼道场
洛阳白马寺齐云塔院位于白马寺山门外东南200米处,有洛阳东白马寺之称,是河南唯一的一所比丘尼道场。院内主要建筑是金代重修的齐云塔和新建的斋堂、客堂、禅房等。
其中,齐云塔始建于东汉明帝时,本称“释迦舍利塔”,后屡毁于战火,至金大定十五年(1175年)得以重修。金修释迦舍利塔为四方形、叠涩密檐式砖塔,共13层,高约25米,是洛阳一带现存最早的金代地面建筑之一;清代,洛阳白马寺住持如琇依据东汉明帝创建齐云塔的记载改称“齐云塔”。
洛阳白马寺齐云塔院
白马寺建筑布局
1990年前,洛阳白马寺主要建筑有寺院的山门、殿阁、齐云塔院。1990年,在原有建筑的基础上,洛阳白马寺增加了钟鼓楼、泰式佛殿、卧玉佛殿和齐云塔院内的客堂、禅房等。
洛阳白马寺目前占地约3.4万平方米,有大小建筑百余间。寺院坐北朝南,为中轴对称格局,布局规整,主次分明。寺内主要建筑都分布在中轴线上,自南向北依次是山门、天王殿、大佛殿、大雄殿、接引殿和清凉台,两侧还有钟鼓楼、门堂、云水堂、客堂、斋堂、祖堂、禅堂、方丈院等附属建筑。
寺院钟鼓楼同为方形歇山顶双重檐两层楼阁式,底部长宽各7.3米,上覆灰色筒瓦,额枋彩绘,同建于石砌台基之上。
“马寺钟声”曾被美誉为洛阳八大景之一。现今,每年的新旧交岁之时,人们都欢聚在白马寺内,听僧人敲响新年吉祥的钟声,伴随着悠扬的声波,迎接新一年的幸福与吉祥,和平与安乐。
近年来,缅甸、印度、泰国将本国最有特色的佛教建筑复制在白马寺旁,包括仰光大金塔、印度桑奇大塔、泰式佛堂等。
佛教虽起源于印度,但发展却在中国。佛教在中国扎根、传播最初的二百年,整个过程都与白马寺息息相关。
汉魏之后,中国佛法日隆。不但对中国人民的思想和生活产生了重大影响,还经由中国逐步传播到越南、朝鲜和日本等国。
白马寺的古建筑、佛教造像、雕刻艺术、绘画艺术等,出自古代匠师和劳动人民之手,闪耀着中华民族的智慧之光。
这里是中国第一次西天求法的产物,是最早来中国传教弘法的僧人的居所;这里诞生了第一部中文佛经和中文戒律,产生了第一个中国汉地僧人……总之,白马寺是与中国佛教的许许多多个“第一”紧紧联在一起的,这让它成为名副其实的中国佛教的“祖庭”和“释源”。
洛阳白马寺农禅
洛阳白马寺农禅
图片来源 | 十愿百科、洛阳白马寺
《风起洛阳》即将开播,
势必带来新一场“神都潮流”。
从龙门石窟到隋唐洛阳城,
十三朝古都的往日辉煌即将再现。
而说到洛阳,
当然少不了今天的主角——
被誉为“中国第一古刹”、
传说因一场大梦兴建而成、
兼具中、印、缅、泰四国风格、
距今已1900多年的“释源”与“祖庭”——
洛阳白马寺。
撰文:江峰
摄影:王煜文(为你舞步)
一、帝国的禅音
一道敕令,准备了整整4年,
一场大梦,修建成千年古寺。
公元68年,即汉明帝永平11年,东汉帝国建国43年,经汉光武帝刘秀与汉明帝刘庄近半世纪的治理后,汉帝国在军事、文化、经济上都达到空前繁荣。
这一年,汉明帝刘庄41岁正值壮年,对外,他派窦固发兵征伐北匈奴,并遣班超出使西域,重新打通“丝绸之路”,使之自洛阳城直达罗马;对内,他倡办儒学、招抚流民、兴建水利、大治农桑,汉帝国内外安定,民安其业,户口滋殖;与此同时,中国两千年的“儒释道”三大主流思想即将全部形成。
世界文化遗产汉魏洛阳故城遗址
也是这一年,在洛阳城皇宫之内,汉明帝写了一道敕令——“在洛阳城西雍门外三里御道北兴建僧院”。其实,为了这一道敕令,汉明帝刘庄已准备了整整4年。
白马寺汉灵台遗址
4年前、公元64年的一天,汉明帝刘庄在洛阳做了一个奇怪的梦,梦到西方有异神。梦醒后他便遣郎中蔡愔、博士弟子秦景等赴天竺求法,一走就是整整3年。
直到公元67年,一行人万里迢迢,自天竺返回洛阳,同行的,还有两名天竺僧人(摄摩腾、竺法兰)和一匹白马、几箱经书;公元68年,僧院建成,汉明帝因念白马驮经有功,便将该僧院命名为——白马寺。
在白马寺中,摄摩腾、竺法兰译出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经书——《四十二章经》;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西天取经”,比唐玄奘早了整整560年。
自此,影响中国两千年的佛教文化形成,白马寺也被誉为“中国第一古刹”,自此享“释源,祖庭”之誉。
白马寺山门及石马
二、动荡中的重生
东汉末年,董卓乱政,
洛阳城遭到空前破坏,
白马寺也被殃及池鱼。
风雪白马寺
在董卓挟汉帝西迁时,一把火将洛阳城烧为平地。随后,以渤海太守袁绍为盟主的各地联军围攻洛阳,对其形成半包围之势。为防止洛阳居民逃走,袁绍便把洛阳城二百里以内房屋全部烧毁,白马寺也被烧荡殆尽,这是白马寺历史上的第一场浩劫。
公元208年,
赤壁间一把大火,
三国鼎立时代正式到来,
白马寺也随之“回血”。
曹魏占据了广阔的中原大地。建安二十五年(公元220年)曹丕称帝,他在东汉洛阳城的废墟之上,重新营建洛阳城和白马寺;经曹丕、曹睿的大规模营建,白马寺恢复了汉时盛况。
这时期,印度高僧昙柯迦罗来到洛阳,并在白马寺译出中国佛教史上第一部汉文佛教戒律《僧祗戒心》。
白马寺诵经人群
曹魏甘露五年(公元260年),一场受戒仪式在白马寺举行,这是一个注定要深深印刻在中国佛教史上的重大事件——这一天,朱士行上戒坛,长跪于佛前,成了中国汉地第一位正式受比丘戒的出家人。
自此,白马寺的禅音,
从幽深的皇宫禁院,以破晓之啼。
传向华夏万千百姓与悠悠众生。
古刹精灵
三、与神都共辉煌
三国归晋,晋末永嘉之乱,
白马寺又经历新一轮破坏。
经漫长的南北朝时期,
中国历史进入了全新篇章——
大唐。
公元690年,大唐进入武则天时代,洛阳也随着武则天称帝进入历史上的黄金时期,神都洛阳——自此诞生;洛阳白马寺,也迎来最辉煌时期。
金秋白马寺
武则天崇佛,除了开凿辉煌的龙门石窟外,白马寺更成为当时的皇家寺院。一时塔舍林立、金碧辉煌、不可尽数。
白马寺大雄宝殿
公元705年,武则天病逝于洛阳上阳宫,武周正式还政于唐;半个世纪后的755年,唐朝爆发了“安史之乱”,自此,唐由盛而衰,白马寺也在这场浩劫中遭到严重破坏。
唐后,洛阳不复为都,辉煌了千年的白马寺开始沉寂于历史;随后,北宋时期宋太宗虽重修白马寺,但已不复其往日辉煌。
苍翠映名刹
四、史中一杯酒,佛前一炷香
宋灭亡后,白马寺又遭破坏,明代重修;
明灭亡后,白马寺再遭破坏,清代重修。
目前白马寺的整体格局,
沿用、保留了明清两代风貌。
白马寺齐云塔
(※白马寺齐云塔,始建于汉明帝时期,后被战乱所毁,金代在原址上重建,是目前洛阳地区最古老的地面建筑之一,也是整个中原地区为数不多的古塔之一)
新中国成立以后,白马寺作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得到了彻底的保护。随着中国国力日渐强盛、文化传播愈加深远,白马寺也影响着整个东南亚佛教。自上世纪90年代起至本世纪,先后有印度、缅甸、泰国等国家斥巨资在白马寺建立“国际佛殿区”,一时间,白马寺融古今中外佛教于一寺。
白马寺印度佛殿区
白马寺泰国佛殿区
如今,白马寺香火袅袅,
古今多少事,
都化作一缕缕青烟渐渐散去,
留给我们的是不尽的思绪。
“春风不识兴亡意,草色年年满故城。
若问古今兴废事,请君只看洛阳城。”
——司马光这样形容白马寺所在的“神都”洛阳;也许,白马寺在近两千年的历史长河中见证了太多兴亡交替、王国霸业;今日,以史中一杯酒,佛前一炷香,敬这座伟大的城,和不朽的寺。
日照金炉
购买2022国家地理中文日历
※新疆西藏以及疫情影响地区暂不发货
如果你看了这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