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祖国,香江奔流,紫荆盛放。
转眼间26年过去,香港和内地的关系也愈加密切,港币大家也能经常见到,但是大家知道吗?香港,其实只有一张真正意义上的货币。
就是这张标有法定货币字样的10元,其余的,都不是真正的货币。
啥?难道我这么多年花的港币都是假的?到底咋回事?今天就给大家说说。
港币发展史
如何诞生
想要知道什么是香港的货币,首先得从香港货币的发行方讲起。
1840年,清政府战败,被迫签订了《南京条约》,将香港岛割让给了英国,从此开始了香港长达100多年的殖民历史。
英国占据了香港后,因其优越的地理位置,便将香港打造成了一个世界性的港口城市,成为当时首屈一指的经济贸易中心。
也正因如此,全世界的银行都可以在香港发行货币,也都可以随意流通,这就导致了当时的香港货币体系其实极为混乱,经济一度陷入停滞发展。
1935年,港英政府终于看不下去了,指定了三家商业银行发行货币:
印度伦敦中国三处汇理银行、印度新金山汇理中国银行(后来合并成渣打银行),以及1865年成立的首家香港本土银行——香港上海汇丰银行。
再加上后来的中国银行(香港),就是现在香港发行纸币的三大银行。
从上世纪40年代一直到今天,除上文所说的那张10元港币以外,其余所有的港币都是由这三家银行发行。
02
港币发展史
狭义货币与广义货币
讲到这里,其实大家可能会说,所以是因为他们三家都是商业银行,发行的港币才不算真正的货币?
——还真不是。
香港法律规定,商业银行发行的纸钞同样是法定货币。
但从货币本质角度出发,汇丰、渣打、中银三家商业银行发行的,其实是“银行的兑换票”。狭义上来说,并不算货币。
经济学认为,货币是一种起着交换媒介、计价单位和价值贮藏作用的一种商品。而三家银行发行的港币,实质上是自身信用背书的票据,用来兑换法定货币。
这些港币上会有凭票即付几个字,连起来读才是它的真实名称:凭票即付港币20元。
意思已经很明确了,就是你拿这个票据就保证给你换成对应数额的法定货币。
这主要和香港政府推行的联系汇率制度有关。
简单来说:二战以后,通过布雷顿森林体系,美元确立了货币霸主的地位,香港政府为了保证货币稳定,干脆决定让港币和美元挂钩。
汇率上也保持绝对稳定:即在7.75至7.85港元兑1美元区间内。
而这几家银行在发行钞票之前,都需要在金管局存入相应的美元,经过特区政府同意,才可以正式发行。
而在日常生活中,各个银行的信誉都很好,既然买卖双方都认可它,那就直接当20元港币用就可以了。
但究其本质,它还是个票据。
港币发展史
真正的港币
真正的港币(纸币)其实只有一种。
那就是发行人是特区政府、签字人是财政司司长和金融管理专员,明明白白写着“香港法定货币”字样的10元港币。
香港金融管理局于2007年发行,不仅是唯一一张真正意义上的港币,也是香港货币历史上第一张塑料钞票,还被评为世界最漂亮的十大纸币之一。
而且工艺难度极大,与被誉为“金银币铸造奇迹”的幻彩币不相上下。
这张塑料钞发行也有十几年了,当时主要在港澳台大量消耗,在大陆也只在礼品市场消耗,沉淀非常充分。
今天我就给大家找来了这张真正意义的港币,香港第一张塑料钞,还是双胞胎号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