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些年,因为对财富和成功的极度崇拜,有不少年轻人追逐企业家们的成功学,不少企业大佬趁势开始“商而优则教”,客串起了人生导师的角色。
不过,事情正在起变化:今天企业大佬的嘴,似乎不灵了。
1在网络上,一部分人将马云视为资本家,甚至有人在网络上呼喊和马云的“战争”就是资本家和无产阶级的对抗。
在知乎上,还有被高赞的一句:人民养活了阿里巴巴,不是阿里巴巴养活了人民。
无独有偶,前些年一直被奉为“人生导师”的俞敏洪也被舆论架在火上烤。
5月30日,在第四届全国青年企业家峰会上,新东方董事长俞敏洪说:“这一代企业家要激起年轻人奋斗精神,不能鼓励打游戏、借款消费,而是为中国创造财富。俞敏洪称,现在年轻人躺平,太佛系的话,国家的未来靠谁做?”
对此,有网友表示,劳工权益才是关键,不保障工益,不提高工人福利待遇,只知道居高临下呵斥你别躺平,没有用。要是劳动收入合理,工作强度时间合法,35岁不被优化,职业能体现人的价值,人们巴不得站起来争取幸福生活,谁愿意躺平?
“被高强度工作剥夺生活的现代人,剩下多少心思去奉献。一边提倡996,一边斥责躺平,又蠢又坏。”有网友称。
也有网友反问,俞敏洪怎么不劝资本家多让一些利益出来给年轻人呢?怎么不呼吁更公平的分配机制呢?怎么不劝资本家不要剥削员工呢?
不要小看上述这种新的变化,这是一种基于传统阶级学说的分析框架,正在网络上变得流行。员工开始认为自己就是“被剥削者”,而过去被视为成功者的民营企业家,似乎又变成过去教科书中的“资本家”。
对这种认知,大家应该不会感到陌生。它曾经存在于我们的教科书,并且一直存在于许多人的记忆中。在这样的叙事中,资本家是坏的,他们唯一关心的就是利润(剩余价值),被剥削的工人,必须通过反抗才能改变自己的命运。
对于这种变化,有分析认为,这是中国社会出现新的思潮重大转折的一声惊雷。这意味着在资本化和反资本化之间,将来或会出现冲突。
2在此大背景下,民营企业家们必须认清:人民需要的是企业家,而不是资本家。
在这种形式下,企业家更应该保持警惕,荡涤心中的资本化思想、资本家思想,而时时刻刻追问内心:我的决策是否有利于实体经济?我的决策是否是在为人民服务?我的决策是否是在为国家服务?我是否是在谋求垄断?我的决策是否影响国家安全?
最近,很多企业家的看法也更加“深刻”,也有人已经开始行动起来。
俞敏洪在《中国企业家》发了一篇署名文章,他在文中称,现代经济学概念范畴“企业家”对应的单词是entrepreneurship,是有创新精神、开拓精神的,能把产品从零做到大的,不断突破自己的这样一种企业人士。
“此外,对‘企业家’的判断,我认为另一个重要标签是是否有理想、有家国情怀。一个人只有有理想、有家国情怀,才能对自己有一个较高的定位和期许。”俞敏洪在文章中说。
关于到底什么是好的企业家?娃哈哈的宗庆后最近说得更直接。“企业家不但要会经营企业,更需要社会责任感,有良心的财富才有意义。”、“要饮水思源,跟党走,办好企业、多交税、多解决就业、多做慈善公益。”
宗庆后认为,企业家应多做公益,努力成为“张謇式”的社会企业家,共同创建更美好的社会,“让人民群众学有优教、病有良医、住有所居,这是党和国家推动的重点,也是企业家努力的方向。”
7月3日,李书福的吉利集团发布了共同富裕计划行动纲领。
李书福表示:“共同富裕不仅是美好的蓝图,更应该是扎实推进的具体实践,中国汽车工业应该从效率优先向公平优先转变。”
李书福说:“今天的中国已经积累了相当丰富的物质财富,如果不重视公平,从长远来看,将会严重影响效率,欲速而不达。”
3对于企业家们来说,就需要顺应形势,防止自身向资本家蜕变。
那么,人民需要的什么样的企业家?宗庆后和俞敏洪说得都没错。
最近,中央号召企业家应该向清末、时期著名民族企业家张謇。张謇是光绪时期的状元,深明大义,奉行“实业救国”。
之前,一见财经对张謇做过分析,(详见:互联网反垄断日盛,《人民日报》连续8次报道这位企业家)
以张謇所代表的“实业救国”精神,是中国企业的起点,也是中国企业家,乃至发展经济的初衷、初心。
在中国经济已经充分资本化,而必须阻止资本化蔓延,必须进行去资本化的当下,中国需要回到中国企业的发展起点,中国经济发展的起点,找回“实业救国”的那个初心。
从民众的根本利益上来说,中国社会和中国人民,都需要更多张謇这样的人民企业家,而非什么企业明星、资本大佬!
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这句对于企业也同样适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