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玩手游网

迷你世界

迷你世界

角色扮演|222.4MB

迷你世界国际服最新版2020...

下载

堆肥葬、烟花葬、珊瑚礁葬……这些新型生态葬渐成潮流

清明节临近,国内多地举行生态葬葬礼。近年来,国内大力推行节地生态葬,不少地方相继出台骨灰节地生态安葬奖补等惠民政策,越来越多的人选择海葬、树葬等绿色生态殡葬方式。实际上,在瑞典、美国、澳大利亚、瑞士等国,节地生态安葬的理念早已逐渐深入人心,“回归自然”渐成新型殡葬潮流。

生态葬近年大热,广东海葬树葬接受度高

骨灰撒海葬。南都资料图

关于如何生态安葬逝者,各国做法不一,但理念趋同,都是追求绿色节约,回归自然。目前在国内常见的生态葬方式,有骨灰撒海、树葬、草坪葬、花坛葬、生命晶石以及壁葬等服务方式。

“逝有所安”是民生大事。节地生态安葬,是近年来深化殡葬改革的主攻方向。据广东省民政厅相关资料显示,广东节地生态安葬成效明显,大力推行骨灰海葬、树葬(草坪葬)、花坛葬、壁葬、格位存放等不占或少占土地、少耗资源的节地生态安葬方式,每年约有2万份骨灰参加海葬、树葬,“十三五”期间超过25万份骨灰选择寄存或节地生态型墓位安葬。

截至2021年4月,广东全省新建公益性安葬(放)设施233个,海葬(树葬)纪念设施56个,全省实现节地生态安葬奖补政策覆盖率100%,节地生态安葬率超60%。

海葬是将骨灰撒入大海的一种安葬方式,冲破了人们传统的“入土为安”的观念,是继墓葬后安葬方式的一次重大改革。海葬分为公益性海撒和付费海撒,是如今最常见也最多人选择的不保留骨灰式的安葬形式。

树葬是以树木代替立碑,可分为节地树葬和生态树葬,一种保留骨灰,一种不保留骨灰,树葬是人们较为容易接受的生态葬。

壁葬是陵园中最为常见的安葬方式,一般也是价格比较实惠的安葬方式,一面壁葬墙,可容纳多具骨灰。

草坪葬、花坛葬是将逝者骨灰安葬在草坪下方的洞穴、花坛的周围,在草坪上铺一块小墓碑或者在花坛上种植花木。

生命晶石葬,则是通过压力高温升华等技术,将逝者骨灰制作成圆形晶体,其大小、色泽以及形状不可控,质地根据逝者生前身体情况、饮食习惯略有不同,可能呈现出雨花石、鹅卵石等形态。相较骨灰,生命晶石体积小、密度大、更环保,实现了少占地微占地的绿色生态目标。

广东生态葬:广州多项改革居全国第一,深圳最高奖3000元

据悉,目前就广东省内城市而言,广州全力构建以骨灰格位寄存为主,拓展推出骨灰植树还林、骨灰撒海、草坪葬、花坛葬、壁葬等生态安葬服务方式。截至2022年12月,广州节地安葬率已达85%,位居全国前列。早在1988年4月,广州便在全国率先实行骨灰撒向大海的殡葬改革。同年,广州市民政局会同园林局在白云山畔开辟了“思园”骨灰树葬区,是全国第一个骨灰植树还林集中安葬点。

树葬是生态葬的一种。南都资料图 冯宙锋 摄

而深圳已形成海葬、树葬(草坪葬)、花坛葬、塔葬、壁葬、骨灰寄存等形式多样的节地生态葬法。截至目前,深圳市民政局已组织群众累计将38241具骨灰撒进大海,树葬884具骨灰,节约了大量殡葬用地,同时也最大限度地减轻了民众经济负担。

为持续性推进节地生态安葬,深圳已常态化开展海葬活动,全年接受报名,不限时间,达到一定数量便开展海葬活动,以满足市民需求。此外,深圳市还为贵阳市提供骨灰海葬平台,将生态安葬影响扩大到内地城市。

据广东省民政厅信息,截至2020年4月,广东已全面实现节地生态安葬奖补政策全覆盖。

在深圳,海葬、树葬(草坪葬)、花坛葬均免费。每一位在深圳去世的人,其骨灰可选择在深圳市殡仪馆的追思苑免费寄存10年。深圳、中山等市在免费提供节地生态安葬的基础上,还出台节地生态安葬奖补政策。深圳对骨灰海葬奖补按每份3000元标准发放,其他节地生态安葬奖补按每份骨灰1000元标准发放;中山对骨灰海葬奖补按每份1000元标准发放,对树葬或草坪(花坛)葬奖补按每份骨灰600元标准发放。

花坛葬。南都资料图

数据显示,近年来,广州每年报名参加骨灰撒海活动的市民均超过3500人。目前,广州把生态安葬指标纳入经营性公墓年检项目,大力推行墓地小型化、生态化、园林化建设;同时对经营性公墓、公益性骨灰楼等推出生态安葬服务的单位,以及选择生态葬法的委办人给予补贴补助。对骨灰撒海的逝者家属给予2000元补助,对选择树葬、花坛葬等不立碑丧葬方式符合条件的逝者家属补助500元。

自1997年开始,珠海市已举办31次骨灰生态安葬活动,共安葬骨灰1000余份。生态葬费用均由政府承担,另外还给予花坛葬逝者家属1000元生态葬补贴,给予海葬逝者家属2000元生态葬补贴。

人体堆肥、珊瑚礁葬等成国外生态葬新潮流

美国Recompose公司宣称,人体堆肥殡葬方式一次可减少一吨的碳排放。网络资料图

除了以上提及的生态葬方式,近年来国外也涌现出一批新的生态葬模式和服务。

2023年1月,美国纽约州州长凯西·霍楚宣布,允许将逝者遗体用于人体堆肥。纽约是美国第6个允许将人类遗体堆肥葬的州级行政区。2019年,华盛顿州首次将人类遗体堆肥合法化后,科罗拉多州、俄勒冈州、佛蒙特州和加利福尼亚州紧随其后。

这种葬法是将人类遗体与木屑、苜蓿和稻草等材料一起放入密闭容器中,等待其被微生物分解。大约一个月后可对遗体进行再加热消毒,最后形成的肥料可用于种植花、蔬果和树木。

举办一场这样的葬礼均价在7000美元左右。美国一家名为Recompose的公司表示,与火葬或传统土葬相比,这种殡葬方式可以减少一吨的碳排放。

不止美国,目前,人体遗体堆肥葬法在瑞典全国已合法化。

澳大利亚推行的生态葬“树葬”是将人类遗体置于可降解灵柩中,其中放置一个树苗种子,埋入土中等待种子生长,这种生态葬方式取消了传统意义上的墓碑,通过在下葬地点放入GPS发射装置当墓碑,逝者亲属来祭奠时可用手持式卫星定位系统找到埋葬位置。

目前生态葬骨灰葬大多是通过火葬方式,随着新一代技术的改革,在瑞典有一种新的生态葬方式“冰葬”,即在零下196℃的低温下将逝者遗体利用液态氮气储存,在极端低温下人体的有机组织会很快脱水变得脆弱,再利用超声波,遗体就会粉末化成为骨灰。冰葬技术最先是由瑞典科学家研究发明的,而在亚洲国家中,最先引进该技术的国家是韩国。

太空葬已经成真。来源:环球网

如果不想让死后的自己入土归尘化作春泥肥料,也可以选择将自己送上天,或成为烟花绽放夜空,或随火箭发射太空。

2018年,太空葬礼成真。位于美国旧金山的“极乐太空”公司推出“太空葬”,利用SpaceX“猎鹰9号”火箭把100人的骨灰送到外太空。逝者家属花费2500美元就可以将1克骨灰装进“猎鹰9号”火箭上的“极乐卫星2号”的小型卫星内。家属们能够通过应用程序实时跟踪航天器绕地球轨迹。

据悉,这并不是首次有人类骨灰被送上太空。早在1998年,美国航天总署就曾将天文物理学家舒梅克的骨灰送上月球;2006年,发现冥王星的天文学家汤博的骨灰,也曾由“新视野号”宇宙飞船载着飞往冥王星。

璀璨烟花葬是指将逝者骨灰混入烟花中射向夜空,完成最后一次生命的绽放。可以选择自己在家燃放,也可以选择交由专业的烟花葬礼公司为亲属编排一场烟火表演。一场烟花葬礼耗费大概1800——3600美元。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10年,英国已举办36次“烟花葬”。

珊瑚礁骨灰海葬也是在美国悄然走红的生态葬。图为普通珊瑚礁。IC供图

如果想寄托自己对逝者的怀念之情,将逝者骨灰做成人造钻石,作为饰品随身携带也是一个选择。瑞士一家公司就推出了这项服务,在高温下提取逝者骨灰中的碳元素,再用高压结晶成钻石,最后再将钻石雕琢成首饰。这些人造钻石依据大小和切工的不同,售价在3750欧元至1.5万欧元不等。

此外,当一个人去世遗体被火化后,逝者骨灰可以与PH中性的海洋级混凝土混合后被做成人工珊瑚,植入海底,逝者亲属需潜入海中才能祭奠逝者。

在20世纪90年代末期,这种绿色殡葬生态方式在美国悄然而起,美国的一家殡葬公司与“礁球”制造商合作,成功启动了这种绿色生态殡葬模式,在美国的东海岸投入了近两千多个礁球。被火化的骨灰通过混凝土制成礁球组成礁石系统,进入海洋后为海洋中的鱼类和其他海洋生物创造了新的栖息空间。珊瑚礁骨灰海葬的价格在3000-7000美元左右,不包括遗体火化的费用。

整合:杨赠玉

海报:林泳希

资料来源:中国民政、广东民政、中国殡葬协会、新华社、澎湃新闻、深圳晚报、北京晚报、科普中国

冬月已至,这些谣言也该“凉凉”了

“三重”拉尼娜带来三倍寒冷、德绒是目前最保暖的制衣材料……

冬月已至,这些谣言也该“凉凉”了

这几天,我国出现了寒潮天气,大部地区气温暴跌。此次寒潮不仅影响范围广,还伴有雨雪天气。

一些和冬季有关的谣言也趁着这股寒潮刷了一波“存在感”:“三重”拉尼娜带来三倍寒冷、德绒是目前最保暖的制衣材料、冬天热车越久越好、柿饼上的白霜是防腐剂……这些谣言误导群众、产生了负面的社会影响。

今天,科技日报记者就对11月谣言逐一进行盘点,用科学的力量粉碎它们。

“三重”拉尼娜带来三倍寒冷?

真相:拉尼娜只是影响冬季气温的因素之一

世界气象组织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已经持续较长时间的拉尼娜事件(以下简称拉尼娜)很可能会延续到今年年底或更久,这将是21世纪首次出现“三重”拉尼娜,即北半球出现连续三个拉尼娜冬季。

该消息一出,立刻引起广泛关注,同时部分网友给出了自己的“解读”:“三重”拉尼娜一定会带来三倍寒冷。

对此,国家气候中心气候服务首席专家周兵表示,“三重”拉尼娜不是三倍拉尼娜。“三重”拉尼娜是指从2020年开始的连续3个冬季都受到了拉尼娜的影响,影响并不是一年一年不断叠加,也不代表气候影响会逐年加倍。

拉尼娜是指赤道太平洋东部和中部海面温度持续异常偏冷的现象,也被称为反厄尔尼诺现象。拉尼娜出现时,通常伴随着全球性气候混乱。此时,我国易出现冷冬热夏,登陆我国的热带气旋数量会比常年多,出现“南旱北涝”现象。而在印度尼西亚、澳大利亚东部、巴西东北部等地,则会降雨偏多;非洲赤道地区、美国东南部等地易出现干旱。

在多数拉尼娜达到盛期的冬季,影响我国的冷空气会出现得更加频繁。据统计,20世纪90年代至2022年2月,在出现拉尼娜的秋、冬季,冷空气共影响我国141次,其中27次达到寒潮级别。

“不过,决定冬季气温高低的因素有很多,拉尼娜只是诸多的影响因素之一。”周兵强调,我国冬季气温不仅与东亚冬季风强度密切相关,还与北极海冰、欧亚积雪以及大气环流系统等因素有关。因此,虽然出现拉尼娜的冬季,气温偏冷的概率更大一些,但并不意味着一定会出现冷冬。

1986年以后,拉尼娜与暖冬“相遇”的频率增加,其中1998年和2020年是强暖冬。国家气候中心更是在2022年11月3日发布的《2022/2023年冬季及2023年春季气候趋势预测》中指出,预计今年冬季(2022年12月至2023年2月),影响我国的冷空气强度总体偏弱,全国大部地区气温接近常年同期或偏高。

国家气候中心相关专家表示,气候预测是专业性很强的科研业务,需要以大量的气候观测资料为基础、以高分辨率数值预报产品为支撑,才能进行综合研判、分析,最终慎重得出科学结论。

德绒是目前最保暖的制衣材料?

真相:与其保暖效果类似的材料有很多

天气一转冷,许多人就开始准备买保暖内衣。去电商平台搜索“保暖内衣”,不少商品包装上都带有“德绒”字样,德绒几乎成了今年出现频率最高的保暖制衣材料。很多相关商家声称,德绒能够自发热,是目前最保暖的制衣材料。

那么,事实究竟是怎么样的呢?

“德绒是英文单词Dralon的音译,是德国一家国际生命科学集团研发的一种腈纶纤维,主要成分为聚丙烯腈纤维。”天津工业大学纺织科学与工程学院副教授徐磊在接受科技日报记者采访时介绍道,德绒并非新生事物,早在2011年它就进入了我国市场。

“德绒的保暖原理和自发热无关,主要与空气的导热系数有关。”徐磊介绍道,物体的导热系数代表其传递热量的能力,空气的导热系数较低,代表其传递热量的能力低,即热量不容易流失,因此面料能够储存越多空气,就意味着其保暖效果越好。德绒的截面呈双T形,其不仅面料蓬松度高、绒毛厚,而且这种形状的截面使其能够“锁”住更多静止的空气,从而就形成了一个绝热层,减少了人体热量的散发。

“不过,‘德绒是目前最保暖的制衣材料’的说法是不正确的。”徐磊介绍道,虽然德绒的导热系数只有0.05瓦/米·开尔文,在保暖材料中算是比较低的,但是在纤维材料中,与其保暖效果类似的材料还有很多。

此外,德绒的吸湿性能也比较一般。相比之下,羊绒材料同样很保暖,而且柔软舒适、吸湿性好、有弹性。再比如羽绒服,其高蓬松性也可以保留大量的静态空气,从而起到保暖的效果,且不容易产生静电。

柿饼上的白霜是防腐剂?

真相:白霜是天然形成的柿霜

柿饼是用柿子制成的饼状食品,也是冬季最让人期待的美食之一。吃过柿饼的人都知道,在柿饼上或多或少都有一层白色的粉末,不过大多数人都不知道这层白霜到底是什么,于是网络上开始流传这是人工添加的防腐剂。

对此,天津农学院教授田淑芬在接受科技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柿饼上的白霜被称为柿霜,是柿饼在制作过程中天然形成的糖霜,并不是防腐剂,对人体无害,消费者可以放心食用。

在制作柿饼的时候,首先需要给柿子削皮,然后将削好皮的柿子进行晾晒。在晒干的过程中,柿子会析出果糖和葡萄糖等营养物质,待水分蒸发后,这些营养物质会慢慢积累并结晶,最终形成了柿霜。

“柿霜具有润肺止咳、止血、生津利咽等功效,对于喉痛、咳嗽等症状有一定的疗效。”田淑芬介绍道,同时柿霜富含维生素B_2,对于口疮也有一定治疗效果。

一般来说,柿饼外层的柿霜多少,是由气温以及晾晒时间决定的。天气越冷、晾晒时间越长,柿饼就会越甜,柿霜也就会相对多一些。在存储、运输的过程中,如果所处环境温度升高,柿霜可能会融化而变少,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回霜”。

不过,消费者没必要过度追求柿霜的多少,需警惕不良商家为了提升柿饼“颜值”而人工在柿饼上洒面粉、淀粉等物质。经过人工“美白”的柿饼看上去白得比较均匀,但是只要轻轻一抖,它上面的白色粉末就会掉落,其口感也不是柿霜那种清甜的感觉。

冬天热车越久越好?

真相:过度热车会损伤发动机

人们在运动之前,为了减少运动带来的伤害,一般会提前热身。汽车在行驶前,同样需要“热车”。有经验的老司机都知道,到了冬季,汽车在室外低温环境下启动后,需要怠速运行(使汽车发动机在空挡位运行)一段时间,再正常行驶。

然而,最近有不少人表示,由于冬季室外太寒冷,热车时间越长越好,这样可以让发动机升温更加充分。

这种说法有没有道理呢?

对此,天津职业大学汽车工程学院教师刘军在接受科技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冬季由于室外温度较低,燃油雾化性差,因此在户外启动发动机时最好使其逐渐升温,不宜加速、加力使用发动机,以减少发动机的磨损、提高燃油经济性。

除此之外,发动机内的机油在低温条件下,其流动性会降低、粘度会提高,就难以起到快速为发动机润滑的作用。因此,冬季开车前热车是有必要的,但是过度热车对汽车的损伤也不小。

“热车时间过长对汽车的损伤主要有两方面。其一是会让发动机产生积碳(发动机在工作过程中,燃油中不饱和烯烃和胶质在高温下产生的一种焦着状的物质),进而影响其性能,特别是会缩短发动机火花塞的使用寿命。其二是在怠速运行过程中,燃油浓度高,长时间怠速运行会浪费燃油,增加污染物排放,加大三元催化器、颗粒捕集器(OPF)的工作负担。”刘军解释道。

对于纯电动汽车,刘军提醒道,电动汽车驱动装置主要由电机、动力电池和控制系统组成,驱动纯电动车的能量来自电池,因此不存在热车问题。不过,需要注意的是,混合动力汽车是需要热车的,当其行驶里程超过纯电模式下的续航里程时,需要由纯电模式转为燃油模式,此时如果不热车同样会损伤发动机。因此,在这种情况下,驾驶员最好先在燃油模式下热车,再正常行驶。(记者 陈曦)

来源:科技日报

更多资讯
游戏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