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罗·柯艾略在《牧羊少年的奇幻之旅》中写道:
“当我们努力使自己变得比现在更好的时候,我们周围的一切也会变得更好。”
行走于世,每个人都想变得越来越好。
但所有的好,并不是一蹴而就的,没有一劳永逸,也很难一夜暴富。
这世上,没有一下子就能变好的人,一个人在变得更好前,往往有这几个征兆。
开始行动
王阳明从小志存高远,认为天下最要紧的是读书做一个圣贤之人。
父亲还认为他年少无知,狂妄自大,但王阳明其实一直都在为了志向而行动。
他不断尝试,向人询问,虽然屡遭失败,但他并没有因此放弃行动。
他曾为了实践朱熹的“格物致知”,下决心穷竹之理,“格”了七天七夜的竹子。
但最终什么都没有发现,人还因此病倒。
自此以后,王阳明对“格物”学说产生了极大的怀疑,但这也对他后来研究心学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他不断在实践中修炼自己,成为心学集大成者,做到了他所说的“知行合一”,为哲学作出了突出贡献。
人只有行动起来,才能看到更广阔的世界,拥有更多的见解,感受生命的意义。
所谓实践出真知,行动起来才能有所收获,不行动的空想只能是虚无缥缈的泡沫。
有句话讲:“想一千次,不如去做一次,华丽的跌倒,胜过无谓的徘徊。”
没有实践,就永远不知道真正的对错,甚至把生活过得浑浑噩噩,错失很多成功的机会。
董宇辉曾经说过:
“用行动来给生活掌控感,很多时候我们总是忧心忡忡地坐在这里,过度思虑,但是想,只有困难,做,才有答案。”
很多时候,想,都是问题,做,才是答案,不做行动上的矮子,才能成为人生中的强者。
人只有行动起来,才能实现心中所想,走上顺遂的人生。
保持自律
罗斯福说过:“有种品质可以让人在碌碌无为之辈中脱颖而出,不是天资,不是教养,而是自律。”
曾国藩出身普通,年轻时平平无奇,连考七次才中秀才,他并非天生聪慧之人,但他一生取得的成就却颇多。
晚年时,曾国藩曾这样评价自己:“天分不高,这一辈子走的路都是窄路,读笨书、打笨仗、想笨法。”
没有天分的他,只有日复一日的坚持和自律,博览群书,涉猎甚广,带兵打仗遇到困境之时,他都能提出真知灼见。
他做人清正廉洁,以朝廷大事为己任,从不以权谋私,一直保持极强的自律意志,为朝廷效忠。
而且曾国藩一生笔耕不辍,他曾总结过自己的写作秘籍:
“余早年于‘作’字一道,亦尝苦思力索,终无所成。近日朝朝摹写,久不间断,遂觉月异而岁不同。”
长期地反复摹写,持之以恒,在自律中不断地提升着自己,最终留下了海量文字。
自律可能无法迅速改变你的现状,但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保持自律的人,终会在日复一日的坚守中实现质的飞跃,遇见更好的自己。
曾国藩正是在高度的自律中得以把“窄路”走宽,成就了他这一生。
余生,愿你保持自律,努力上进,这也许不会让你瞬间蜕变,但这一定会让你变得越来越好。
善于总结
秦国蜀郡太守李冰潜心钻研水文,设计建造了“独奇千古”的都江堰水利工程。
他在亲身实践中总结出“深淘滩,低作堰”的治水六字诀、“遇湾截角,逢正抽心”的八字真言,泽被后世。
古今中外,善于总结的人往往有着很强的能力,能更好地实现价值,活出极致的人生。
孔子有云:“吾日三省吾身。”
那些越来越好的人,都懂得在反思和总结中完善自己。
这世上,没有人是完美的,想要越来越好,就要经常性地对进行总结,归纳,才得以改善,得到进步。
电视剧《二十不惑》里的梁爽,作为带货主播广受欢迎。
她之所以能把直播事业做得如此优秀,除了她自身具备的颜值和能力外,还有她每天对工作的总结和规划。
每日工作复盘,小到直播时商品上链接的精准描述,大到一些重要活动的有关策划。
这些都让她从中有所收获,从而发挥得越来越好。
不难发现,很多成功者都有一个很好的习惯,就是每日或者每周复盘,也是这份坚持,让他们往更好的方向发展。
善于总结,汲取经验和教训,才能有更大的进步空间,得以更好的成长。
一个人的总结能力的高下,反映出他的认知水平,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人生走向和事业成败。
想要越来越好的人生,就要在自我总结中有所收获,取得进步,从而变得更好。
人生是一场修行,你想要什么样的生活,就要先修好什么样的自己。
当你有执行力,开始行动,保持自律,善于总结时,你会发现这样的你正在慢慢变好。
所有的一鸣惊人,不过是厚积薄发。
人生从来没有白走的路,你所走的每一步都算数。
你的行动已经埋下了成功的种子,你的自律促使你成长,你的总结助力了你的成功。
往后余生,愿你走好人生的每一步,点亮“在看”,醒读君陪你一起变得越来越好,一起期待更好的你。
与君共勉。
来源:微信公众号“醒读哲学”
作者:草莓
编辑:潘茜
【 声明:本号为“全民阅读推广”官方公益账号,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涉嫌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