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玩手游网

“醍醐灌顶”是个成语,可是“醍醐”和“灌顶”真的没啥关系

醍醐灌顶是一个很常见的成语,可是对于它的误解确实普遍的让人不敢相信。最常见的渣渣解释是说:拿醍醐往人脑袋上面浇灌,还说会让人感到清爽。这是缺乏常识的望文生义,老婆饼里面是没有老婆的!

即便是佛门的密宗灌顶,也没有拿醍醐往人头顶浇灌的事情。

大家换位思考一下,谁要是浇你一脑袋瓜子特仑苏,你会觉得清爽?

鉴于很多人对于醍醐灌顶这个成语有误解,铁锤文史说用两个答问题:第一,醍醐和灌顶是两回事。第二,醍醐是什么意思。

买一赠一,希望你们喜欢。

第一部分:在解释醍醐灌顶之前,先给大家讲一个事实,醍醐和灌顶原本是没有关系的两件事情,只是因为后来和佛教牵扯上关系,慢慢在中国的文学作品里面产生了交会,后来慢慢的成为了中国人的成语醍醐灌顶。

所谓灌顶,现在是佛家的一种灌顶仪式,种类也特别的多,有结缘的,有传法的,要说到真正的灌顶,按照南怀瑾老先生的说法,那是无上神圣的精神体会,和任何外界的物质因素都无关的,因为里面涉及的东西过于玄奥,这里不做展开讲述。

但是要告诉大家的是,灌顶原先不属于佛教范畴,而是古代天竺国册封太子的仪式。

具体方法是收集四大海水和境内河水,放到宝瓶里面,举行灌顶仪式的时候,在宫殿里面陈列珍宝,王子踞于狮子座内,负责灌顶的吠陀经师坐在宝象之上,大象来到王子身后站立,吠陀经师举起宝瓶顺着大象的象牙倾灌宝瓶水,水顺着象牙流到王子头顶。随后吠陀经师大声念诵古代圣贤教诲,对王子表示祝愿。这叫灌顶。

后来灌顶被大乘密宗吸收进去成为佛门里面重要的仪轨。

再明确一点,灌顶是用水,不是醍醐。

第二部分,说一说醍醐是什么?

醍醐不是中原汉文化原产,是一个外来户。

汉朝许慎在《说文解字》里面没有收录醍醐二字。醍醐最早出现在著名中医养生家陶弘景完成于齐永元二年(500年)的著名医书《本草经集注》。书里面提到了醍醐:

酪酥微寒。主补五脏,利大肠,主治口疮。酥出外国,亦从益州来,本是牛羊乳所为,作之自有法。佛经称乳成酪,酪成酥。酥成醍醐。醍醐色黄白,作饼甚甘肥,亦时至江南。

在这部医书里面提到了醍醐,而且明确指出来醍醐来源于佛经。比如《大涅槃经》:

譬如从牛出乳,从乳出酪,从酪出生酥,从生酥出熟酥,从熟酥出醍醐。醍醐最上,若有服者,众病皆除,所有诸药悉入其中。

在这里面,体现出两层意思。第一层意思,醍醐是通过牛奶一步一步精炼而来,生产制作醍醐极其不易。第二层意思,醍醐不但珍贵,而且是治病的良药。如有服用的人,百病皆除。大家都知道佛经里面充满了关于佛法的比喻,在这里面,就是用醍醐来比喻无上微妙的佛法,可以解决人类一切的痛苦。

这就是醍醐的全部含义了吗?

不是。

还有一种醍醐,不需要牛奶层层加工,而是一种在特殊环境下,一步得到的超级牛乳。

在《涅槃经卷》中记载,雪山有一种草叫肥腻,牛如果吃了这种草,产出来的牛奶就叫醍醐。乖乖,牛初乳一样难得。《北涅槃经》里也记载:雪山上面有一种草叫做忍辱,牛吃了这种忍辱草,挤出的奶就是醍醐。

在这里面,明显的就有佛家的隐喻在里面了,因为接触佛学的人都知道,“忍辱”和“持戒”“布施”“禅定”等等一样,本来就是禅门所谓“六波罗蜜”之一。牛“吃”了“忍辱”,产出来佛性第一的“醍醐”,这里面的含义还需要多说么?对于佛法修行的比喻,已经是跃然纸上了。

那么醍醐什么时候跟灌顶牵连到了一块儿了呢。

这也是中国古代文化中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就是在佛教在中国广泛流行之后,文学作品创作开始大量的使用佛经里的术语;从另外一方面来讲,佛经的中国化过程中也大量使用了儒家和道家的术语,这是一个相互影响的过程。

杜甫在诗里面说过醍醐:

醍醐长发性 , 饮食过扶衰 。

皮日休在诗里面说过醍醐:

雕胡饭醍醐软 , 不是高人不合尝 。

但是,最有名的应该是顾况的这一句诗,引起误解的也是这一句:

岂知灌顶有醍醐 , 能使清凉头不热 。

后来醍醐灌顶慢慢成了一个成语,在四大名著里面,《西游记》和《红楼梦》里面都出现过这个成语。《西游记》里面沙和尚被黄袍怪抓住,听说孙悟空来救援,感觉犹如醍醐灌顶。这是形容绝处逢生的欣喜。《红楼梦》里面,贾宝玉想给妙玉回信,可是读书少不知道如何开口,经过岫烟指点之后,犹如醍醐灌顶,这是用来形容一个人豁然开朗的状态。《水浒传》里面宋江闻到酒味,也感觉如醍醐灌顶,甘露洒心。

但是,灌顶真的不能用醍醐,价钱贵不说,一点不清凉啊,浇上一脑袋奶油,这个滋味你们想过吗?

总结一下:醍醐是外来传入的东西,是一种精炼的乳制品,后来被佛经隐喻为无上佛法。另外不要误解醍醐灌顶这个成语,没有人真的用醍醐去灌顶,灌顶的一定是清水,或者是令人开慧的无上法味。

我是铁锤文史,希望我的解答对你有益,欢迎关注,转发、点赞,我们以文会友。

更多资讯
游戏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