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后人爆料,曹操本不姓曹而是姓华,难道他杀华佗另有隐情?
那一天,曹操嚎啕大哭,悔不该杀那华佗啊,如果华佗还在,事情或许也不会到这种地步。
2000多年后,曹操的后人曹祖义和曹春雷,应邀参加了河北省的一个文化节。2人都来自东北,一个来自哈尔滨,一个来自辽宁东港。经过DNA的比对,2人确实是曹操的后人。文化节结束后,2人参加了相关的研讨会,在会上,2人爆料说曹操其实并不姓曹,而是姓华。此言论一出,立即引起轰动,很多人第一时间想到了一位三国时期著名的人物——神医华佗。难道说,曹操杀华佗另有隐情?
华佗之死曹操曾经患有痛风,每到犯病时头疼欲裂,非常痛苦。后来荀彧帮他推荐了神医华佗,说他医术精湛,能治百病。曹操不信,就让华佗前来诊治,华佗给曹操下了一些药,曹操的痛风果然好了一些。但华佗告诉曹操,虽然药物可以暂时控制病情,但要根治起来就难了。
曹操想让华佗长期留在军营里,但华佗的脾气也很倔,他我行我素惯了,不愿留在军营,就以老婆生病为借口请假回家去了。华佗回家后再也不来过军营,曹操好几次头疼发作征召华佗,他都不见。曹操派人去他家里调查,发现华佗的老婆根本没病,曹操大怒,就派人将华佗收监,还杀害了他。
曹操杀了华佗后,日子还是像以往一样,尽管偶尔头痛,但华佗留下的药方总能解燃眉之急。直到有一天,曹操最心爱的儿子曹冲得了病,请了很多大夫都束手无策,曹操才知华佗的珍贵,他嚎啕大哭,不是因为自己的头疼病,而是杀了华佗后,再无人能医治曹冲的疾病,只能眼睁睁的看着心爱的儿子死在自己怀中。
曹操姓氏之谜曹操是沛国谯郡人,巧合的是,华佗也是沛国谯郡人,2人之间难道真的有什么不可告人的秘密吗?
众所周知,曹操本姓的确不姓曹。因为他的爷爷曹腾本是为太监,不能生育,所以不知道哪里找了一个养子,取名曹嵩,曹嵩也就是曹操的父亲。如果要搞清楚曹操的身世,必须要从曹嵩身上下手,但根据相关的历史资料,并没有曹嵩来自华氏一说。
曹嵩原来姓什么呢?网络上流传着好几种说法,其中流传最广的,是曹嵩本名夏侯嵩,是夏侯家的儿子,后来过继给了曹腾,所以曹操和夏侯家关系很近,因为都是堂兄弟。但其实这种说法是不对的,因为历史上并没有记载,如果夏侯渊、夏侯惇真是曹操的堂兄弟,《三国志》为何不明说呢?《三国志》中只说夏侯渊娶了曹操的妹妹为妻,等于是曹操的小舅子。
渊妻,太祖内妹。
所以,曹操本姓夏侯是站不住脚的。
那么曹操有没有可能如他后人所言姓华呢?根据相关资料记载,在三国时期沛国的谯郡,曹氏和华氏确实是混着住的,虽然没有确切的史料为依托,但其实曹嵩姓华的可能性还是有的。
如果曹嵩真的出自华氏一族,那么曹操为何要杀华佗呢?毕竟华佗的名气摆在那里,连荀彧求情都拦不住曹操杀华佗的心,难道华佗真的知道了什么不该知道的事情?
当然这些都只是推测,曹操到底姓什么,至今仍然是专家研究的课题之一,几千年前的事儿,要想寻求真相,实在是太难了。
你觉得曹操会不会姓华呢?欢迎留言发表你的看法!
本文系“豫荐你”原创,图片来自网络!
豫荐你,一个热爱历史的文学青年,以正史为主,偶尔写点花边野史,不喜欢篡改和曲解历史,写文以资料为准,点击关注了解更多真实历史。
魏武帝曹操(155年-220年3月15日),本名吉利,字孟德,小名阿瞒,豫州刺史部谯(今安徽亳州)人。东汉末年,天下大乱,曹操以汉天子刘协的名义征讨四方,消灭袁术、袁绍、吕布、刘表、马超、韩遂等割据势力,从而一统北方中原地区,为魏文帝曹丕建立曹魏,取代东汉王朝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在东汉末年,刘备自称是汉室后裔,也即中山靖王之后。与此相对应的是,曹操也不甘示弱,经常说自己是西汉开国功臣——曹参的后人。但是,实际上,曹操出自夏侯氏,也即曹操原本并不姓曹,而是应该姓夏侯这一复姓。那么,问题来了,曹操原本不姓曹,他为什么自称西汉丞相曹参的后代呢?
一
首先,对于曹操的出身来说,自然要从曹嵩的身世来进行研究。对此,陈寿在《三国志》中记载:曹嵩生曹操,曹操被认为是西汉丞相曹参的后人。但是,需要注意的是,陈寿又在《三国志》载“莫能审其(曹嵩)生出本末”。对此,裴松之注《三国志》时引用三国吴人所注《曹瞒传》提到曹嵩本姓夏侯,为夏侯惇之叔父,也即曹操、曹嵩出自夏侯氏。对此,大家自然是不难理解的,在曹操起兵的过程中,众多夏侯氏的将领可谓立下了汗马功劳,比如夏侯渊、夏侯惇、夏侯尚等,也即曹魏宗室中,不仅包含曹氏,也包含了夏侯氏。所以,曹操出自夏侯氏这一观点,基本上是没有太大争议的。那么,出自夏侯氏的曹操,为何姓曹,而不是夏侯呢?
二
对此,这是因为曹操的父亲曹嵩,成为曹腾的养子。曹嵩(?—193年 或194年),字巨高,沛国谯县(今安徽省亳州市)人,是曹操的父亲,东汉末年宦官中常侍大长秋曹腾的养子。而就曹腾来说,字季兴,沛国谯(今安徽亳州)人,祖籍江苏沛县。《三国志》记载为西汉相国曹参之后。值得注意的是,作为西汉丞相曹参的后人,曹腾可以说是没有辱没家族的声誉,在东汉后期,曹腾用事宫中三十多年,未有显著过失,并能推荐贤人。曹腾死后由养子曹嵩嗣为侯,魏明帝曹叡即位后,曹腾被曹魏追尊为高皇帝。正是因为这一关系,所以,尽管没有血缘上的联系,但是,曹操依然自称是西汉丞相曹参的后人。
三
进一步来说,公元前209年(秦二世元年),曹参跟随刘邦在沛县起兵反秦,身经百战,屡建战功,攻下二国和一百二十二个县。公元前202年,刘邦称帝后,对有功之臣,论功行赏,曹参功居第二,赐爵平阳侯,汉惠帝时官至丞相,一遵萧何约束,有“萧规曹随”之称。由此,非常明显的是,作为西汉的开国功臣和第二位丞相,曹参在汉朝历史上具有较高的地位。在此基础上,曹操自称是西汉丞相曹参的后人,自然也比较容易理解的。在东汉末年,想要起兵的话,不仅需要家族势力的支持,也需要打出旗号,以此号召天下的仁人志士。对此曹操来说,曹氏和夏侯氏的家族势力确实不小,但是,和四世三公的袁绍、袁术比起来,还是存在一定差距的。
四
最后,基于此,强调自己是西汉丞相曹参的后人,自然就是希望借此来号召天下的仁人志士,促使更多的人才可以投奔到自己麾下。另一方面,在东汉末年,虽然诸侯割据,但是,汉室的影响力仍在,所以,刘备自称是汉室后裔,并且打出了匡扶汉室的旗号,得以建立了蜀汉。虽然曹操并不姓刘,但是,说自己是西汉开国功臣曹参的后人,容易让人相信自己是忠于汉室、支持汉献帝刘协的,也即这和挟天子以令诸侯之间是相辅相成。与此类似的是,马腾、马超,也强调自己是汉朝伏波将军马援的后代。所以,不管怎样,拉近自己和东汉王朝,尤其是和汉献帝刘协之间的关系,自然有助于获得支持东汉王朝力量的支持,这在东汉末年的群雄逐鹿中,显然是非常重要的,作为反例的是,擅自称帝的袁术,很快就在东汉末年的诸侯较量中出局了。对此,你怎么看呢?
文/情怀历史
都知道,曹操是东汉末年的风云人物,集政治家、军事家、诗人。不管曹操是不是名族后裔、贵族血统,有一点是肯定,那就是:他绝不是靠着自己的血统成为“非常之人”、“超世之杰”的。曹操的成功,是靠他自己的智谋、胸怀、韬略,以及把握改变天下的时机。
在《三国志》中,有一句对曹操姓氏的描写:“莫能审其出生本末”。可见,此书作者也未能理清曹操的真正姓氏。而且,不仅是我们今天的人不知道,就连当时的曹操及其子孙,都不清楚自己的祖源。他的父亲曾经花高价买了太尉一职,家里的生活应该算是很不错的了。
但是,即便如此,曹操的童年还是很不幸的。那么,为何会是这样呢?原因有四:
第一、曹操的姓氏是有争议的。他的祖父名曹腾,是个太监,想想太监怎么会有后代呢?所以,曹腾在皇帝的授意下抱养了一个儿子,这便是曹操的父亲曹嵩。那么,曹嵩又姓什么呢?三国志的作者依然是不能给出他出自何姓。
连有良史之才的陈寿也说不清道不明了,也就断了曹操姓氏的源头。并且,另有一部损毁曹操形象的书籍《曹瞒说》中,说道:曹操身上流淌着夏侯氏的血。还说:曹腾抱养的曹嵩,居然是夏侯氏的后人。夏侯氏当时也是望族,是西汉开国名将夏侯樱的后人。
虽然,曹操和夏侯惇、夏侯渊的关系也非常要好。不过,有疑问的是:曹操的后人与夏侯氏家后来还有联姻,这也就违背了近亲不能结婚的原则。说来说去,这依然是个历史难题,就算是曹操自己,恐怕也不知道自己到底姓什么,一直抑郁在怀吧?
第二、曹操母亲早丧,以至于,他自小就没接受良好的教育,对此,曹操有诗来表达自己童年的经历“既无三徙教,不闻过庭语”。这其中,就包含了两个故事:“三徙”教指“孟母三迁、用心教子”的故事;“过庭语”则指孔子教儿子的故事。
一天,孔子立于庭院,他的儿子孔鲤看见父亲后低头快速的走过,孔子叫住他并问:“学诗了没有?”孔鲤回:“没有。”孔子教曰:“不学诗何以言。”孔鲤便退而学诗。不几天,在同样的地方,他们父子俩又碰面了,孔鲤继续恭恭敬敬的快速低头而过。
此时,他又被孔子叫住并问:“学礼了没有?”孔鲤答:“还没有。”孔子教之:“不学礼何以立?”意思是:不学礼你怎么做人呢?孔鲤便退而去学礼。曹操由于母亲的早逝,父亲的不过问,祖父的娇惯,任其妄为,没有受过良好的礼教。
于是,他就用这样的典故,来说明自己从小缺失教育。
第三、曹操的父亲取妾甚多,自从曹操有了个同父异母的弟弟之后,家里的所有人对曹操更加放松了管教和关注。《曹瞒传》里有说:“太祖少好飞鹰走狗,游荡无度... ...”《三国志》里也有类似评语:“太祖少机警、有权数、而任侠放荡、不治行业、故世人未知奇也。”
如此来看,曹操若放今天来说,就是个无所事事、东游西逛的小混混。不过,曹操有个相交甚好的朋友桥玄却不这样认为,他觉得曹操是个有担当的人,甚至,认为他有济世之才,更是说道:“能安天下者,非曹操莫属”。
第四、曹操年少时就聪明机灵、任意妄为、善于权变,悠游自在。所以,曹操的叔父就非常的看不惯他,尤其是他热忠于飞鹰走狗、不走正道,也没多少人去关注他。但是,他的叔叔却把这些看在眼里,并且,眼里容不下沙子。
他对曹操的行为十分不满,还多次告诉曹操的父亲一定要阻止曹操的行为。曹操早已心知肚明,对这样的“小报告”曹操自然非常的生气,于是,想法子要好好的惩罚一下他的叔叔,以消除叔叔在他父亲面前对他造成的不好影响,于是,他想出了一个恶作剧。
有一天,他碰到了叔叔,便立即装出口歪眼斜大病来袭的模样。叔叔见他这样,惊问:“你这是怎么回事?”曹操说:“自己患了严重的中风的毛病。”于是,叔叔急忙将这件事告诉他的父亲,待曹操的父亲赶来之时,曹操却一如往常,没有半点异样,反而精神抖擞。
父亲问他:“你叔叔说你中风了,现在好了吗?”曹操回:“谁中风了,没有的事,可能是叔叔不喜欢我,才这样骗您的。”这件事之后,他的父亲便开始疑心起叔叔所说的话了,下次叔叔再说有关曹操不好的言语,父亲也不太相信了。
曹操用智谋解除了这个后患,从此以后,他的行事更加的肆无忌惮、逍遥自在了。这样看来,曹操从小就足智多谋,后来能够在政治上独领风骚,也得益于他的聪明才智了。
最后,有一个问题其实还是很明确的:曹操肯定不是姓夏侯。因为,古代的收养制度很严格,出特殊情况,一般很少收养外姓做为嗣子。并且,至于“曹氏源于夏侯氏”一说,未见陈寿本传的记载,乃是出于裴松之所注。
裴注云:“吴人作《曹瞒传》及郭颁《世语》并云:‘嵩,夏侯氏之子,夏侯敦之叔父。太祖于夏侯敦为从父兄弟’”。凡治三国史学者都熟知,裴松之注虽然可以作为陈寿《三国志》的补充,然其收集的稗官野史,当中的讹谬乖违之处不可尽信。
参考资料:
【《三国志》、《曹瞒说》、《曹瞒传》】
都知道,曹操是东汉末年的风云人物,集政治家、军事家、诗人。不管曹操是不是名族后裔、贵族血统,有一点是肯定,那就是:他绝不是靠着自己的血统成为“非常之人”、“超世之杰”的。曹操的成功,是靠他自己的智谋、胸怀、韬略,以及把握改变天下的时机。
在《三国志》中,有一句对曹操姓氏的描写:“莫能审其出生本末”。可见,此书作者也未能理清曹操的真正姓氏。而且,不仅是我们今天的人不知道,就连当时的曹操及其子孙,都不清楚自己的祖源。他的父亲曾经花高价买了太尉一职,家里的生活应该算是很不错的了。
但是,即便如此,曹操的童年还是很不幸的。那么,为何会是这样呢?原因有四:
第一、曹操的姓氏是有争议的。他的祖父名曹腾,是个太监,想想太监怎么会有后代呢?所以,曹腾在皇帝的授意下抱养了一个儿子,这便是曹操的父亲曹嵩。那么,曹嵩又姓什么呢?三国志的作者依然是不能给出他出自何姓。
连有良史之才的陈寿也说不清道不明了,也就断了曹操姓氏的源头。并且,另有一部损毁曹操形象的书籍《曹瞒说》中,说道:曹操身上流淌着夏侯氏的血。还说:曹腾抱养的曹嵩,居然是夏侯氏的后人。夏侯氏当时也是望族,是西汉开国名将夏侯樱的后人。
虽然,曹操和夏侯惇、夏侯渊的关系也非常要好。不过,有疑问的是:曹操的后人与夏侯氏家后来还有联姻,这也就违背了近亲不能结婚的原则。说来说去,这依然是个历史难题,就算是曹操自己,恐怕也不知道自己到底姓什么,一直抑郁在怀吧?
第二、曹操母亲早丧,以至于,他自小就没接受良好的教育,对此,曹操有诗来表达自己童年的经历“既无三徙教,不闻过庭语”。这其中,就包含了两个故事:“三徙”教指“孟母三迁、用心教子”的故事;“过庭语”则指孔子教儿子的故事。
一天,孔子立于庭院,他的儿子孔鲤看见父亲后低头快速的走过,孔子叫住他并问:“学诗了没有?”孔鲤回:“没有。”孔子教曰:“不学诗何以言。”孔鲤便退而学诗。不几天,在同样的地方,他们父子俩又碰面了,孔鲤继续恭恭敬敬的快速低头而过。
此时,他又被孔子叫住并问:“学礼了没有?”孔鲤答:“还没有。”孔子教之:“不学礼何以立?”意思是:不学礼你怎么做人呢?孔鲤便退而去学礼。曹操由于母亲的早逝,父亲的不过问,祖父的娇惯,任其妄为,没有受过良好的礼教。
于是,他就用这样的典故,来说明自己从小缺失教育。
第三、曹操的父亲取妾甚多,自从曹操有了个同父异母的弟弟之后,家里的所有人对曹操更加放松了管教和关注。《曹瞒传》里有说:“太祖少好飞鹰走狗,游荡无度... ...”《三国志》里也有类似评语:“太祖少机警、有权数、而任侠放荡、不治行业、故世人未知奇也。”
如此来看,曹操若放今天来说,就是个无所事事、东游西逛的小混混。不过,曹操有个相交甚好的朋友桥玄却不这样认为,他觉得曹操是个有担当的人,甚至,认为他有济世之才,更是说道:“能安天下者,非曹操莫属”。
第四、曹操年少时就聪明机灵、任意妄为、善于权变,悠游自在。所以,曹操的叔父就非常的看不惯他,尤其是他热忠于飞鹰走狗、不走正道,也没多少人去关注他。但是,他的叔叔却把这些看在眼里,并且,眼里容不下沙子。
他对曹操的行为十分不满,还多次告诉曹操的父亲一定要阻止曹操的行为。曹操早已心知肚明,对这样的“小报告”曹操自然非常的生气,于是,想法子要好好的惩罚一下他的叔叔,以消除叔叔在他父亲面前对他造成的不好影响,于是,他想出了一个恶作剧。
有一天,他碰到了叔叔,便立即装出口歪眼斜大病来袭的模样。叔叔见他这样,惊问:“你这是怎么回事?”曹操说:“自己患了严重的中风的毛病。”于是,叔叔急忙将这件事告诉他的父亲,待曹操的父亲赶来之时,曹操却一如往常,没有半点异样,反而精神抖擞。
父亲问他:“你叔叔说你中风了,现在好了吗?”曹操回:“谁中风了,没有的事,可能是叔叔不喜欢我,才这样骗您的。”这件事之后,他的父亲便开始疑心起叔叔所说的话了,下次叔叔再说有关曹操不好的言语,父亲也不太相信了。
曹操用智谋解除了这个后患,从此以后,他的行事更加的肆无忌惮、逍遥自在了。这样看来,曹操从小就足智多谋,后来能够在政治上独领风骚,也得益于他的聪明才智了。
最后,有一个问题其实还是很明确的:曹操肯定不是姓夏侯。因为,古代的收养制度很严格,出特殊情况,一般很少收养外姓做为嗣子。并且,至于“曹氏源于夏侯氏”一说,未见陈寿本传的记载,乃是出于裴松之所注。
裴注云:“吴人作《曹瞒传》及郭颁《世语》并云:‘嵩,夏侯氏之子,夏侯敦之叔父。太祖于夏侯敦为从父兄弟’”。凡治三国史学者都熟知,裴松之注虽然可以作为陈寿《三国志》的补充,然其收集的稗官野史,当中的讹谬乖违之处不可尽信。
参考资料:
【《三国志》、《曹瞒说》、《曹瞒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