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玩手游网

古代单位换算大全,涨知识了

真的是涨知识了!古代单位换算大全,建议收藏学习,没有比这更专业更贴心的整理了!

古代的单位换算因时间和地域而异,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古代单位换算:

1.长度单位:

●尺:古代中国的基本长度单位,约等于 0.33 米。

●寸:古代中国的较小长度单位,约等于 0.11 米。

●丈:古代中国的较大长度单位,约等于 3.33 米。

●里:古代中国的面积单位,约等于 500 平方米。

2.重量单位:

●两:古代中国的基本重量单位,约等于 37.3 克。

●钱:古代中国的较小重量单位,约等于 3.73 克。

●斤:古代中国的较大重量单位,约等于 596.8 克。

3.容量单位:

●升:古代中国的基本容量单位,约等于 0.001 立方米。

●斗:古代中国的较大容量单位,约等于 0.01 立方米。

●斛:古代中国的更大容量单位,约等于 0.1 立方米。

再如:1弹指=7.2秒,1世纪=100年,1斗=12斤,1旦=50千克,1刻钟=15分钟,1运=360年,1里=500米

1千克=1公斤,1时辰=2小时,1会=10800年,1钧=30斤,1吨=1000千克,1岁=1年,1旬=10年,1舍=30里、1元=129600年等。

学习古代单位换算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古代文献和历史记录,也有助于研究古代文化和科技。在古代,度量衡制度是非常重要的,它涉及到贸易、税收、农业、建筑等各个方面。

因此,了解古代单位换算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古代社会的经济和文化状况。此外,学习古代单位换算也有助于提高人们的数学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促进智力发展。总之,学习古代单位换算对于了解历史、文化和科技都有很大的帮助。#妙笔生花创作挑战# #头条创作挑战赛#

最全的历史时间轴表(学历史必备)

获取更多内容请微信搜索“物理学科”

中外历史大事年表一

中外历史大事年表二

中外历史大事年表三

古代政治

近代政治制度

近代中国反侵略斗争

冷战、世界格局多极化、苏联的兴衰

世界市场的形成、近代工业的发展

经济全球趋势

中国古代经济

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

END

古代“子午卯酉”——北南东西(东西南北)

古代对东西南北的称呼又叫“子午卯酉”,并将此对应时辰、月份和方位。

“子午卯酉”见载于《灵枢·卫气行》:“岁有十二月,日有十二辰,子午为经,卯酉为纬,天周二十八宿,而一面七星,四七二十八星,房昴为纬,虚张为经。是故房至毕为阳,昴至心为阳,阳为昼,阴为夜。”

释义:

岁有十二月。日有十二辰。(十二辰,即十二支也,在月为建,在日为时。)

子午为经。卯酉为纬。(天象定者为经,动者为纬。子午当南北二极。居其所而不移。故为经。卯酉常东升西降。列宿无已。故为纬。)

天周二十八宿而一面七星。四七二十八星。(天分四面,曰东西南北,一面七星。如角亢氐房心尾箕,东方七宿也,斗牛女虚危室璧,北方七宿也,奎娄胃昴毕觜参,西方七宿也;井鬼柳星张翼轸,南方七宿也,是为四七二十八星。)

房昴为纬。(房在卯。昴在酉。)虚张为经。(虚在子。张在午。)(房在卯中,昴在酉中,故为纬。虚在子中,张在午中,故为经。)

是故房至毕为阳。(其位在卯辰巳午未申。)昴至心为阴。(其位在酉戌亥 子 丑寅)

阳主昼,阴主夜。(自房至毕,其位在卯辰巳午未申,故属阳而主昼。自昴至尾,其位在酉戌亥子丑寅,故属阴而主夜。)

这在中医属于“子午流注”,是针灸于辩证循经外,按时取穴之一种操作规程方法。它的含义,就是说人身之气血周流出入皆有定时,《针灸大成》徐氏有“刚柔相配,阴阳结合,气血循环,时穴开阖”之说。注重时间条件,以自然界周期现象,与人体气血周流的情况相配合的。

其实,这也是一种以子午线和卯酉线的分法。子午卯酉属于十二地支中的四支。

子、午、卯、酉是依据赤道二十八宿等分为四。所以这四方与一岁的四季直接对应。

古代由“地中”划分出来的东南西北既是地球整圈赤道365又1/4度的四等分,也是整个天地的四等分;立竿测影测出来的“十二地支”是天赤道365又1/4度的十二等分。

而赤道大圆是以“极”为中心,古人就是用晷表、浑仪来测定天置,建立起以北天极为上,以南天极为下,以二十八宿为圆形天道的“赤道坐标系”的。

所以,十二地支对应一年的十二月,又对应一天的十二时辰。

正如《黄帝内经·灵枢·卫气行》的记载:“岁有十二月,日有十二辰,子午为经,卯酉为纬。天周二十八宿,而一面七星,四七二十八星。房昂为纬,虚张为经。” 所谓“子午为经,卯酉为纬”,就是依据赤道坐标系“上北下南”的原则,从“天极”处俯视“子北午南为经,卯东酉西为纬”的。

十二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从空间的方位上讲,子是正北;午是正南;卯是正东;酉是正西。

从时间上讲,具体到一天之中,十二地支分别代表了一天的十二个时辰;具体到一年之中,十二地支代表了一年中的十二个月份。

所以,“子午卯酉”是十二地支中的四个地支,代表四个方向,加上五行,分别表示为:子是北,五行是水。午是南,五行是火。卯是东,五行是木。酉是西,五行是金。

子午卯酉与时辰

“干支纪时”,60时辰合5日一个周期;一个周期完了重复使用,周而复始,循环下去。

十二时辰制。西周时就已使用。

汉代命名为夜半、鸡鸣、平旦、日出、食时、隅中、日中、日昳、晡时、日入、黄昏、人定。又用十二地支来表示,以夜半二十三点至一点为子时,一至三点为丑时,三至五点为寅时,依次递推。

图 十二时辰对应现代时间

子、午、卯、酉是十二时辰中的四个时辰,分别对应半夜、中午、早晨、傍晚,跟现代时间的转换如下:

子午卯酉四正时

1、子时(23时至1时)

子时指23时至1时,古时尚有午夜、子夜、夜半、夜分、宵分、未旦、未央等别称。

2、午时(上午11时正至下午 1 时正)

午时即日中,又名日正、中午等,正午十二时又有平午、平昼、亭午等别称。如宋苏舜钦《紫阁寺联句诗》:“日光平午见,雾气半天蒸。”

这时候太阳最猛烈,相传这时阳气达到极限,阴气将会产生,而马是阴类动物。

3、卯时(5时至07时)

卯时,日出,又名日始、破晓、旭日等,指太阳刚刚露脸,冉冉初升的那段时间。为古时官署开始办公的时间,故又称点卯。因为时正值朝暝冉冉东升,故又谓之日出。

4、酉时(17时至19时)

下午5时正至下午7时正,鸡开始归巢。如白天乐《醉歌》云:“黄鸡崔晓丑时鸣,白日催怿西前没。”故酉时又叫日入。

图 夜半“子时”

必须注意的是:子时分为0时到1时的早子时和23时到24时的晚子时,所以遇到甲或己之日,0时到1时是甲子时,但23时到24时是丙子时。晚子时又称子夜或夜子。

日上起时亦有歌诀:甲己还加甲,乙庚丙作初;丙辛从戊起,丁壬庚子居;戊癸何方发,壬子是真途。(仅做参考)  

图 十二地支+时辰图

将十二地支配一天十二时辰,这就是太阳周日视运动,每天从东方升起,经过南方,到西方落下,这东,南,西是地球北半球人们观察得到的方位,此处还有一个观察不到的“北方”。

天地东南西可见,独北不可见。

(因为我们在北半球,这也是为什么古代方位是上南下北,左东右西的缘故。日照影为东南西啊,北方在下方不可见!)

将太阳周日视运动在平面上表示时就是左为东,上为南,右为西,下为北。加十二时辰,为日出之卯,日入在酉,日中在午,夜半在子。这就会出现一副天圆图。

图 太阳周日视运行图

从日出到日入为昼为阳,从日入到日出为夜为阴,即卯酉连线将太阳周日视运动的轨道一分为二,昼为阳为明,夜为阴为暗。这是以昼夜明暗把太阳周日视运动的圆道分为阴阳两部份。

又从夜半最冷时到日中最热时,气温由低到高为阳,从日中最热时到夜半最冷时,气温由高到低为阴,即子午连线又将太阳周日视运行圆道分为阴阳两部份。

这样,子午线和卯酉线又是地平的坐标线,将太阳周日视运动的圆道分为四部分,即一日之四时,朝为春,日中为夏,日入为秋,夜半为冬。

即为《灵枢·顺气一日分为四时》篇说:“以一日分为四时,朝则为春,日中为夏,日入为秋,夜半为冬”。

以一天的气温而言,同一经度,纬度不同气温不同,所以定者为经,动者为纬。子午当南北二极,居其所而不移,所以“子午为经”;卯酉居于东西两端,东升西降,列宿无已,所以“卯酉为纬”。

子午卯酉与方位

经纬:

《左传》昭二五年:“礼,上下之纪,天地之经纬也”。疏:“言礼之于天地犹织之有经纬,得经纬相错乃成文”。

卯酉为纬指东西方位的连线为纬线。《灵枢-卫气行》:“子午为经,卯酉为纬。”因在十二地支所分属的方位中,卯在东,酉在西。

《周礼体国经野疏》:“东西之道为纬。”

《大戴礼记·易本命》:“凡地东西为纬,南北为经。”

依照《灵枢•五乱》 篇说:“经脉十二者。以应十二月。 十二月者,分为四时” 。

子午卯酉与月份

古人将十二月份也同十二地支一一对应(其中十一月份为第一个月):

正月建寅,二月建卯,三月建辰,四月建巳,五月建午,六月建未,七月建申,八月建酉,九月建戌,十月建亥,十一月建子,十二月建丑,而子午卯酉分别对十二月份中的十一月、五月、二月和八月。

图 十二地支对应四方图

十二地支,又可以表示地平方位,亦即《六微旨》所问的“地理”方位,亦即天文图上的十二月的月建方位。  

日出的地平方位,冬至日最北,夏至日最南。用圆图表示,又以二十四节气分配四方,则冬至正北,春分正东,夏至正南,秋分正西。以四时的中气(即二分二至),居于四正方。

这样,子午线和卯酉线又是地平的坐标线。

因而“子午卯酉”对应一年的话,就是“二分二至”了,子午对应冬夏至,卯酉对应春秋分。

在罗盘中,方位是用十二地支“子 丑 寅 卯 辰 巳 午 未 申 酉 戍 亥”(从北方数起),风水学上称为十二山,其中:

  子=北方; 午=南方; 卯=东方; 酉=西方。

而且罗盘上东南西北的次序,是南方在上,北方在下,这是风水学计算方位的次序,要小心不要搞错。

因为将太阳周日视运动在平面上表示,也就是测日影时所观察到的方位,即:

左为东,上为南,右为西,下为北。加十二时辰,为日出之卯,日入在酉,日中在午,夜半在子。

所以,罗盘上的方位是南方在上,北方在下,对应太阳视运行方位。

  

这就是“子午为经,卯酉为纬”的由来了。罗盘中也遵循“定者为经,动者为纬”,在中医里则属于“五运六气”。

另外,子、午、卯、酉在四柱八字中叫做“四正”。因为子是正北方是阳水,午是正南方,是阳火;卯是正东方是阴木,酉是正西方是阴金。他们位居正中,气专而纯。

什么是“定者为经,动者为纬”?

子午当南北二极,居其所而不移,所以“子午为经”;卯酉居于东西两端,东升西降,列宿无已,所以“卯酉为纬”。

图 十二地支对应十二月、二分二至图

(来源网络,图不能完全表示内容,仅做参考)

因为太阳日影方向是南北方位,是不会受到太阳一年中从南北半球之间来回运转,而导致太阳东升西落的位置产生变化。

也就是说,东西方位是会因太阳位置变化而变化,并不固定。

但是,南北方位是固定不受影响的,所以,才称之为“定者为经,动者为纬”。

更多资讯
游戏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