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鸨羽》:鸨鸟翅膀肃肃响,飞上树丛不寻常
肃肃鸨羽,集于苞栩。王事靡盬,不能蓺稷黍。父母何怙?悠悠苍天,曷其有所?
肃肃鸨翼,集于苞棘。王事靡盬,不能蓺黍稷。父母何食?悠悠苍天,曷其有极?
肃肃鸨行,集于苞桑。王事靡盬,不能蓺稻粱。父母何尝?悠悠苍天,曷其有常?
——《诗经.国风.唐风.鸨羽》
【注释
鸨(bǎo):鸟名,似雁而大,群居水草,不善栖木。肃肃:鸟翅扇动声。苞栩:茂密的柞树。苞,草木丛生;栩,栎树,一名柞树。靡:无,没有。盬(gǔ):休止。蓺(yì):种植。稷:高粱。黍:黍子,黄米。怙(hù):依靠,凭恃。曷(hé):何。所:住所。棘:酸枣树,落叶灌木。极:终了,尽头。行:行列。一说鸨腿;一说翅根,引申为鸟翅。尝:吃。常:正常。】
微雨直译:
鸨羽肃肃响,聚集柞树上。公差无休止,庄稼无人忙。父母没人养,苍天远在上,何处是我乡?
鸨翼肃肃响,聚集棘树上。公差无休止,庄稼无人忙。父母没口粮,苍天远在上,何时不奔忙?
鸨腿肃肃响,聚集桑树上。公差无休止,庄稼无人忙。父母没口粮,苍天远在上,人生何有常?
《鸨羽》是一首反映先秦时期徭役沉重、让百姓不堪忍受的诗歌。繁重如山的徭役让农民无法喘息,终日奔波,无暇耕种。更无力赡养家中父母妻儿,老百姓怨声载道,呼天抢地,斥责声讨统治者的无情。
全诗三章,每章七句,内容大同小异。每章首句均以鸨鸟起兴,“肃肃鸨羽(翼、行),集于苞栩(棘、桑)”。鸨鸟成群结队聚集树上,这事有些不寻常。
鸨鸟是一种类似大雁的水禽,原善浮水,近于沼泽,不是长栖树上的鸟儿。如今却一反常态地挥动翅膀扑棱棱飞上枝头,到底是什么原因,改变了它的生活习性,让它们聚集在一起呢?
从后面三、四句“王事靡盬,不能蓺稷黍(黍稷、稻粮)。”我们于是知道了,诗中的鸨鸟其实暗指被迫放下农事,聚集在王公之家,成日为公差徭役日夜操劳的农民。
农人的天职是种庄稼,如今为了公府差役,被驱赶到一起,忙忙碌碌,无休无止,不让回家务农,地里庄稼荒芜,无人打理,农人们苦不堪言,忧心如焚。
诗的五、六、七句“父母何怙?悠悠苍天,曷其有所?”远离家乡在外服役,不能种地养家糊口,更担心家中父母年迈,无人照顾。再加上地里庄稼颗粒无收,真怕父母妻儿因此饿死。
万般无奈之下,只有呼高上苍,让老天来评评理,这样的日子何时是个头,这样的生活怎样才能早日结束,自己何时才能回到家乡,回归正常的生活?
他忧心父母家人,内心愤怒与担忧交织,强烈的反抗情绪,如岩浆般喷薄欲出。最后,他以悲愤的口吻,质问并哀告苍天,希望能得到肯定的回答,早日结束这颠沛流离的日子,回归家乡,安居乐业。
先秦时期,战乱频仍,诸侯纷争,老百姓为了应付公侯差事,抛家别口,流离失所。田地荒芜,饿殍遍野。这样的社会背景之下,诗人的担忧不无道理。诗人呼天抢地的愤怒,正是万般无奈之下,被迫发出沉痛的呐喊。
全诗三章,每章语句基本一致,部分字眼的更改,只是为了音韵的和谐。全诗语调沉痛悲愤,画物述景凄清感人,情绪表达时而哀婉动人,时而沉郁顿挫,铿锵有力。
诗经《伐檀》:伐木工人的冲火,直斥大人先生们光吃饭不干活
诗经《魏风.硕鼠》:大老鼠呀大老鼠,别再偷吃我的黍
诗经《十亩之间》:十亩桑田绿蔓延,采桑人儿真悠闲
诗经《园有桃》:千古忧心人,别有幽怀抱
诗经《汾沮洳》:在那汾河水一方,有我英俊少年郎
《诗经》全文鉴赏大辞典(含原文注释翻译)之国风·唐风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最早称为《诗》,后被儒家奉为经典之一,方称《诗经》。因其书为毛公所传,又称《毛诗》。其创作年代,距今约二千五百年左右,大体产生于西周初叶至春秋中叶。它是奴隶制时代的诗歌,为我国诗歌创作奠定了深厚的基础,对我国文学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诗经》共三百零五首,简称“诗三百”。按其内容,可分为“风”、“雅”、“颂”三类。“风”乃风土之曲,即民间歌谣,共一百六十篇,总称为十五国风。“雅”乃朝廷之乐,多为京都一带朝廷官吏的作品,共一百零五篇,分为《大雅》和《小雅》。“颂”乃庙堂之音,是王侯举行祭祀或其他重大典礼专用的乐歌,共四十篇,分为《周颂》、《鲁颂》、《商颂》,合称三颂。对于《诗经》的解释,两千多年来众说纷纭,有的很难达成共识,甚至古今名家也“不知所谓”。为了文学爱好者阅读方便,这里只是博采众长,作一般性的简释和介绍。对于生僻和古今异读的字,由于种种限制,不能详细诠释,但尽可能地注音。愚之见,《诗经》不宜翻译,任何译文都不如原文;同样,也不宜对其进行评说,任何评说都难免主观色彩。对于《诗经》的理解,因人因时因环境之不同而迥然有异,这正是《诗经》的妙处。如果仅从字面理解,一览无余,那就没有什么味道了。读《诗经》,重在读、贵在读、趣在读。在注音注释的帮助下,流畅地熟读,在诵读的同时去理解、去感悟,这是学习《诗经》最好、最聪明的方法。国风·唐风唐风:唐,周代诸侯国名。周成王封其弟姬叔虞于此。其子燮父,因境内有晋水,改国名为晋,包括今山西汾水流域一带地方。《唐风》实即晋国民歌,共十二篇,都是春秋前期的作品,大约产生于公元前八世纪到公元前六世纪二百年间。【风-114】蟋蟀蟋蟀在堂,岁聿其莫。今我不乐,日月其除。无已大康,职思其居。好乐无荒,良士瞿瞿。蟋蟀在堂,岁聿其逝。今我不乐,日月其迈。无已大康,职思其外。好乐无荒,良士蹶蹶。蟋蟀在堂,役车其休。今我不乐,日月其慆。无以大康。职思其忧。好乐无荒,良士休休。【题解】这篇是感时之作。诗人因岁暮而感到时光易逝,因时光易逝的感觉而生出及时行乐的想法,又因乐字而想到“无已”、“无荒”,以警戒自己,因而以“思居”、“思外”、“思忧”和效法“良士”自勉。【注解】1、蟋蟀在堂:古人以候虫纪时。《豳风·七月》篇云:“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在宇、在户、入床下就是本篇所谓“在堂”。“在堂”是对“在野”而言。蟋蟀本在野地,由野而堂是为了避寒,所以诗人用此句表示岁将暮的光景。2、聿(玉yù):同“曰”,语助词。莫:是“暮”的古写。“其暮”,言将尽。3、除:过去。以上两句是说这时候如再不寻乐,可乐的日子就要过去了。4、已:过甚。大:读“泰”。“泰康”,安乐。5、职:当。居:谓所处的地位。以上两句是预先警戒之辞,言享乐别过分了,得想到自己的职务。6、荒:废弛。7、瞿瞿:惊顾貌。这里用来表示警惕之意。以上两句言良士时时警惕,所以为乐而不致荒废业务。“好乐无荒”承“无已大康”,“良士瞿瞿” 承“职思其居”。8、迈:行。9、外:本位以外的工作。苏辙《诗集传》:“既思其职,又思其职之外。”10、蹶蹶:动作勤勉之貌。11、役车:车名,方箱驾牛,农家收获时用来装载谷物。役车其休:言农事已毕。12、忧:《郑笺》:“忧者,谓邻国侵伐之忧。”13、慆:“滔”的借字。滔滔是行貌,这里单用一个字,词义相同。14、休休:宽容。这句和“职思其忧”相应。惟其“思忧”,所以能心宽无忧。【余冠英今译】蟋蟀搬进屋里,一年快要到底。如今再不行乐,时光所剩无几。可别过分安逸,本分不要忘记!寻乐不荒正业,良士都能警惕。蟋蟀搬进屋里,一年还剩几分。如今再不行乐,时光不肯等人。可别过分安逸,别忘其他责任!寻乐不荒正业,良士个个勤奋。蟋蟀搬进屋里,往来牛车都停。如今再不行乐,时光都要溜尽。可别过分安逸,还该想着苦境!寻乐不荒正业,良士所以宽心。【风-115】山有枢山有枢,隰有榆。子有衣裳,弗曳弗娄。子有车马,弗驰弗驱。宛其死矣,他人是愉。山有栲,隰有杻。子有廷内,弗洒弗埽。子有钟鼓,弗鼓弗考。宛其死矣,他人是保。山有漆,隰有栗。子有酒食,何不日鼓瑟?且以喜乐,且以永日。宛其死矣,他人入室。【题解】讽刺贵族不能及时行乐,死后一切化为乌有。【注解】1、枢(舒shū)、榆(余yú)、栲(考kǎo)、杻(扭niǔ):皆为树木名。2、《集传》:“枢,荎(池chí),今刺榆也。”陈藏器《本草拾遗》:“《诗》之枢,即刺榆;《诗》之榆,即大榆,白榆。” 3、曳(叶yè):拖。娄:即“搂”,用手把衣服拢着提起来。《正义》:“曳娄俱是着衣之事。”4、宛:通“菀”,萎死貌。5、《毛传》:“栲,山樗(初chū,臭椿)。杻,檍(亿yì)也。”《传疏》:“山樗与樗不同。……叶如栎木,皮厚数寸,可为车幅,或谓之栲栎。”6、廷:指宫室。7、埽(扫sào):通“扫”。8、考:敲。9、保:占有。10、永:《集传》:“永,长也。……饮食作乐,可以永长此日也。”【翻译】山坡上面有刺榆,洼地中间白榆长。你有上衣和下裳,不穿不戴箱里装。你有车子又有马,不驾不骑放一旁。一朝不幸离人世,别人享受心舒畅。山上长有臭椿树,菩提树在低洼处。你有庭院和房屋,不洒水来不扫除。你家有钟又有鼓,不敲不打等于无。一朝不幸离人世,别人占有心舒服。山坡上面有漆树,低洼地里生榛栗。你有美酒和佳肴,怎不日日奏乐器。且用它来寻欢喜,且用它来度时日。一朝不幸离人世,别人得意进你室。【风-116】扬之水扬之水,白石凿凿。素衣朱襮,从子于沃。既见君子,云何不乐?扬之水,白石皓皓。素衣朱绣,从子于鹄。既见君子,云何其忧?扬之水,白石粼粼。我闻有命,不敢以告人。【题解】公元前745年,晋昭侯封叔父成师于曲沃(在今山西闻喜县东),号恒叔。公元前738年,晋昭侯五年,大夫潘义与恒叔密谋发动。一位随恒叔去曲沃的贵族写了这首诗,揭发的情况。【注解】1、扬之水:悠扬缓慢的流水。《通释》:“此诗‘扬之水’,盖以喻晋昭微弱不能制恒叔,而转封沃以使之强大。则有如以水之激石,不能伤石而盖使之鲜洁。故以‘白石凿凿’喻沃之强盛耳。”2、凿凿:鲜明貌。3、襮(博bó):绣有花纹的衣领。4、子、君子:均指恒叔。《集传》:“子,指恒叔也。” 《郑笺》:“君子,谓恒叔。”5、沃:地名。《集传》:“沃,曲沃也。”6、皓皓:洁白。7、鹄(胡hú):地名。《毛传》:“沃,曲沃邑也。” 8、云何其忧:《毛传》:“云无忧也。”9、粼粼:明净貌。《集传》:“粼粼,水清石见之貌。”10、末句:方玉润《诗经原始》:“闻其事已成,将有成命也。”《诗缉》:“言不敢告人者,乃所以告昭公。”【翻译】悠悠河水流不停,水中白石更鲜明。白色衣服红绣领,随你一道到沃城。恒叔已经得拜见,心中怎不乐盈盈。悠悠河水流不息,水中白石洁无比。红色绣领白色衣,随你一道到鹄邑。恒叔已经得拜见,心中还有啥郁抑?悠悠河水流不停,水中白石真晶莹。我已听得令,不敢向人说真情!【风-117】椒聊椒聊之实,蕃衍盈升。彼其之子,硕大无朋。椒聊且,远条且。椒聊之实,蕃衍盈匊。彼其之子,硕大且笃。椒聊且,远条且。【题解】赞美女子身高体壮,能多生孩子。【注解】1、椒:花椒。古人用椒比喻妇人多子女。聊:助词。一说“聚”。《毛传》:“椒聊,椒也。” 2、蕃衍:即繁衍。《集传》:“椒之蕃盛,则采之盈升矣。”3、硕:《郑笺》:“硕,谓状貌佼好也。”4、朋:比。5、远条:长枝条。《毛传》:“条,长也。” 《郑笺》:“椒之气日益远长。”6、且(居jū):语气词。7、匊(居jū):两手合捧。《毛传》:“两手曰匊。”8、笃:忠厚诚实。《毛传》:“笃,厚也。”【翻译】花椒子儿生树上,子儿繁盛满升装。那个女子福气好,身材高大世无双。花椒子儿一串串,香气阵阵向上扬。花椒子儿生树巅,盛满一把真繁衍。那个女子福气好,身材高大又壮健。花椒子儿一串串,香气阵阵散满天。【风-118】绸缪绸缪束薪,三星在天。今夕何夕?见此良人。子兮子兮!如此良人何!绸缪束刍,三星在隅。今夕何夕?见此邂逅。子兮子兮!如此邂逅何!绸缪束楚,三星在户。今夕何夕?见此粲者。子兮子兮!如此粲者何!【题解】这是乐新婚的诗。诗人觉得他的新娘子美不可言,那夜晚也是美不可言,喜不自胜,简直不晓该怎么办好。【注解】1、绸缪(绸谋chóu móu):犹“缠绵”,紧紧捆缚的意思。诗人似以束薪缠绵比喻婚姻。2、三星:指参星。天:古音tīn。3、今夕何夕:是惊喜庆幸之辞,言今晚是不同寻常的夜晚。4、良人:犹言“好人”,这里是男称女。5、子兮子兮:诗人感动自呼之辞。6、如:犹“奈”。如此良人何:是喜不自禁之辞,言爱这“良人”爱得无可奈何。7、刍:草。8、隅:房角。三星在隅:言三星稍偏斜,对着房角。《集传》:“昏现之星至此,则夜久矣。”9、邂逅:喜悦。这里为名词,谓可悦之人。10、在户:言当面而见。《集传》:“户必南出,昏现之星至此,则夜分矣。”11、粲:鲜明。粲者:犹言“漂亮人儿”。《通释》:“见此粲者,见其女也。”【余冠英今译】柴枝捆得紧紧,抬头正见三星。今晚是啥夜晚?见着我的好人。你看,你看啊!把这好人儿怎么办啊!紧紧一把刍草,三星正对房角。今晚是啥夜晚?心爱人儿见着。你看,你看啊!把这心爱的怎么办啊!荆树条儿紧缠,三星照在门前。今晚是啥夜晚?和这美人相见。你看,你看啊!把这美人儿怎么办啊!【风-119】杕杜有杕之杜,其叶湑湑。独行踽踽。岂无他人?不如我同父。嗟行之人,胡不比焉?人无兄弟,胡不佽焉?有杕之杜,其叶菁菁。独行睘睘。岂无他人?不如我同姓。嗟行之人,胡不比焉?人无兄弟,胡不佽焉?【题解】一个孤独的流浪者得不到帮助,十分伤感。【注解】1、有:语助词,无实义。杕(地dì):独立。杜:赤棠树。2、湑湑(许xǔ):草木茂盛貌。3、踽踽(举jǔ):孤独貌。《毛传》:“踽踽,无所亲也。”4、同父:同父兄弟。《集传》:“同父,兄弟也。”5、比:辅助,亲近。胡不比:俞樾《群经平议》:“盖言彼在涂之人,胡亲比之有。”6、佽(次cì):助。7、菁菁:《毛传》:“菁菁,叶盛也。”8、睘睘(琼qióng):孤单,无所依靠。《毛传》:“睘睘,无所依也。”9、同姓:同母兄弟。《通释》:“女生曰姓……同姓,盖谓同母生者。”【翻译】高高一棵棠梨树,树上叶儿密密布。只身行走多孤苦,岂是路上没别人?不如同胞亲手足。可叹路上来往客,为啥不肯近我处?人家无兄又无弟,为啥不肯相帮助?一棵棠树枝干长,叶儿青青生长旺。只身行走多凄凉,岂是路上没别人?不如骨肉亲兄长。可叹路上来往客,为啥不肯近我旁?人家无兄又无弟,为啥不肯来相帮?【风-120】羔裘羔裘豹祛,自我人居居。岂无他人?维子之故。羔裘豹褎,自我人究究。岂无他人?维子之好。【题解】讽刺统治者不爱护体恤人民。【注解】1、羔裘:《集传》:“羔裘,君纯羔,大夫以羔饰。”2、祛(区qū):衣袖。《集传》:“祛,袂(妹mèi)也。”3、居居:即“倨倨”,傲慢貌。《毛传》:“自,用也。居居,怀恶不相亲比之貌。”4、褎(袖xiù):古体袖字。5、究究(求qiú):借为“仇仇”,傲慢状。6、《尔雅·释训》:“居居、究究,恶也。”郝懿行《义疏》:“此居居犹倨倨,不逊之意。……究、居声转为义。”【翻译】豹皮袖口羔皮裘,骄横待我几时休。难道就没别的人,只有你我是故旧?羔裘袖口饰豹毛,待我恶劣气难消。难道就没别的人,非要同你相处好?【风-121】鸨羽肃肃鸨羽,集于苞栩。王事靡盬,不能蓺稷黍。父母何怙?悠悠苍天,曷其有所?肃肃鸨翼,集于苞棘。王事靡盬,不能蓺黍稷。父母何食?悠悠苍天,曷其有极?肃肃鸨行,集于苞桑,王事靡盬,不能蓺稻梁。父母何尝?悠悠苍天,曷其有常?【题解】这诗是农民在徭役重压下的呻吟。农民因为劳于“王事”,不能兼顾耕种,使父母的生活失掉保障。而所谓王事又是永远没有完的,什么时候才能安居乐业,只能去问那“悠悠苍天”。【注解】1、肃肃:鸨羽之声。鸨(保bǎo):是形状像雁的大鸟。属涉禽类。一名野雁。鸨羽,犹“鸨翼”。《集传》:“鸨,鸟名,似雁而大,无后趾。”2、集:鸟类息在树上叫做“集”。苞:草木丛生为“苞”。栩:是栎树。鸨的脚上没有后趾,在树上息不稳,所以颤动羽翼,肃肃有声。这里以鸨栖树之苦,比人在劳役中的苦。3、王事:见《邶风·北门》篇注。靡盬(古gǔ):没有停息的时候。王引之《经义述闻》:“盬者,息也。”4、蓺(艺yì):通“艺”,种植。5、怙(户hù):依靠。6、所:居处。曷其有所:言何时才能安居。7、极:止。曷其有极:言何时才是苦尽之时。8、行:行列。一说行指鸟翮(核hé,鸟的翅膀)。《通释》:“鸨行(háng),犹雁行也。雁之飞有行列,而鸨似之。”9、梁:《集传》:“梁,粟类,有数色。”10、曷其有常:言何时恢复正常。《集传》:“常,复其常也。”【余冠英今译】野雁沙沙响一阵,栎树丛里息不稳。王差不得息,庄稼种不成!饿死爹妈谁来问?老天啊老天!那天小民得安身?野雁沙沙翅儿颤,酸枣丛里息不安。王差不得息,庄稼完了蛋!我爹我妈准饿饭!老天啊老天!哪儿有个了啊哪儿有个完?野雁成行响飕飕,息在一丛桑树头。王差不得息,庄稼不能收!爹妈拿什么来糊口?老天啊老天!太平年头几时有?【风-122】无衣岂曰无衣七兮?不如子之衣,安且吉兮!岂曰无衣六兮?不如子之衣,安且燠兮!【题解】曲沃武公派大夫送宝器给周厘王,请求赐给他诸侯命服,正式封他为晋侯。【注解】1、七:七节之衣。代贵族之礼服。《毛传》:“侯伯之礼七命,冕服七章。”2、安:妥善,合适。吉:吉利。3、六:六节之衣。代贵族之礼服。《毛传》:“天子之卿六命,车旗衣服以六为节。”4、燠(玉yù):温暖。《毛传》:“燠,暖也。”【翻译】难道我就少衣裳?跟你做的比不上,你的舒适又漂亮。难道我的衣不多?跟你做的比不过,你的舒适又暖和。【风-123】有杕之杜有杕之杜,生于道左。彼君子兮,噬肯适我?中心好之,曷饮食之?有杕之杜,生于道周。彼君子兮,噬肯来游?中心好之,曷饮食之?【题解】一位女子爱慕一位男子,希望和他相好。一说这是一首求贤的诗。【注解】1、有杕(第dì):相当于“杕杕”,高耸挺立的样子。2、道左:《郑笺》:“道左,道东也。”3、噬(是shì):发语词,无意义。适:来,到。4、曷:何不。饮食:吃。这里比喻“相就”、“到来”。闻一多《诗选与校笺》:“饮食是的象征廋语。”(廋:音叟sōu,隐藏,藏匿)。5、道周:道西,道右。《释文》:“周,《韩诗》作右。”6、来游:来交往。【翻译】一棵棠梨上参天,独自长在路东边。那个青年美男子,可肯来和我相伴?心里实在爱恋他,啥时能与共缠绵?一棵棠梨上参天,独自长在路右边。那个青年美男子,可肯和我去游览?心里实在爱恋他,啥时能与共缱绻?(缱绻:qiǎn quǎn,形容情投意合,难舍难分;缠绵)【风-124】葛生葛生蒙楚,蔹蔓于野。予美亡此,谁与?独处?葛生蒙棘,蔹蔓于域。予美亡此,谁与?独息?角枕粲兮,锦衾烂兮。予美亡此,谁与?独旦?夏之日,冬之夜。百岁之后,归于其居。冬之夜,夏之日。百岁之后,归于其室。【题解】这是女子悼念或哭亡夫的诗。诗人一面悲悼死者,想象他枕着角枕,盖着锦衾,在荒野蔓草之下独自长眠;一面自己伤感,想着未来漫长的岁月都是可悲的,惟有待百年之后和良人同穴,才是归宿。【注解】1、蒙:覆盖。首句言葛藤蔓延,覆盖荆树。上古“死则裹之以葛,投诸沟壑”(《法言·重黎篇》注),其后仍有以葛缠棺之俗(《墨子·节葬篇》)。诗人悼亡用“葛生”起兴,或许与古俗有联想。《通释》:“蒙楚、蒙棘、蒙野、蒙域,盖以喻妇人失其所依。”2、蔹(恋liàn又脸liǎn):葡萄科植物,蔓生,草本。蔓:延。以上二句互文,葛和蔹同样生与野,同样可以言“蒙”、言“蔓”。《集传》:“蔹,草名,似括楼,叶盛而细。”3、予美:诗人称她的亡夫,犹言“我的好人”。亡:不在。此:指人世间。4、谁与独处:应在“与”字读断,和“不远,伊迩”句法相似。言予美不在人世而在地下,谁伴着他呢?还不是独个儿在那里住!《诗辑》:“我其谁与乎?处独而已。茕(琼qióng,孤单,孤独)然无所依矣!”5、域:葬地。6、角枕:用牛角制成或用角装饰的枕头。据《周礼·玉府》注,角枕是用来枕尸首的。7、锦衾:彩丝织成的被。殓尸用单被。8、旦:读为“坦”,就是安。“独坦”犹“独息”,都是独寝之意。《诗缉》:“独旦,独宿至旦也。”9、以上二句言未来的日子不易熬过,每天将如夏日的迟迟,每夜都似冬夜的漫漫。10、百岁之后:犹言“死后”。11、其居:指死者的住处,就是坟墓。以上二句言待死后和“予美” 同穴。《郑笺》:“居,坟墓也。”12、其室:犹“其居”。《郑笺》:“室犹冢圹(旷kuàng,墓穴)。”【余冠英今译】葛藤藤把荆树盖,蔹草蔓生在野外。我的好人儿去了,谁伴他呀?独个儿待!酸枣树上葛藤披,蔹草爬满坟园地。我的好人儿去了,谁伴他呀?独个儿息!漆亮的牛角枕啊,闪光的花锦被。我的好人儿去了,谁伴他呀?独个儿睡!天天都是夏月的天,夜夜都是冬天的夜。百年熬到头,到他身边相会。夜夜都是冬天的夜,天天都是夏月的天。百年熬到头,回到他的身边。【风-125】采苓采苓采苓,首阳之巅。人之为言,苟亦无信。舍旃舍旃,苟亦无然。人之为言,胡得焉?采苦采苦,首阳之下。人之为言,苟亦无与。舍旃舍旃,苟亦无然。人之为言,胡得焉?采葑采葑,首阳之东。人之为言,苟亦无从。舍旃舍旃,苟亦无然。人之为言,胡得焉?【题解】劝人不要听信谗言。谗言不可信,进谗言没有好下场。【注解】1、苓:《通释》:“苓为甘草,而《尔雅》为大苦,则甘者名苦矣。”2、首阳:首阳山。在今山西永济县南。3、为(伪wěi):“伪”的借字。为言:即伪言。《传疏》:“古为、伪、讹三字同。《毛诗》本作为,读作伪也。为言,即谗言。”4、旃(粘zhān):之,代词。5、苟:且。无然:不要相信真实这样。然:是,对。6、苦:《集传》:“苦,苦菜,生山田及泽中。”7、与:用,采用。《集传》:“与,许也。”8、《毛传》:“葑(封feng),菜名也。”【翻译】采甘草啊采甘草,在那首阳高山顶。有人专爱说假话,千万不要胡乱听。抛弃谣言别理睬,一切假话莫答应。有人专爱说假话,到头自己陷困境!采苦草啊采苦草,在那首阳山脚跟。有人专爱说假话,千万不要胡乱信。抛弃谣言别理睬,一切假话莫当真。有人专爱说假话,到头徒自招怨恨!采蔓菁啊采蔓菁,一直采到首阳东。有人专爱说假话,千万不能乱听从。抛弃谣言别理睬,一切假话毫无用。有人专爱说假话,到头希望全落空!★最好的资源献给最好的您,精心编排。各级专家和超级高手请略过此文,本文仅献给有需要的朋友。整理排版非常辛苦,让我们一起来弘扬正能量,期待您能喜欢并收藏转发给其他需要此材料的您的朋友。有什么做的不到位的地方请大家谅解,有需要其它经典的请点击我的头像并关注,其它国学经典会陆续更新,祝大家学习愉快。如您喜欢,请+关注我,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谢谢!一日一字一图(常 cháng)字 字源及五体书法图文解析
一日一字一图
汉字笔画小知识:笔顺与笔顺编号
笔顺。汉字笔画的书写顺序,汉字的笔顺规则是:先横后竖(如:“干”),先撇后捺(如:“八”),从小到下(如:“主”),从左到右(如“林”),先进后关(如:“田”),先中间后两边(如:“水”),从外到内(如:“回”)等。如“仗”,笔顺为丿,丿丨,丿丨一,丿丨一丿,丿丨一丿丶。笔顺是否正确,关系到书写的速度和字形的好坏。
笔顺编号。笔顺编号基本规则:将汉字的5种笔画(横、竖、撇、捺、折)分别用1、2、3、4、5表示。注意:提为横,亅为竖,丶为捺,竖提为折。
按笔顺给汉字编码即可,如“常”字的笔画编码是竖捺撇捺折竖折横竖折竖,转换成编号是:24345251252。
一日一字一图,【常 cháng】字的正确五体字形及词解:
一日一字一图【常 cháng】字的正确五体字形
常 cháng,汉语常用字。
图形常字
常字字源演变
常姓图腾
常字田字格
常字米字格
常字动态演示图
常字动态笔顺演示
常字静态示意图
常字静态笔顺显示
异体字常字
裳 :cháng shang
字形对比
字形对比
附:战国文字
战国文字
常字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常
拼音:cháng
吉凶寓意:吉
五行:金。(以孩子的八字和五行的喜忌来给自己的孩子取名字,每个汉字都是和五行相对应的,因而五行缺什么就会在名字中找到该属性的字来补足)
异体:㦂、裳
部首:现代汉语词典归部,(传统归巾部。说文解字归巾部)
拼音 cháng
部外笔画:8
总笔画:11
笔顺:丨丶ノ丶フ丨フ一丨フ丨
笔顺编码:竖,点,撇,点, 横撇,横钩,竖,横折,横, 竖,横折钩,竖。
按笔顺编号这么写:(竖,捺,撇,捺,折,竖,折,横,竖,折,竖)
笔顺编号:24345251252
结构:上下结构 (也有认为是上中下结构)
汉字部件构造 :冖口巾
首尾分解查字:尚、巾
注音: ㄔㄤˊ
五笔:IPKH
仓颉:FBRLB
造字法:形声
规范汉字编号:2257
郑码:KOJL
四角号码:90227
统一汉字码:U+5E38
注:常字有二个不常用的异体字:㦂、裳
常字的异体字:㦂、裳
基本字义:
说文解字
常,『说文解字』 清代陈昌治刻本
【卷七】【巾部】常
下帬也。从巾尚声。裳,常或从衣。(市羊切)。
常『说文解字注』清代段玉裁
常,下帬也。释名曰。上曰衣。下曰裳。裳,障也。以自障蔽也。士冠礼。爵弁。服纁裳。皮弁。服素积。玄端。玄裳,黄裳,杂裳可也。礼记深衣。续衽钩边。要缝半下。今字裳行而常废矣。从巾。尙声。从巾者,取其方幅也。引伸为经常字。市羊切。十部。
佛教解释
常,常者,无尽期故。清净法界,无生无灭,性无变易,故说为常。四智心品所依常故,无断尽故,亦说为常。
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解释
【寅集中】【巾字部】 常; 康熙笔画:11; 页码:页333第12
【唐韻】市羊切【集韻】【韻會】辰羊切,音裳。【玉篇】恆也。【正韻】久也。【易·坤卦】後得主而有常。【繫辭】動靜有常。【詩·周頌】常于時夏。【箋】謂久長之功,於是夏而歌之。【朱傳】謂君臣父子之常道。 又五常。【書·舜典愼徽五典傳】五典,五常之敎,父義,母慈,兄友,弟恭,子孝。又【五品傳】五品,謂五常。【疏】此事可常行,乃爲五常耳。 又神名。【荀子·九家易】兌爲常,西方之神也。 又地名。【詩·魯頌】居常與許。【傳】常許,魯南鄙西鄙也。 又州名。【隋書·地理志】毗陵郡平置常州。 又山名。【前漢·地理志】常山郡。【註】恆山在西,避漢文帝諱,故改曰常山。 又水名。【史記·夏本紀】常衞旣從。【註】常水,出常山上曲陽縣。【書·禹貢】作恆。 又旂名。【周禮·春官】司常掌九旗之物名,日月爲常。【又】王建大常。【釋名】日月爲常。謂畫日月於其端,天子所建,言常明也。 又常服。【詩·小雅】載是常服。【傳】日月爲常服,戎服也。 又【廣韻】倍尋曰常。 又車戟名。【釋名】車戟曰常,長丈六尺,車上所持也。八尺曰尋,倍尋曰常,故曰常也。 又木名。【爾雅·釋木】常棣。【註】關西棣樹,子如櫻桃,可食。【詩·小雅】彼爾維何,維常之華。 又姓。【廣韻】出河內。【前漢·常惠傳】惠,太原人,甘露中爲右將軍。 又與裳同。【說文】下帬也。【徐鉉曰】下直而垂,象巾,故从巾。今文作裳。
汉字释义
常,拼音cháng,属于常用字,本意是古人穿的下裙,基本义有永久的、固定不变的,引申指一般的,普通的,再引申出经常、平常的意思。由永久不变引申为规律、准则,特指封建社会中人与人关系的准则,如三纲五常。此外还指古代军中一种绘有日月形、象征君王的大旗,也叫太常。
字源解说
常字字源解说
字形演变
常字字形演变
字源字形
常字字源字形
常字书法欣赏
常字书法欣赏1
常字书法欣赏2
常字书法欣赏3
词性引申线索
词性引申线索
词汇分类
①本义,名词:遮蔽的古代流行长裙。 本义只见于古文
纪于太常。——《书 • 君牙》
载是常服。——《诗 • 小雅 • 六月》
②形容词:长时间的,经久的。 常常 常年 / 经常
常,质也。——《广雅》
鲁邦是常。——《诗 • 鲁颂 • 閟宫》
天命靡常。——《诗 • 大雅 • 文王》
未变常也。——《易象下传》
故官无常贵,而民无终贱。——《墨子 • 尚贤》
③形容词:普遍的,一般的。 常会 常委 常规 常轨 常理 常情 常识 常态 常量 常数 常人 常事 常务 常温 常性
其有常。——《诗 • 唐风 • 鸨羽》
则维其常。——《诗 • 小雅 • 十月之交》
日月以为常。——《国语 • 越语》
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唐 • 韩愈《杂说》
圣人无常师。——唐 • 韩愈《师说》
④名词:长久、普遍适用的理论、道理。 / 伦常 三纲五常
陈常于时夏。——《诗 • 周颂 • 思文》
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荀子 • 天论》
⑤副词:长久地,时时地,不时地。 常备 常任 常设 常言 常住 常客 常青 常来常往 / 四季常青
常生常化者,无时不生,无时不化。——《列子》
汉王急,推堕孝惠、鲁元车下;滕公常下,收载之,如是者三。——《史记 • 项羽本纪》
良因异之,常习诵之。——《史记 • 留侯世家》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唐 • 韩愈《杂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