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玩手游网

走红全网的9位和尚,有人太帅被富婆追求,有人把寺庙改为产房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点击右上方的“关注”。感谢您的鼓励与支持,希望能给您带来舒适愉悦的阅读体验。

近年来,伴随着网络的发展,古老宗教佛教和互联网的碰撞打破了普通人对和尚的认知,和尚不念经,天天刷抖音。

事实上走红全网的9位和尚原因不尽相同,他们中有人是靠脸,有人是靠一身功夫,还有人是靠善举感动了万千网友。

有人被富婆送400万法拉利,有人出家10年救了400多个婴儿。

有人更是在汶川大地震时,以一己之力助108个“罗汉娃”平安降生,他们都是谁呢?

第一位释慧海,他是浙江普照禅寺主持大师,更是释放精神压力的“树洞”。

给他留言的有学生、白领、企业家,咨询的内容包括了人生困惑、家庭难题、事业瓶颈。

而释慧海为大家释疑解惑时,也会将高深莫测的佛学知识转化成了通俗易懂的日常用语,实现了大道返璞归真。

第二位释延淀,他是少林最强扫地僧,也是少林武功国家非遗传继承人。

他原名丁晨鹏,出生于1993年,从小拜入佛门习武,精通少林十八般武艺,如今带领少林寺一众武僧苦练武艺。

他的爱徒三宝是个小萌娃,却将“童子功”练到了极致。

因为经常出席一些重大的活动,三宝也被网友戏称为“少林宗师”,他们师徒二人的生活日常也让人忍俊不禁。

第三位释延觉,少林第一武僧,以一己之力成立打假俱乐部,在网上进行各种“约战”各种挑战。

不过,虽然他的一场“约架式”比武让整个武林风起云涌,但最终都没能激起什么水花。

伴随着四大少林武僧抱团“围攻”他和少林官方的一句“不认识此人”,释延觉彻底被推上舆论的风口浪尖。

哪怕他想尽办法自证清白,也依旧被诟病是“假冒的少林武僧”。

第四位释永信,他是最具争议性的少林寺主持方丈。

戴的佛珠是用价值千金的金丝楠木制作而成,穿的袈裟也是用贵得出了名的云锦,就连出个门都是一群保镖前呼后拥。

再加上伴随着电影《少林寺》的拍摄,少林寺也彻底被放在了聚光灯下。

一度被诟病方丈不像方丈,寺庙商业气息浓重,甚至还有网友给他安了个“少林集团董事长”的头衔。

第五位“花和尚”道禄和尚,400个孩子的父亲。

“地狱不空,我绝不立地成佛”,而他是生命不息,救助不止!

1975年出生于江苏南通的他原名吴兵,在出家之前是一位工厂老板,家境殷实。

因为和妻子是近亲结婚,担心孩子不健全,无意间看到《金刚经》后,他许诺,如果孩子身体康健,他就会在50岁那年皈依佛门。

后来,因为各种原因和妻子离婚后,他将女儿安顿好,并给女儿准备了一栋房子后就变成了道禄和尚。

出家后,他不贪财不贪色,身边却有400多名孕妇。

他不仅收留了这些未婚先孕的女孩,也接纳了他们的孩子,成了400多个孩子的“和尚爸爸”。

然而,这样做的后果就是被医院拉黑,被寺庙驱逐,被世人误解。

无奈之下,他只能来到无人问津的万善寺,自立门户,重新开始。

之后,他将此前积攒的所有积蓄全部用于他的善举,将送给女儿的那栋房子变成了 “护生小居”,用来收留孕妇和孩子。

除了救下400多个婴儿之外,截至目前,他自己都收养了22个孩子。

“护生居护道人,身在红尘心在菩提,道路和尚是尘世间的真菩萨!”

只是实行善举却被驱逐出寺庙,究竟是和尚变了还是寺庙变了?

第六位素全法师,他是四川什邡城北那座千年古刹罗汉寺的主持,也是中国最伟大的和尚。

2008年四川汶川大地震时,他留下一句“佛门见死不救是最大的忌讳,其他的那些忌讳都不重要”后就连破三戒。

以一己之力,解救上千人于水火之中,让禅房变产房,展现人性的光辉。

孕妇生孩子没有床,用的是庙上的禅凳和茶桌,三个禅凳拼起来就是一张产床,最终108个“罗汉娃”得以顺利降生。

感念于素全法师的善举,也为了纪念这场温暖全球人心的生命奇迹

导演孔嘉欢从2018年开始筹拍电影《一百零八》,并请来吴京出演了“见证者”。

2021年5月15日正式和观众见了面,108个“罗汉娃”全部在电影里重聚,孩子们坐在教室里朗朗读书的场景让万千观众泪目。

第七位灵谷寺持善法师,放弃花花世界,择一处寺宇参禅礼佛。

窗户轻启,僧人捧着经书,一下子就让人陷入他的时空。

不是风吹,也不是幡动,是你的心在动!

因为颜值出众,持善法师一夜走红全网,被127万人围观。

一时间,南京的灵谷寺“人山人海”,个个举着手机摄像机不停地拍摄,“长枪大炮”好不热闹!

甚至还有人嫌拍的角度不够好,直接出动了无人机盘旋空中。

甚至在各位摄影师的要求下,持善法师还得来来回回上下台阶,配合走位摆拍,让网友直呼,出家比不出家还累。

第八位释明心法师,外形俊美,明明可以靠颜值吃饭,但他偏偏选择了遁入空门。

1980年出生于浙江一个富裕家庭的他,原名金汉杰,出家之前是一位捧着“铁饭碗”的公务员。

直到一首佛曲为他打开新世界的大门,让他在29岁那年义无反顾地选择了剃度出家。

因为天生的大耳垂,他成为了世人口中的“天生佛像”。

和持善法师一样,释明心之所以能够爆火全网也是因为颜值出众。

身高1米9,长得慈眉善目,俊美不凡,人称“最帅和尚”和“现代版唐僧”。

在他走红后,原本老旧的普安寺一时间香客络绎不绝。

甚至有女富婆送出400万法拉利,只为和他共度余生,但释明心偏偏不爱红尘情爱。

平日里,他最喜欢做的事情就是拍视频、看球赛、漫步山林、溪涧赏鱼,在夕阳下打坐,享受静谧安好的生活。

第九位释延高,他是王宝强、释小龙的同门弟子,曾走访过20个国家。

不仅少林剑法、少林猴棍、少林拳样样拿手,还能还原武侠片中出现的“飞檐走壁”和“凌空耍棍”等技能,给人带来强烈的感官刺激。

凭借“一飞冲天”那条视频走红全网后,因为一身过硬的功夫持续圈粉,是粉丝最多的一位和尚。

不知道大家对这9位走红全网的和尚有什么看法呢?你最喜欢哪一位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评论。

当代十位最受欢迎的佛学大师——弘一法师

李叔同(1880—1942),又名李息霜、李岸、李良,谱名文涛,幼名成蹊。

李叔同是著名音乐家,美术教育家、书法家、戏剧活动家,是中国话剧的开拓者之一。他从日本留学归国后,担任过教师、编辑之职,后剃度为僧,法名演音,号弘一,晚号晚晴老人,后被人尊称为弘一法师。

1880年(光绪六年庚辰)10月23日(农历九月二十日)辰时,李叔同生于天津河北区地藏前故居李宅。祖李锐,原籍浙江平湖,寄籍天津,经营盐业与银钱业。父李世珍,字筱楼,清同治四年进士,曾官吏部主事,后辞官承父业而为津门巨富。行列第三,幼名成蹊,学名文涛,字叔同。

李叔同幼年时就受到了佛教的熏染。据说,他降生之日,有喜鹊口衔松枝送至产房内,大家都认为这是佛赐祥瑞。后来,李叔同将这根松枝携带在身边,终生不离。他的父母都笃信佛教,他的大娘(李世珍的大姨太)郭氏也是虔诚的佛教徒,叔同跟她学会了念诵《大悲咒》、《往生咒》。他的长嫂信佛,曾教他背诵佛经。叔同小时候,常在家与三弟一起学僧人作法,“两个人都用夹被或床罩当袈裟,在屋里或炕上念佛玩”。

李叔同六七岁时,开始跟着年长自己12岁的兄长文熙读书,并学习日常礼仪。文熙对他督教甚严,日常功课不得马虎,应对进退也不得稍越礼仪。他小小年纪便受到如此严格的教育,无疑会使他的天性受到压抑,但对他养成严肃认真的习惯却大有好处。他日后的成就,很大程度上得益于这样的好习惯。

1884年(光绪十年甲申)5岁在天津。8月5日,父病逝,终年72岁,叔同跟母亲在李家的处境更显尴尬。生长在这样的环境中,李叔同小时候难免有一些自卑倾向,他沉默寡言的性格,就这样形成。

1897年(丁酉光绪二十三年)18岁时,李叔同奉母亲之命,娶茶商之女俞氏为妻。哥哥文熙从家产中拨出30万元供叔同家用,这在当时是一笔巨额财富。他买了一架昂贵的钢琴,开始学习音乐和作曲。那时候,康有为、梁启超等人主持维新变法,一向关心国事、憧憬未来又极厌旧制度的李叔同,对这场变革感到很兴奋,积极鼓吹新说,并刻了一方“南海康梁是吾师”的印章,以示对变法的支持。不料,“戊戌”后,六君子殉难,康、梁逃亡海外,这场维新运动以失败告终。外界哄传李叔同是康、梁同党,为了避祸,他带着母亲、妻子,迁居上海,在法租界租了一套房子,安住下来。由于他家在上海有钱庄,他可以凭少东家的身份任意支取生活费用,手头相当阔绰,他以富家公子身份,与沪上名流交往。十月加入“城南文社”,曾以《拟宋玉小言赋》,名列文社月会第一。

1916年(丙辰五年)37岁因日本杂志介绍“断食”以修养身心之方法,遂生入山断食之念。冬,入杭州虎跑定慧寺,试验断食17日,有《断食日志》详记。入山前,作词曰:“一花一叶,孤芳致洁。昏波不染,成就慧业。”返校后,开始素食。时,受马一浮之熏陶,于佛教“渐有所悟”。

1918年(戊午七年)39岁春节期间在虎跑寺度过,并拜了悟和尚为其在家弟子,取名演音,号弘一。农历七月十三日,入虎跑定慧寺,正式出家。出家前,将所藏印章赠西泠印社,该社创始人之一叶为铭为凿龛庋藏,并有“印藏”题记:“同社李君叔同,将祝发入山,出其印章移储社中。同人用昔人‘诗龛’、‘书藏’遗意,凿壁庋藏,庶与湖山并永云尔。戊午夏叶舟识。”九月,入灵隐寺受比丘戒。十月,赴嘉兴精严寺小住。年底应马一浮之召至杭州海潮寺打七。

1919年(己未八年)40岁春,小住杭州艮山门外井亭庵,后移居玉泉清涟寺。夏居虎跑定慧寺,秋至灵隐寺,专事研佛。

1920年(庚申九年)41岁春,居玉泉寺,为《印光法师文钞》题词并序。称“老人之文,如日历天,普烛群品”。6月,赴浙江新登贝山闭关,研究律学。秋,离贝山赴衢州,客居莲花寺。

1921年(辛酉十年)42岁正月,自新登返杭州,居玉泉寺,披寻《四分律》,始览诸先师之作。春,曾在闸口凤生寺小住,丰子恺游学日本前夕曾前往话别。3月,自杭州赴温州,居庆福寺。撰《谢客启》,掩关治律。6月,所撰《四分律比丘戒相表记》初稿成。

1922年(壬戌十一年)43岁正月初三,在家发妻(俞氏)病故于天津本宅,俗家仲兄文熙来信嘱其返津一次,因故未成行。仍居庆福寺。

1923年(癸亥十二年)44岁2月,在上海与尤惜阴居士合撰《印造经像之功德》。赴上海途中曾在上虞白马湖、绍兴、杭州等地停留。6月,为杭州西泠印社《弥陀经》一卷刻石。9月重至衢州,居莲花寺。

1927年(丁卯十六年)48岁春,居杭州吴山常寂光寺。7月移居灵隐后山本来寺。秋,至上海,居江湾丰子恺家。主持丰子恺皈依三宝仪式。期间与丰子恺共同商定编《护生画集》计划。是年春,丰子恺等编《中文名歌五十曲》出版,内收李叔同在俗时歌曲13首。丰子恺在序言中说:“李先生有深大的心灵,又兼备文才与乐才。据我们所知,中国作曲作歌的只有李先生一人。”

1928年(戊辰十七年)49岁春夏之间,在温州大罗山诛茆坐禅。秋至上海,与丰子恺、李圆净具体商编《护生画集》。冬,刘质平、夏丏尊、丰子恺、经亨颐等共同集资在白马湖筑“晚晴山房”,供大师居住。

1929年(己巳十八年)50岁正月,自南安小雪峰至厦门南普陀寺,居闽南佛学院,参与整顿学院教育。春,返温州,途经福州,在鼓山涌泉寺藏经阁发现《华严经疏论纂要》刻本,叹为稀有,发愿刊印。9月,在“晚晴山房”小住,10月重至厦门、南安,与太虚法师在小雪峰寺度岁,并合作《三宝歌》。是年2月,《护生画集》第一份由上海开明书店出版。50幅护生画皆由大师配诗并题写。大师在跋中曰:“我依画意,为白话诗;意在导俗,不尚文词。普愿众生,承斯功德;同发菩提,往生乐国。”并云:“盖以艺术作方便,人道主义为宗趣。”是年,夏丏尊将所藏大师在俗时所临各种碑帖出版,名《李息翁临古法书》(上海开明书店)。是年,仲兄李文熙卒,年62岁。

1930年(庚午十九年)51岁正月,自小雪峰至泉州承天寺,与性愿法师相聚。4月赴温州,后至白马湖“晚晴山房”。秋赴慈溪金仙寺,讲律两次。11月赴温州庆福寺。时人称弘一大师为孤云野鹤,弘法四方。1931年(辛未二十年)52岁2月,自温州过宁波,旋赴白马湖横塘镇法界寺。发愿弃舍有部律,专学南山,从此由新律家变为旧律家。9月,广洽法师函邀大师赴厦门。同月在金仙寺作“清凉歌”。岁末在镇海伏龙寺度岁。

1932年(壬申二十一年)53岁是年在镇海龙山伏龙寺为刘质平作书法。年底,至厦门,住山边岩(即万寿岩),在妙释寺讲《人生之最后》。

1933年(癸酉二十二年)54岁2月初曾赴厦门,旋返妙释寺。是年在妙释寺讲《改过经验谈》,在万寿岩开讲《随机羯磨》,重编蕅益大师警训为《寒茄集》。在开元寺圈点《南山律钞记》,在承天寺讲《常随佛学》。

1934年(甲戌二十三年)55岁2月,至厦门南普陀寺讲律。协助常惺院长整顿闽南佛学院。见学僧纪律松弛,认定机缘未熟,倡办佛教养正院。是年,跋《一梦漫言》,作宝华山《见月律师行脚略图》。冬移居万寿岩,讲《阿弥陀经》。又编《弥陀经义疏撷录》

1939年(己卯二十八年)60岁4月入蓬壶毗峰普济寺闭门静修。著《南山律在家备览略篇》等书。9月,澳门《觉音月刊》和上海《佛学半月刊》均出版《弘一法师六秩纪念专刊》。秋末,为《续护生画集》题字并作跋。

​1940年(庚辰二十九年)61岁春,闭关永春蓬山,谢绝一切往来,专事著述。10月,应请赴南安灵应寺弘法。

1941年(辛巳三十年)62岁4月,离灵应寺赴晋江福林寺结夏安居,并讲《律钞宗要》,编《律钞宗要随讲别录》。冬,入泉州百原寺小住,后移居开元寺。岁末返福林寺度岁。

1942年(壬午三十一年)63岁2月赴灵瑞山讲经。但弘一提出三约:一不迎,二不送,三不请斋。3月回泉州开元寺,后居温陵养老院。7月,在朱子“过化亭”教演出家剃度仪式。8月在开元寺讲《八大人觉经》。10月2日下午身体发热,渐示微疾。10月7日唤妙莲法师抵卧室写遗嘱。10月10日下午写“悲欣交集”4字交妙莲法师。10月13日晚7时45分呼吸急促,8时安详西逝,圆寂于泉州不二祠温陵养老院晚晴室。

弘一大师对佛学的贡献,主要体现在他对律宗的研究与弘扬上。弘一大师为振兴律学,不畏艰难,深入研修,潜心戒律,著书说法,实践躬行。他是近世佛教界倍受尊敬的律宗大师,也是国内外佛教界著名的高僧。

弘一大师入佛初期,除了阅读僧人必读的经典,其进修博览而广纳。何况,他原是个对任何事情,除非不做,做就要做得认真彻底的人。做了和尚,在佛学思想方面,自然也得做出自己的特色。对此,林子青概括说:“弘一大师的佛学思想体系,是以华严为镜,四分律为行,导归净土为果的。也就是说,他研究的是华严,修持弘扬的是律行,崇信的是净土法门。他对晋唐诸译的华严经都有精深的研究。曾著有《华严集联三百》,可以窥见其用心之一斑。”弘一法师一生严守律宗戒律,悲天悯人,生前每次在坐藤椅之前总是先摇一下,以免藏身其中的小虫被压死,其临终时曾要求弟子在龛脚垫上四碗水,以免蚂蚁爬上尸身被不小心烧死,其善心可见一斑。

中国佛教律学,故译有四大律,即《十诵律》、《四分律》、《摹诃借祗律》、《五分律》。为弘扬律学,弘一大师穷研《四分律》,花了4年时间,著成《四分律比丘戎相表记》。此书和他晚年所撰的《南山律在家备览略篇》,弘扬佛法,合为精心撰述的两大名著。

弘一法师临近中年放弃诸艺和身外之物遁入空门后,惟书法不辍,书写佛语,广结善缘,普度众生,秉持文艺应“以人传文艺,不以文艺传人。”大师圆寂近70周年,嘉言懿行早已载入中华史册, 成为后人景仰的一代高僧。吾颂弘一法师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无人可超。谓此赞誉,国际华人歌后邓丽君与大师有相类比之处。“寿事无长物,丹青片羽留”,如大师所言,生前了无片瓦,身后却留给人们的是一笔笔丰富的、叹为观止的精神遗产,令后众在国内各城市环境优美的地方为他建立纪念馆堂供人瞻仰。夫人生几何,当有何人能以一生十多个第一载入中国文化艺术、教育、宗教之史册,让后人仰慕、敬佩、赞叹?!

阿弥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