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荐书”是由新华出版社联合新华每日电讯、半月谈、新华社新媒体中心、参考消息、瞭望、经济参考报、中国证券报、上海证券报、新华网、中国经济信息社、中国搜索和新华书店总店等共同发起的社会性公益文化活动。“新华荐书”坚持弘扬中国精神、传播中国价值,向大众推介具有思想深度、文化品质、市场价值、社会影响,宣传党的主张、反映人民心声、记录时代精神的好书。
“新华荐书”始终坚守“以精品好书引领全民阅读”的初心和使命,目前已发布18期,向社会大众推荐优秀图书186种。近两年来,“新华荐书”持续发布年度十大好书,产生广泛社会影响。“新华荐书”已成为业内知名荐书品牌和新华社服务全民阅读国家战略的重要载体。
为进一步服务全民阅读,“新华荐书”将联合广大出版机构,开展日常荐书活动,让好书更好地与读者见面,也欢迎广大读者向我们推荐好书。荐书热线:010-63077104(也可关注“新华出版社”微信公众号,后台留言互动)。
本文为《中国历史地理十五讲(第二版)》一书的绪论,该书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为第19期“新华荐书”初选图书之一。
无论从旧石器还是新石器时代算起,人类在大地上已经走过万年以上的历程,而人类对于地理的认识几乎可以追溯至人类诞生之初。学术界给地理学下的定义是:地球表面自然现象和人文现象的分布,以及它们之间相互关系的研究。其实在地理成为科学并成为学者的研究对象之前,早已存在于人们对于环境的感知与创造之中。人类对于地理的认识首先来自求生、觅食这一与动物没有区别的本能行为,采集、渔猎乃至于原始农业,人们都必须观察四周环境,获得哪里有食物可供采集、猎取,哪里的土地可以种植作物这类信息,并且在这样的观察中探寻出能够通行的道路与能够安置聚落的地方。这些人类早期本能的求生行为成为人类认识地理的第一步,并且人类在社会进步中继续迈出第二步、第三步……地理学逐渐发展成独立的科学。在今天的学术之林中,地理学似乎无足道,但一个不能否认的事实是,地理学是人类最早拥有的科学。
地理学的形成是一个渐进过程,人类掌握的地理知识,以及对于地理现象的探索并非停留在一个阶段,伴随社会进步,人类行为逐渐从利用环境发展到改造环境,对于自己生活之地,也从了解步入创造。这正如《全球通史》的作者L.S.斯塔夫里阿诺斯所表述的那样,各种生物均以遗传因子适应环境而实现进化,只有人类的进化相反,不是遗传因子适应环境,而是通过改变环境适应自己的遗传因子。正是这样的进化,使人类不仅从动物中分离出来,而且凌驾在所有生物之上。确切地讲,当人类处于采集、渔猎阶段,仅属于利用环境;原始农业生产出现之后就不同了,农作物取代了天然植被,由此环境发生了改变,可以数出种类的栽培植物覆盖了地表,人类通过城邑、聚落的修建,道路的延伸,工商业的经营,改变大地面貌而形成新的地理景观。人类改造环境,营造新的地理景观的同时,继续利用环境,但这时的利用已不同于采集、渔猎对于食物的索取,而是将政治、军事意图与空间利用结合为一体,并利用地理达到政治、军事目的。《左传》中的名篇《烛之武退秦师》就是一例,春秋时期郑国面临秦、晋两事进攻的威胁,郑国臣子烛之武为郑国退秦、晋联军,游说秦国时一语点明利害说的就是地理,即秦与郑之间有晋相隔,而晋与郑为邻,秦、晋联军若战胜郑国,直接受益者是晋而不是秦。烛之武利用秦、晋、郑之间的地理位置,以及攻郑必然会导致“邻之厚,君之薄”这样的结果,成功地分化了秦、晋联军,实现了退军的政治目的。固然,人类基于政治、军事意图利用地理并没有改变地物的格局,但却延伸了地理的含义,从可见的自然现象、人文现象扩展到抽象的政治、军事地理。伴随着人类社会发展,涉及政治、军事的地理从来没有离开过我们,但几乎无从在大地上找到哪里是政治,哪里是军事,两者的存在通过人们的意愿、目的、智慧而实现,且在历史的进程中不断变化手法。这样总结起来,地理的构成包括两个层面,一类属于自然界本有的,如山脉、河流、湖泊、荒漠、植被的分布,气候、土壤的形成与变化;另一类则源于人类创造,农业、城市、聚落、交通、工商业乃至于政治、军事、文化均可成为地理。这就是通常所说的自然地理与人文地理两大分支。两类地理现象的成因不同,但彼此之间相互关联、相互依存,共同点缀、改造着我们脚下的大地与头顶的天空。
历史地理隶属于地理学,但研究对象分属于不同的时代——侯仁之曾经说过历史地理是昨天的、前天的地理——因此历史地理将历史学的时间体系纳入到研究之中,融时间与空间于一体,并在回归人类所经行的历程中探寻旧日的足迹及其影响。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历史中也孕育了对历史地理的探求。史念海指出中国历史地理这一名称最早出现在20世纪30年代,那时顾颉刚创办了专门从事历史地理研究的学术团体——禹贡学会,并同时出版了学术期刊《禹贡》半月刊。《禹贡》本是《尚书》中的一篇,为中国最早的地理著作,以此命名学会与刊物,乃显示其渊源的久远,但《禹贡》半月刊的英文译名却是The Chinese Historical Geography。无疑,《禹贡》半月刊的问世就是历史地理登上中国学术舞台的年代,然而这并不是历史地理研究起步的年代,追寻历史地理的渊源,可上溯至东汉班固所撰《汉书·地理志》。《汉书·地理志》虽未提及历史地理这一名目,但其表述形式、记述内容已具有“昨天”“前天”地理的特征,这一切将中国历史地理的学术渊源推溯至两千年前。
如果说《汉书·地理志》开启了传统历史地理的第一页,那么20世纪中国历史地理学则进入了新的阶段,1909年张相文创办“中国地学会”,并出版会刊《地学杂志》。《地学杂志》从1910年问世至1937年抗战前夕停办,28年间共出版181期,发表论文1600余篇,其中不乏历史地理文章。继“中国地学会”之后,前已提及,20世纪30年代前期,顾颉刚联合北京大学、燕京大学、辅仁大学三校有志于历史地理与民族史的同学,组织成立了“禹贡”学会,并创办了《禹贡》半月刊。“中国地学会”囊括地学各个领域,“禹贡”学会则专门致力于历史地理研究,这是历史地理第一次独立登上学术舞台。无疑,“禹贡”学会与《禹贡》半月刊的创办是中国历史地理学发展的重要里程碑。《禹贡》半月刊于1934年3月创刊,至1937年“七七事变”被迫停刊,共出版了7卷82期,发表文章700多篇。这些文章都成为后来历史地理各个领域的先声。“禹贡”学会不仅为20世纪中国历史地理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而且为中国历史地理学乃至历史学、民族史、方志学等学科造就了一批人才,当年“禹贡”学会的创立与组织者顾颉刚、谭其骧,以及学会成员侯仁之、史念海、冯家升、吴晗、童书业、齐斯和、白寿彝、朱士嘉、周一良、张维华、杨向奎、韩儒林等,都成为后代瞩目的著名学者。
“禹贡”学会开启了中国历史地理的近代化阶段,20世纪50年代,在侯仁之的倡导之下,中国历史地理逐渐与现代地理学接轨,并融入现代学术体系之中。侯仁之在全面审视地理学的性质与研究宗旨之后指出:“研究历史时期主要由人的活动而产生或影响的一切地理变化,这就是今日所理解的历史地理学的主要课题。”从那时到今天,60年中,中国历史地理各代学者的研究涉及“由人的活动而产生或影响的一切地理变化”的各个领域,即历史自然地理、历史农业地理、历史人口地理、历史城市地理、历史聚落地理、历史交通地理、历史工商业地理、历史政治地理、历史军事地理、历史文化地理等,由于人类的空间活动、空间创造、空间利用多种多样,这些研究领域几乎囊括生产、生活的所有层面,且涉及了不同领域的空间现象。
本书正文分十四讲讲述历史地理的重要问题:史前时期聚落选址与环境(第二讲)、历代疆域变化的地理基础(第三讲)、历史自然地理(第四讲、第七讲)、历史农业地理(第五讲、第六讲、第八讲)、历史政治地理(第九讲、第十讲)、历史交通地理(第十一讲、第十二讲、第十三讲)、历史军事地理(第十四讲)、历史城市地理(第十五讲)。固然,这些并未囊括历史地理所有研究,但却是最重要的研究领域。其中将历史地理上溯至史前时期,并非仅仅拉长了研究时段,主要在于自新石器时期人与环境的关系就发生了变化,此时人类已经从依靠大自然的恩惠采集食物,转向栽培植物养活自己,这一具有根本意义的“农业革命”,使人类不仅在自然的束缚中获得更多的自由,且在大地上建立了由自己创造的地理。20世纪中期,侯仁之提倡将历史地理研究上溯至一万年以来,自此针对人类改造环境、利用自然的探索成为历史地理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历史地理的各个研究领域中,历史自然地理以坐落在大地上的山川湖沼、气候变化的冷暖干湿为核心,但自从人类迈出改造自然的步伐,原封未动且沿袭至今的景观与地物几乎不存在,即使环绕在四周的空气也添加了越来越多的人为生产物——甲烷、二氧化碳、雾霾……因此历史自然地理研究一方面致力于复原历史环境,另一方面则着重探讨人类活动施加于自然环境的影响及其后果。历史留给今天的大致有两类地理现象,一类如同化石,不仅残存且已固化,成为我们探讨、复原过去的标识;另一类生成于过去,却通过人类不间断的、连续性的行为影响到今天,环境变化即是如此。历史农业地理、历史交通地理、历史城市地理均属于人类改造环境、创造地理的结果,这样的创造不仅有形、有物,成为人类保全自己、壮大自己的依托,且全然替换了原本属于大地之上的植被、景观,我们置身于当下,环顾四周,多属于高度耕作的景观与整治了的景观。人类立足在大地上,改造环境、整治景观并不能完全摆脱自然力的制约,因此探寻人类出于不同需求,改造环境且建构地理现象之间的空间关系,成为这些领域的基本研究内容。如果说上述历史地理各个领域更多讨论的是人与自然的直接关系,那么历代疆域变化、历史人口地理、历史政治地理、历史军事地理则着重体现了人类的组织形式与集群形式,由此形成的地理几乎没有改变大地上的什么,却凭借人类组织与政治、军事意愿利用了地理,并就此形成人类组织空间分布形式以及与政治、军事捆绑在一起的空间谋略,这就是国家疆域、人口的分布与迁移、国家执行管理的空间单元——行政区以及行军作战的路径与战场。地理学乃至历史地理学所构成的研究领域,展现了所有人类活动方式与空间的关系,这样的关系过去存在,今天依然在继续。
回顾历史,不仅是对过去的追溯,回味、反思、借鉴都在其中。人类不应该因为拥有今天而割断对于昨天、前天的记忆,其实,我们今天迈出的脚步也会落在往日的足迹之上。而旧日的足迹究竟带来的是福还是祸?答案就在我们的探索之中。历史地理不是显赫的学科,却拥有任何学科都不可替代的地位。
《中国历史地理十五讲(第二版)》
韩茂莉 著
ISBN:978-7-301-33820-9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23年3月
定价:69.00元
《水经注》洛水流域诸篇图(局部)
中国古代,人们很早就对赖以生存的自然与人文环境开始了探究。在长期历史进程中,形成了一系列典籍著作,涌现出不少杰出的地理学家。
虚幻与真实相间的地理著作:《山海经》
将已知的地理知识与想象的地理环境编织在一起,从而展现一个拟构的广大空间,是早期人类经常采用的一种做法,《山海经》就是这样一部中国古代典籍中的奇书。3万多字的篇幅,涉及地理、神话、历史、宗教、动物、植物、矿产、医药等诸多种类。全书共十八卷,包括《山经》与《海经》两个系统。《山经》又称《五藏山经》,主要记述海内各方的山川物产与神怪祭祀等,共涉及447座山脉,258条水道湖泽,为我国最早的一部山岳地理书。《海经》则主要记录海内外各地的地理形势与风土人情等。其中有些神话传说如“夸父逐日”“女娲之肠”“黄帝战蚩尤”“鲧禹治水”等,在后世广为流传,脍炙人口。
有关《山海经》的成书年代,学界众说纷纭,莫衷一是。近代以来的研究者一般认为大体成书于战国至西汉初年。
对于《山海经》所记载内容的真实性问题,自古及今,人们的判断并不一致。在唐代及其以前,书中的内容包括山川、怪物都被认为是可信的。《隋书·经籍志》即将其归为史部地理类,可见一斑。明清以降,《山海经》的可信度逐渐降低,《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将其归为子部小说家类,近代学者将其列入“古之巫书”之列。其实,《山海经》保留了不少上古时期可资利用的宝贵史料,尤其是《山经》中的地理记载颇为平实雅正,堪称一部地理书,足资研究之用。
然而,想要正确考证《山经》中记载的大量地名的今地所在,进而正确认识其中的地理学价值,绝非一件易事。这不仅要将其中属于幻想的记载尽可能经辨析后加以剔除,而且书中有大量的山川地名既不见于先秦时期的其他文献,也不见于汉晋以后的传世文献之中。今之学者经过考证,将《山经》所记载的地理范围做了科学界定:东至海,东北不超过今天津市的渤海湾西岸,北抵今宁夏盐池西北、陕西榆林东北一线,西北可能到达新疆东南角的阿尔金山(但不包括罗布泊以西以北),西部抵甘肃鸟鼠山、青海湖,西南抵湖南西部,南抵广东南海(不包括今广西、贵州、云南等省,也不包括广东西南部高州、雷州一带和海南岛),东南到今舟山群岛。由此可以看出《山经》所论及的地域范围虽然远比《禹贡》九州范围广阔,但比现今中国的版图还是要小得多。
至于《山海经》中所记载的神话、动植物及医药等方面的信息,似乎也不能完全视为不根之谈,贸然加以否定。从近年所出土的各类先秦秦汉时期的文献来看,其中有些记载可与《山海经》相互印证。
另外还有一点需要提及的是《山海经》的文本形式。今天我们看到《山海经》中大量的附图,是最初即已存在,还是后世绘制添加,至今在学界仍有很大争议。最新的研究依据出土的战国秦汉时期数术类著作中大都配有附图的情况,从而论定最初的《山海经》应该是一部带图的综合性图书。
征实地理著作的先驱:《禹贡》
《山海经》开创了地理幻想一派,在其前后时期,还出现了以《禹贡》为代表的地理征实一派,虽然其叙述形式仍不免有假托的成分,但所论及的地理内容已基本上是出于对实地的具体了解。
《禹贡》是中国现存最早的史书《尚书》中的一篇,共1200字左右,主要分为九州说与五服制两个部分,且前者是主体部分。
九州部分先叙述了大禹九州各自的地理范围,由于每州只列出少数几个名山大川作为分界点,所以九州的精确界限不易确定。概括来说,九州的范围所及北到燕山山脉与渤海湾,南到南岭一带,东到大海,西到陇东高原。另外,还提及了九州各自境内的水道湖泊、土质、赋税的等级、田(土壤肥力)的等第、贡品名目及贡道(水陆运输路线)等。
然后再谈“导山”,即开凿大山,目的是通过疏通水道来治水。文中将所提及的26座山分为九组,即所谓“九山”。这九组山,多横向排列,从北往南分为四列,每一列都是从西向东来叙述。从文中列举的山脉名称和排列次序来看,《禹贡》的编撰者已经掌握了九州之内的山脉分布大势,注意到我国地形的西高东低,且西部集中、东部分散的特点。
接下来是“导水”,将23条水分为九组,即“九川”来进行叙述。其中,弱水与黑水地处西北;河水、渭水及洛水皆属河水水系;漾(汉)水、江水属江水水系;沇水属济水水系;淮水属淮水水系。河、江、济、淮都是入海的水道,古时称为“四渎”。至于文中所载导水的顺序,清代有学者认为“弱水、黑水在九州之上游,故先之。中原之水患,河为大,故次河。自河以南,水莫大于江、汉,故次江汉。河以南,江、汉以北,惟济(即沇水)、淮皆独入于海,故次济、淮。雍水多归于渭,豫水半归于洛,然皆附河以入于海,故以渭、洛终之。先汉于江,先济于淮,先弱水于黑水,先北而后南也。先渭于洛,先上而后下也。”
最后是五服。这是在九州之外,《禹贡》中所记载的另一种区划,体现的是五种纳贡的层次。关于五服制,文中是这样描述的:以天子所居住的京城为中心,以四方五百里为一等,共分为五等。由京城向外,依次为“甸服”(王都五百里之内的区域,是以农业为主的直接统治区)、“侯服”(甸服以外四方五百里之地,为诸侯统治区)、“绥服”(侯服以外四方五百里之地,这一区域介于中原与少数民族之间,是需要加以绥抚的地区)、“要服”(绥服以外四方五百里之地,属于边远地区)、“荒服”(要服以外四方五百里之地,是蛮荒之地)。
由上面的叙述可以清楚地看出,《禹贡》虽然是有关大禹行迹的描述,所谓“茫茫禹迹,画为九州”,但九州所涉及的地区与相关的问题,是处于大禹时代的人们不可能认知的。因此,近代以来,经过学者们的研究,论定《禹贡》实际上是战国时期的人假托大禹所作,书中所记载的地理状况,应该都是战国时期的现象,“九州”之说,反映了当时学者对未来统一国家的一种设想。
九州制是以名山大川作为界限来划分区域的,虽然是一种虚构,但多少还有一些可使人相信的成分。然而像五服制这样,在两千五百里正方形的土地范围内的规整划分,实难得到人们的认可。所以早在我国古代,就已有人对这种划分存在的真实性提出疑问。如今,经过学者们的研究,证明五服制也是一种没有付诸实际的空想。只不过九州制的空想是针对未来而出现的,而五服制的空想则是基于过去而编织出来的。因为在西周及其之前,确实出现过类似的分等统治,只是从未有过将每一等级定为五百里的做法。
虽然《禹贡》所记载的九州制与五服制都不曾在历史上出现过,但这种假借与《山海经》中所采用的以幻想为主的描述还是大为不同的。《禹贡》作者所记录的内容已体现出征实派的倾向,对不清楚的地理问题不再轻信传说,而是有所保留。所以,后来许多地理著作都将《禹贡》作为延伸与发展的对象,并持以严肃敬重的态度。此外,需要说明的是,《禹贡》九州制所体现的分块式结构的治理模式与五服制所体现的核心区与边缘区理想关系的圈层式结构的统治理念,对后世统治者进行行政区划的设置与调整起到了很大的指导作用,影响深远。其实,秦汉以后直至近现代,分块式结构与圈层式结构一直是政治地理格局的两种基本形态。
疆域地理志的始祖:班固《汉书·地理志》
秦汉时期形成了统一的中央集权,展现全国范围的疆域地理情况的著述开始问世,并成为一种趋势。东汉班固所撰《汉书·地理志》(以下简称《汉志》)便是这样一部应运而生的著作,它既是第一部正史地理志,也是我国第一部以疆域政区为主体、为纲领的地理著作。《汉志》是疆域地理志的始祖,两千多年来,所有这一类著作,不管讲的是何时代、何地区,如果追根溯源,都可以归结到《汉志》的记载上去,不读《汉志》,就无法从事历代疆域政区沿革的研究。
《汉志》全文包括三个部分。首将《尚书·禹贡》与《周礼·职方》两篇文字全部照录,目的是起到对前代沿革的简略介绍之效。接下来是《汉志》的正文部分,《汉志》一改《山海经》《禹贡》等以山川作为主体来进行写作的方式,而是采用疆域政区为框架来记录相关信息。西汉时期的行政区划实行的是郡(国)—县(道、邑、侯国)二级制,《汉志》以西汉末年成帝元延绥和之际各郡国的版图(即所属县目)为框架,并辅以平帝元始二年各郡国的户口籍,实际上是两份资料的混合物,对其时存在的103个郡国及其各自所统辖的合计1578个县(道、邑、侯国),都作了详细的叙述。其中涉及郡国一级的建置沿革、户口数及少数县级政区的沿革、郡国内的山泽陂塘的方位、水道源流、水利设施、物产、盐铁官所在地,以及一些有重要意义的地物,如城邑、关隘、乡聚、祠庙、古迹等。《汉志》在正文之后辑录了西汉刘向的“域分”与朱赣的“风俗”,虽然带有附录的性质,但这两份资料实可视为西汉时期全国区域地理的总论,其史料价值殊为珍贵。
《汉志》所载的信息极为丰富,对于研究西汉一代的政区变迁极为重要。当代学者依据《汉志》及《史记》《汉书》的相关记载,并参考出土资料,将西汉一代的政区地理进行了逐年的动态复原,使人们了解到西汉一代郡国一级政区前后辖境的繁复变化。
《汉志》不仅是一部杰出的断代疆域地理著作,而且是一部重要的历史地理著作。班固自己在《汉志》中就曾说:“先王之迹既远,地名又数改易,是以采获旧闻,考迹《诗》《书》,推表山川,以缀《禹贡》《周官》《春秋》,下及战国、秦、汉焉。”汉代以前古籍里出现的许多地名,由于在《汉志》中用汉地予以注释,才使得后人能够正确地得知其地望所在。
“因水以证地,即地以存古”:郦道元《水经注》
魏晋南北朝时期,各种地志的撰写成为一种时尚,进入一个高峰期。其中北魏时期郦道元撰写的《水经注》,即是一部以水道为纲记载区域地理信息的著名典籍。它以西汉王朝的版图为基础(若干地区兼及域外),对许多重要河流及其流域进行综合性的描述,所涉及的内容包括自然地理与人文地理两大部分。英国的中国科技史专家李约瑟在其代表作《中国科学技术史》中称《水经注》是“地理学的广泛描述”。
《水经注》的作者郦道元一生好学,历览奇书,生前著述本不限于地理,但流传后世的,唯有《水经注》一种。《水经注》共有四十卷,是郦道元在为官戎马之暇,利用他搜集到的各种地方文献与他的部分实地考察所得而撰就的一部“宇宙未有之奇书”。其后虽然有明末黄宗羲《今水经》、清齐召南《水道提纲》等类似著述出现,但其价值都无法与《水经注》相提并论。在我国古代记载河流水道的著述中,《水经注》一直是“不可无一,不容有二”的杰作。
中国是农业文明古国,自古即对水的利用与治理十分重视,因而很早就有关于水的记载的典籍出现。在《尚书·禹贡》与《山经》中,即出现了有关水道分布的记载。其后,在班固所撰《汉书·地理志》中,也用极简的文字,将西汉时期的304条水道的情况做了勾勒。东汉许慎《说文解字》虽说是一部按汉字部首进行编排的字典,但在其《水部》中也留下了109条单名水道的简略记载。可以想见其时应该有一类关于水道记载的书籍出现。
郦道元所注释的《水经》,本亦系单独流传,大体成书于东汉末三国时期,近1万字,记载了137条水道的发源、流程及归宿。郦道元有感于这部《水经》“粗缀津绪,又阙旁通”,于是以之为纲,主要利用他所搜集到的各种相关资料,重做编排与注释,“因水以证地,即地以存古”,完成了超过《水经》原文30余万字的《水经注》,涉及的大小河流、湖泊、陂、泽、泉、渠、池等各种水体多至3000余条,真正做到了“旁通”,构筑了一个完整的中古时期的地理系统。《水经注》撰成后,《水经》的独立性便逐渐丧失,人们对其文本的重视程度亦几乎为《水经注》所取代。
郦道元在《水经注》原序中说他撰写时采取的主要方式是“默室求深,闭舟问远”,“访渎搜渠,缉而缀之”。由此可见他对《水经》所做的“布广前文”,大都是他依据其时代所见的各种文献资料进行的研究,而非通常所认为的是他进行实地考察后的产物。据学者统计,《水经注》注文中征引的书籍有430多种,还记录了汉魏时期的许多碑刻,而这些书籍与碑刻,后来大多亡佚,我们现在通过《水经注》中的引用,可以管窥其中的一二,甚至进行辑佚整理。
《水经注》记载的水道顺序是先北方,后南方。其中涉及河水(今黄河)、济水、淮水(今淮河)及江水(今长江)四大水系,另外还有河水以北、山东及江水以南以独流为主的诸水,条理颇为清晰。书中对每条水道的发源、流向、二三级支流的汇入、最终归宿等,一一做了详细而有条不紊的描述。具体到一条河流时,会先讲河流和支流交汇的地方,然后从交汇的地方再上溯支流,从支流的源头讲起,最后再回到和主流交汇的地方。郦道元就是用这样的叙述方法将千余条大小支流统领于几十条干流之下,并且在其间穿插大量湖泊、沼泽、泉源、陂塘、渠道,体现了完善的河流水系概念,这是以前任何著述都不能企及的。
《水经注》所记载的内容十分丰富,对水道所流经的大小城邑及其建置沿革、战争遗址等,也做了比较详尽的记录。不仅如此,还对许多水道流域内的自然环境与人文景观进行了细致描写,对当地的水利工程、风土人情、神话传说、物产资源、民歌谣谚也进行了记载。在某种程度上,《水经注》可谓一部北魏以前的百科全书。
当然,受到时代和条件的限制,这本内容宏丰的著作也有不少失实甚至是错误之处。但瑕不掩瑜,《水经注》一书在研究中国古代的历史、地理、文献与金石学、文学及语言学等诸多方面都有极高的参考价值。
古代域外地理的佳构:玄奘《大唐西域记》
随着汉代张骞出使西域,人们对西域开始有所关注。所谓“西域”,在汉代以后是对位于今甘肃敦煌境内的古玉门关和阳关以西广大区域的总称。狭义的西域是指葱岭(古代为帕米尔高原和昆仑山、喀喇昆仑山西部诸山的总称)以东的区域;广义的西域则是指当时向西所能到达的地区,亚洲中、西部,印度半岛等地,均在所指范围之内。自汉至唐,在这一区域曾先后存在过许多或大或小的国家。《大唐西域记》(又称《西域记》)就是唐代高僧玄奘将自己在贞观年间前往印度求法途中经过这一区域的所见所闻加以记录的一部史地名著。
玄奘是唐代著名的佛学家、翻译家与旅行家。他出家后,遍游各地,走访名师问学。随着学问的增长,疑问也随之增多,进而怀疑原有译经存在讹误,萌发了要到佛教的发源地印度广求异本,了解佛学底蕴的想法,尤其想拜师学习大乘有宗的最重要经典《瑜伽师地论》。贞观元年,玄奘从长安出发,踏上了西行求法的征程,最终来到了印度。经过十余年的佛典研习,他在贞观十八年,仍经陆路开始了返程之旅。次年回到长安,受到了盛大欢迎。在唐太宗的建议下,他仅用一年时间,便在助手沙门辩机的协助下完成了《大唐西域记》的写作。玄奘自述撰写此书是为了“推表山川,考采境壤,详国俗之刚柔,系水土之风气”。辩机补充道:“庶斯地志,补阙《山经》,颁左史之书事,备职方之遍举。”另外,其时正逢唐王朝欲灭西突厥之时,迫切需要了解西域各国的情况。《西域记》的撰成,在一定程度上可谓助了唐太宗的一臂之力。
在《西域记》12卷10多万字的篇幅中,以行程为经,地理为纬,由距离唐朝较近的国家阿耆尼国(今新疆焉耆)开始,玄奘逐一追述了亲身经历的110个和传闻得知的28个以上的“国”(即城邦、地区、国家)的情况,内容十分丰富,包括幅员大小、都城大小、地理形势、城邑关防、交通道路、风土习俗、物产气候、语言文字、文化政治等。涉及的地区从我国新疆西抵伊朗和地中海东岸,南达印度半岛、斯里兰卡,北面包括今中亚细亚南部和阿富汗东北部,东到今印度支那半岛和印度尼西亚一带。
全书之中,记述印度的内容最多,所用的篇幅也最长。自汉代佛教传入中国后,到印度去的僧人写了不少的书,但无论是从规模上,还是从质量上,都无法与《西域记》相比。记载国家之多,记载内容之翔实,在玄奘之后的很长时间里,也没有一部书可以比得上。
《西域记》也是研究西北边区民族历史地理的好材料。书中所记载的100多个“国”,有许多现位于我国新疆境内。这些记载可与正史及各类专书对我国边疆地区少数民族的记载相互补充。另外,书中还有许多重要的记载,如对“波谜罗川”(卷12)的描述,认为是“据大葱岭内,当赡部洲中,其地最高也”。“波谜罗”对音为Pamir,“波谜罗川”即今天的帕米尔山,这是在古代典籍中首次提及这一地名,而且已有“其地最高”的地理概念认识。
概言之,《大唐西域记》体例谨严、文笔绚丽、简明流畅,是一部反映我国古代新疆与中亚地区地理与风土人情的游记佳构,具有多方面的史料价值。
现存最早的全国地理总志:李吉甫《元和郡县图志》
《汉书·地理志》开创了以疆域政区为框架的地理书写方式,对后世全国范围内的地理记述影响深远,三国以后,地理总志的编修开始兴起,较为著名的有《晋太康三年地志》、东晋王隐《晋书·地道记》、南齐陆澄《地理书》、陈顾野王《舆地志》、北凉阚骃《十三州志》等。隋唐时期,又开始出现叙述全国疆域政区、建置沿革、山川物产的地理总志。其中著名的有唐初魏王李泰主持编纂的《括地志》,全书共有550卷之多,在规模上已远较《汉志》为大。可惜随着时间的推移,这部地理总志发生了散佚,迄今我们已难窥其全貌。
唐元和年间李吉甫撰写的《元和郡县图志》是现存最早的一部全国地理总志,成书于唐宪宗元和年间。原书本有正文40卷,目录2卷,共计42卷,但在宋以后发生了散佚,目前流传下来的只有34卷。另外,原书在每个方镇之首皆配有一图,“冠以叙事之前”,只是这些图在北宋时即已亡佚,后世无缘得见了。
李吉甫,唐赵州赞皇(今河北赞皇)人,在元和年间曾任宰相,一生著述颇丰,但只有《元和郡县图志》留存下来。在《元和郡县图志序》中,他有感于汉高祖刘邦当年攻下咸阳后,“诸将争走金帛之府,惟萧何收秦图书,高祖所以知山川阨塞,户口虚实”,并最终助汉胜楚,夺取了天下的历史事实,认为最紧要的事情“莫若版图地理”,而“审户口之丰耗,辨州域之疆理”,则应是编纂地志的主要内容。同时,他还主张编纂时应该侧重“丘壤山川,攻守利害”方面,显示出《元和郡县图志》这部书在编撰时所侧重的经世致用色彩。
在具体撰写过程中,李吉甫主要参考了汉魏六朝以降的各家地记及《水经注》《括地志》等典籍,以47方镇为纲,涉及疆域政区、自然地理、经济地理、人口地理等方面,可谓一部划时代的历史地理著作。另外,书中所涉及的各类书籍与碑记资料也十分丰富,据统计达100余种,但今多不存,李吉甫在保存这些史料方面,功不可没。
不可否认的是,《元和郡县图志》因受到资料搜集的限制,在体例方面难免存在不足。如:一些具体的方镇属州领县,存在误载;一些郡县之间的里程数据,沿袭旧载,未因治所迁徙而做相应的调整。但从客观方面来说,这些问题的存在,并无损整部书的史料与科学价值。乐史《太平寰宇记》、王存《元丰九域志》等宋代及其以后的诸多地理总志,在编纂方面无一例外,都或多或少地受到了《元和郡县图志》的影响。
“奇人奇书”:徐霞客及其《徐霞客游记》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游历名山大川,了解外面的自然环境与地理样貌,在晚明成为一种时尚。有游历自然就会有记录,《徐霞客游记》就是其中颇具地理学价值的一部游记。
徐霞客,明代著名地理学家、旅行家和文学家,他从22岁直到去世前30多年时间里,几乎每年都外出旅行考察,江苏、山东、河北、山西、陕西、河南、浙江、安徽、江西、福建、广东、湖北、湖南、广西、贵州、云南等地都留下了他的足迹(四川与重庆,他也可能到过)。他日必有记,每天都将所见所闻记录下来,日积月累,形成了大量的文字。徐霞客在其生前没有来得及将游记整理成定本,现在我们见到的63万字的《徐霞客游记》,是经过后人先后整理、增补之后的版本。其中徐霞客在广西和云南旅行的路线最长,详细考察的地点最多,是《徐霞客游记》最主要的部分。
从结构与形式上看,《徐霞客游记》可分为正文(游记主体)、小字夹注(解释文字)、专条附记(学术札记性质)及有篇名的专文(专题研究),开创了游记体著述的新形式。
《徐霞客游记》内容丰富,涵盖自然与人文地理两大部分,尤其是书中对自然地理方面的观察与描述,尤为准确、精彩。著名的岩溶地貌就是徐霞客首先发现并加以描述的。此外,他还对河流的侵蚀作用、地下水的压力原理、各地的岩石特征、云南腾冲地区的火山、各地植物的特点及其与环境的关系、水利与村落的位置关系以及灵渠等人工运河等都进行了详细记录。《滇游日记》中所收录的《盘江考》《江源考》两篇专题论文,也极具价值。尤其是《江源考》,大胆否定了大多数人一直信奉的《禹贡》中所说“岷山导江”的说法,用自己的实地考察,印证了前人有关长江源于金沙江的记载。他“以真理驳圣经,敢言前人所不敢言,其正名之功,诚有足多”。以至李约瑟在《中国科学技术史》中对《徐霞客游记》也颇多称赞:“他的游记读来并不像是十七世纪学者写的东西,倒像是一部二十世纪的野外勘测家所写的考察记录。”
徐霞客之所以能客观地描述如此众多的地貌形态,与他视山水为主,以己为宾,“以身许山水”的态度有很大关系。徐霞客对大自然充满热爱,为了弄清诸多自然奥秘,他会设法排除一切险阻来探寻其中的规律。正因如此,他才会有科学的考察,也才会达到以客观描写天下为己任的境界。这种求真求实的精神,实在难能可贵。
《徐霞客游记》因为年间地质学家丁文江的整理与推重,为更多的世人所了解。其实,与徐霞客几乎同时期的另一位学者王士性,也是一位杰出的地理学家,他所著的《广志绎》,总的说来可能稍逊《徐霞客游记》,但在人文地理的记述方面,则有过之而无不及。书中所呈现的实是一幅晚明的人文地理画卷,值得学者去深入挖掘其中的价值。
综上所述,中国古代的这些地理名著在描写地理现象时呈现由虚到实、由粗到细、由简到繁的发展历程,这其实也与人们认识自然的过程相一致。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感知的空间在拓展,认识问题的方式方法也发生着改变,所得出的结论自然也有所不同。特别是在描述自然地理的准确性(科学性)以及人文地理的多样性(差异性)方面,后代较前代所体现出的提高与增强的态势尤为凸显。每部地理学著作都有着深深的时代烙印,蕴藏着所处时代的诸多信息,这些都为后人进一步探寻当时人们的知识构成及其所了解的地理世界提供着线索与依据。
(作者:李晓杰,系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水经注》校笺及水道与政区复原研究”首席专家、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教授)
愚人自译版:
卷一
地里门一
大禹分天下为九州,周朝分天下为百县,自此才有州和县的名字。然而当时州县的土地非常广袤,人口也众多,不像现在的州县土地这么狭小,而且人口那么少。台州自汉代城市萌芽仅叫东南一尉,到东汉开始称县,三国东吴开始称郡,到现在已经有一千多年了。我用《十道图》、《九域志》以及《舆地》、《寰宇》等这些书来考证,台州分分合合,盛衰都不知道多少回了。即便看天下这么大,台州的沿革也能值得一说。然而自唐代以前这里还是比较偏僻的地方,本朝南渡以后,物质文化都迅速发展,才开始因为风景优美而名扬天下,而当官的人也喜欢来这边当官。当地的明暗在于人心和季节气候,所以我广泛采用分叙州和叙县这两篇来写。
叙州
上[1] 台州
台州在《尚书·禹贡》中属扬州之地;
春秋战国时都属越国,自闽越王无诸被楚国所并;
秦国灭掉楚国后为闽中郡,闽君揺率领越人辅佐汉室讨伐秦国;
汉朝立 揺 为东海王,定都东瓯,汉高帝六年(公元前201年)被封为荆国。
汉高帝十二年(公元前195年),荆国更名为吴国,封刘濞为吴王,当时台州这个地方属吴国。
汉孝景帝三年(公元前154年),刘濞造反被讨伐,刘濞败走后去东越国求自保,东越国杀了刘濞,刘濞的儿子刘驹怨恨东越国杀了他的父亲,逃到闽越国,劝闽越国攻打东越国。
汉武帝建元三年(公元前138年),闽越国围住东瓯,汉武帝派遣严助发兵过去救东越国,闽越国带兵离开了东越国都东瓯。于是东越国全国百姓一起迁移到了江淮之间,在当地成立了回浦县,属会稽郡,为东部都尉。【按《郡国志》[2]:以章安县东瓯乡为东部侯国。《通典》[3]说:东部侯国(都尉),就是现在的临海。这两个地方都说是东部侯国(都尉),唯独《汉•地里志》[4]说:回浦县是南部都尉的治所。】
东汉光武帝(公元25--57年)时,改回浦县为章安县;
东汉永和三年(公元138年),析章安县的东瓯乡置永宁县(今温州);
东汉兴平元年(公元194年),析章安县、永宁县置松阳县(今丽水市松阳县)、始平县(今天台县)。
三国东吴赤乌二年(公元239年),析永宁县(今温州)置罗阳县(疑是今温州泰顺县罗阳镇);
东吴太平二年(公元257年),析章安县置临海县,以会稽郡东部立临海郡,治所设在临海县,取临海郡东北的临海山(可能为今临海三江口附近的白马山)而得名,属扬州,不久治所移至章安县。
西晋武帝太康元年(公元280年),改始平县为始丰县(今天台县),罗阳县改为安固县(疑是今温州泰顺县罗阳镇),析临海县北部置宁海县(今宁波市宁海县)。【按《宁海土风志》:宁海县本汉回浦县和鄞县(今宁波鄞州区),东晋太元二年(公元377年),分鄞县八百户和临海县安北乡二百步,置宁海县。与前年所说的微有不同。】
西晋太康四年(公元283年),析安固县置横阳县(今温州平阳县)。
东晋明帝太宁元年(公元323年),临海郡析永宁县(今温州)、松阳县(今丽水市松阳县)、安固县 (疑是今温州泰顺县罗阳镇) 、横阳县(今温州平阳县)置永嘉郡,也属扬州。
东晋穆帝永和三年(公元138年),析始丰县(今天台县)置乐安县(今仙居县)。
南朝宋孝建元年(公元454年),析扬州的五郡为东扬州,临海郡属东扬州。
南朝梁武帝时(公元502--549年),临海郡改为赤城郡,不久又改回临海县。
南朝陈至德元年(公元583年),临海县又恢复为临海郡,治所在始丰县(今天台县)。
隋开皇九年(公元589年),隋平定南陈,临海郡废除,又恢复为临海县,属永嘉郡,废始丰县(今天台县)、宁海县(今宁波市宁海县),将它们又并入到临海县。
注:隋以前临海县县治很有可能在义城遗址(姜家岙遗址),今属临海江南街道。
开皇十一年(公元591年),置临海镇于临海大固山(今临海北固山、龙顾山),临海县治由章安移到临海镇(即今临海台州府城)。
隋大业四年(公元608年),沈法兴擅自立台州为海州。
唐武德四年(公元621年),平定李子通,以临海县置台州,取天台山而得名。【此按《唐史》是四年而《壁记序》乃云:武德二年(公元619年),东南面行台仆射杜伏威改海州为台州,《旧经》又说武德五年(公元622年)改为台州,二种说法不同,当以《唐史》记载为正确。】又恢复置始丰县、宁海县。
武德六年(公元623年),台州被农民起义军辅公祏所攻陷。
武德七年(公元624年),平定反贼,仍然置台州,将宁海县并入章安。
武德八年(公元625年),废始丰县(今天台县)、乐安县(今仙居县)、章安县三个县并入临海县。
贞观六年(公元632年),临海县改隶括州都督府;
贞观八年(公元634年),又析临海县置始丰县(今天台县)。
上元二年(公元675年),又置永宁县(今黄岩区)。
永昌元年(公元689年),复置宁海县(今宁波市宁海县)。
神龙二年(公元706年),析宁海县置象山县(今宁波市象山县)。
天授元年(公元690年),改永宁县为黄岩县(今黄岩区)。
天宝元年(公元742年),改台州为临海郡。
干元元年(公元758年),临海郡又改回台州,隶属浙江东道。
唐肃宗上元二年(公元761年),改始丰县(今天台县)为唐兴县,析临海县复置乐安县(今仙居县)。
广德元年(公元763年),台州州治迁移到始丰县(今天台县);
广德二年(公元764年),以象山县隶属明州(今宁波)。
大历十四年(公元779年),台州改隶浙江西道。
唐僖宗光启三年(公元887年),台州升为德化军(石镜镇将军董昌在台州设立德化军节度使)。【详见《鲁洵作杜雄墓碑》:鲁洵是杜雄德化军的判官。嘉定(公元1208--1224年)中期,黄岩永宁江游泳的人,拾到一枚铜印,上面写着:台州德化军行营朱记。】
唐末吴越王钱鏐(liú)拥有台州这块地方。
五代后梁开平三年(公元909年),改唐兴县(今天台县)为新兴县(今天台县)。【见《徐灵府天台山记注》】
钱氏宝正五年(公元930年),改乐安县(今仙居县)为永安县。
五代后唐同光(公元923--926年)初年,又将新兴县改回始丰县(今天台县)。
五代后晋天福(公元936--944年)初年,始丰县改为台兴县(今天台县)。
国朝(宋朝)建隆(公元960--963年)初年,台兴县又改为天台县。【按《天台县经》说:五代后梁(公元907--923年)时,已改称天台县。考《五代史》没有这样的记载】
宋朝太平兴国三年(公元978年),吴越国钱氏纳土入大宋版图,隶属两浙东路,前后沿革都以临海县为州治。
宋朝景德四年(公元1007年),改永安县为仙居县。
台州共有临海、黄岩、天台、仙居和宁海五个县,与两浙道都是在南斗和须女星宿交界处,它的境域里程数各附于左侧。
台州州境图1
台州州境图2
州境
台州城(今临海台州府城内)在东京(今河南开封,北宋都城)东南方向二千九百二十五里(1210.95公里),行在(时临安府,今杭州,南宋都城)东五百四里(208.656公里)。东西跨度三百九十里(162.288公里),南北跨度三百九十里(162.288公里),这是台州总疆域的边界。
台州城(今临海台州府城内)向东一百八十里(74.52公里)进入大海,向西二百一十三里(88.182公里)由苍岭入处州(今丽水),向南一百三十九里(57.546公里)由盘山进入温州,向北一百四十五里(60.06公里)由关岭入绍兴府,这是正东、正南、正西、正北四个方向的边界。
台州城(今临海台州府城内)向东南二百九十二里( 120.888公里)进入大海,向西南一百九十二里(79.488公里)由括苍山入处州(今丽水),向东北三百二十五里(134.55公里)碰到苍山进入庆元府(今宁波),向西北二百九十四里(121.716公里)由大盆山进入婺州(今金华),这是东南、西南、东北、西北四个斜方向的边界,这些地方以陆路的里程为主。
台州城(今临海台州府城内)向西二十里(8.28公里)到三江口由灵江进入到永安溪和始丰溪,八十里(33.12公里)进入仙居县,九十七里(40.158公里)进入天台县。灵江东南流一百里(41.4公里)进入黄岩县,又经过八十里(33.12公里)出海门到达温州和福州的沿海州军,这是水路的里程。
注释:
[1]州。宋制根据地位轻重、辖区大小、经济人口等综合因素分州为辅、雄、望、紧、上、中、中下、下八等,上为八等州中的第五等,凡4万户以上者为上州。说明台州当时人口达四万户以上。
[2]《郡国志》:《续汉书·郡国志》的简称。《续汉书》是西晋史学家司马彪所著的纪传体断代史,全书共八十三卷,分为纪、传、志和颇具史书编撰特色的序传。主要记载了自东汉光武帝至孝献帝间约二百年的历史。范晔的《后汉书》问世后,司马彪的《续汉书》逐渐被淘汰,惟有八志因为补入范书而被保留下来。
[3]《通典》:“十通”之一。中国历史上第一部体例完备的政书,专叙历代典章制度的沿革变迁,为唐代政治家、史学家杜佑所撰。全书共两百卷,内分食货、选举、职官、礼、乐、兵、刑法、州郡、边防9门,子目一千五百余条,约一百九十万字。《通典》是记录了上起黄虞时代、下迄唐玄宗天宝末年典章制度之沿革,其中于唐代叙述尤详。
[4]《汉书·地理志》:包括上、下两分卷,是班固新制的古代历史地理之杰作。历史的时、空不可分,故写历史必记及地理。中国最早 以“地理”为书名的著作。著者班固(32 ~92)。是《汉 书》中十志之一。内容包括西汉及之前中国疆域及政 区的划分及消长演变情况全书共3个部分:①黄帝 之后至汉初疆域变迁;②西汉疆域政区及各地的山川、湖沼、水利、物产、民俗以及户口的沿革等,是全书的主 体;③秦汉以来中国与东南亚一些国家和地区的关系 和海上交通情况。该志开沿革地理学之先河,对于创 立具有现代科学意义的历史地理学具有重大影响。
原文简体字版:
卷一
地里门一
禹别九州,周分百县,州与县之名昉此。然以受地则广,以居民则富,非若今之州县蹙且鲜也。台自汉萌芽仅号东南一尉,至后汉始称县焉,吴始称郡焉,以迄于今上下千余载。余以十道图九域志及舆地寰宇诸书考之,离合废兴殆不知几变也。即是以观天下之大,其沿革可胜道哉。然自唐以前颇号僻左,本朝南渡后陶和染醇文物滋盛,乃始以胜壤名天下,而官守者亦乐之焉。地之显晦,时邪人邪,余故博采以着于篇分叙州叙县。
叙州
上 台州
禹贡扬州之域;春秋战国时皆为越地,自王无诸为楚所并;秦灭楚为闽中郡,闽君揺率越人佐汉伐秦;汉立揺为东海王,都东瓯,高帝六年为荆国,十二年更名吴,封刘濞为王,其地属焉。孝景三年,濞反汉击之,濞败走保东越,东越杀濞,濞子驹怨东瓯杀其父,走闽越,劝之击东瓯。建元三年,闽越围东瓯,武帝遣严助发兵往救,闽越引兵去,东瓯乃举国徙江淮间,以其地为回浦县,属会稽郡,为东部都尉。【按《郡国志》:以章安县东瓯乡为东部侯国。《通典》云:东部,今临海是也。二说皆云东部,独《汉•地里志》注:回浦,南部都尉治。】光武时改回浦为章安县;永和三年,析县之东瓯乡置永宁县;兴平元年,析章安、永宁置松阳、始平县。吴赤乌二年,析永宁置罗阳县;太平二年,析章安置临海县,以会稽东部立临海郡,治临海,取郡东北临海山而名,属扬州,寻徙治章安。晋武帝太康元年,改始平为始丰,罗阳为安固,析临海之北置宁海县。【按《宁海土风志》:县本汉回浦、鄞二县,太元二年,裂鄞之八百户,安北乡二百步,置宁海县。与前说微不同。】四年,析安固置横阳县。明帝太宁元年,析永宁、松阳、安固、横阳置永嘉郡,亦属扬州。穆帝永和三年,析始丰置乐安县。宋孝建元年,析扬之五郡为东扬州,临海与焉。梁武帝改为赤城郡,寻复为临海县。至德元年,复为郡,治始丰。隋开皇九年,平陈郡废,复为临海县,属永嘉郡,废始丰、宁海复入临海。十一年,置临海镇于大固山,移其县于镇。大业四年,沈法兴擅立为海州。唐武德四年,平李子通,以临海县置台州,取天台山而名。【此按《唐史》系四年而《壁记序》乃云:武德二年,东南面行台仆射杜伏威改海州为台州,旧经又云五年改为台州,二说不同当以史为正。】复置始丰、宁海县。六年陷于辅公祏,七年贼平,仍置台州,省宁海入章安。八年,废始丰、乐安、章安三县入临海。贞观六年,改隶括州都督府;八年,复析临海置始丰。上元二年,复置永宁。永昌元年,复置宁海。神龙二年,析宁海置象山县。天授元年,改永宁为黄岩。天宝元年,改台州为临海郡。干元元年,复为台州,隶浙江东道。肃宗上元二年,改始丰为唐兴,析临海复置乐安。广德元年,郡徙治始丰;二年,以象山隶明州。大历十四年,改隶浙江西道。僖宗光啓三年,陞德化军。【详见《鲁洵作杜雄墓碑》:洵乃雄吏时为德化军判官者也。嘉定中,黄岩永宁江有泅于水者,拾一铜印,其文曰:台州德化军行营朱记。】唐末吴越王钱鏐有其地。梁开平三年,改唐兴为新兴。【见《徐灵府天台山记注》】钱氏宝正五年,改乐安为永安。后唐同光初,改新兴复为始丰。晋天福初,改台兴。国朝建隆初,复为天台。【按《天台县经》云:梁时,已改曰天台。考《五代史》,无之】太平兴国三年,钱氏纳土入版图,隶两浙东路,前后沿革皆即临海县为州治。景德四年,改永安为仙居。领县五,与两浙道皆为南斗须女之分,其境壤道里之数各附于左。
州境
州在东京东南二千九百二十五里,行在东五百四里。东西三百九十里,南北三百九十里,是为提封之境。东一百八十里入海,西二百一十三里苍岭入处州,南一百三十九里盘山入温州,北一百四十五里关岭入绍兴府,是为四正之境。东南二百九十二里入海,西南一百九十二里括苍山入处州,东北三百二十五里磕苍山入庆元府,西北二百九十四里大盆山入婺州,是为四隅之境多陆程。西二十里至三江由江入溪,八十里入仙居县,九十七里入天台县。南大江东南流一百里入黄岩县,又八十里出海门达温福诸边海州军,此水程也。
原文附录:
1
2
3
4
5
6
7
8
台州州境图1
台州州境图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