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玩手游网

清茶一盏 凉风忽至——五代秘色瓷莲花碗

​​

秘色瓷莲花碗 五代 苏州博物馆藏

小暑难耐,热风阵阵。

从小暑节气直至处暑,是一年之中最为闷热难耐的季节,也正是人们俗称的三伏天。

小暑大暑,上蒸下煮,这句俗语可谓道出了暑热苦夏的真实感受。

时至七月,疫情尚未完全消散。尤其是身处北京,更不可疏忽大意。少聚餐、少出门。头伏时节,吃一顿饺子,喝一碗绿豆粥。居家避暑,也是惬意。

午后清茶一盏,忽如凉风习习。

这一期,我们来一起欣赏一下苏州博物馆的镇馆之宝——五代秘色瓷莲花碗。形似莲花初放,色若翠色千峰。给这小暑季节,带来湖边清凉,荷塘美景。

关于秘色瓷

秘色瓷,曾经是中国陶瓷历史上千余年的悬案,更因其直接命名为“秘色”而给人无尽的遐想。唐代大诗人陆龟蒙以一首《秘色越器》对其进行盛赞,“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但至迟到宋代,秘色瓷到底是哪种颜色,已为世人所不见。至于为何称为“秘”,更是直至今日仍有不同说法。

(1)“秘”字所指器物,皆与皇帝或宫廷有关,且“秘”“珍”“奇”三字含义相通,于器物名称前,往往用“秘”字。如“秘籍”“秘玩”“东园秘器”等。

(2)“秘”字取义:秘不外宣。宋人赵德麟有“今之秘色瓷器,世言钱氏有国越州烧进,为供奉之物,臣庶不得用,故云秘色”的记载。

(3)“秘”字是和一种叫做秘草的植物有关。因为秘色瓷的颜色是仿照秘草的颜色而制作的,故取“秘”字。

至于“色”,在唐代是作“等级”“品类”之分类用法,如文献记载所说“上色沉香”“上色金”“上色甚好纸”“中色白米”“头色瓶”等。

由此,秘色瓷作为一种釉色已成悬案一桩。

而对于其烧制于何时,又何人因何而烧。同样至今仍存争议。

据文献记载,相传五代时吴越国王钱缪命令烧造瓷器专供钱氏宫廷所用,并入贡中原朝廷,庶民不得使用,故称越窑瓷为“秘色瓷”。赵麟《候鲭录》、赵彦卫《云麓漫钞》、曾梃的《高斋漫录》以及嘉泰《会稽志》等书都提出异议,认为“秘色”唐代已有而非始于吴越钱氏。关于“秘色”究竟指何种颜色,以前人们对此众说纷纭。

直到1987年陕西法门寺地宫出土的13件秘色青瓷,这种被高度褒奖的瓷器才算被当今世人所了解。在记录法门寺皇室供奉器物的物帐上,这批瓷器被确切记载为“瓷秘色”。由此,陶瓷界千余年的悬案才算被解开,同时有力地说明了“秘色瓷”晚唐时开始烧造,五代时达到高峰。

秘色瓷质地细腻,原料精细,多呈灰或浅灰色。胎壁较薄,表面光滑,器型规整,施釉均匀。五代早期仍以黄为主,滋润光泽,呈半透明状;但青绿的比重较晚唐有所增加。其后便以青绿为主,黄色则不多见。

色泽晶莹、釉面青碧,犹如湖面般清澈碧绿。是越州窑最高水平的体现。

由上可知,秘色瓷就是越窑瓷器中对极品(或指贡品)的称谓。是中国传统制瓷工艺越窑青瓷中的精品。通常所说的越窑泛指东汉至宋一脉相承的青瓷体系,窑址主要分布在今浙江上虞、余姚、绍兴、宁波等地,东周时为越国政治中心,唐时称越州,越窑因此得名。

唐代中朝,余姚县上林湖窑产品因质地超众被朝廷录为贡瓷,并置官监烧。此后,品质愈发日莹的越窑备受文人雅土推崇,有“类玉”“类冰”及“千峰翠色”的赞誉。晚唐起,越瓷中的贡品又得了一个千古绝唱的“秘色瓷”称谓。

八棱净水秘色瓷瓶 唐代 法门寺博物馆藏

五瓣葵口浅凹底秘色瓷 唐代 法门寺博物馆藏

关于秘色瓷莲花碗

本期我们致敬的五代秘色瓷莲花碗,可谓是秘色瓷中不可多得精品。

按照文献记载,秘色瓷烧制时间开始于晚唐,五代时期达到顶峰。因此这件五代时期的秘色瓷莲花碗无论是釉色还是器型,以及整体的烧造工艺可以说都代表了越窑秘色瓷的最高水准。

秘色瓷莲花碗 五代 苏州博物馆藏

秘色瓷莲花碗由碗和盏托两部分组成。通高13.5厘米,其中碗高8.9厘米,口径13.9厘米。盏托高6.6厘米,口径14.9厘米。碗为直口深腹圈足,盏托形状如豆,盘口外翻,束腰,圆足外撇。碗身外壁、盏托盘面和圈足均饰重瓣莲花,如浅浮雕状凸起,构思巧妙,恰如一朵盛开的莲花。

露胎处可见瓷胎呈灰白色,细腻致密,颗粒均匀纯净。特别是它的釉色,滋润内敛,捩翠融青,呈现出玉一般的温润感。

秘色瓷莲花碗-碗

秘色瓷莲花碗-盏托

秘色瓷莲花碗-盏托俯视

秘色瓷莲花碗1956年在苏州虎丘云岩塔第三层被发现。虎丘塔,也叫云岩寺塔,云岩寺塔创建于五代末后周显德六年(959年),北宋初(961年)建成,距今已有一千多年,是宋塔中宋代最早,规模宏大而结构精巧的实物,明朝进行过重修,由于地基的原因,虎丘塔是一个斜塔,有东方比萨斜塔的称呼。

苏州虎丘塔 五代

这件莲花碗出土于虎丘塔,其应该和法门寺地宫出土的文物一样,都为供奉佛教的圣物。莲花作为佛教的象征,代表着神圣、高洁,而秘色瓷在五代时期是吴越地区最为精湛技艺的代表,如冰类玉的釉色也象征了佛教止观如镜、澄澈似水的内在修行。

以此莲花之圣洁、秘瓷之精湛、青釉之翠色。来向佛陀表达最高的礼敬。这正是这件莲花碗作为佛陀圣物最为恰当之处。

五代诗人徐夤(yín)对秘色瓷曾作如下描绘:“巧剜明月染春水,轻旋薄冰盛绿云。”明月春水,薄冰绿云。可谓天工得夺,春色永留。

小暑难耐,莲花清凉。

春色巧剜,薄冰轻旋。

以清茶一盏,观绿云卷舒。

携秘色几缕,赏明月圆缺。​​​​

清茶一盏 凉风忽至——五代秘色瓷莲花碗

​​

秘色瓷莲花碗 五代 苏州博物馆藏

小暑难耐,热风阵阵。

从小暑节气直至处暑,是一年之中最为闷热难耐的季节,也正是人们俗称的三伏天。

小暑大暑,上蒸下煮,这句俗语可谓道出了暑热苦夏的真实感受。

时至七月,疫情尚未完全消散。尤其是身处北京,更不可疏忽大意。少聚餐、少出门。头伏时节,吃一顿饺子,喝一碗绿豆粥。居家避暑,也是惬意。

午后清茶一盏,忽如凉风习习。

这一期,我们来一起欣赏一下苏州博物馆的镇馆之宝——五代秘色瓷莲花碗。形似莲花初放,色若翠色千峰。给这小暑季节,带来湖边清凉,荷塘美景。

关于秘色瓷

秘色瓷,曾经是中国陶瓷历史上千余年的悬案,更因其直接命名为“秘色”而给人无尽的遐想。唐代大诗人陆龟蒙以一首《秘色越器》对其进行盛赞,“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但至迟到宋代,秘色瓷到底是哪种颜色,已为世人所不见。至于为何称为“秘”,更是直至今日仍有不同说法。

(1)“秘”字所指器物,皆与皇帝或宫廷有关,且“秘”“珍”“奇”三字含义相通,于器物名称前,往往用“秘”字。如“秘籍”“秘玩”“东园秘器”等。

(2)“秘”字取义:秘不外宣。宋人赵德麟有“今之秘色瓷器,世言钱氏有国越州烧进,为供奉之物,臣庶不得用,故云秘色”的记载。

(3)“秘”字是和一种叫做秘草的植物有关。因为秘色瓷的颜色是仿照秘草的颜色而制作的,故取“秘”字。

至于“色”,在唐代是作“等级”“品类”之分类用法,如文献记载所说“上色沉香”“上色金”“上色甚好纸”“中色白米”“头色瓶”等。

由此,秘色瓷作为一种釉色已成悬案一桩。

而对于其烧制于何时,又何人因何而烧。同样至今仍存争议。

据文献记载,相传五代时吴越国王钱缪命令烧造瓷器专供钱氏宫廷所用,并入贡中原朝廷,庶民不得使用,故称越窑瓷为“秘色瓷”。赵麟《候鲭录》、赵彦卫《云麓漫钞》、曾梃的《高斋漫录》以及嘉泰《会稽志》等书都提出异议,认为“秘色”唐代已有而非始于吴越钱氏。关于“秘色”究竟指何种颜色,以前人们对此众说纷纭。

直到1987年陕西法门寺地宫出土的13件秘色青瓷,这种被高度褒奖的瓷器才算被当今世人所了解。在记录法门寺皇室供奉器物的物帐上,这批瓷器被确切记载为“瓷秘色”。由此,陶瓷界千余年的悬案才算被解开,同时有力地说明了“秘色瓷”晚唐时开始烧造,五代时达到高峰。

秘色瓷质地细腻,原料精细,多呈灰或浅灰色。胎壁较薄,表面光滑,器型规整,施釉均匀。五代早期仍以黄为主,滋润光泽,呈半透明状;但青绿的比重较晚唐有所增加。其后便以青绿为主,黄色则不多见。

色泽晶莹、釉面青碧,犹如湖面般清澈碧绿。是越州窑最高水平的体现。

由上可知,秘色瓷就是越窑瓷器中对极品(或指贡品)的称谓。是中国传统制瓷工艺越窑青瓷中的精品。通常所说的越窑泛指东汉至宋一脉相承的青瓷体系,窑址主要分布在今浙江上虞、余姚、绍兴、宁波等地,东周时为越国政治中心,唐时称越州,越窑因此得名。

唐代中朝,余姚县上林湖窑产品因质地超众被朝廷录为贡瓷,并置官监烧。此后,品质愈发日莹的越窑备受文人雅土推崇,有“类玉”“类冰”及“千峰翠色”的赞誉。晚唐起,越瓷中的贡品又得了一个千古绝唱的“秘色瓷”称谓。

八棱净水秘色瓷瓶 唐代 法门寺博物馆藏

五瓣葵口浅凹底秘色瓷 唐代 法门寺博物馆藏

关于秘色瓷莲花碗

本期我们致敬的五代秘色瓷莲花碗,可谓是秘色瓷中不可多得精品。

按照文献记载,秘色瓷烧制时间开始于晚唐,五代时期达到顶峰。因此这件五代时期的秘色瓷莲花碗无论是釉色还是器型,以及整体的烧造工艺可以说都代表了越窑秘色瓷的最高水准。

秘色瓷莲花碗 五代 苏州博物馆藏

秘色瓷莲花碗由碗和盏托两部分组成。通高13.5厘米,其中碗高8.9厘米,口径13.9厘米。盏托高6.6厘米,口径14.9厘米。碗为直口深腹圈足,盏托形状如豆,盘口外翻,束腰,圆足外撇。碗身外壁、盏托盘面和圈足均饰重瓣莲花,如浅浮雕状凸起,构思巧妙,恰如一朵盛开的莲花。

露胎处可见瓷胎呈灰白色,细腻致密,颗粒均匀纯净。特别是它的釉色,滋润内敛,捩翠融青,呈现出玉一般的温润感。

秘色瓷莲花碗-碗

秘色瓷莲花碗-盏托

秘色瓷莲花碗-盏托俯视

秘色瓷莲花碗1956年在苏州虎丘云岩塔第三层被发现。虎丘塔,也叫云岩寺塔,云岩寺塔创建于五代末后周显德六年(959年),北宋初(961年)建成,距今已有一千多年,是宋塔中宋代最早,规模宏大而结构精巧的实物,明朝进行过重修,由于地基的原因,虎丘塔是一个斜塔,有东方比萨斜塔的称呼。

苏州虎丘塔 五代

这件莲花碗出土于虎丘塔,其应该和法门寺地宫出土的文物一样,都为供奉佛教的圣物。莲花作为佛教的象征,代表着神圣、高洁,而秘色瓷在五代时期是吴越地区最为精湛技艺的代表,如冰类玉的釉色也象征了佛教止观如镜、澄澈似水的内在修行。

以此莲花之圣洁、秘瓷之精湛、青釉之翠色。来向佛陀表达最高的礼敬。这正是这件莲花碗作为佛陀圣物最为恰当之处。

五代诗人徐夤(yín)对秘色瓷曾作如下描绘:“巧剜明月染春水,轻旋薄冰盛绿云。”明月春水,薄冰绿云。可谓天工得夺,春色永留。

小暑难耐,莲花清凉。

春色巧剜,薄冰轻旋。

以清茶一盏,观绿云卷舒。

携秘色几缕,赏明月圆缺。​​​​

更多攻略
游戏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