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底,任素汐在K歌软件上,上传了自己创作的《胡广生》清唱,而经过了将近一年之后,这首歌以电影《无名之辈》宣传推广曲的身份,完整地呈现在了大家面前。
荒诞喜剧电影《无名之辈》于2018年11月16日全国上映,围绕一把丢失的老枪,讲述了一对低配版的劫匪,一个落魄的保安,一个身体残疾却性格彪悍的毒舌女,这些“无名之辈”身上发生的一系列荒诞故事。
在影片中,马嘉旗是一个因车祸而高位瘫痪的女孩,那场车祸剥夺她所有行动能力的同时,也带走了她生活的尊严。她头部以下的部位都失去了知觉,大小便失禁,每天只能依靠保姆的照顾所有生活起居,对她来说,生活就是在慢慢等待死亡的过程。
而胡广生,是一个来自山村的年轻人。他怀抱心中的理想来到县城,立志要出人头地,然而在城市中,却被生活压得直不起腰。穷途末路,最后选择用抢劫的方式来捍卫自己心中的理想与尊严。
一开始他们之间的交集,是她希望他能够结束自己枯萎在轮椅上的生命。胡广生为了逃脱警察的追捕,慌乱之间躲进她家里。当他用枪顶着她的额头的时候,虽然面临的是死亡,但是轮椅上的她,却像绝望的人找到了生机一般,不但不害怕反而异常激动。两人从相互争吵到袒露心声,双方都因彼此改变:憨匪回头是岸,接受改造;悍妇拾起希望,乐观面对生活。
这首以角色名命名的歌曲《胡广生》是由片中马嘉旗饰演者任素汐写词并演唱的歌曲。任素汐清澈婉转的声线在清浅的吉他和低沉大提琴中更加动听,她用西南地区的方言将马嘉旗和胡广生两个人的感情娓娓道来。歌词诉尽了马嘉旗和胡广生之间的情愫,他们的感情故事也是整部电影最为动情的部分。他们籍籍无名,生活在底层,可是他们也一样有尊严,即使他们的身份很卑微。
最近走在繁华的市区发现了一个现象:市中心的老人越来越多了,说着普通话的老人越来越多了。
重庆作为西南的城市,西南官话是这里的通用语言,本地人几乎全用重庆话交流的,很少说是一家人或是朋友间用普通话交流。这也造就了重庆普通话的低普及率。记得曾经一个报告显示,中国普通话普及率最低的两座大城市就是重庆和成都。
外来年轻人在渝工作谋生我是能够理解的,但是老人为何前来?通过了解,老人绝非普通农民,至少也是小康家庭,他们是为孩子发展举家搬迁而来。
这引发了我深层次的思考:
中国正在进行着一场财富大转移!财富正从小城市向一二线大城市快速集聚。
01 从身边的一个朋友老K说起
老K是我的一位朋友,他的老家在西北的某座小城,前些年在华北某大学毕业后来渝工作。他性格和善、直爽,于是我们十分聊得来。
前段时间他的父母来过重庆一趟,帮助他装修刚买的渝中区“新房”。“新房”面积不小,是个100+㎡的三房,而就在“新房”旁边是他父母更早时间买的一套小房子。据说这样选择是为了老K结婚后帮他带孩子更方便。
老K的父母都是体制内的工作,母亲是位光荣的人民教师,父亲是一位转业军人。他们老两口在西北小城工作一辈子后攒下了一定的积蓄,虽说不多,但是也足够在重庆全款购上一大一小两套二手房。
(图片来源于网络)
老K的父母还有2年就退休了,计划退休后就将来到重庆和他一起生活。我问老K为何选择在重庆定居生活,他回答到:主要还是生活压力比较小,在父母的鼎力支持下能够解决住房问题,现在这个社会解决了住房问题就是解决了最大的人生问题。
我想老K只是像来到重庆这种大城市工作生活的一个缩影。他们的父母年轻时正好遇到了那个“备战备荒为人民,好人好马上三线”的年代,于是他们被迫在一座小城中“平淡、安稳”地度过他们的大半生。
而这些长辈当年绝非等闲之辈,他们都有着自己的抱负,所以他们不希望自己的后代依然回到那座与世无争的休闲小城,希望子女们能够在大城市完成自己的梦想,生活得更好。而自己也将打算在退休后换一个更好的环境,与子女共同生活,完成过去未能实现的愿望。
02 他们为何选择重庆
说完老K的故事,应该能够引发很多三线建设的子弟的共鸣。但是有没有想过为什么他们会选择到重庆这样的城市来生活呢?
通过和他们的交流沟通,我想主要原因有三:
首先,子女不愿回到小城生活。客观来说,90后逐渐成为了这个社会上工作就业的主力军。但是,我们需要了解的一点是,中国在90年代初期城镇化率还不足30%。
(中国上世纪90年代城镇化率)
这就意味着每4个90后,只有一个才是土生土长的“城里人”。如果将规定再严格一点,只算中国前十大城市里的90后土著,可能这个数字还要缩水20倍。
但是中国的大城市正在日新月异的发展着,时间到了21世纪中国的一二线大城市已经和国际接轨了,这既是骄傲也是矛盾——因为中国还有更多的人需要进入到大城市!
90后是生活在物质充沛的年代,衣食饭饱足的90后需要更多的精神文化消费,比如xxx的演唱会,某个百大DJ驻场的夜店等。这些都是只有一二线大城市才集聚的东西。
所以现在的年轻人如果进入到大城市过后就很难再回到小城镇,更不要说是回到农村(这里借用电影《无名之辈》中胡广生的一句台词“我们为撒子要进城?因为在农村活不下切了嘛”)。
其次,大城市拥有更好的资源配套。为什么像重庆的大城市不仅吸引着年轻人,也吸引着老年人?老人可能对大城市的需求不在于像年轻人那样是“玩”,老人在乎更多的是资源。
老人首先自己就需要资源,可能更多的是医疗卫生资源。在老家可能要走上20里山路才有一家的乡镇卫生院,而在城里,尤其像在重庆这样的大城市里,可能打个车10几分钟就能上到排名中国百强的大医院:重医附一院、陆军军医大西南医院等。
同时老人对孙辈更加重视,他们要求更高的基础教育资源,这种教育资源既在公立,更多的在社会。比如,原来小城市里或农村的孩子要到小学中高年级才能学到英语,但是在大城市里可能英语就是从出生的那一刻起就是“双语教学”。
大城市中还有更加便捷轨道交通,更多的购物商场,更美的风景等等……这些更好的资源配套足以吸引长辈携“款”而来。
最后,合理的房价让生活更美好。上面提到了两点更多的是对所有一二线大城市通用的,而对于重庆,为何现在选择的更多呢?因为安家需要成本,凡是需要付出成本的东西人们就爱算账,最终算出重庆是最具性价比的安居城市。
重庆过去是一座老工业城市,自建国后从未退出过中国10大城市榜单,城市名气一如重庆火锅般闻名天下。重庆,大江大河大气溉!
重庆的高教资源丰富,拥有5所全国百强三甲医院,轨道交通资源也是全国前五的存在,工资水平再内陆城市中也是佼佼者……重庆拥有的一切大城市应该有的一切。
(图片来源于网络)
但是重庆的房价却感觉和城市资源、城市地位不成正比。重庆的相对较低的房价让人置业更轻松,让生活也更美好。
03 中国城市化的新征程
当下中国的城市化率已经接近60%,进入了城市化的后半程。未来的城市化是“大城市化”的趋势。相比较过去无差别的“农民进城”运动,现在更多的是选择性“进城”,要进大城,进好城,进有前途的城市!
也许有人会质疑,为什么所有人都要进大城市,有些家乡的县城也挺好的,中国人安土重迁,不一定会都进入到大城市中生活。
我想说的是城市化进程有规律可循的,比如美国在城镇化率达到60%时就进入到都市圈发展阶段,那是五大湖大都市群和东西海岸城市延绵带崛起的年代。纽约、芝加哥等大都市的人发也在城镇化率60%的时代。
如果说觉得美国远了,不能代表我们的东亚的文化。那么我们看下隔海相望的“邻居”日本,日本全国总人口1亿多人,但是大东京都的都市圈人口已经达到了3700万,占据了全国总人口的1/3强!
而且中国传统文化中比“安土重迁”更重要的是“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每个人都想进入更高的生活平台和工作平台,每个人都希望自己是衣锦还乡而不是做井底之蛙。
(图片来源于网络)
所以总结一下就是,中国的城市化还远远没有结束,而大城市化才刚刚拉开序幕!
结语:牢牢把握每一次财富晋升机会
前面写了很多话,也许你会疑惑这与“房产投资”有什么关系?我想告诉你这与房产投资关系很大的!
这看似是一场城市化运动的新阶段,但这也是中国财富大转移的新征程:全国的一二线大城市正在快速虹吸着周围小城和农村的资源——人。
现在购入大城市的房产就像在股市发行初期的原始股,潜力无限。而重庆就是一支绩优股,房价较低的重庆将会虹吸着更多的人口来渝!
欢迎关注“重庆新一线城市”微信公众号,了解更多重庆楼市信息!
原创:浮云、南城旧事
图片: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