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玩手游网

元朝领土的最北端,真的到北冰洋了吗?

众所周知,元朝是中国历史上版图疆域最大的朝代。按照中学历史课本中的元朝地图来看,元朝的版图东起库页岛、日本海,南达南海,西至天山,而其北端更是一直画到北冰洋,总面积达到2000多万平方公里。

但稍微了解一些地理常识的人都知道,西伯利亚地区降水稀少,气候干燥寒冷,即使在科技发达的今天也是难以开发的不毛之地,而在科技远不如现代的千百年前,蒙古人真的抵达并长期有效统治这一地区,将元朝的版图扩张到北冰洋沿岸吗?

元朝的疆域到底有多大?

元朝是中国历史上疆域最辽阔的朝代,这是毋庸置疑的,但有一些人认为:成吉思汗及其子孙率领蒙古军队向西一直打到欧洲的多瑙河流域,元朝的版图应该地跨欧亚。这种说法显然是不准确的。

自13世纪初,成吉思汗建立大蒙古国后,成吉思汗及其子孙接连进行了数次大规模军事扩张,向东进攻高丽、日本;向南进攻金、西夏、南宋、大理;向西进攻西辽、花刺子模、波斯和欧洲,凶猛的蒙古骑兵最远打到欧洲的多瑙河流域。经过半个世纪的东征西讨,蒙古人先后攻灭40多个国家,建立起了横跨欧亚,版图空前超级帝国。

《泰晤士世界历史地图集》中关于蒙古扩张的过程

虽然元朝是蒙古帝国的延续,但元朝并不等于蒙古帝国,把蒙古帝国征服的东欧划入元朝的版图是不正确的。

自成吉思汗建立大蒙古国后,蒙古人在军事上所向睥睨,但蒙古国的政治文化相对落后,并没有形成治理如此庞大帝国的有效制度。因此蒙古帝国东征西讨的过程中,每占领一块新的领土,蒙古大汗便将这些领土分给宗室功勋,由他们分而治之。

在这一过程中,逐渐形成了四大汗国,即成吉思汗长子木赤系的钦察汗国(金帐汗国)、次子察合台系的察合台汗国、三子窝阔台系的窝阔台汗国和四子拖雷系的伊尔汗国。

窝阔台汗国在蒙古汗位争夺战后被元朝和察合台汗国瓜分

这些汗国有着极强的独立性,蒙古大汗只能靠宗族之间的血缘关系维持其对各汗国的统治地位。而在蒙古第四任大汗蒙哥死后,蒙古帝国内部为争夺汗位,发生了激烈冲突,各汗国之间互相攻伐。虽然忽必烈最终赢得了汗位争夺战的胜利,但身为蒙古大汗的忽必烈已经失去了对其他汗国的控制,其建立的元朝实际控制范围不过蒙古本部及南方汉地。因此元朝的领土只是元朝皇帝直接统辖的领土,而不包括其他汗国的领土。

台湾中国文化大学出版的《中国历史地图集》绘制元朝和四大汗国疆域

此外,忽必烈建立元朝后,将统治重心从蒙古本部南移至中原汉地,并进行了相当程度的汉化改革,将草原帝国改造成适应中原地区社会文化和经济基础的传统封建王朝,因此元朝和蒙古帝国是有着本质区别的,也不能把蒙古帝国的版图强行套在元朝的版图之上。

元朝的领土真的北界直达北冰洋?

在理清元朝和其他汗国关系后,我们知道元朝的版图并不包括东欧等其他汗国的领土,那么元朝的领土真像课本里描绘的那样直达北冰洋吗?

将岭北行省北部画至北冰洋的元朝疆域图

我们先来看元朝人自己是怎么说的。《元史·地理志》中称元朝疆域“北逾阴山,西极流沙,东尽辽左,南越海表......东南所至不下汉、唐,而西北则过之,有难以里数限者矣。”从《元史·地理志》的描述来看,元朝的疆域在东南也就是传统的中原汉地与汉唐大致相当,而西北则超过,但具体比汉唐大多少,却又以“难以里数限者矣”这种模棱两可的词语来描述。此外,元人编写的《舆地要览》对于元朝疆域的描述为“大元地域,东止高丽新罗百济,南止云南大理等国,西止吐蕃回鹘天竺等国......”而对于其北界到哪里,同样也有没有详细说明。

从现有的关于元朝疆域的史籍来看,都没有元朝疆域北界直达北冰洋的记载,那么课本中将元朝地图划到北冰洋的依据是什么呢?

我们知道,元朝是蒙古帝国的延续,元朝北疆领土也大多承袭自蒙古帝国,然而蒙古本部是传统的游牧社会,人们逐水草而居,并没有像中原一样有成熟的郡县制度,因此确定蒙古部族及其有效统治下的其他民族的活动范围就成了确定元朝北部疆域范围的关键。

在蒙古帝国的扩张过程中,成吉思汗及其子孙除了向东南西三个方向进行军事征伐外,也没有忘记向北扩张,征服招降北部的部落。例如1207年,成吉思汗令其胞弟拙赤率右手军去泰加森林一带收服当地的部落,斡亦剌种、秃巴思种、万乞儿吉思种、自失必儿种等部族先后归附蒙古。

根据《史集·部族志》记载,在蒙古北部地区大致分布一下部族:

唐努乌梁海地区:斡亦剌惕、秃巴思、合卜合纳思、兀儿速惕等部族

贝加尔湖地区:不里牙惕、巴儿浑、康合思、豁里 、秃麻惕 、巴亦惕、不剌合臣、客列木臣等部族

叶尼塞河流域及其以西:乞儿吉思 、失必儿 、客思的音、田列克、脱额列思、秃合思、塔思 、巴只吉惕等部族

蒙古帝国通过对以上三处地区部族的降服,基本控制了从叶尼塞河流域到贝加尔湖一带大致相当于现在中西部利亚地区的广袤土地。

蒙古北部阿尔泰语系部族

为了了解北方是否还有未降服的部族,窝阔台大汗(蒙古帝国第二任大汗)还曾派遣“和端等入北海, 往复数年, 得日不落之山。”而这里的日不落之山,应该就是北极圈附近有极昼现象的某座山丘,这大抵是当时元朝人探索到最北的地方的记录。

“日不落”也就是高纬度地区的极昼现象

虽然元朝人曾经达到过北极圈附近,但要确定一片无主之地属于某国的领土,不仅仅需要有人踏足此地,还需要长期留守、居住或管理统辖。就好比我们出国旅游,不能说你曾经去过某个地方,就说那里是中国的领土,而必须要在当地建立定居点并实现有效的管理统治,才能称那里为本国的领土。

而“日不落之山”显然不具有定居点的属性,而那些臣服于蒙古的北方部族据考证也基本生活在冻土带以南地区,与北冰洋相去甚远。例如《元史·地理志》中记载的位置最北部的部族:

“昴昂可剌者,因水为名,附庸于吉利吉思,去大都二两五千里......昼长夜短,日没时炙羊肋熟,东方已曙矣,即唐史所载骨利幹国也。”《元史》别描述了昴昂可剌昼长夜短的现象,说太阳下山时煮羊肉,羊肉煮好天就亮了,可以推测昂可剌距离北极圈不远,但并没有到达北冰洋。

而目前可以确定的元朝设置过的最北的定居点为北海侧影所。

中国古人发明的用来侧影定时的日晷

北海侧影所是元代科学家郭守敬为编制《授时历》而在全国范围内设置日影观测点,《元史·天文志》中对全国26个侧影所的位置都有详细的记载,位置较北的四个侧影所位置如下:

大都,北極出地四十度太強,夏至晷景長一丈二尺三寸六分,晝六十二刻,夜三十八刻

和林,北極出地四十五度,夏至晷景長三尺二寸四分,晝六十四刻,夜三十六刻

鐵勒,北極出地五十五度,夏至晷景長五尺一分,晝七十刻,夜三十刻

北海,北極出地六十五度,夏至晷景長六尺七寸八分,晝八十二刻,夜一十八刻

而北半球任意地区的北极星角度与当地的纬度相同,参考中国古代一个圆周365度标准,可以推测北海侧影所的纬度在北纬64°左右。同样,元大都“北极出地四十度太强”也与北京北纬40°的纬度相符。

此外,根据北海侧影所的昼夜情况,也可以反推其纬度位置。将元朝一日一百刻换算成现在的一日24小时,可以得出一刻约等于14.4分钟。那么北海侧影所夏至日的昼夜情况为,昼长19小时40分,夜长4小时20分,根据夏至日不同纬度的昼夜时长可以推测北海侧影所的位置在北纬63°左右,与前面根据北极星位置推算的纬度相近。

最后再结合《元史·地理志》中关于昂可剌昼长夜短的记载,可以推测元朝领土的最北端在西起额尔齐斯河东到鄂霍次克海,北纬63°一线。

郭沫若主编的《中国史稿地图》中将北海侧影所的位置标注在北冰洋沿岸,显然是有失偏颇

我们再回过头来看课本中的地图,也就是谭其骧先生主编的《中国历史地图集》中的元朝地图。在这幅将元朝疆域划到北冰洋的地图中,我们看到,铁勒侧影所位于贝加尔湖以北北纬55°附近,北海观影所位于叶尼塞河东边北纬64°附近,并标注有部落名,和千户、万户等宗藩封地,这些地名标注大体上符合元代史料的记载。

谭其骧主编的《中国历史地图集》中的元朝岭北行省地图

但我们也注意到,北纬60°以北的广大地区内除昂可刺外,再也没有标注出一个部落或者定居点,由此可见这一地区并没有元朝人的活动记录。因此,将元朝疆域北界直接画到北冰洋是没有说服力的。

古代中国对于领土主权、国家边界什么的没有现在这么强的观念,尤其是北方的游牧民族,本身就逐水草而居,那里适合放牧就往那里走,导致人们很难确定其历史边界,反映到历史地图编制上来,就是找到几个确定的点,然后画粗略地画一条弧线,例如我们平时看到汉唐疆域地图都是如此。那么为什么到了元朝这里,就搞特殊化,在没有有力证据的情况下,直接画到了北冰洋呢?

《中国历史地图集》中,南宋、金、西夏时期地图

网上常见的说法是,当时绘制地图时正处于中苏交恶的时期,为了膈应苏联而故意将元朝的地图北界直接划到了北冰洋。当然,这也是网上的说法,具体是何种原因,我也就不做妄议了,但在我看来,以北纬63°为北界,在划定元朝疆域地图,是一种比较正确的画法。

日本课本中元朝及四大汗国地图

参考资料:

《中国历史地图集》.谭其骧

元朝疆域格局概述.毕奥南

关于元朝的国号、年代和疆域问题.陈得芝

元朝疆域到底是多大,为何外国和我国画的版本不一样?

元朝是蒙古人建立的朝代,其版图之盛可以说是前所未有,不过如果判定元朝的疆域,我国和外国却有不同的看法。

这是我国课本上对元朝版图的描绘,可以看到元朝还是很大的。

这是外国人画的元朝版图,大家可以看到,基本上和我国画的版本是一样的,不过有3处不一样。

第一是在北边,我国的元朝版图最北边的岭北行省画到了北冰洋,外国并没有画,这其实有一些历史因素,之前我国描绘元朝版图的时候还比较早,那个时候史书有一个“北海”,所以就误以为是北冰洋,加之当时中苏交恶,所以把元朝地图画大一点,其实后来一般认为“北海”应该是贝加尔湖附近,现在无论是中国学界还是外国学界都不太认为元朝的版图延伸到了北冰洋,一些新的历史教科书的元朝地图也改版了。

第二是在云南外围,我国版本的元朝地图的云南行省往外面划到的缅甸境内,而外国没有,这是什么原因呢?

首先给大家介绍一个 “缅中行省”。这是1286年到1290年元朝在今缅甸境内设立的一个特殊的军事行中书省,该行省就是在缅甸中北部,不过缅甸蒲甘王朝并没有因该行省的设立而消失,因此保持很强的独立性。行省丞相由缅国(蒲甘王朝)国王兼任,自辟官属,且财赋不入都省。因此,缅国(蒲甘王朝)虽然在名义上受到元朝的直接管辖,但与元朝普通行省的性质还是不同。

1290年缅中行省撤销,但之后的蒲甘国王几乎仍然是元朝傀儡,不过毕竟1290年撤掉了,元朝之后就没有直接管理缅甸,而且缅甸的自主权后来也变大了,但元朝对于缅甸的控制力嘛还是很强的,所以这缅中行省,有的国外版本没有划进来。

那和云南行省有什么关系?其实古代在一些边界地区比较模糊,其实这部分边界我国地图划得更准,元朝的云南行省辖境包括今云南全部、贵州南部、四川东部,广西西部以及泰国、缅甸北部一些地方等。

看看之前外国版本的地图,我国南部边界线基本和现在一样,这怎么可能呢?

所以,有些国外版也会把元朝版图画成这个样子,缅中行省直接算做疆域,所以你看差不多到了印度洋了。

但是!这两个外国版本的元朝地图在朝鲜半岛这里很特殊,前一版本其既不是标志着领土的绿色,也不是标志着外境的灰白色,而是绿白相间的;而后一版本直接标成了元朝国土。而反而我国版本却仍然将朝鲜半岛直接当外国看。

这是怎么回事?

这里就更特殊了,设计元朝和当时高丽的关系,元朝把高丽打服了之后,设置了征东行省,这个征东行省一开始和缅中行省一样,只是为了征服日本而设置了军事机构;但后来由于元朝控制了高丽,所以征东行省的行政也变成了元朝管理朝鲜半岛的机构!

不过高丽国没有灭亡,所以征东行省是个很特殊的羁縻统治机构。

高丽也是元朝的藩属,但这个藩属并不是名义上的,元朝的高丽控制非常严密,后期还通过嫁到高丽的公主控制、干涉高丽朝政(元朝公主在高丽的地位比高丽国王还要高,她们可单独见大臣对事情有最后决定权),科举的时候甚至还给了征东行省的人指标。

正是因为这朝鲜半岛太特殊了,所以第一个版本的外国地图认为可以算做元朝的“半疆域”,而后一个版本则直接划到元朝里面了,而我国政府则不希望因为这个影响外交关系,所以并未将元朝地图中的高丽进行特殊处理。

但是,注意第一版的朝鲜半岛东北部,这里是纯绿色的,因为当时这个地方属于元朝的辽阳行省,是直辖领土,这里是后来明朝初期被朝鲜王朝蚕食的。

作者:云帆

更多资讯
游戏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