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者荣耀新赛季即将到来,很多玩家都会去冲段位,当然也有很多玩家因为水平原因,想找个代练帮忙上分。毕竟作为全民皆玩的手游,再加上新年要到了,很多朋友聚会都会开一把,如果你的段位是星耀或者王者,肯定倍有面子。那么王者荣耀如何找代练?
一、王者荣耀游戏内
我们经常可以看到有代练在刷喇叭,找单子,这时候就可以去问问价格,不过这种私底下交易的,需要多注意,谨防被骗。
二、代练平台
代练平台通过百度可以找到很多,不过比较大型的就哪几家,例如代练通、代练猫、暴击电竞等等;
三、万能的某宝
某宝相信大家都知道,空气都有卖,更别说游戏代练了,不过据说某宝都是接过来让代练平台代练的,也就是“中间商赚差价”。
以上三种就是小编知道的王者荣耀找代练的渠道了。代练有风险!还是希望各位老铁平常心娱乐玩两把就好。
今日话题:你找过代练吗?
代练平台,为玩家快速上分升段提供“捷径”。然而,当平台允许未成年人参与代练,后果将十分严重:“未成年人防沉迷”系统被绕过,青少年愈发沉迷于网游世界。
据“上海浦东法院”公众号1月4日消息,近日,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法院(下称上海浦东法院)经审查后作出诉前行为保全裁定,责令佛山北笙网络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下称北笙公司)运营的“代练帮”App,立即停止未成年人代练《王者荣耀》游戏,上海二三四五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下称二三四五公司)立即停止在“2345手机助手”提供“代练帮”App,直至该客户端停止未成年人代练行为。裁定书送达后立即执行。
代练App架空“防沉迷”系统
《王者荣耀》申请诉前禁令
本案中,申请人腾讯科技(成都)有限公司(下称腾讯成都公司)和深圳市腾讯计算机系统有限公司(下称深圳腾讯公司)称,腾讯成都公司是涉案游戏《王者荣耀》的著作权人,并授权深圳腾讯公司独家运营该游戏。该游戏内设公平匹配机制,根据账号的游戏行为数据,帮助用户匹配竞技水平相当的对手组成游戏队伍或进行对战,使得水平相近的用户能有效参与游戏。
同时,为落实未成年人保护要求,该游戏严格采用实名制并配有完备的“防沉迷”措施,未成年人仅能在国家新闻出版署规定的周五、周六、周日和法定节假日每日20时至21时内进行游戏。两申请人还通过相关游戏服务协议,要求游戏用户不得将游戏账号提供给他人做代练代打等商业性使用。
两申请人发现, 北笙公司运营的“代练帮”App以“发单返现金”、设立“王者荣耀”专区的形式引诱、鼓励包括未成年人在内的用户通过其平台进行商业化、规模化的《王者荣耀》游戏代练交易,未成年人因此能够绕开“防沉迷”机制进入游戏并赚取费用。申请人认为,这一行为使得该游戏运营处于被查处的风险中,也极大地损害了社会公共利益,应立即停止。二三四五公司在其运营的“2345手机助手”上宣传、推广该平台,亦应停止这一行为。
法院:允许未成年人参与游戏代练
将造成不可逆转的伤害
根据法律规定,上海浦东法院从申请是否具有事实基础和法律依据、是否会造成难以弥补的损害、是否会导致利益显著失衡、是否损害社会公共利益四方面进行了重点审查。
法院认为, 北笙公司允许用户通过其平台进行游戏代练交易等一系列行为破坏了《王者荣耀》游戏的公平竞技机制,损害了消费者的游戏体验和合法利益。该公司从中获取分成收益,系将他人享有竞争性权益的网络游戏作为获利工具。该行为亦使得用户可绕开申请人的网络游戏实名制和防沉迷措施,导致其运营机制落空,妨碍了网络游戏运营秩序。 故认定被申请人北笙公司的行为存在不正当竞争的可能性。
两申请人针对“代练帮”App允许未成年人接单的行为提出诉前行为保全申请。法院认为,为保护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让未成年人正常学习、生活,从2005年6月起,新闻出版总署制订《网络游戏防沉迷系统开发标准》和《网络游戏防沉迷系统实名认证方案》。2007年7月,网络游戏防沉迷系统在全国范围实施。2021年8月30日,国家新闻出版署出台《关于进一步严格管理切实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的通知》,严格限制向未成年人提供网络游戏服务的时间,严格落实网络游戏用户账号实名注册和登录要求。
为此,《王者荣耀》游戏采取了“防沉迷”机制,对未成年人登录的时段和时长都进行了限制,而“代练帮”App要求用户注册时提供身份证信息,却可使未成年人不受限制地获取他人游戏账号登录游戏。基于北笙公司商业化、规模化的运营以及网络传播范围广、传播速度快的特点,如果不及时采取保全措施,不仅会导致相关公众质疑申请人的合规运营和社会责任承担,使其处于被查处的经营风险之中,会对商誉造成难以挽回的损害,也会减损其商业收益和市场份额,故禁止上述行为具有可行性和紧迫性。通过对被申请人及时采取行为保全措施, 可有效保证未成年人“防沉迷”机制的有效落实,积极维护公共利益。
据此,上海浦东法院作出了上述裁定。
视频加载中...
4月21日上午,腾讯诉《王者荣耀》“代练公司”不正当竞争案在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二审开庭并当庭宣判,最终维持原判决,“代练公司”赔偿60万元。“代练公司”的行为为何被认定构成不正当竞争?家庭成员、朋友间帮忙“上分”会被法律禁止吗?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采访了江苏高院民三庭庭长汤茂仁。
《王者荣耀》是一款具有较高知名度的手游,腾讯科技(成都)有限公司系该游戏著作权人,深圳市腾讯计算机系统有限公司经其授权,有权在全球范围内代理运营以及著作权许可使用该游戏,并在该游戏拥有的合法权益遭受第三方不正当竞争时单独以其名义维权。
《王者荣耀》游戏界面
2022年,腾讯成都公司、深圳腾讯公司向南京市中级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判令江苏某网络科技公司立即停止实施不正当竞争行为,即立即停止通过该公司旗下的两款电竞APP允许未成年人提供《王者荣耀》游戏代练的行为。腾讯方面请求法院判令该网络科技公司赔偿其经济损失及合理维权费用300万元;在APP首页刊登声明,以消除影响。
南京中院一审查明,其中一款电竞APP于2016年10月创立,从事手游服务,以“王者荣耀”代练为主要业务,曾经有注册用户30-40万、“打手”5000余人,平台抽取用户代练费用作为佣金,月流水300-400万元。以未满18周岁人员身份信息实名注册的手机号可以登录另一款电竞APP,并可以接受成年玩家下单的代练订单。这两款电竞APP在应用市场累计下载量分别为1337余万、131余万。
《王者荣耀》采用ELO等级分系统来评估每一位召唤师的实力,并尽量匹配10个实力相当的对手及队友进行比赛。《王者荣耀》协议约定:不得将游戏账号提供给他人使用,不得作为代打代练等商业性使用。2018年起,《王者荣耀》对游戏全体用户实施强制实名校验,未满18周岁的用户受到防沉迷系统的限制,仅能在特定时间进行游戏,充值金额也有限度。《王者荣耀》官方网站明确写明了对代练即通过代玩游戏,由第三方帮助玩家提高其段位及完成相应成就的行为的处罚范围和处罚措施。
南京中院认定,该网络科技公司的行为构成不正当竞争,一审判决该公司立即停止通过两款APP允许未成年人提供《王者荣耀》游戏代练的行为; 赔偿腾讯成都公司、腾讯公司经济损失及为制止侵权行为所支付的合理开支共60万元;连续三十日在APP首页刊登声明以消除影响。
一审判决后,网络科技公司提出上诉
4月21日,江苏高院开庭审理该上诉案件,经过近两个小时的庭审后,当庭作出宣判。该院认为,该网络科技公司的行为构成不正当竞争,一审法院判决其承担的民事责任并无不当,终审判决驳回上诉,维持原判。
江苏高院庭审现场
>>焦点问题
问题1:为何网络科技公司的行为构成不正当竞争?
对于这一问题,江苏高院认为,首先,该公司的行为具有非正当性。其违反了从事网络游戏等需实名注册账号且不得私自转借他人,以及防沉迷等业内公认的从业规范;同时,其商业化、规模化提供代练行为实质是为用户游戏作弊提供帮助,必然导致网络游戏公平竞争机制落空,明显有违公平、诚信等公平竞争价值观。
其次,关于竞争关系,虽然该网络科技公司是提供代练交易机会服务,腾讯公司提供网络游戏运营服务,两者没有形式上的直接竞争关系,但网络科技公司提供的服务是建立在《王者荣耀》游戏服务基础之上。双方均是基于相同游戏用户开展业务,且提供代练服务直接影响用户对腾讯公司运营游戏的真实体验,破坏游戏业的公平竞争生态,两者利益不可分割,业务相互关联。
该公司的行为将直接干扰腾讯公司《王者荣耀》游戏业务的正常运行,对腾讯公司的商业信誉也将产生负面影响。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注意到,关于涉及未成年人代练的问题,法院表示,网络科技公司的行为利用了腾讯公司《王者荣耀》游戏的知名度及其用户粘性,以及未成年人等玩游戏受限等性质,不正当攫取市场竞争优势,获取非法利益,扰乱了游戏市场正常的竞争秩序;也使得未成年防沉迷保护机制落空,损害了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
问题2:为何一审判决该公司承担的民事责任并无不当?
据介绍,法院认为,该网络科技公司被诉行为发生在其运营的APP上,鉴于本案被诉侵权行为对腾讯公司的商业信誉造成影响,一审判决其在APP首页刊登声明以消除影响,依据充分。一审法院综合考虑涉案游戏的知名度和影响力,网络科技公司侵权行为的性质、情节、主观过错、持续时间以及腾讯公司为制止侵权行为支出的合理开支,酌情确定其赔偿腾讯公司损失及合理开支共60万元,并无不当。
>>庭长答疑
家庭成员、朋友间帮忙“上分”违法吗?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注意到,该案当庭宣判后,有现场旁听人员和庭审网络直播观看者提出疑问,如果家庭成员之间,或是朋友之间帮助对方提高游戏账号等级,这样的行为会被法律禁止吗?
对于这一问题,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采访了该案审判长、江苏高院民三庭庭长汤茂仁。“该案的判决并不意味着法律对游戏“代练”行为本身绝对禁止”,汤茂仁表示,该案中相关公司进行的是商业化、规模化的代练行为,这对游戏经营者的竞争优势是有冲击的,对竞争生态和共同竞争的价值观念是有冲击的,所以这样的代练行为应被禁止。
至于家长和孩子之间,或是一般朋友之间的小型的非商业化的类似“代练”行为,这对游戏经营者之间的竞争利益、竞争优势不会产生大的损害,因此法律并不禁止。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万承源
校对 李海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