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看小说《西游记》时会发现,唐僧有时候会称一些女性为“女菩萨”。甚至有人做过统计,全书共出现了24次“女菩萨”,其中超6成是唐僧叫的,他的徒弟悟空、八戒也曾经叫过。
而在86版电视剧《西游记》中,唐僧还用过“女施主”一词,小说里一次也没有过,“施主”倒是出现过多次,不过对象主要是老者。
唐僧。来源/电视剧《西游记》截图
这里就出现两个问题:同样是对世俗社会的女性,为什么小说里叫“女菩萨”,电视剧里叫“女施主”?为什么小说的施主都是年纪大的人,电视剧里的“女施主”则几乎都是美女。
这里面有什么玄机吗?
表面:语义有别
“菩萨”和“施主”,都是佛教用语。
菩萨,是梵文Bodhisattva的音译略称,全称“菩提萨埵”,意译为“道心众生”,见于早期的佛教经典,如《大毗婆沙论》云:“如契经言:有一有情是不愚类,是‘聪慧者’,谓菩提萨埵”。所以,菩萨的原始含义有“聪慧者”。(任继愈:《佛教大辞典》)
同样是菩萨,在大乘佛教和小乘佛教里的含义却不相同。通俗地说,大乘佛教讲究渡己和渡人,小乘佛教则主要是自我完善。
小说《西游记》中,观音菩萨在水陆大会上,公开挑战玄奘:
“那和尚,你只会谈小乘教法,可会谈大乘么?”
接着,她又解释道:
“你这小乘教法,度不得亡者超升,只可浑俗和光而已。我有大乘佛法三藏,能超亡者升天,能度难人脱苦,能修无量寿身,能作无来无去。”
吴承恩在此处暴露了对佛教经典的不熟悉。当时,唐太宗率文武大臣一起跪拜观音菩萨,而菩萨本身就是大乘佛教特有,所以观音指责玄奘的话,实际上是没有道理的。
当然,小说不能太较真。总之,《西游记》中所讲的真经,就是观音口中的大乘佛教的经书。而菩萨在大乘佛教中处于主体地位,按“菩萨”标准修持实践为“菩萨行”,称“菩萨”的修行次第和进程为“菩萨道”,规范菩萨思想行为的戒律名“菩萨戒”,以菩萨为内容的经典著作称“菩萨藏”。因此,大乘佛教也常用“菩萨”来表示对人的尊称。(任继愈:《佛教大辞典》)
而施主是什么意思呢?
“施主”又称“檀越”,是僧侣对施舍财物、饮食等信徒的称呼。《南海寄归内法传》卷一:“梵云陀那钵底,译为施主。陀那是施,钵底是主。而言檀越者,本非正译,略去那字,取上陀音,转名为檀。更加越字,意道由行檀捨,自可越渡贫穷。”(任继愈:《佛教大辞典》)
唐僧师徒化缘。来源/电视剧《西游记》截图
从字面意思上看,“菩萨”与“施主”首先是对不同对象的称呼。其次,“菩萨”大体指的是弥勒、观音、文殊、普贤、地藏和大势至几位,而“施主”则说的是一个群体。
当然,在唐僧嘴里,“女菩萨”与“女施主”的意思要更深一层。
深层:尊卑导向
小说中,唐僧第一次喊出“女菩萨”是在第23回。这一回里,黎山老母和观音、文殊、普贤三位菩萨为考验唐僧师徒取经决心,变成母女4人,要招他们入赘。唐僧在与黎山老母的对话中,称其为“老菩萨”“女菩萨”。之后,面对白骨精变成的年轻女子,唐僧也是几次三番叫人家“女菩萨”。
从这里可以看出,除了对方有明确职务(如女儿国国王),对其他女性,唐僧一律称之为“女菩萨”。
电视剧中,唐僧说“女菩萨”。来源/电视剧《西游记》截图
不过,“女菩萨”一词并不是只有《西游记》里才有。在很多其他明清小说里是常见的对世俗女性的称呼。《镜花缘》44回,老道姑请小山渡她过河,道:“女菩萨如发慈心,渡我过去,这枝灵芝,岂敢不献?”《红楼梦》88回,鸳鸯称呼贾母为“女菩萨”。《醒世姻缘传》21回,“这夫人却是千百中一个女菩萨”等等。《儒林外史》中,老和尚为了请一位卖酒的老奶奶搭救,哭着跪在地下:“求老菩萨救命!”
“女施主”虽然用得比较少,但也不是没有。像《神魔列国志》5章,长臂罗汉大声道:“女施主,快走,去帮助你们的大姐吧!”《醒名花》5回,大尼道:“这是接待那些女施主的所在。”
“女菩萨”或者“老菩萨”的称谓,一是用来赞美对方品德高尚;二是确实有求于对方。86版电视剧《西游记》在这方面体现得更为直接。第11集里,唐僧被黄袍怪绑回洞里,正在暗自垂泪,后来得到黄袍怪夫人、宝象国公主百花羞搭救。脱困后的唐僧向公主施礼,称呼其“女菩萨”。
脱困后的唐僧向宝象国公主施礼,称呼其“女菩萨”。来源/电视剧《西游记》截图
相反,“女施主”之词多是用来称呼女妖怪或平常人家的女子。第21集,他被蜘蛛精抓住后,连忙称呼“女施主”。可见,与“菩萨”相比,无论是女施主还是施主,都是比较平常的称呼,在尊崇程度方面远低于“女菩萨”。而且,“施主”所指称的对象一般社会地位不高或者家境一般。
蜘蛛精请唐僧吃饭时,唐僧称呼其女施主。来源/电视剧《西游记》截图
这种改编,体现了86版电视剧对小说《西游记》中佛教世俗化的深刻理解。剧中还有不少细节能体现这种理解,比如,在女儿国那一集,唐僧与女儿国国王的情感暧昧,那句“来世,若有缘分……”出卖了彼时彼刻唐三藏的内心想法。而小说中,唐僧可没这么温柔,只是拱手道:“陛下请回,让贫僧取经去也。”看不出丝毫的感情。
唐僧对女儿国国王说:“来世,若有缘分……”。来源/电视剧《西游记》截图
综合来看,“女菩萨”“女施主”都是佛教中人与世俗社会沟通的一种话术。这种话术,根本上体现的是佛教在中国的世俗化过程。
核心:佛教的世俗化
佛教从传入中国后,就开始走上世俗化道路。
佛教本身不事生产,它的发展主要依赖两条路径:一是取得官方支持;一条是依靠信众香火。
首先说官方支持,南北朝以及隋唐时期,佛教的兴盛与朝廷的支持密不可分。像隋炀帝尊智顗为大师,受智顗菩萨戒,就因为佛教《大涅槃经》中有阿阇世王杀父弑君代立为王但仍无罪的经文,他想借此给自己的行为洗白。武则天就打着佛教的招牌,为自己统治的合法性背书。在朝廷支持下,佛教获得空前发展,不仅常常获得大量赏赐和捐赠,而且享有免除徭役和捐税等特权。很多人纷纷“竭财以赴僧,破产以趋佛”。
与此同时,佛教在民间的世俗化更接地气。以菩萨为例,佛教中的菩萨,原本是男性形象,传入中国后,人们根据自己的想象,逐渐将菩萨塑造成庄重典雅、月貌花容的女性形象。作为佛教中最受百姓崇信的神祇之一,人们崇信菩萨带有更多的功利性目的,如求子、求学、求财等。
影视剧中的观音菩萨。来源/86版《西游记》截图
在这个过程中,佛教中的很多称呼也开始世俗化。明清以后,“菩萨”很多时候不再指称神,而被人们用来指代两类人:一类是善良和品德高尚的人,或者在有求于人时也称对方为菩萨;另一类是称呼“白富美”的,也就是常给寺庙布施的女性。《金瓶梅》中的薛姑子等人,这些尼姑在奉承大户夫人时,经常称对方为“菩萨”。《醒世姻缘传》中,一个60多岁的尼姑对狄婆子说道:
“我是泰安州后石坞奶奶庙的住持,要与奶奶另换金身,妆修圣像。随心布施,不拘多少,不论银钱。福是你的福,贫僧是挑脚汉。你修的比那辈子已是强了十倍,今辈子你为人又好,转辈子就转男身,长享富贵哩。阿弥陀佛,女菩萨,随心舍些,积那好儿好女的。”
这些尼姑嘴里的“女菩萨”,与小说《西游记》中的“女菩萨”在本质上并无区别,都属于佛教与世俗社会沟通的一种技巧。
佛教里,这种说话技巧叫“爱语”。佛教基本经典之一《杂阿含经》里记叙了“爱语”的三种表达方式——慰喻语、庆悦语和胜益语。
慰喻语是说在与对方沟通时,表情要柔和,用对方能够接受或感兴趣的方式进行沟通;庆悦语是发自真心的赞美对方,是一种鼓励方式;胜益语则是在前面的基础上,尽量引导对方积极行善,避免恶行。
这套沟通方式也是佛教的传承。当年,佛陀为度化优波离、尼提等阶位低下的弟子,总是先给予赞叹、肯定、认同,先让他们建立信心,再引入佛门。
“爱语”只是佛教修行“四摄法”中的一种,此外还有布施、利行、同事三种。所有四法中,又以布施最为重要,分内施、外施、法施三种,即“布施饮食,济一日之命;施珍宝物,济一世之福;……说法教化,名为法施,能令众生出世间道”。同时,佛教还就布施的功利性做出区分:一种叫“净施”,即纯粹是出于慈悲心,不求任何回报,也叫“菩萨施”;另一种叫“不净施”,即出于自己的名利等私心杂念而布施。
这些说法,相当于告诉芸芸众生,你们可根据自己的追求和能力来分别布施,所得到的因果也是不一样的。佛门鼓励“净施”,但也不反对“不净施”。佛教自身在与世俗交流时,则常用些大家能听得懂的俗语来表现自己的“利他性”,比如“地狱不空,誓不成佛;众生度尽,方证菩提”“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等。
回到“女菩萨”一语,这些佛门中人之所以经常把这一称呼挂在嘴边,一来是拉近与对方的距离,毕竟,与施主相比,菩萨已经是佛教中人,但更主要目的是取悦于对方,让对方在布施上向“菩萨施”看齐。毕竟,来自庙堂的赏赐固然厚重,但随着朝代更迭,佛教的命运也会忽上忽下,只有百姓才是永远的衣食父母。
这种功利性,也体现在小说《西游记》的其他细节上。比如,如来在训斥闹天宫的孙悟空时,就说道:“你那厮乃是个猴子成精,焉敢欺心,要夺玉皇上帝尊位?他自幼修持,苦历过一千七百五十劫。每劫该十二万九千六百年。你算,他该多少年数,方能享受此无极大道?你那个初世为人的畜生,如何出此大言!不当人子!不当人子!折了你的寿算!”
他在此处所依托的理论,就不是佛教义理,而是儒家文化的世俗尊卑等级、论资排辈观念。
悟空修成正果后,被封“斗战胜佛”。来源/86版《西游记》截图
佛教原是出世的宗教,讲究与世无争,给这么一个名号,也说明世俗化后佛教内在的波澜起伏。至于为什么要在称呼前面加个“女”字,一来是想在性别上拉近距离;二来是对方也更乐于接受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