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有中气,第一是中元。
新秋七七,月出河汉斗牛间。
明天,农历七月十五日,
道教称为中元节,
佛教称为盂兰盆节,
民间俗称鬼节、七月半。
中元节主要包含三个主要元素:
祭祀祖先的孝道、救赎游魂的宗教慈善
以及岁时行乐的表演和观赏。
尽管这个节日
有着浓厚的道、佛两教色彩,
但中元节的最初来源,
却带有深刻的儒家印记。
盂兰盆节
关于中元节的起源传说,
很可能是源于一个祭祖的节日,
直到魏晋南北朝时,
随着佛道二教的渗入,
最终形成中元、盂兰盆的节日形式。
而祭祖,又和“秋尝”密不可分。
孟秋时祭在先秦时期便已施行。
西汉董仲舒《春秋繁露》:“古者岁四祭……春曰祠、夏曰礿、秋曰尝、冬曰蒸……尝者,以七月尝黍稷也”。
古人在农历孟秋七月作物成熟时,
奉上新收获的瓜果蔬菜和黍稷等谷物粮食,
谓之“秋尝”,又称“荐新”“尝新”,
即秋天让祖先尝新之意。
“秋尝”
还是亲朋友邻相聚品尝收获的日子,
这一带有喜庆色彩的节日气氛
在一些地方的习俗中依然存在。
原先“秋尝”祭祖的时间
并不一定是在七月十五,
后来由于佛教和道教的介入,
才固定在此日。
明 陈洪绶 童子礼佛图轴(局部) 故宫博物院藏
“盂兰盆”一词
来源于汉传佛教经典《盂兰盆经》,
为“解倒悬”之意,
即将人的灵魂从困厄中解救出来。
《盂兰盆经》讲的是
佛祖弟子目连想救母亲出恶鬼道苦海,
他根据佛祖的指示,
在七月十五敬设盂兰盆,
用百果饮食供养十方僧众,
依靠他们的合力成功救出母亲。
由此形成七月十五盂兰盆节。
榆林窟第19窟 目连守孝(局部)
北朝颜之推《颜氏家训》记载:
“若报罔极之德,霜露之非,
有时斋供,及七月半盂兰盆,望于汝也”,
告诫子孙可以借助盂兰盆节
报答父母恩情,表达孝心。
当时过节是
“僧尼道俗,悉营盆供诸寺院。
按《盂兰盆经》云,有七叶功德,
并幡花 (供佛的幢幡彩花) 、
歌鼓、果食送之。”
佛教这个节日
大多是在寺庙集体做盆供祭祀。
魏晋南北朝之后,
这个节日就随着佛教的普及开始广泛流行。
明 戴进 钟馗夜游图轴 故宫博物院藏
几乎在同一时期,
道教也将七月十五
作为节日命名为“中元”。
在道教世界里,
构成世界万物的基本元素是
天、地、水“三元”。
清 红色缎绣折枝牡丹纹金团寿天官赐福字对联 故宫博物院藏
形成道教信仰的神即
天官、地官、水官“三官”。
分别主管赐福、赦罪、解厄事宜,
其诞辰分别为正月十五上元、
七月十五中元、十月十五下元,
是为“三元日”。
上元天官赐福、
中元地官赦罪、下元水官解厄。
唐 周昉 地官出游图残卷 故宫博物院藏
据《修行记》记载:“七月中元日,地官降下,定人间善恶。道士于是日夜诵经,饿鬼囚徒亦得解脱。”
已经故去的祖先会在中元日回人间,
看望子孙后代,
其他孤魂野鬼也会出来捣乱。
中元节被称为“鬼节”,正是由此而来。
人们为免遭不测,
要在中元节祭祀祖先,燃烧纸钱,
既表达孝心,也给孤魂野鬼些许安慰,
换取人间生活安宁。
道教地官赦罪信仰,
遂演变为中元节祭祖孝亲的节俗。
清 朱浣岳 钟馗图立轴,四川博物院藏
中元节是儒释道三教合流的缩影,
这个过程以魏晋为起点,
隋唐时达到鼎盛,
出现了儒家秋尝、佛教盂兰、
道教中元并行的奇异景象。
南北朝时期,佛教影响力更大,
盂兰盆节比中元节更受认可。
到了唐代,
盂兰盆节和中元节则不相上下,
唐朝官员可以在中元节休假一到三天,
玄宗曾下令官员在中元节赴道观诵经修斋。
唐代宗大历元年(公元766年)
“七月望日,于内道场造盂兰盆,
饰以金翠,所费百万
……幡花鼓舞,迎呼道路,岁以为常”。
唐诗
“看著中元斋日到,自盘金线绣真容”,
“绛节飘飖宫国来,中元朝拜上清回”,
正是当时中元热烈节庆气氛的真实写照。
南宋 林庭珪 五百罗汉之施饭饿鬼图(局部) 波士顿美术馆藏
从北宋开始,
中元节取代盂兰盆节成为主流,
“六宫最重中元节,院院烧香读道经”。
这个节日的宗教色彩也逐渐淡化,
从宗教走向民俗,
节日色彩趋近清明节。
从史料来看,中元节前几天,
人们准备纸糊的祭品,
前一天准备秋尝的果品,
当天早上就把素食放在供桌上。
各家如果城外有新坟的,即去祭祀扫墓;
朝廷举行公祭大会,
祭奠前线阵亡的将士。
晚上祭祀仪式结束之后,
人们去勾栏瓦肆逛夜市,
看《目连救母》杂剧,夜市热闹非凡,
官府还在河边放莲花河灯,
以享江海鬼神。
明 钱穀 画钟馗(局部)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明清时期中元节习俗更为世俗化。
据成书于清乾隆年间的《帝京岁时纪胜》:“中元祭扫,尤胜清明。绿树阴浓,青禾畅茂,蝉鸣鸟语,兴助人游。”
放河灯更是盛况空前。
“自十三日至十五日放河灯,使小内监持荷叶燃烛其中,罗列两岸,以数千计。又用琉璃作荷花灯数千盏,随波上下……都中小儿亦于是夕执长柄叶,燃烛于内,青光荧荧,如磷火燃。又以青蒿缚香烬数百,燃为星星灯。镂瓜皮,掏莲蓬,俱可为灯,各具一质。结伴呼群,遨游于天街经坛灯月之下,名门灯会,更尽乃归。”
清人甚至有
“绕城秋水河灯满,今夜中元似上元”之说。
总的来说,
中元节起源于佛教的盂兰盆会,
后经道教加入,
在七月望日“秋尝祭祖”的古代民俗基础上,
不断演变形成了一个特殊的民俗节日。
中元节在南北朝到隋唐时期逐步形成,
在唐宋之际发生了重大的变化,
它逐渐褪去了外来的、宗教的色彩,
向民族化、世俗化方向发展,
成为佛、道、儒、民俗
相互借鉴、相互融合的产物。
参考:
吴鹏:《中元节,不只是“鬼节”》
陈雄 陈戍国:《从孟秋时祭、中元节、盂兰盆节看儒释道三教交流》
张舰戈:《南北朝至唐代中元节内涵演变考》
来源:微信公众号“博物馆丨看展览”
作者:一枕星河
编辑:景晨
【声明:本号为“全民阅读推广”官方公益账号,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涉嫌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中元节,又称盂兰盆节,是我国传统的佛教节日之一,也有道教、民间宗教的影响。这个节日的日期在农历七月十五,被认为是农历年中最重要的一天,与传统的清明节和重阳节并列,被称为“三时节”。中元节起源于古印度的佛教经典中,起初是为了悼念死去的亲人,超度孤魂野鬼,使他们脱离苦海。后来,中元节的节庆活动逐渐融入了民间的宗教信仰,形成了独特的传统文化。
在中元节这一天,人们会祭拜祖先、超度亡灵,除了祭品之外,食物也是重要的一环。而吃鸭肉则成为了中元节的传统。老话说:“七月半吃只鸭,万事不用怕”。这句谚语传承了我国民间文化中丰富的中元节习俗,以及人们对于吃鸭肉的特殊重视。让我们一同深入了解中元节的来历、习俗,以及其中蕴含的文化内涵。
鸭在中元节的习俗中,被视为一种辟邪的祭品,通过食用鸭肉,人们寄托了祈求祖先保佑、消灾避邪的愿望。民间有关于中元鬼门关开放的传说,这段时间里阴气较重,人们为了避免邪气干扰,特意选择“压邪”较强的食物,因为“鸭”谐音“压”,意思在于压住邪气。另外,人们用鸭祭祖,因为鸭在水中游,取其河灯普渡祈祷之涵意。
另外,中元节处在农历七月,正值秋季的丰收季节,秋季气候比较干燥,而鸭肉性凉,具有润燥、生津止渴的作用,并且此时的鸭肉丰腴美味,人们顺应时节,在秋补的同时又防秋燥。多以中元节吃鸭,有益于身体健康。下面,与大家分享两种鸭肉的美味做法。
推荐食谱:【仔姜鸭】
仔姜鸭是一道传统的中元节美食,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
所需材料:鸭子、嫩姜、料酒、食盐、生抽、老抽、盐、食用油。
做法步骤:
1. 将鸭子处理干净后,剁成小块,洗去血水,用料酒、生抽、食盐腌制片刻。姜切成姜片。
2. 热锅加少许油,将腌制好的鸭肉煸炒至变色。加入姜片继续翻炒,加入适量生抽和老抽,炒至鸭肉呈现金黄色,加水,大火煮开后改小火慢炖,至鸭肉熟透,汤汁收浓即可。
推荐食谱:【土豆炖鸭】
所需材料:鸭子、土豆、葱、姜、生抽、老抽、盐、清水。
做法如下:
1. 将鸭子处理干净,切成小块,用清水洗去血水。锅内加水,凉水放入鸭子肉,大火煮开,撇除浮沫,将鸭头捞出,沥水备用。土豆清洗干净,去皮,切块备用。
2. 热锅加少许油,下入葱段、姜片炒香,放入焯水后的鸭肉,煸炒至变色。加生抽、老抽、香叶、八角,翻炒至鸭肉上色,加入清水,大火煮开后,小火炖1个小时,加入土豆块,加入盐,翻拌均匀后,继续炖,直至土豆熟烂,鸭肉入味,即可出锅食用。
在中元节到来之际,我们不仅可以感受传统习俗的独特魅力,还可以品尝到丰富美味的鸭肉佳肴。通过这些食物,我们不仅满足了味蕾,更传承了中元节的文化和情感,感受着世代相传的温馨和祈愿。
#挑战30天在头条写日记#六宫最重中元节,院院烧香读道经。中元节,俗称、鬼节、七月半。因为,古人认为七是个阳数,逢七可循环,像《易经》中记载:“反复其道,七日来复,天行也。例如七巧、七星、七彩、七律等,都是源自这个意思。
中元节,不仅是民间初秋庆贺丰收、酬谢大地的节日,也是中华民族传统的祭祖大节,与除夕、清明节。重阳节并列,所以,每年的中元节家家户户都会祭拜祖先。所以,民间有句谚语“七月半,鬼门开”。意思是说,这一天的阴气最重,鬼门大开,祖先们可以回家团圆。
虽说,这种说法没有任何科学根据,但都是表达了人们对于祖先的缅怀,也是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说白了,中元节的本质还是追怀先人的一种传统文化,其文化核心还是敬祖尽孝,祈福纳祥。
所以说,有些老传统不能丢,还是值得我们传承下去的。而中元节在民间素有吃3宝忌5事的习俗,主要也是寓意祈福纳祥,避开霉运的意思,下面就一起看看吧。
中元节吃3宝第一宝:鸭肉中元节这一天,很多地区都有吃鸭肉的习俗。因为,鸭与“压”谐音,吃鸭肉寓意压住霉运的意思。其实,秋季本就应该多食一些鸭肉。鸭肉不仅可以补充身体所需的多种营养物质,还能起到去火降燥的作用。
推荐食谱【爆炒鸭肉】食材:鸭子半只,洋葱、姜、蒜、青椒、郫县豆瓣酱、生抽、料酒、盐、香油
步骤一:鸭子剁成小块,洗干净后放入盆中,倒入适量的料酒,少许的盐搅拌均匀后腌制15分钟;洋葱去皮洗净切块,青椒洗净切段,姜切片、蒜切片备用。
步骤二:热锅凉油,放入腌制的好的鸭肉,煸炒至变色后加入蒜片、姜片继续煸炒,直到炒出蒜香味。
步骤三:炒出蒜香味后加入3茶匙郫县豆瓣酱,2茶匙生抽,继续煸炒均匀后加入洋葱、青椒炒至断生后,加入一点点盐和香油调味,再次翻炒均匀后即可出锅。
第二宝:馄饨一般来说,北方过节就是吃饺子,但很多南北方的地区,在中元节这一天都会吃上一碗馄饨。首先,馄饨的外形酷似元宝,且有汤有水,寓意风调雨顺,五谷丰富。
馄饨人人都会做,但碗中的那口汤却不容易调。所以,下面老于就和大家说说,吃馄饨时碗中的那口鲜美的汤怎么调制。
首先,碗中放入适量的虾皮、葱花、香菜段、紫菜、熟芝麻,接着再加入1茶匙生抽,三分之一茶匙的白胡椒粉,喜欢吃酸的朋友,还可以再放1茶匙香醋,最后,加入少许的盐、味精后,再淋入一点香油,浇上沸腾的馄饨汤即可。
第三宝:花馍花馍,又称面花、花饽饽等,中元节吃花馍主要是有三层意思。一是寓意小辈们不要忘记父母的养育之恩;二是寓意家中的长者能够福寿安康,子孙满堂;三是花馍的形状优美,寓意祈福万物生长茂盛。
中元节忌5事1、忌半夜外出老话说得好:七月半,鬼乱窜,没事别在外面转。中元节由于是祭祖的节日,古人们认为这一天的晚上阴气最重,如果出门很容易撞到“鬼魂”,给自己带来霉运。
2、忌乱烧纸祭祖烧至,是人们对于已逝先人的一种寄托,一种怀念,是一种很古老很传统的祭祀方式。所以,古人们认为,烧纸时在什么地方烧,怎么烧都是有讲究的,切记不可乱烧,否则会触到霉头的。
3、忌挂风铃风铃起源于唐代,它不仅是一件很有意思的装饰品,在民间通常也被认为是招财进宝、招贵,以及辟邪招鬼的东西。所以,在中元节的时候,切记家中不要悬挂风铃。
4、忌打伞众所周知,伞会遮掩住阳光,再加上古人们认为,中元节本就阳气弱,所以,在这一天不宜出门打伞。
5、忌吹口哨口哨高雅的说法叫作,但是,对于老一辈人来说,吹口哨不雅,尤其是在中元节这天吹口哨,会让自己沾到霉运。
——老于说——有人说:老传统不就是迷信?又是忌这个,忌那个的。其实,老于认为,逢年过节也好,各种节气也罢,所吃的食物,无非就是这个时节最适合吃的食物,这样的饮食身体自然就好。再说老传统,看似迷信,实则都是老百姓祈福未来的生活而已。我是馋嘴老于,感谢大家的观看,如果你喜欢我的文章,请帮忙点赞、转发,这就是我最大的创作动力,再次感谢观看,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