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鑫音乐。
回忆分手的场景,转身哭泣,不小心被你看到,我选择放手。我们之间的联系像藕断丝连,回忆、问候和联系都不再有必要。我们互相道了珍重和再见。我说着许多压抑已久的痛苦,但还是选择放手。我们之间的分手已成定局,我只能默默承受。我们之间的联系已断,我不再关心你的一切。即使时间过去了一年、两年,甚至三五年,我也不会忘记。我选择放手,不再关心你的生活。即使你牵了别人的手,我也不会在意。我选择放手,不再关注你的一切。即使你在大雨中想起了我们的分手,我也不再关心。我选择放手,不再与你联系。我们之间的联系已经断了,我选择放下。我们之间的联系已经结束了,我选择忘记。我们之间的联系已经结束了,我选择放手。我们之间的联系已经结束了,我选择放下。我们之间的联系已经结束了,我选择忘记。我们之间的联系已经结束了,我选择放手。我们之间的联系已经结束了,我选择忘记。我们之间的联系已经结束了,我选择忘记。我们之间的联系已经结束了,我选择忘记。我们之间的联系已经结束了,我选择忘记。我们之间的联系已经结束了,我选择忘记。我们之间的联系已经结束了,我选择忘记。
你我相遇
纯属一次偶然
谎言为美丽的故事开启了心门
的天堂里
我已来不及等
越过道德底线
却还不知道彼此真实的身份
那个寂寞的站台看到你
我真的乱了方寸
难以抗拒心灵的欲望
仿佛前世注定这场缘分
那个飘雪的冬季有了你
我不再感到寒冷
无须日久天长的厮守
只在乎你现在对我的这点温存
你我分手
留下一份真诚
信笺把所有的秘密都已备了份
短暂的一次邂逅
丰富了这一生
留下永恒瞬间
就是那一个不经意的眼神
那个寂寞的站台看到你
我真的乱了方寸
难以抗拒心灵的欲望
仿佛前世注定这场缘分
那个飘雪的冬季有了你
我不再感到寒冷
无须日久天长的厮守
只在乎你现在对我的这点温存
无须日久天长的厮守
只在乎你现在对我的这点温存
《弹指一挥间》是由许嵩作词作曲并演唱的一首歌曲,首发于2014年,收录于其个人专辑《不如吃茶去》中。今天我们来谈谈这首歌所蕴含的内涵以及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当然,仅仅是从歌词方面入手。
在百度百科中,是这样介绍的:创作灵感来源于苏武牧羊的故事,在苏武出使匈奴之前,他留给妻子一首《留别妻》,诗里写道“结发为夫妻,恩爱两不疑”,又言“生当复来归,死当长相思”,这份临别时的深情款款,极为动人。然而苏武万没想到,他一去就是十九年,这十九年间夫妻相隔两地的思念之情、离愁别恨,正是《弹指一挥间》中构筑的景与情。
如果你已经看到了这里,不妨慷慨借我5分钟,打开音乐播放器,搜索“弹指一挥间”,尝试聆听并览阅歌词。
......
一曲听毕,你是否能通过词曲把这首歌和苏武与其妻的情感故事关联起来呢?我想你大概也正如我九年前初听这首歌时一样,根本找不到这首歌的情感主体,于是给这首歌打上“无病呻吟”“为赋新词强说愁”之类的标签,最多也不过是一首怀古之幽情的中国风而已。
但是前些日子,我爷爷背诵诗词之时,提到《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里那一句“三十八年过去,弹指一挥间”,想来歌名雷同难道只是一种巧合吗?抱着这种疑问,我又重新审视了这首歌。虽然早前我就有看到过说这首歌与伟人有关的相关言论,但我并没有太在意,那时想来是过度解读罢了。而这次我仔仔细细地分析了歌词,并与我弟讨论了一番,这才算明白这首歌所表达的情感并确信无疑。
在接近四十秒给人一种有起伏的惆怅前奏之后,进入第一句歌词:
“雨掸霜叶掸落一地过往
云遮秋雁遮住十载月光”
意象极美且隽永,堪称完美的对偶句式。这两句,很显然表明歌曲是在追忆一段过往,而这追忆,是以“雨掸霜叶”这样一种意象开幕的,大概,它一如霜叶,早已覆上厚重的尘埃。而云遮月光,不难让人联想到那一句: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十载”即“十年”,至于“十年”,肯定不是陈奕迅的《十年》。
“我推开窗,满手回忆沙沙作响
枕簟凉,残烛晃,人惆怅”
此两句延续前两句,进行环境渲染。在某个夜深人静之时,“我”思绪万千,辗转难眠,独立窗前,想起一段过往,因而怅惘。而下一段,回忆正式开始了:
“离愁别恨 是心的溃疡
戴月披星 是你在流浪
你推开窗花灯随烟波铺江上
露水凉 老船晃 人惆怅”
你可能认为这一段是写情或是写景,可我看这一段写的更像是历史。你看,“离愁别恨”--“我失骄杨君失柳,杨柳轻飏直上重霄九”--《蝶恋花·答李淑一》,这怎么不是心的溃疡呢?“戴月披星”正如那句“多少事,从来急;天地转,光阴迫。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满江红·和郭沫若同志》。至于流浪,有诗云:“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长征》
“你推开窗,花灯随烟波铺江上”--这一句一改上两句所描述的悲凉情境,画面忽然变得生动美好起来。一如歌词的转折,历史在这里也发生了转折,一切变得欣欣向荣。而“你推开窗”一如你打开了新世界。“花灯随烟波铺江上”似那一句“到处莺歌燕舞,更有潺潺流水”--《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露水凉 老船晃 人惆怅”,情境在这里又发生了变化,这几句似有几分人走茶凉、曲终人散之感。“露水凉”意指时过境迁,热闹过去了。“老船晃”则很容易让人联想到一叶年久失修的扁舟,在江面上摇晃,嘎吱作响,似有隐患。而这船主人,这舵手,乃至于我们,又岂能不因此而惆怅呢?
接下来就进入副歌部分:
“弹指一挥间 你竟已遥远
沧海成荒野 真情永不灭”
这里首次出现了歌名里的“弹指一挥间”。“弹指一挥间”作为一句俗语,形容时间流逝得飞快。较知名的引用,仅《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里的那一句“三十八年过去,弹指一挥间。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如果你百度“弹指一挥间”,首先出现的,会是的这首词。
很显然,这些并不足以佐证这首歌是关于伟人的。那么下一句“你竟已遥远”,则出现了一个非常确切的情感主体。这种遥远在歌曲所传唱的情感里很显然是一去不复返的,并不像苏武在十九年之后,重新回归大汉。“弹指一挥间”到底是多久呢?在伟人的诗词里,弹指一挥间是指代三十八年。如果这一句歌词是站在作词人的第一视角所作,那我们不妨从这首歌的发布年份也即2014年倒推三十八年,三十八年前是什么时候呢,是1976年。1976年9月9日,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同志逝世。
弹指一挥间,你竟已遥远!
“沧海成荒野,真情永不灭”,我们常见的是沧海成桑田,意指世事变迁巨大。这里没有用“桑田”,而用了“荒野”,除了押韵以外,大概更是因为“桑田”仍然是一种有情的变迁(有人的积极参与才会变成桑田),而“荒野”则是一种无情的变迁。作词人大抵是想表达:在这种残酷无情的巨大变迁的前提下,真情仍然不会灭,可见真情的可贵。伟人曾言,“事物总是要走向反面的,吹得越高,跌得越重,我是准备跌得粉碎的。那也没有什么要紧,物质不灭,不过粉碎罢了。”便是这一句歌词再好不过的注解。不但物质不灭,真情也不灭。
“弹指一挥间 红尘已缈远
青丝蘸白雪 来路生云烟”
起初我是非常不理解“红尘已渺远”这一句的,“红尘”在我的认知里往往是指“俗世”,比如“看破红尘”。后来经由我弟的提醒,才豁然开朗。如果说上一段(弹指一挥间,你竟已遥远。沧海成荒野 ,真情永不灭。)是指“你”离我们远去,那么这一段,则是指你带领我们创造的那些历史离我们远去。“红尘”即那些我们经历过的历史,那些轰轰烈烈的岁月,同时也可以理解为红色年代。
“青丝蘸白雪 来路生云烟”, 前半句化用“朝如青丝暮成雪”,仍然是指时光飞逝,也即“弹指一挥间”的另一种表现形式。“来路生云烟”则描述的是一种客观规律:无论如何,过往的历史总是会覆上尘埃的,逐渐模糊,逐渐被我们遗忘。这一句也照应了开头“雨掸霜叶”的开幕,以“来路生云烟”对这一段过往的回忆进行了闭幕。
歌词主体到这里就解析完了,28岁的许嵩在这首歌里表达了对伟人的深切缅怀以及对一段历史的无限感喟。相信你带着这样的情感认知再去听这首歌时,会有不同的感悟。
最后,借用岑参的一句诗词结束本文:
山回路转不见君,
雪上空留马行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