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加载中...
央视网消息(记者/杨绎霏):有老年居民近期反映,社区下发通知称要求退休人员每年进行一次资格认证,错过认证将可能影响养老金发放。
养老金待遇资格认证关乎退休人员能否领到相应福利,但认证频率高、需要线上人脸识别等问题也让一些老年居民感到不便。央视网《新闻+》记者连线多地人社部门,了解到一些地区针对养老金资格认证的部分政策。
以往,养老金待遇资格认证采取的是线下集中认证方式,需要相关人员在固定时间内携带证件前往社保部门进行认证,甚至有些异地居住的老人,不远千里赶回老家进行认证。
于是从2018年开始,人社部要求取消领取养老金资格集中认证工作,改进认证手段。
为了给老年人提供更便利的服务,在认证频率上,山西省2021年起将养老金资格认证从每年两次改为一年一次。
在河北省,大部分地区采取的是人脸识别认证模式。河北省石家庄市人社部门工作人员称,若老人有困难,子女或其他亲人可以在自己的设备上帮助老人认证,无需老人亲自操作。据央视网《新闻+》记者了解,在河北省部分县城内,需要在一年内认证两次,方可完成资格认证。
山东省青岛市人社部门工作人员表示,目前本市采取的是静默认证,通过退休人员的行动轨迹自动识别人员生存情况。如果长时间没有监测到活动轨迹,也会通过短信或电话等方式提醒相关人员认证。认证频率是一年至少一次,每次认证时间间隔不超过12个月,可在上次认证后一年内任意时间进行。
央视网《新闻+》记者梳理发现,从以往的线下集中认证,到如今线上人脸识别、大数据比对等方式,养老金待遇资格认证形式不断呈现新变化,如何在此基础上为离退休人员提供更好的服务?
西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吴玉锋表示,如果出现因老人遗忘、不会操作而错失领取的情况,退休人员只需要按当地政策要求完成线上或线下认证,就可以恢复养老金发放,并且会补发因为暂时未认证而停发的养老金。
西南财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胡务则建议,大数据后台认证应该作为未来养老金生存资格认证的一种发展方向。除此之外,除了养老金认证这一环节,还可以考虑为有身体障碍的老人改变养老金发放方式等。在这类服务中,社保部门、民政部门要注重提供服务的主动性,而不能仅仅依赖技术。
《新闻+》记者:为什么要进行养老金资格认证?
胡务:准确地讲,养老金认证即养老金生存资格认证。当出现老人去世、失踪、被判刑等情况时,养老金的发放应该停止或暂停。国家对此有所规定,是为了防止有人通过各种非法手段冒领养老金。
《新闻+》记者:各地为了方便老年人进行社保认证,有哪些举措?
胡务:养老金资格认证的方式,发展到今天也经历了多种变化。有的地方采用的是集中认证,每年在固定时间要求享受养老金的相关人员,携带有关证件,集中到社保部门进行认证。但是传统的认证显露出诸多弊端,随着我们国家城乡社会一体化的发展、人员的逐步流动,给老年人带来诸多不便。
随着技术的进步,尤其是近年来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发展,也促进并产生了一些新方式。有的是通过大数据后台比对进行认证,也就是我们所说的静默认证。例如通过公安部门、司法部门还有一些交通出行的机构,主动发现老年人的生存状况。第二种方式是通过人脸识别进行认证,这种技术被广泛运用是一件好事,是现代生物识别技术在养老金认证领域的具体体现。但客观来讲,却是有利有弊。
对于管理者社保部门来讲,这样的方式减少了很多人力、物力成本,效率大大提升。但是不排除有的老年人不会使用人脸识别、不熟悉手机软件,存在认证障碍,尤其还有残疾人、智力障碍等这样的特殊群体。
在这样的背景下,就出现了一些社会化的服务认证,例如提供主动上门服务,帮助老人完成认证。
《新闻+》记者:使用人脸识别认证方式时,如果出现老人遗忘、不会操作而错失认证的情况,各地有哪些解决方法?
吴玉锋:养老待遇资格认证一般是一年一次,如果在认证期内社保经办机构没有通过大数据比对等方式获取到退休人员的相关信息,退休人员也没有用其他方式进行自主认证,那么就有可能会暂停发放养老金。
如果退休人员发现因未进行资格认证而停发养老金,只需要按当地政策要求完成线上或线下认证,就会恢复养老金发放,并且会补发因为暂时未认证而停发的养老金。
老年人是数字赋能的弱势群体,近年来全国各地陆续推出不同举措来解决老人遗忘、不会操作而错失领取的问题。例如哈尔滨市待遇资格认证周期为12个月,每个认证周期内须进行一次待遇领取资格认证,认证周期内未按时办理认证的人员,逾期当月将暂停发放养老金。因未按期认证停发养老金的人员,可以通过自助认证方式办理认证解冻,每月1日至25日认证成功后,养老金于次月起恢复发放,并补发停发期间的养老金。
《新闻+》记者:对于未来老年人养老金领取便民化,您有哪些建议?
胡务:大数据后台认证,是通过部门之间的主动合作,彼此交换信息,进行老年人生存状况认证。这是一种便民方式,且对老年人的生活不会有太大影响。
最近几年,这种方式已经在我们国家的一些地方慢慢发展起来,比如山东、湖北、江西等地区。有数据显示,山东省的静默认证率已经达到99.9%,覆盖率是相当高的。
所以这样的一种方式,是我们未来养老金生存资格认证的一个发展方向,也是社保部门、社区等未来需要努力的一个方向,主动为弱势群体提供相关服务,将其作为主要形式。
另外,在认证方式上还可能有更进一步的发展,其他的一些技术也可能运用到这个领域,但是不管技术如何进步,公共服务的理念应该是要改进被动的工作方式,变为一种主动。
除了养老金认证这一环节,还有一些其他的环节也需要考虑。比如资格认证以后,养老金发放的方式,有些老年人在领钱方面也有障碍,针对这些群体,可不可以改变发放的方式。
在养老服务中,作为社保部门、民政部门,要注重提供服务的主动性,而不是完全依赖技术。
千龙网讯(记者 刘美君)9月13日,记者从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获悉,北京市2023年度领取社会保险待遇人员资格认证工作正在进行中。待遇领取人员可以通过微信、支付宝、百度APP登录“京通”小程序,选择社会保障【本人社保认证】功能按提示完成认证。
待遇领取人员可以随时登录微信、支付宝、百度APP中的“京通”小程序查询认证信息。以微信为例:打开手机微信,登录“京通”小程序,在上方搜索栏中输入【社保认证】,选择【本人社保认证】,可查询当前登录人员的上次认证时间。如果没有提示信息,则可以根据提示完成认证,下次登录时即展示本次认证时间等信息。另外,还可以使用【代他人社保认证】功能,协助他人查询认证时间。请待遇领取人员注意查询自己的认证完成情况。
所有按月领取北京市社会保险待遇的人员,无论目前居住在本市,还是居住在外地,都需要进行领取待遇资格认证。认证有效期从每次认证时间向后推算12个自然月,在12个自然月内还可以多次认证,两次认证时间间隔不得超过一年(按月计算)。认证时间可以个性化选择,领取待遇人员可以在认证有效期内选择一个方便记忆的时间认证,如生日、纪念日等,以后每年早于这个月认证即可。
待遇领取人员可以通过微信、支付宝、百度APP登录“京通”小程序,选择社会保障【本人社保认证】功能按提示完成认证。如果本人不方便使用手机,可以由子女或亲友、社区工作人员等使用【代他人社保认证】功能帮助完成认证。除此之外,还可以通过部级渠道进行认证,如国家社会保险公共服务平台、“掌上12333”APP、电子社保卡等。在境外居住的待遇领取人员,可以通过外交部“中国领事”APP进行认证。
对既无法通过信息比对,又无法使用自助认证渠道的待遇领取人员,可以向单位或所属社保经办机构申请,携带有效身份证件前往社保经办机构、便民服务中心进行线下认证。尤其对于高龄老人、残疾人、行动不便人员等特殊群体,社保经办机构将提供上门服务。
待遇领取人员如果未能及时在资格认证有效期满前完成认证,暂时会影响次月的待遇领取。当发现因未认证而没有收到当月的社保待遇时,领取待遇人不必着急,及时通过线上渠道完成认证,或联系单位、社保经办机构协助通过线下渠道完成认证,社保经办机构将会及时恢复待遇发放,并补发期间暂停的待遇。
另悉,北京市社保信息系统定于2023年9月25日18时-10月20日0时停机切换至新系统,这期间将暂时无法使用微信、支付宝、百度APP中的“京通”小程序进行资格认证,但仍可通过国家社会保险公共服务平台、“掌上12333”APP、电子社保卡等部级渠道进行认证信息采集,也可以向社保经办机构提交认证资料。待10月20日新系统启用后,社保经办机构会统一处理通过上述渠道收到的认证业务,为领取待遇人更新认证时间。在此期间,不会因认证期满未及时认证而停发社保待遇。
千龙网讯(记者 刘美君)9月13日,记者从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获悉,北京市2023年度领取社会保险待遇人员资格认证工作正在进行中。待遇领取人员可以通过微信、支付宝、百度APP登录“京通”小程序,选择社会保障【本人社保认证】功能按提示完成认证。
待遇领取人员可以随时登录微信、支付宝、百度APP中的“京通”小程序查询认证信息。以微信为例:打开手机微信,登录“京通”小程序,在上方搜索栏中输入【社保认证】,选择【本人社保认证】,可查询当前登录人员的上次认证时间。如果没有提示信息,则可以根据提示完成认证,下次登录时即展示本次认证时间等信息。另外,还可以使用【代他人社保认证】功能,协助他人查询认证时间。请待遇领取人员注意查询自己的认证完成情况。
所有按月领取北京市社会保险待遇的人员,无论目前居住在本市,还是居住在外地,都需要进行领取待遇资格认证。认证有效期从每次认证时间向后推算12个自然月,在12个自然月内还可以多次认证,两次认证时间间隔不得超过一年(按月计算)。认证时间可以个性化选择,领取待遇人员可以在认证有效期内选择一个方便记忆的时间认证,如生日、纪念日等,以后每年早于这个月认证即可。
待遇领取人员可以通过微信、支付宝、百度APP登录“京通”小程序,选择社会保障【本人社保认证】功能按提示完成认证。如果本人不方便使用手机,可以由子女或亲友、社区工作人员等使用【代他人社保认证】功能帮助完成认证。除此之外,还可以通过部级渠道进行认证,如国家社会保险公共服务平台、“掌上12333”APP、电子社保卡等。在境外居住的待遇领取人员,可以通过外交部“中国领事”APP进行认证。
对既无法通过信息比对,又无法使用自助认证渠道的待遇领取人员,可以向单位或所属社保经办机构申请,携带有效身份证件前往社保经办机构、便民服务中心进行线下认证。尤其对于高龄老人、残疾人、行动不便人员等特殊群体,社保经办机构将提供上门服务。
待遇领取人员如果未能及时在资格认证有效期满前完成认证,暂时会影响次月的待遇领取。当发现因未认证而没有收到当月的社保待遇时,领取待遇人不必着急,及时通过线上渠道完成认证,或联系单位、社保经办机构协助通过线下渠道完成认证,社保经办机构将会及时恢复待遇发放,并补发期间暂停的待遇。
另悉,北京市社保信息系统定于2023年9月25日18时-10月20日0时停机切换至新系统,这期间将暂时无法使用微信、支付宝、百度APP中的“京通”小程序进行资格认证,但仍可通过国家社会保险公共服务平台、“掌上12333”APP、电子社保卡等部级渠道进行认证信息采集,也可以向社保经办机构提交认证资料。待10月20日新系统启用后,社保经办机构会统一处理通过上述渠道收到的认证业务,为领取待遇人更新认证时间。在此期间,不会因认证期满未及时认证而停发社保待遇。